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初中生小玟被父母收了手机后大哭大闹,随后就出现呼吸急促、四肢僵硬、手脚麻木,头晕目眩等症状,把父母吓腾了,家人赶紧把她送到了华西医院。
在排除了哮喘、癫痫和心脏病等疾病之后,医生初步判断小玟是过度通气综合征。
“医生,感觉就是生气整凶了,缓一下就对了噻,未必还算是一种病嗦?”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度通气综合征,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童翔医生带着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2020级的同学们一起来给大家讲一下,什么是过度通气综合征,具体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一
◀
关于过度通气综合征
▶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于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呼出过多二氧化碳,体内pH值升高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由于大多数通气过度是由恐惧、焦虑或情绪激动引起的,患者即使在过度通气发作期间,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过度通气。
在发作的时候,主要有这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特点是呼吸浅快,频率不规律,容易喘促和张口呼吸;
感受到胸闷、胸痛、心悸;
常伴有肢体麻木、口唇麻木、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和濒死感;
严重者可发生肢体僵直呈“爪形手”,手足抽搐,甚至晕厥。
Q1
为什么会呼吸急促,头晕、心悸?
答:因为在发作时,患者体内的二氧化碳(CO2)被快速且大量地排出体外,这会让血中氧气和血红素结合率增加,身体里其他的细胞得不到氧气,就会出现缺氧、头晕的感觉。
疾病发作时,患者多采用胸式呼吸,即呼吸时是胸部鼓起来而不是肚子鼓起来,这导致每一次呼吸效率都不高,大脑也感受到了这种呼吸困难的信号,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才会出现心悸、出汗,甚至抽搐等症状。
Q2
为什么会手麻脚麻?
答:这是因为身体里的二氧化碳被呼出去,血浆pH值升高,促进了钙离子(Ca2+)和蛋白质的结合,游离钙减少了,我们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就会出现手足痉挛和面部抽搐等症状。
二
◀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
过度通气综合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在人们精神压力大或是情绪激动的时候都容易出现。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
1
精神性过度通气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在情绪激动和运动紧张等应激反应下,植物神经兴奋刺激呼吸中枢引起短时间的呼吸节律失调。
部分焦虑等精神障碍患者有叹息、过大的胸廓呼吸运动的躯体症状,长时间的呼吸习惯改变也容易引发过度通气。
2
低氧血症和肺部疾患
吸入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以及肺水肿、肺炎等引起低氧血症出现代偿性通气过度。
3
体内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等疾病状态下,通气明显增加,超过生理性排除的二氧化碳,可诱发过度通气。
此外,人工呼吸机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引起这个问题。
过度通气综合征VS情绪障碍
过度通气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具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诱发精神紧张的因素。因此,过度通气综合征需与恐慌症等情绪障碍性疾病区别开来。
恐慌症又叫惊恐障碍,是一种由焦虑障碍引起的,突然的、暂时的恐惧感和强烈的身体反应。这种情绪障碍性疾病通常是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发作的,而不是由于精神或身体状况。
而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发作可能是对强烈情绪(如恐惧、焦虑或愤怒)的身体反应。
这两者之间经常互为因果,因为换气过度也会引发焦虑和恐惧。大约50%的恐慌症患者患有过度通气综合征,25%的过度通气综合征患者患有恐慌症。
三
◀
紧急情况下
如何自救或他救
▶
四
◀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断
▶
过度通气综合征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为排除性诊断。
1
问卷评估
如果怀疑自己有过度通气,可采用以下问卷进行发病时主观感受的量化和评估。
Nijmegen 症状学问卷量表
0=从来没有;1=偶尔;2=有时;3=经常;4=频繁
通过对以上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我们可以得到16项得分相加的总分,若总分≥23分,那就可达到过度通气综合征的症状学诊断标准,还是要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哦!
2
相关检查
过度通气在诊断前,还需要排除多种可能的生理、病理原因,因此就诊后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相关检查。比如脉搏血氧仪、胸部X光片、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ECG)、心脏彩超、头部CT检查等。
五
◀
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治疗
▶
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除短期内的自救方法外,还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过度通气的症状。
01
保持情绪稳定
出现症状时不要紧张,应放松心情,消除恐惧心理,尽量用鼻呼吸,降低呼吸速率。
02
呼吸再训练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腹式呼吸、缓慢呼吸,避免张嘴呼吸,吸气时腹部逐渐向外扩张,呼气时感觉腹部逐渐被回缩,有规律地呼吸。通过定期练习,使用这种呼吸方法会减少过度通气再次发生的可能。
03
治疗原发疾病
负面的精神健康状况(如抑郁或焦虑),往往成为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诱因。建议此类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进行心理治疗(谈话治疗)和/或药物治疗等都可以。
总的来说,应对过度通气综合征的重点在于预防,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学会控制和稳定情绪,健康饮食,规律锻炼,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预防发病。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詹悦涓、刘天成、陈星宇、代珍杰、廖龙希、黄宇、蒙力扬
指导教师
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