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健康产业和三年前相比,独角兽频出。主要是几个层面的因素造成的:
第一,政策面。国家鼓励创新,提高了准入门槛,从而实现了优胜劣汰。“中国神药”退出市场,给真正的创新药腾出了空间,这就激发了投资人投资创新药的热情。
第二,人才面。近万人才引进回国,海外军团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医疗创新方面的实力。
第三,资本面。一方面,投资人在看到赚钱效应后,投资意愿更加强烈;第二,港交所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新规,使这类企业又多了一个退出通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投资人的投资热情。这是背后的真正原因。
医疗大健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大市场,细分子行业太多了,这里仅介绍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3个细分领域。
一、医药领域
1、政策面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
医药这个行业是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从医改、药改开始的近几年行业政策的不断推新,也一直在不断的刺激着整个行业板块的格局变化及投资逻辑的变化。新版GMP、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新版GMP: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药品质量。血制品、疫苗、注射剂;其他类药品必须达到新版GMP无菌药品生产条件,否则关停;这一导致小企业无力承担改造任务,选择退出市场
一致性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提升药品质量。289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甚至可以替代原研药,一个品种费用在500-600万,无核心竞争力品种的小企业被淘汰,落后产能被淘汰
带量采购: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药品价格。该政策最开始是以“4+7”试点进行推广,到现在的全面带量采购。去除冗劣存量产品、鼓励创新增量产品。原本药价大幅下降挤掉的是销售费用,不影响企业发展,降价不降质。采购以一致性评价为标准,保证质量
两票制:其主要目的是降低药品价格
从以上主要政策可以看出能够获益的企业类型:多品种牛企业、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企业、低成本的光脚企业、资金雄厚的现金牛企业、创新药为主的企业。
对于投资机构或者大型医药企业的投资逻辑其实也就变得简单清晰:
投资并购——仿制药大厂通过收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
差异化竞争——拥有创新能力、科研实力的企业,差异化研发品种、新技术新剂型
创新药——生物创新药、单抗生物类似药、小分子靶向创新药
原料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完善的原料药供应链
以上政策,尤其是带量采购政策对产业链上的参与者的影响:
生产企业:普通仿制药高毛利、高费用率、高净利率终结;低成本规模化与制剂差异化是出路;长远来看——企业需要加大品种储备,形成梯队对冲单品种下滑风险(一种是向制造类企业靠拢,通过高性价比和生产的规模取胜)、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优势更为明显(原料药是生产成本的核心,质优价廉的原料药,提升企业竞争)、加大投入研发、向创新类企业靠拢。
流通企业:对大型医药流通商有利,回款周期有保障(但药品价格下降压缩产业链利润,上海配送费6%,降低了市场增速,压制成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上海仅上海医药和国药有配送全,基本top瓜分);长远——供应链上更多增值服务,成为未来关键。
代理商:药厂的销售费用大幅调整,不能支撑原有销售模式,代理商生存难。
医药代表:创新药、手术用药、儿童用药、中药短期不会受到影响的领域,可以选择针对医院市场CSO推广。
零售药店:机会——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退向药店终端(短期内可以院外药店销售)、集采加大相关品种处方外流,院外市场主体药店受益;挑战——药店运营成本高,降价幅度最大的药品是药店销量最好的产品,集采带来院内外同时降低,对药店构成冲击、医保制定政策方向是药品降价,扩大慢性病药报销,冲击药店利润。
2020年第三批带量采购影响——水比药贵
2020年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开标,56个品种、86个品规,药品入选有利于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第三批集采55个品质药品拟中标,平均降价53%,最高达95%。和上述分析的认识不同,现实有一定的出入:
放弃集采,外资撤退:外资大量产品采取了高价、现价报价措施,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等同于放弃集采市场。拜耳的阿卡波糖0.18元超低价中标,将华东医药挤出局,但是其半年报显示全球销售额下降73.8%,主要由于销量的增长无法抵消药品的降价。辉瑞的立普妥、络活喜两轮都没有中标,销售却迎来反弹
大量1毛品种出现:第三批集采报量最多的是糖尿病二甲双胍,46.6亿片,占总报量的20%,44家企业参与报价,中标企业15家,平均1片不到1毛钱;西地那非(伟哥)原来80元,现在2元一粒
医保基金:未来可能能赚钱的就是创新药了,但是创新药大品种高价药,需要的是量价保证,在带量采购的作用下,是否能够cover掉研发成本值得商榷。仿制药按照化工产品去估值,所以在疫情的当下,不要炒作疫苗、疫情概念,二次爆发的情况下,仿制药企业更没什么利润可言。
