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双璧杨嘉良与熊璧双

文摘   2024-12-16 16:27   四川  

设置星标,

新鲜内容第一时间推送给您


作者:金开泰

杨嘉良(1907.5-1977.2.13),四川资阳人。1932年华西协合大学理科毕业,获理科学士,1935年医学院毕业,获华西协合大学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外科医师。其间193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1944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基尔大学医学院进修泌尿外科,同时在维多利亚皇家医院任外科医师。1947年在该院作完住院总医师并获泌尿外科硕士学位后回国。返校后晋升教授并在四圣祠慢性病医院任院长及大学医院主治医师。1949年后任外科系主任,其后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医学系副主任、医学系代理主任,1953年被定为二级教授。1956年任省政协委员,常委。
杨嘉良出身寒微,历经苦辛。两岁丧父,同母随继父流落成都,做工度日,最后定居仁寿县文林镇。1920年在华英高小毕业,经当地教会资助,在华英初中读书,午餐、书本费、杂费靠自己挣钱维持,两年后仍辍学;1923年又经教会介绍到成都四圣祠仁济男医院免费进护士学校,以做护理为主学习。他努力学习,会考第一名;他节衣缩食,积存补助,准备进一步升学,1927年获一教师资助去上海沪江大学读预科,一年后该教师无力资助,次年即返回成都。因在沪江大学成绩优秀,经华大同意转入华大理科,获理学士后,再读医科。期间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外,还常到护校兼课、作护理,维持学习生计,直到1935年毕业。
他工作后,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卓有建树。1941年12月15日,由他主刀,杨振华做助手,曾子耀司麻醉,为本校患急性胆绞痛的工人熊文理施行急诊剖腹探察手术,从胆总管中取出一条活的蛔虫。这是国际上第一例发现胆道蛔虫的病例。术后,他笑着说:“我要出名了!”可是他却没有动笔写文章,直到四年之后,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资料已渐渐积累了,他也只催促同伴们写报告,自己不喜居功或做第一署名人。这篇文章是杨振华和Laube写的,发表在 1946年的《Ann Surg》杂志上 。
1947年从加拿大回国时,以泌尿科作为专业,是华西泌尿外科的先驱。他把节衣缩食购置的膀胱镜、前列腺切除镜、丝状探条等捐赠给了医院。短期内先后在临床上开展了用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即尿、糞同道,输尿管及肠道转流术)、男性尿道狭窄丝状探条扩张术等当时的新技术。规范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及膀胱镜检术。
1954年他通过腰部途径为一严重柯兴氏综合征女性患者施行了肾上腺切除术。同年医院建立了泌尿外科专业组,他为该专业组学术带头人。1958年成功为一患肾上腺皮质腺瘤的本校医学院女生施行了左肾上腺及腺瘤摘除术;1959年11月5日他首次为结核性挛缩膀胱病人施行了直肠膀胱、乙状结肠会阴造口术(Lowsley Johnson’s op)。1960年他已开始组织异种肾移植动物实验小组的实验研究,但所有临床成果和科研工作均因“文革”影响而停止。
 1951年在《西南医学》上发表“急性胰腺炎”(585-589页);1960年在《中华外科杂志》上发表《肾输尿管结石108例临床分析》8(6)562-564页;1964年他带着“直肠膀胱术22例报告”,参加在北京如开的全国外科学会年会,并作了大会发言,受到了同行的高度称赞,文章发表于当年《中华外科杂志增刊》277页。
他在医学系担任教学工作,讲课很重概念,诲人不倦,而且是一个问题要想出许多解释方法,用许多比方,总是透彻为止。对学生的实习辅导又耐心细致,平易近人,让学生普遍满意。对培养下级医生,从不以长者自居,总是手把手地耐心帮助,不厌其烦地示范,教技巧、传窍门,从不保守;或站在助手位置指导,或亲临观察指导,总是尽心尽力。为培养研究能力,从选题、谈设想、查文献、撰文稿等,总是不断提出要求,反复修改。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常说的是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行事中要“摸着石头过河”,受到同行的礼待,学生的敬重。
