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周边传播理论提出十年来不断完善,对构建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助力对国际传播实践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4年1月5日,周边传播理论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定的中国本土原创新闻传播学理论之列。周边传播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传播现象与规律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能什么。“是什么”指周边传播的概念与内涵,“为什么”强调周边传播理论的解释性,“能什么”则指周边传播理论的价值与应用。周边传播理论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四梁八柱”的大致轮廓。
一、周边传播理论的“四梁”
周边传播理论的“四梁”是指周边传播史、周边传播理论、周边传播研究方法和周边传播案例。它们是周边传播理论研究的四个专业方向,也是构成该学科基础框架的四个相互支撑的“大梁”。
(一)周边传播史
周边传播史是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或地区之间信息与文化交流传播历史的学问或专业方向。其重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在周边地区传播、交流的规律、特点和相互影响。通过对周边传播史的研究,可以揭示信息传播对社会变迁、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规律。目前,中国周边传播史研究团队已经基本完成了秦汉、唐、清等周边传播断代史的研究初稿,其他朝代的周边传播史正在撰写中,近现代周边传播史以及中国当代周边传播史也在规划中。世界大国乃至全球周边传播史也已纳入周边传播史后续研究的范畴。
(二)周边传播理论
周边传播理论提供了解释和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周边传播现象的概念、原理、话语、框架和模型以及解决周边传播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在概念创新上,周边传播理论已经衍生出至少一百个原创性的传播学新概念,构建了一套通俗易懂、内涵丰富、解释力强的中国本土化传播话语新体系。在原理探索上,周边传播理论着重研究并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本质、机制与规律。比如,该理论提出的与传统传播学迥异的“三体传播”(人体、物体和媒体)、信息或能量传播的“四个模式”“六个向度”“四沿学说”“飞地”模式以及“引力法则”“近似法则”“空间转化法则”“船闸原理”等。周边传播理论强调信息传播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该理论提出的“时间—空间—关系—事件”的四层分析框架,即是对信息传播时空特征与社会影响因素进行阐释的有力工具。
(三)周边传播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在科学研究中,为解决特定问题或达到特定研究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是开展实际研究的工具。由于研究主体和研究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周边传播理论融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范式,为全面深入地研究周边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复杂性提供了多样化工具和手段。周边传播理论将研究范围由传统的媒体传播拓展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因此,周边传播的研究方法涵盖研究社会和自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思辨法、辩证法等哲学研究方法,以及用于研究自然界中周边传播规律的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独创的“T”型和“X”型两大研究方法。每个研究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或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取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四)周边传播的案例体系
依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周边传播案例体系可以分为自然界周边传播案例和人类社会周边传播案例两大类。人类社会周边传播案例又可以分为大国周边传播案例、新闻周边传播案例、文化周边传播案例、经济周边传播案例、民族周边传播案例、姓氏周边传播案例等小类。按照传播功能分类,周边传播案例则可分为信息导向型、利益导向型、情感导向型、文化导向型、政治导向型等类型。
目前,周边传播理论研究团队已经收集、整理、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尼等12个世界大国周边传播的案例和文化、经济、旅游、社交等小型案例上千个,大大丰富了周边传播研究的资料,提高了周边传播理论研究的效率和说服力。
二、周边传播理论的“八柱”
周边传播理论的“八柱”是指周边传播现象论、周边传播认识论、周边传播方法论、周边传播经典论、周边传播实践论、周边传播效果论、周边传播创新论、周边传播应用论。这“八论”涉及周边传播的现象、本质、规律、方略及理论应用,构成了周边传播理论框架的重要支柱。
(一)周边传播现象论
周边传播现象论主要关注和研究周边传播现象的特点与规律,研究信息、能量、人或物品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和关系范围内进行周边传播的过程,涵盖了自然界中的物种迁移、能量传递和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交流、经济互动、族群迁徙、政治与国际关系建构以及媒体的信息传播等多维现象和问题。它包括媒体周边传播现象、社会周边传播现象、自然界周边传播现象三个方面。