2、医药领域投资逻辑及方向
分析完政策面对整个医药行业大的影响后,下面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几个细分领域的投资逻辑:
(1)生物医药投资逻辑及方向
成药性风险相对低:差异化策略——针对同样的靶点,差异化突破、做出自己的特色、优势;
创新高端制剂——研发高端制剂获得有竞争优势的品种,剂型改变改善药效,对时间、空间和对量控制多角度的评估
解决临床为满足的需求:为消费者与医生所接受、明显的治疗优势、避免现有疗法的毒性、改善患者顺应性药物。
PS:带量采购的影响——创新药的研发成本,尤其是单抗药物,很高,需要量价保证。医疗改革的目的是医保基金入不敷出,所以通过集采,压缩药企、医院医生集团利润,剔除中间代理环节。在仿制药上省下的钱,很难把剩下的支出全给大品种高价的创新药进医保。创新药不进医保没有销量保证;进医保,50%以上大幅降价。未来这种情况可能愈演愈烈,大路货的创新药,可能生命周期内都无法覆盖研发成本。
(2)基本药物投资逻辑及机会
一致性评价:剩者为王——制药工业洗牌,去除重复产能,低水平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只要企业将受益。
临床需求——稳定刚需,基药的临床价值,决定了只要企业的产品销量,针对死亡率前四的癌症、心脏病、脑血管及呼吸系统基本基本药物,临床需求巨大且稳定,生产企业少、竞争不充分、市场供应短缺。
市场规模及成本控制——拥有较大市场体量且能够合理控制成本的综合制药企业将在基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自主定价权——独家品种,拥有国家保密配方、持有专利保护、技术壁垒较高的药物竞争性弱,利润空间大,能够满足刚需、及自主定价权的基药生产企业。
(3)非处方药投资逻辑及机会
基药监管趋严,转战非处方药物——可从未中标产品寻求突破口,筛选部分非处方药物产品进行转化。
人均医疗卫生销售三大终端——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均保持增长趋势,零售药店的非处方药销量份额提升。
二、医疗器械领域
国内医疗器械投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带来的国产化替代需求(联影、东软、奥泰、迈瑞、开立等);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相关心血管、神经、骨科、内分泌、消化、泌尿等领域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及专科康复需求;分级诊疗带来的医疗服务下沉及居家医疗器械需求。个人认为投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IVD
体外诊断主要有诊断设备(开放式:检测试剂和设备之间无专业性限制、封闭式:搭配专属试剂完成检查)和试剂构成。
产品可分为:临床生化、免疫诊断、血糖检测、微生物、分子诊断。
免疫诊断是国内IVD细分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占率约38%,化学发光技术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好,正取代酶联免疫,增速超过25%;随着肿瘤靶向药物的研发获批,创新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需要有重要的IVD检测数据作为基础(肿瘤基因检测数据),未来高通量的测序平台的广泛应用及云端数据库的不断完善,会是基因检测领域相关IVD业务迅速增长。
2、医学影像
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被少数巨头占据,老牌医学影像设备占据90%市场份额,前三位GPS。国内领先且上海联影、迈瑞医疗、美诺瓦、东软医疗、华润万东、深圳安科。
基层市场:国产设备具有明显价格优势,市占率高,分级诊疗释放基层需求;随着研发积累和多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国产设备厂商竞争力提升。
针对影像临床工作海量数据,基于AI的辅助诊断工具成为新的发展方向(AI+医学影像),日趋成熟,诊断准确度、速度和覆盖病种不断突破。
3、高值耗材投资逻辑及机会
高值耗材国内以乐普、微创、鱼跃医疗为代表的生产厂商正在缩小与国外知名厂商的差距,中低端实现国产替代化。
两大重点领域:心血管介入+骨科耗材,合计业务规模占70%,乐普、吉威医疗在第二代、三代心脏支架研发上取得了突破。
制约因素是材料,重要材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带来一系列革命性产品,涉及化学、工艺、制造等(如全生物降解心脏支架、外科生物降解手术补片),持续关注领域内具备完整创新体系的研究机构(化学、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研究所)。
同时,可以关注创新医疗器械带来搭配的专属高值耗材。
三、医疗服务领域
医疗服务领域:主要针对专科服务化连锁医疗诊疗机构
专科医院投资逻辑及机会分析:
专科医院投资少、利润高,受公立医院竞争压力小,适于连锁化经营备受资本青睐,需要考虑不同专科医院进入壁垒、特点行业内竞争对手及优质医生资源的获取能力。
突出发展亚学科: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品牌和影响力;
人才引进高端化:根据市场定位与学科规划选择相适宜的学科带头人;
设备配置体系化:通过更专业及先进的医疗设备,弥补与公立医院的差距;
专科医院高端化:硬环境与软实力并举、管理要求国际化(JCI认证)、治疗全球化(与国外医院合作)。
来源:并购大讲堂
启金智库 & 产融公会 将于 2025年1月11-12日 在 深圳 举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产业并购、并购基金、控制权收购、跨境并购、跨境换股新模式、SPAC并购上市最新实操和成败案例剖析专题培训》,本次特邀6位资深实战派主讲嘉宾深度分享和交流最新的心得、经验、案例,助您和您机构团队建立展业必备的知识体系、实战技能、稀缺经验和有效人脉,诚邀各单位公司的参加!
