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绿地店关门,银泰、太古里却爆满!成都人的逛街爱好,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01 伊藤绿地广场:开得信心满满,关得悄无声息
说到伊藤洋华堂,成都人应该不陌生。这家从1997年就进驻成都的大卖场品牌,以“品质高”的口碑俘获了无数成都消费者。但近年来,随着传统商超行业的寒冬,伊藤也在探索新的出路。而2019年开业的绿地广场店,正是其转型之作——它是伊藤第一次尝试从单纯的大卖场跨界到“购物中心”的模式,加入了餐饮、服饰、亲子娱乐等更多业态。
品牌配置不够吸引人,主打“家庭消费”的定位显得模糊。
交通不够便利,地处三环外的绿地广场难以吸引外圈消费力。
商场氛围冷清,消费者吐槽“进去逛一圈,能拍出末日大片”。
02 成都商场的“围城”现象:开得多,活得难
消费者不买账:很多商场品牌同质化严重,缺乏吸引力,“逛一圈发现每家商场都差不多”。
电商冲击: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依赖线上购物,实体商场的服饰、电子产品销售受到了极大冲击。
消费习惯变化:成都人越来越注重休闲和体验,而传统商场偏重购物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03 成功的购物中心,靠什么活下去?
太古里:成都的时尚地标 太古里早已成为成都的“城市名片”,不仅吸引了本地消费者,更吸引了无数游客。它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独特的建筑设计,还因为引入了大量高端品牌,这些品牌往往把成都太古里作为“形象展示店”,让消费者觉得“即使不买,也值得去打卡拍照”。
天府红中心:靠二次元翻盘 天府红的逆袭堪称“教科书级别”。原本接手远东百货后生意低迷,后来大胆引入了二次元文化,举办漫展、主题活动,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重新焕发了生机。
银泰in99:城南人的“逛吃天堂” 与传统商场以售卖货物为主的模式不同,城南的银泰in99更注重“购物之外的体验”。丰富的中高端餐饮满足了吃货们的挑剔味蕾,而运动场馆、酒吧和宠物友好空间等业态,为年轻人和家庭群体提供了多元化的娱乐选择。这种将“逛吃”与“社交”无缝融合的模式,远远超出了传统购物中心的单一功能,赢得了城南白领们的青睐。
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如今的购物中心,拼的已经不是体量和位置,而是“特色”与“体验”。如果商场只是简单地堆砌品牌,而缺乏独特的吸引力,那无论地段再好,也难逃冷清的命运。
04 从绿地广场到成都商场变迁:消费者更需要什么?
“逛吃”变成主流:很多消费者周末去商场,最看重的就是餐饮和娱乐。银泰in99的成功说明,餐饮业态配置得好,才能留住顾客。
“社交”与“体验”更重要:年轻人选择商场时,往往关注它是否“好玩”。太古里的网红属性、天府红的二次元定位,都是让商场从“购物中心”变为“社交场所”的成功例子。
网购无法替代的“氛围感”:尽管电商崛起,但商场依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吃饭、看电影、拍照打卡,这些线下的真实体验,是网购无法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