1.媒体周边传播现象。周边传播理论强调周边国家在中国国际传播中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地位。由于受到政治、文化、语言和地理等因素的限制,传统大众媒介覆盖的范围往往有限,主要是以媒体所在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或国家传播。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新媒体打破了传播的地域限制,使信息能够在全球快速自由流动。但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物理网络及其信息的传播仍然遵循周边传播的规律。
2.社会周边传播现象。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互动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也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领域的传播活动。
3.自然界周边传播现象。在自然界中,周边传播现象更是无处不在,主要体现在能量传递和介质作用两个方面。从声、光、热、电等能量的传递来看,从热对流、热传导到热辐射,从阳光的普照到飓风的形成,无不遵循“能量递增”或“能量递减”的周边传播规律。从媒介传播来看,风、水、动物等介质都可以充当自然界物质能量和信息传播的载体,将种子、花粉等携带信息或能量的物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地传播开去。
(二)周边传播认识论
周边传播认识论探讨的是人们对周边传播现象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关注如何感知、解释和预测周边传播行为及其后果。通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周边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该理论归纳、提炼了周边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形成了一套极具哲学意味的周边传播认识论。
1.规律四论。周边传播理论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信息发展遵循“由原点向周边、由中心向边缘、由近及远的圈层式扩散”的基本规律,提出传播的“引力法则”认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相邻或相隔一物(一国)或多物(多国)之间的引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与一物(一国)或多物(多国)能量的大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因而,在同等情况下,传播主体的能量越大,对周边客体的吸引和传播效果越好;传播主客体间时空和心理距离越近,传播效果越好;反之,效果则越弱。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信息如力如能量,也有标量和矢量。信息既有价值大小之分,也有速度和方向之别。万物皆信息,信息的传播是万事万物联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通过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信源与信宿关系的变化规律,周边传播理论提出了信息传播的“四种模式”,即从内向外、从中心到边缘的“外溢传播”;从外及内、从边缘到中心的“内向传播”;从此及彼、在边缘之间的“晕染传播”;从中心到中心的“飞地传播”。这“四大模式”形象地揭示了周边传播过程中信息能量流动的基本形态和路径。与之密切呼应的则是信息周边传播的“六个向度”,即“被周边传播”“向周边传播”“在周边传播”“从周边传播”“让周边传播”和“环周边传播”。
信息的周边传播在时空发展上遵循“三个阶段”的普遍规律。从物理和时间维度考察,周边传播呈现为信息或能量从点到面、从中心到边缘的立体式扩展过程。这一传播过程并非随机无序,而是遵循一定的阶段性和模式化特征。在空间维度上,信息或能量的周边传播总是经过“点到点—点到圈—点到面”三个阶段。在时间维度上,信息或能量的周边传播呈现出“发展期—维持期—衰减期”三个周期。
2.万物四论。周边传播理论不仅仅是一个探讨信息传播规律的理论,还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周边和中心之间的关系等人类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辩证的哲学思考。周边传播理论主张世界无穷但万物有限,其舞台是周边,其精髓是变化。该理论提出的“万物四论”包括“万物周边论”“万物媒介论”“万物中心论”和“万物自适论”,每一个都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万物周边论”认为,万物无论大小,空间无论方圆,凡是存在,必有周边;而事物的变化一般都是从周边开始、向周边传播的。“万物媒介论”强调,除了狭义的大众传媒,人、事、物等世界万物都是或可以成为周边传播的媒介,从而大大拓宽了媒介研究的视野。“万物中心论”是指事物对其周边和整个世界的感知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基点展开的,每个存在都是自己的中心和他者的周边,即万物自主,互为周边。“万物自适论”认为,一切生物甚至无机物都有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周边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适他”“他适”,实现“自适”、与周边“互适”和“共适”的目的。无论是“自适”还是“适他”,都始终伴随着信息的周边传播。
3.周边四论。“周边四论”包括“周边联系论”“周边无常论”“周边因子论”“周边锋面论”四部分。“周边联系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不仅各有周边,而且彼此关联。“周边无常论”强调的是万物及其周边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中心与周边是一对此消彼长、交替转化、相对存在的对立统一体,不存在“一存一亡”或“一成不变”的关系。“周边因子论”基于传播主体周围的因素可以或可能对主体产生反作用力,进而影响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假设,因而聚焦于分析那些对传播主体自身、周边环境以及区域关系产生影响的个体性因素。“周边锋面论”认为,“周边”不同于消极意义上的“边缘”,而是富含主观能动性的“前沿”和“锋面”,可以“以边为锋”或“化边为锋”。基于此认识,边疆省区不是国际传播的次生力量或边缘地带,而是国家周边传播的“锋面”和“封面”。