【课程提纲】
第一讲:并购市场和政策概览以及经典并购案例
(时间:1月11日周六上午9:00-10:30)
一、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情况概览
二、近期并购重组政策介绍
三、经典并购案例分享
四、答疑与交流
第二讲:A股并购重组和A股上市公司收购要点和案例分享
(时间:1月11日周六上午10:30-12:00)
一、A股并购重组和上市公司收购市场动态及趋势
二、A股上市公司对外并购实务要点
三、A股上市公司收购实务要点
四、跨境并购关键要点
五、A股和跨境并购案例分享
六、答疑与交流
第三讲:董秘+CFO视角下,如何有效落地实施上市公司并购、考量并购基金实操和案例
(时间:1月11日周六下午13:30-16:30)
一、全面探索上市公司并购:关键维度、逻辑、流程、撮合方选择、尽职调查与谈判技巧
(一)从哪些维度来看上市公司并购?
(二)上市公司并购的逻辑是什么?
(三)上市公司并购的操作流程是什么?
(四)上市公司并购一定需要撮合方吗?
(五)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撮合方?
(六)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并购的尽职调查?
(七)如何进行成功的并购谈判?
二、从专业维度来看上市公司并购难在哪?
(一)上市公司并购的产业关注点是什么?
(二)上市公司并购的审批规则关注点是什么?
(三)上市公司并购的合规关注点是什么?
(四)上市公司并购的财税关注点是什么?
三、如何设计好并购交易方案?
(一)如何设计好交易结构?——上市公司购买资产的交易结构
(二)如何设计好交易结构?——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结构
(三)交易对价方式是什么?
(四)如何谈判交易标的估值?
(五)如何谈判业绩对赌?
(六)如何考虑并购整合?
(七)如何考虑并购的审批流程?
(八)如何考虑并购的法律风险?
(九)如何做好上市公司并购的内幕信息工作?
四、上市公司并购财税关注要点有哪些?
(一)如何考虑上市公司并购标的估值?
(二)如何考虑上市公司并购标的财务规范问题?
(三)上市公司并购如何账务处理?
(四)如何考虑上市公司并购的商誉问题?
(五)上市公司并购对税收考量因素有哪些?
(六)上市公司并购对资金的考量因素有哪些?
五、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的考量因素有哪些?
(一)并购基金的概况?
(二)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有哪些?
(三)并购基金的结构化设计及关键条款?
(四)并购基金的发展趋势?
六、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享
(一)上交所案例分享
(二)“924”以来,48个重组案例分享?
七、如何抓住2025年的并购机会?
八、答疑与交流
第四讲:SPAC并购上市和出海并购模式要点及分享案例
(时间:1月11日周六下午16:30-17:15)
一、SPAC并购上市模式最新要点与案例
二、出海并购要点与案例
三、答疑与交流
介绍破冰与互动交流会
(时间:1月11日周六17:15-18:00)
学员介绍破冰、强化彼此认知、实现合作共赢
环节一:所有参会嘉宾自我介绍及项目介绍(可展示PPT)
环节二:潜在合作机会发掘及互动研讨
课程提纲·第五讲
第五讲:A股上市公司跨境换股、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实操和案例
(时间:1月12日周日上午9:00-12:00)
·主讲嘉宾:冯老师,锦天城律所高级合伙人,某 A 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境内外上市、收购兼并、私募股权投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一、A股上市公司跨境换股最新实操
(一)10号令时代下的跨境换股
(二)首旅如家、航天科技、东诚药业跨境换股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对跨境换股的影响
(四)长川科技、冠捷科技、罗博特科跨境换股
(五)商务部、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2024年11月1日)
(六)至正股份跨境换股
二、上市公司控制权收购
(一)敌意收购与协商收购
(二)法律尽调过程中的关注点
(三)方案设计及信息披露
(四)整体的意见建议
三、答疑与交流
第六讲:高科技产业投资并购、产业并购基金及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实务和案例
(时间:1月12日周日下午13:30-16:30)
·主讲嘉宾:张老师,深圳远致富海投资(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多支新兴产业基金负责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擅长新兴产业创投、并购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一、高科技产业投资并购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实务
(一)高科技产业投资并购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公司股东结构设计实践经验
(三)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投资策略及典型案例
(四)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投资领域的行业选择与实践
(五)混合所有制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特殊机会并购投资的案例与思考
二、产业并购基金的设立与运作
(一)基金设立与参与主体经验
(二)投资领域与投资策略经验
(三)基金运作要点与退出设计
三、一级投资并购案例及上市公司对标分析
(一)案例一:某柔性线路板龙头企业
(二)案例二:某新能源汽车IGBT企业
(三)案例三:某通信光芯片封测企业
(四)案例四:某通信/激光/数据中心的光学器件企业
(五)案例五:某军工特殊子弹企业
(六)案例六:某军工天通一号卫星天线企业
(七)案例七:某军工火箭固体推进剂企业
(八)案例八:某头部益生元膳食纤维企业
(九)案例九:某半导体企业
(十)案例十:某新材料企业
四、答疑与交流
报名方式:
戳下面的 阅读原文,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