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星标,
新鲜内容第一时间推送给您
作者:金开泰
华西医学从狭义上说就是华大医学。它始于1914年,经过外国医学传教士经过20多年的“自我复制”,又经协和医学院进修提高,再到国外升造,到1937年进入全民抗战时期,留在坝上参加医学教育和医疗的已经成长为一批本土医药骨干,开启了华西医学的新篇章。其中代表人物有杜顺德、罗光璧、谢锡瑹、乐以成、曹钟梁、杨嘉良、周绪德、吴和光等。
杜顺德,(1900.9.4-1985.11.26),英文名Du Swun Deho ,四川遂宁人。1919年 四川省成都市华西协合中学毕业后,1920年考入了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1926年毕业,同时获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其后入北京协合医院学习,任助理医师和病理系研究生。1929年冬返华西协合大学任讲师及儿科住院总医师。1933年赴上海利斯特研究院进修一年,返校后升副教授。1937年七月由四川基督教公谊会派往美国参加世界和平大会,会后通过华大教授李哲士的帮助,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儿科研究班攻读,随后在费城儿童医院任住院医生。1940年回国后一直任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主任,1952年起任《中华儿科杂志》编委。
杜顺德出身贫寒家庭,父母均是不识字的熬硝工人,家中有2男2女,杜顺德排行老二,家庭经济困难,皆没有送他们上学。杜顺德是在一个偶然有机会被遂宁教会学校的老师看中,说服父母送他上学的。因此在校时他就深知上学的困难,非常发愤用功,每晚睡前要在手上套一根绳子,又请更夫打四更时,隔门拉绳子叫醒他,后来便一直养成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读书的习惯。在国外也一直非常勤奋、节俭,靠奖学金提前完成学业。
他在毕业工作后每个阶段在所从事的教学与医疗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世纪30年代他从事内科和寄生虫学的教学和研究,1930年他从鸡蛋表面发现了吸虫,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了《一个鸡蛋之二成虫吸虫》(Two adut flukes in a hen’s egg);还调查了425只河虾和溪虾,发现了137只感染了肝吸虫,发表了《成都及附近虾体之吸虫报告》(Preliminary report on a fluke found in shrimps in Chengtu and its envirens ),认为吃醉虾是肝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1931年在《边疆杂志》上发表论文《华西常见人体寄生虫初步报告》,报告了华西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他还报告了用碱性龙胆紫染色法检验出血液中的梅毒螺旋体,此方法简便、迅速,得到了推广。此后仍一直关注寄生虫病的防治。
1944.3.30出版的华大校刊第一卷十、十一期合刊;刊载他的研究“臭虫及杀灭自虫之简法”。从臭虫之形态,臭虫之习惯,臭虫之生活史,臭虫之害,介绍了灭臭虫之法。如臭虫侵拢的范围小,则用沸水烫;若单处用,则用汽油或苯,石油、石油精,或用肥皀三份,沸水15份,加石油70至100份做成乳状剂,灌注缝中,四五日后做一次皆有效;亦有用硫或伏码林薰蒸,或室中加高热,至华氏表120度;最近有用除虫菊粉,杀臭虫者。以上诸法杀灭皆有效,但在抗战时期,有些舶来药品购买不易,欲求普遍施行,非采用本地材料不可,作者于去年7月开始研究菜油对于臭虫之效用,查出菜油实为一种最有效之杀灭臭虫剂,今录实验与应用分述于左的实验。
1931年他报告了伤寒26例,副伤寒甲2例,副伤寒乙4例。其中维达尔氏反应阳性者 48%,合并出血15.6%,病死率15.6%。在报告中他强调预防和护理的重要性。
1937年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儿科硕士学位,撰写了《正常儿童的一小时二剂葡萄糖耐量试验》(ne hour two dose blood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n normal infants and children),将多次抽血改为两次抽血,用微量法测血糖,得到了导师的赞许。1939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实习,任住院医生。
1940年回华大任儿科主任、教授,说服、促进医院将儿科单独建制,为后来儿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己在儿科的教学医疗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1936年最早发现四川存在黑热病,曾撰文登在中华医学杂志上。
1943年在华西首先报告了一例牛痘脑炎。1943年又从病儿胸骨穿刺涂片中证实了黑热病。他在华大校刊上报导发现了一例小儿黑热病,经骨穿涂片,发现骨髓中有利什曼原虫,并经血液学家揣怡然证明无讹。经张君儒、罗德芳等研究治疗,病势日趋减轻。最有效的治疗是以酒石酸锑钾静脉注射。
