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 星巴克咖啡: 不消费就走人!官方回应....

文摘   2025-01-14 21:20   陕西  
编辑/灰鸽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自2018年以来一直允许人们在无需消费的情况下入店和使用洗手间,使其成为许多人休闲、社交与工作的热门选择。
然而,星巴克周一宣布,将在北美地区的门店逆转这项政策:如果你想进店逗留或使用洗手间,你就必须消费。



当地时间1月13日,据外媒报道,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宣布一项新规定,推翻了2018年来实施的开放政策,北美各地门店不再免费开放,进店需要消费,员工也将接受该新规定的相关培训。
此外,新规定警告称,违规者将被要求离店,并表示如有必要,门店可能会致电执法部门。
据外媒报道,星巴克发言人表示,新规定旨在优先考虑付费的客户,大多数其他零售商已经制定了类似的规定,“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我们的门店里受到欢迎和感到舒适。通过设立新标准,我们可以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新规定是否适用于星巴克中国门店?

1月14日,有调查记者致电星巴克中国官方客服,接线人员表示,目前国内的星巴克是由门店各自管理运营,具体情况由门店自己来定,并没有强制要求不免费对外开放。

“目前并没有接到不免费对外开放的通知。”有星巴克门店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星巴克属于消费场所,按道理进来是需要消费的,但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空闲座位,门店不会去驱赶不消费的顾客。如果门店已经坐满有新的消费顾客需要座位,我们会去跟没有消费的客人做协商,他们消费就可以继续休息,反之我们可能要请他把自己的位置让给消费的顾客。”
此前,星巴克(Nasdaq:SBUX)发布了截至2024年9月29日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业绩以及2024财年业绩。2024财年第四财季实现营收90.74亿美元,同比下降3.2%;归母净利润9.1亿美元,同比下降25.4%,星巴克第四财季业绩主要受北美收入疲软的影响。
据悉,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于2024年9月9日起接任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一职。上任后,尼科尔提出“重返星巴克”计划,该计划意味着要专注于星巴克一直以来独特的品牌特征,成为一个人们聚集的温馨咖啡馆,“从一些顾客那里听说,我们已经偏离了核心,停止与他们沟通。结果确实是有些人来得更少了。为了欢迎所有客户的回归并恢复增长,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战略。”
在门店服务与体验上,尼科尔此前指出,星巴克必须重新定位为社区咖啡馆,必须向世界重新介绍星巴克,从根本上改变营销方式,将突出客户期望的手工产品,并展示咖啡创新,将简化过于复杂的菜单,修复定价结构,确保每位客户光临星巴克时都觉得物有所值。
此外,尼科尔在2024年9月时公开提到,星巴克近期的重点是美国,需要让占比最大的业务恢复增长,当然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多机会,团队将专注于如何让星巴克在中国恢复增长,并让所有国际业务再次表现良好。
星巴克(Nasdaq:SBUX)13日盘后跌0.01%。

不知道是否中国市场的星巴克门店会不会在不久推行进店必消费政策。到时候想在星巴克办公蹭wifi,那得花个二三十才行了。


是否存在侵犯个人权益?

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我,每周少不了要进几次星巴克,里面应该有不少“顾客”和我一样,不懂咖啡、甚至也喝不惯咖啡,落座后很可能啥也不点,只为和人约见,面聊事情——毕竟有个地方坐,地方也算体面。双方在星巴克碰面落座后的第一句话往往是:“不喝了,喝饱了,坐着聊几句就行。”空坐一天,不用担心会有店员来打扰或者驱客,桌上更没有见到摆有“无消费谢绝落座”的提示。
但是,这种“丝滑体感”似乎正受到挑战。其实在前几年一些城市就有进店入座必消费的行为。比如西安就有星巴克店面开始实行“消费入座”,不消费会被店员礼貌劝走,也有星巴克门店直接在桌上摆上了“消费入座”的牌子。

而星巴克官方客服回应媒体求证时,确认是有“消费入座”一事,如果不消费会被店员礼貌劝离,但星巴克不会强制顾客消费。一时间,“刚坐下1分钟就被劝走,不消费不让坐了”等消息甚嚣尘上,让我这种星巴克“白蹭党”心慌慌。

对此,有法律专家认为,顾客既然落座,不管点没点东西,就是商家提供了服务,就适用相关消费者保护条例,赶人是不对的。对这一观点笔者不能苟同。商家采取合理方式告知消费者格式条款的内容,并且该格式条款并非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如有最低消费条款,只要未违反公序良俗、诚实信用等原则,更不存在强制交易,那么此类条款应在法律上有效。不要说星巴克这样的知名连锁,就是一间普通的奶茶店,成年人都知道开起来不容易。法律需要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星巴克等商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装修与维护成本,经营者在市场中追求合理的利益,设置相关合法消费条款以减轻经营成本负担,再正常不过。所以,尽管个人判断“1分钟不点单就被劝离”,桌上摆“消费入座”的提示牌,可能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区域星巴克的经营者迫于指标压力的暂时之举,但对此举动,我一个“白蹭党”虽有遗憾,还是能理解。


如同进星巴克啥也不点也能坐一天,大部分人街头突发内急找不到厕所时,一定会首先“顺理成章”地想到找一家麦当劳、肯德基,冲进去借用一下厕所。带娃逛累了渴了还会进去白坐一会,要一杯免费温水。这样做,它们亏本了吗?不赚钱吗?恰恰相反,各家麦当劳、肯德基财报亮眼,开到哪里就是哪里的地标,这一现象或者说“文化”背后的成因,尤其值得国内餐饮服务业深思。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企业对每一位顾客的宽容,尤其是对非消费类客户的“厚道”,终会结出善果。生活在礼仪之邦的我可能穷,但我不傻,受了心照不宣的“恩惠”,也会择机回馈。

我咖啡容易心跳加快,平时一般不喝咖啡,但我也经常点星巴克的巴黎水或者糕点。几个人白坐一下午,但是下次很可能就在里面打包三明治或者蛋糕作为午餐外带;星巴克茶杯等周边,尤其是月饼,价格哪怕是同类商品的数十倍,有机会照样会团购买了送给客户。而对于员工来说,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被观察到有一种自豪感和掩饰不住的活力,而这种自豪感与活力,在大多数中式餐饮店都比较少见。谁不愿意在服务员眼里“有光”的店里消费呢?顾客有此想法,就会和商家开启互惠模式。这胜过互相提防“被坑”。
顾客今天不消费,不代表下次不消费。商家让顾客免费入座,既是自愿,也是格局。彼此能这么换位思考,就能互相理解。







灰鸽健谈
有趣的灵魂 , 聊健身人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