4.空间二论。“空间二论”包括“空间一体论”与“问题空间论”。“空间一体论”认为,世界无非是由大小不一的粒子或粒子团构成的。万事万物形异状殊,但都处于同一个相对连续的地理空间和时间空间内。万事万物互为周边,且周边之间总是存在一个或大或小的“非连续性接触部分”,这就是周边传播语境下的“空间”,是永远伴随信息传播活动的场域,因而“周边”与“物”永远同在,“物”与“空间”“周边”是一体的。“空间一体”还指时间空间、物理空间和关系空间的“三位一体”,即时间周边的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物理空间和关系空间的改变,反之亦然。“问题空间论”指出,万物必然有周边,周边如果没有空间,要么一物消亡,要么两物冲突。在一般情况下,人或物面临的问题总是可以转换为空间的问题,任何问题也都存在转换或解决的空间。
(三)周边传播实践论
周边传播实践论主要研究周边传播理论适用和应用的规律、质量和条件。为了提高中国周边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周边传播理论提出了很多有别于传统国际传播的观念、思路和模式。比如,大力强化和充分发挥“三体传播”“三边传播”“三民传播”(三体是指人体、物体、媒体,三边指边媒、边关、边民,三民指民族、民间、民营)的主体作用或功能,强化“以边为锋”“近似传播”“协同传播”,努力实现“多媒体传播”“有差异传播”“无媒介传播”和“飞地传播”,进而实现周边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和持久化。
该理论提出,就传播梯次而言,中国对外传播应遵循“先周边,后周近,再周远”的原则,进行圈层式、梯次性传播,即“先深耕自周边,后辐射他周边”;在文化周边传播上,应遵循“先民族,后国家,再文明”的次序,即先深化国内民族交流,而后开展与周边国家民族或种族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最后推进中华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教文化等不同文明体系间的世界级对话互鉴。
(四)周边传播效果论
周边传播效果论专门研究周边传播活动对受众、社会及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和效果,分析传播内容如何被接收、理解、接受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或态度改变的过程。效果论的研究有助于评估周边传播活动的成效,为改进传播策略提供反馈和依据。
周边传播理论提出的“有限有效论”认为,信息是能量,有生命周期,其传播效果也必然会随时间流逝、距离拉远、关系疏淡而相应减弱。因此,只有向或在一定的周边时空内的传播才是有效传播,即“有限”才能“有效”。
(五)周边传播经典论
周边传播经典论是研究周边传播领域古今中外经典理论、案例和研究成果的学问,旨在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理论的优点和局限,进而博采众长,相互完善,提炼出对当代周边传播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观点。经典论的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周边传播理论的精髓,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
(六)周边传播方法论
方法论是对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的概括和总结,关注的是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思维方式以及方法之间的关系和优化组合。周边传播方法论旨在探索如何有效地运用周边传播理论或原理进行思维、实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研究的重点是“六个结合”,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内视与外观研究相结合、横观与纵观研究相结合和两个研究模型——“T”型和“X”型。
(七)周边传播创新论
理论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周边传播是伴随中国外交和中国国际传播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本土原创的传播学新概念、新理论,其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理念创新、研究对象拓展、话语体系创新、理论体系重构等方面。
1.研究理念创新。研究理念的创新是周边传播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强调通过有效的周边信息传播来提升周边国家对我国文化、价值观、外交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区域稳定性和安全性。
周边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是转化。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化相似、利益相关等传播主客体之间的相关性或“周边性”是转化的基础。作为周边传播理论的核心理念,“转化”揭示了信息传播与社会互动的内在机制。这里的“转化”主要包括信息的转化、能量的转化、空间的转化、关系的转化、情感的转化等方面,强调传播主客体之间在传播过程中形态、意义、功能或状态发生深刻的变革与重塑。
2.研究对象拓展。研究对象的拓展是研究理念更新的直接体现。随着研究理念的更新,周边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介和媒体研究领域以及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领域,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加广泛的“人体传播”和“物体传播”领域,尝试以“周边传播”的视角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信息运动的基本规律,力图对人类发展的历程及其与自然的关系做一个全景式的考察和探索。
周边传播研究对象拓展的另一个表现是其研究内容从狭义的媒介信息拓展至广义的能量信息,认为信息是宇宙中(自然和社会)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状态、变化及其显示,周边传播是一种互动互惠传播和整体传播或全息传播。