他在儿科首先是致力于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1947年—1949年,处理的11例新生儿破伤风中,8例痊愈,死亡率下降到27.2%,在当时世界医学文献中绝无仅有的,他发表了《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认为有独创性,1950年授予他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早在1944年和1947起他收治3例原因不明的急性溶血性患儿。1951年4月至5月间,儿科收治了8例病儿,其共同临床特点是突然尿呈酱油色,贫血及脾大,亦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但病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于是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查到地中海地区有一种类似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食用马豆(favabean)引起的。他通过外国人了解马豆就是中国的蚕豆。接着杜顺德对8名病儿的家属,补问了病史,得知8名病儿病前2—3天都吃过未煮熟的蚕豆,其中一例还在吃母乳的婴儿曾吃过保姆嚼烂的蚕豆。这样杜顺德在中国最先将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命名为蚕豆病(俗称胡豆病)。他将这8例病案加上过去收治的3例,共11例,详细写成论文《蚕豆病》,《中国西部的蚕豆病》,后又写出《成都蚕豆病28例临床报告》,发表在1954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儿科杂志上,在国内引起了重视。截至1980年华西儿科收治了500例以上。1955年广东地区大流行,患者达千人以上,杜顺德与在中山医学院的长子杜传书,共同进行了现场调查,由杜传书证实了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并写成了《蚕豆病》一书,杜顺德进行了评审,并写了序言。该研究成果的推广,使该病的死亡率下降到1%以下。其他重要论文还有《成都的伤寒和副伤寒》、《血液螺旋体简易染色法》、《牛豆大脑炎》、《四川黑热病》、《中国西部的蚕豆病》等。参加了《实用儿科学》、《系统儿科学》、《小儿血液病学》等参考书的编著。
续弦夫人宋蜀芳,系宋诚之的二女。1939年华大文学院教育系毕业,长于心理学,又读过一年农学,对园艺情有独钟。秉承乃父,笃信基督教,曾任成都女青年会总干事,主持收集董事及会员家中不用的什物,组织义卖,所得为会所所有。1950年前在华西大学教心理学。后在药学系植物园工作,常年穿着朴素的布衣,推着一辆旧的德国自行车在校园走动,义务进行园艺设计,退休后依然如故,是学校无人不晓的义务园丁。那幽雅的荷塘、挺拔的银杏,似锦的花廊、幽雅的绿地..... 一草一木都倾注了她的心血。1986年还专门为学校整理了一份华西医科大学园林绿化史料。
她一个本子记载了每颗树的经历及建议;一个本子记着要为他们牵线的大男大女。她和学校搞绿化的临时工交朋友,何玲就是在她的帮助下,找到了生活的道路。何玲说:“在医院苗圃的一个角落我和她相识的,当时我在那里做临时工,一天我正在给花扒草时她看到了我,并主动来问我的情况,就这么一问我的命运就得到了改变,她给了我很多种花入门的书籍,还教我种花的技能,更重要的还给我讲怎样做人,那句‘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格言就是她传给我的。”何玲还说:“2004年12月15日在我上班的路上,一老师告诉我说宋老师去世了,他正去参加告别仪式。忽听噩耗,悲痛万分,立马跑回家,换下了当时穿的红外套,赶到太平间。我跪拜在恩师的遗体前,抑制不住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地说:想到宋老师您对我恩重如山,对我点点滴滴的关怀胜过父母,您在我人生的起点上,使我有了职业技能的选择,您的人格魅力潜意识的影响着我,我多想再聆听您的教诲,又多想告诉您我的今天,.....却很多理由让我没有来见您,我心里总在想,等我的女儿考上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生了,再带上女儿去看望您,告诉您这么多年来我做了些什么,我的成绩也许就是女儿延续并提升了您所期望我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我想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卷。”
她家有个大院,是20世纪50年代初亲自设计,借钱修建的。房前屋后,遍地都是她精心栽培的花草树木和中草药。孙子们都出国升造去了。她觉得院子空了,就把自家院子1.37亩地捐给了成都市规划局,让当时任局总工程师的刘昌诚无比感动。在接受采访时她说:“我现在很幸福,虽然我没有什么钱,也没有什么名,但很快乐。金钱名利,都是带不来也带不走的,只有精神长存。我的儿孙就是我精神的一种延续。他们成才,我自然幸福。”
年轻时她和杜顺德是再婚,丈夫有和前妻生的子女,为了更专心地照顾孩子们,她决定终身不育。她2004年12月逝世前吩咐孩子们将她的骨灰埋在桂竹园的一棵正对钟楼东南的红豆树下,孩子们依言照办了。前些年红豆树郁郁葱葱,老而弥坚,透过浓荫树木,正好可以看到钟楼东南两方的钟面。可惜经2021年桂竹园改造后竟枯萎死去,而今尚留下一枯树。笔者为之动情,以【阮郞归】二阙为记,其二是:钟声荷韵目相思,迎春绿上枝。立秋枯叶命将失,原由谁可知? 情意宋,梦魂痴,犁园红豆诗。化灰遗愿付根持,长年望月池。
