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归宿,8年前就已决定

文摘   2024-12-05 23:14   上海  
编辑/灰鸽
爱是最有力量的语言


中国台湾知名作家琼瑶12月4号下午突传在淡水区住家轻生死亡,享寿86岁。

琼瑶上月28日,相隔7个月再在网上发文,表示思念与她结婚40年,于2019年病逝的丈夫平鑫涛,文中又配上平鑫涛在病榻上及花葬的照片,配上小诗叹:“不如归去。”厌世意味极浓,不料相隔一周,即传出琼瑶死讯。



据中时新闻11月28日报道,琼瑶今年4月生日时发文,表示因为身体有点小毛病,想要淡出网络社群,直至11月27日,即相隔7个月,她突在网上再度发文。


琼瑶在文中写下小诗,题目为《忆亡夫》,内容写道:“不如归去,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 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 两个世界 ,几许痴迷,几载的离散,欲诉相思。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啊啊,不如归去。” 短片中可见琼瑶握着在病榻上平鑫涛消瘦露青筋手臂的照片,可见琼瑶当时出了新书,第一个拿到病房给平鑫涛过目,最后还有平鑫涛过世后,琼瑶选择用花葬送走挚爱,盖上泥土后,更亲自摆了几朵花,眼神中充满对平鑫涛的满满不舍。 琼瑶更写下:“大家等我,正在写明天更新的内文,视力不好,感情泛滥,打字很慢。



这些照片,终于拿出来了!每张照片后面都有故事,说不清,写不尽,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

琼瑶曾在2017年公开遗书,提倡“尊严死”,原来是被罹患血管型失智症卧病在床的平鑫涛影响,不希望人生最后一段时光也过得如此痛苦。 一向笔触温柔细腻的她,为了平鑫涛是否要插鼻胃管而和丈夫与前妻所生孩子一度闹翻,还发文说:“我失去了鑫涛,也失去了他的儿女!因为那根鼻胃管!”

琼瑶与平鑫涛


琼瑶2017年出版首本非文学作品《雪花飘落之前: 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即是向社会呼吁,关注死亡的尊严。


琼瑶給我们留下了什么?
琼瑶,本名陈喆,曾用笔名凤凰、心如,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祖籍湖南省衡阳县三湖镇(原渣江)都,她是中国当代的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 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两次高考落榜后坚定写作梦想。1954年,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1963年,依据个人经历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并将高考落榜后恋上大其25岁老师的经历写入其中。代表作有《烟雨濛濛》《庭院深深》《一帘幽梦》《梅花烙》《还珠格格》等。 《窗外》曾入围“亚洲周刊: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位列第85名。


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的故事让我们相信爱情,相信美好。琼瑶的小说渗透着较为浓重的民族传统观念,她营造了一个个东方的传统美德,加上古典诗词般的意境凝聚而成的梦幻般的理想世界,洋溢着一种明朗、乐观、温馨的情调,使在生活中受过创伤者有一种“噩梦醒来是朝阳”的期待;使感到生活太平庸者期盼有一个“真善美的使者”突然闯进自己的领空。

她的作品如《窗外》、《还珠格格》和《一帘幽梦》等,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影视领域引领了一种文化潮流。她创造的“琼瑶模式”结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描绘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爱情典范。她的故事常常以大团圆结局为主,传达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种风格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给予了人们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和幻想。
她的气质更宜于使你对生活产生一种美丽的憧憬,而不是引领你去苦苦反思,深深挖掘和上下求索。


遗书里的告别在她的遗书中,琼瑶阿姨用“翩然”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离去,她说这是“自主、自在、自由”的飞翔。


她希望我们不要为她难过,因为她已经摆脱了痛苦的躯壳,化为雪花飞去了。

生命的尊严 她选择了自己的方式,优雅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告诉我们,生命的美好在于能爱、能恨、能笑、能哭、能歌、能说、能跑、能动。她活过,不曾辜负此生。

爱与不舍 琼瑶阿姨最放不下的是家人和我们这些读者。她希望我们能为她笑、为她高歌、为她飞舞。她说,她会在天之灵与我们共舞。

勇敢地活 她提醒我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她希望我们能经得起磨练,活到老去,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最后的祝愿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带着琼瑶阿姨的祝福,健康快乐,活得潇潇洒洒。让我们记住她的话,勇敢地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缅怀与前行 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作家,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带给我们的感动和启示。让我们在心中为她点燃一盏灯,照亮她离去的路,也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琼瑶遗书


让我们祝琼瑶阿姨,一路走好
愿天堂没有病痛和孤独




灰鸽健谈
有趣的灵魂 , 聊健身人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