3.话语体系创新。几十年来,中国的传播学理论和概念基本上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周边传播理论提炼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解释力的周边传播概念和原理来概括和解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周边传播现象。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周边传播”这一原创的核心概念外,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百余个衍生的概念,并撰写了十余万字的名词解释,详尽阐述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内周边和外周边”“小周边和大周边”“软周边与硬周边”“三体传播”“三民传播”“飞地传播”“万物自适”“边锋效应”,等等。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本土原创传播学的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也为中国媒体提供了更加贴近本土实际、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工具,更为中国传播学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学术对话提供了话语支撑。
4.理论体系重构。周边传播理论经历了从提出核心概念到构建完整理论体系的过程,形成了一整套区别于传统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知识体系、思想理论体系、话语表达体系和案例体系,每个体系自成系统又相互关联。
科学理论的建构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体系为基石。周边传播研究是典型的跨学科研究,涵盖历史学、地理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者需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知识体系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思想理论体系则是其核心所在。周边传播研究立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周边传播现象,旨在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发现并概括不同领域周边传播的共性和个性,揭示其中的影响因素。
理论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话语表达的创新。周边传播理论不断探索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理论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周边传播理论在案例体系建设上同样下足功夫,通过选编、分类、集成等方式,构建了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经典案例库。这些案例既是周边传播理论自觉或不自觉应用的成果,也是该理论立论以及创新观点的依据,为理论研究提供了真实而生动的素材,也为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八)周边传播应用论
周边传播应用论主要探讨的是周边传播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表现。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现象,更在于解决问题。周边传播理论立足中国传播实践,紧扣传播学发展前沿,在国家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民族传播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不仅如此,依据万物皆有周边的理念,周边传播理论的概念和学术框架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外交、经济、文化、人际、城市建设(如北京市城建的环路格局)、旅游和物种的周边传播等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研究团队目前正集中笔力研究中国文化的周边传播,已经发表了有关黄河文化、姓氏文化周边传播的文章,妈祖文化、运河文化、昆仑文化、中国神话的周边传播等文章也即将封笔。这些研究成果都大大拓展了传播学研究的题材领域,彰显了周边传播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是中国本土原创理论,但周边传播理论并非只能为中国所用,世界各国的传播学界、业界皆可借鉴或应用。因为“周边”的概念和含义是没有“国界”的,更没有意识形态的局限和羁绊。这种在应用上的普适性、国际性和跨行业性,正是周边传播理论生命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三、结论与展望
“四梁八柱”构成了周边传播理论的核心框架,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推动着周边传播理论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四梁”作为支撑这一周边传播理论的关键梁柱,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八柱”则进一步细化了周边传播理论的多维面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周边传播理论将继续保持其活力和张力。未来,周边传播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周边传播理论体系,探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周边传播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自然与社会的界限,寻找周边传播的普遍规律;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周边传播技术的应用,提升“两网一微”(“两网”指周边传播中文网站和周边传播英文网页,“一微”指周边传播微信公众号)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周边传播理论研究机构的布局和建设,与有关单位合作,尽快建立南海周边传播研究院、中西亚周边传播研究院、亚太周边传播研究院等,推动周边传播理论与各地域亚文化和行业文化的结合;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周边传播理论的国际化。
作者陆地系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孙延凤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沈金萍
本文刊发于《传媒》2024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