在杜宋的养教下,杜顺德的孩子又各自都很努力,对社会都有大的贡献:
女杜传诗,(1928-2024.5.9)195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与丈夫胡允诚(大学同班同学)一起志愿来到藏区,系中国最早一批援藏的医生。两人在昌都医院建立了口腔科。1957年杜回华西口腔医学院后,亦卓有成效,成为博士生导师,著有《口腔矫形学》(口腔医学丛书),参编《口腔修复学》(1980、1987、1994年版)、《口腔医学新篇》《中国现代医学》(中、英文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口腔医学》等。在国内首次开展对高强度渗透陶瓷增韧底层冠材料及工艺,配套的烧结渗透炉设备的研究。其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当时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牙科陶瓷材料及陶瓷修复技术的进展研究”被评为全国“九五”期间口腔医学科技重大进展之一。同时完成了GI—Ⅱ型氧化铝渗透陶瓷的研制,成功进行了成果转化上市。主持研究的“SDA-Ⅰ型牙用中熔合金的研制及应用”、“CW-PA型烤瓷Ni-Gr-Nb合金的研制及应用”研究,分别获省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当选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胡允诚亦两次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长子杜传书(1929-2021)1952年8月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毕业,留校任教。1954年调至广州中山医学院工作,历任原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1982年创建了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任遗传教研室教授、主任,1986年担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7月退休,三挑主编完成《医学遗传学》第三版的出版,留下了《医学遗传学基础》、《医学遗传学》 (第一版, 第二版) 、专著《蚕豆病》、《遗传与人类疾病》、《临床遗传学》(编译)、《临床血液病总论》等专著。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人民教师等荣誉称号,
次子杜传礼,(1930-2020.12.4),1954年于四川医学院毕业,1964年调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历任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院长,创建了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对市三医院的以展卓有贡献。自1978年以来曾获四川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6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3项。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先进个人、四川省劳模。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参见:《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临床医学卷一《杜顺德》及相关资料
2020年以《发现蚕豆病的杜顺德》载于《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2024年10月修改。
作者介绍
金开泰,男,1938年出生,四川冕宁县人,1960年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1963年调入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工作,1997年任医学教育研究员。1999年退休。业余以诗书画为趣。
1999年开始热衷搜集华西大学的历史资料,参与编辑《华西医科大学简介》及光碟《华西九十年》。2010年出版了《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汇集了已故中外230多名的人物小记;2014年辑编了《蛇杖华西坝——华西医学百年掠影》,首倡“华西坝文化”,以1100多张照片阐述一个大学的历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2020年编辑了《灵秀华西坝——抗战时期华西坝人物荟萃(稿)》汇集了抗战时期曾在华西坝执教、工作、学习的中外426人小记。印行数百册征求意见。
编辑:秋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