在医疗工作中,亦是认真细致,查房中总是满面春风,以和颜悦色的语言和态度去感染病人,让他们对治病抱有希望,关心病人,对病人的困难亦尽努力帮助。对病人具有很强的同情心,一次他从病房回到办公室,带着沉重、怜悯的心情告诉同事,今天病房收到一个中学生,在同学的闲言碎语中,竟愤而断了自己的命根。启发大家在对青年人时,要注意尊重人,千万不要轻易伤害人的自尊,从而酿成严重的悲剧。
在担任系副主任期间,也是每天都到病房参加医疗工作,一般11点左右才能到办公室与主任和同事商量系上的工作。尊重系主任,不争不傲,关系和谐,有谦谦君子之风;对所管的工作善于深入实际,常常到第一线检查,一次到自贡市医院,检查学生实习,亲自找了好几个同学谈话,对同学们的意见总是耐心听取。对同事们亦是平易近人,与人谈话笑眯眯、和风细雨的态度,而且有一种善待人的艺术。遇有问题总是恳切地指出你的优点,然后指出问题,并鼓励你如何克服,让人心悦诚服而感激。
夫人熊璧双(1907-1992)1935年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华西协合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6年又到协和医学院妇科进修了一年。回校后从事妇科工作,是华西妇产医学的先驱之一。1946年到加拿大、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
她出生于资阳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母亲在家地位卑微,使她认识到,女人在家中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必须冲破家庭的禁锢,于是在母亲暗地支持下,到了资中的教会学校上学。小学毕业时成绩优异,才廹使父亲同意她到成都华美女中学继续学习。在华美女中她亦十分努力,毕业时考入了华西协合大学。在大学时,她亦是废寝忘餐,努力学习,一次在解剖室竟然忘记时间被锁在室内,经求救呼喊才得以出门。 
抗战时期她与李哲士,中央大学医学院阴毓章,一道在妇科工作,李哲士离开、中大医学院迁出后她继续在妇科工作。她一直都处于临床的诊治的岗位,不断积累临床技术经验,为振救病人服务。50年代川剧艺术家廖静秋被查出患子宫癌晚期,在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熊璧双依然为她进行了子宫全切和盆腔清扫手术,成功控制了癌细胞的扩散,延续了艺术家五年的艺术生命,期间拍摄了第一部川剧电影《杜十娘》,为后世留下了川剧的艺术瑰宝。
随着时间的积累,她的诊疗水平越来越精湛,遇到紧急情况总是能沉着处理。她的学生回忆说,1958年参加一个主治医生施行子宫全切手术时,遭遇到子宫动脉结扎脱落,引起大出血,几次止血失败,病人血压开始下降,生命出现危急,主刀医生紧张起来,请来了熊璧双老师。她看到此景立即吩咐护士把消毒的纱布压廹到病人盆腔中,让主刀医生将纱布压住,紧接着让麻醉师加强补液、输血,终于使病人的出血逐渐被止住 。然后,语重心长的让主刀医生放松情绪,指导他接下来的操作,在病人血压好转后,才将纱布一块一块地取出来,取出纱布有出血的地方立即结扎好。当取出了30多块纱布后,出血也就全部止住。她在医疗工作中,总是没有白天黑夜之分,白天完成的手术,晚上总要亲自去查看。住家离妇科病房很近,一有紧急需要,总是一披白大袿,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处理。在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为发展华大的妇科专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担任教学工作,总是认真负责,除了课本知识外,还要自制解剖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总是严格要求,特别喜欢多提问题的学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在指导实习中,随时要求学生“把细”些,尽量避免出现事故。一次一个学生不小心,手术中切断了病人的输尿管,虽然是自己朋友的孩子,她依然对其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她不仅不断学习新知识,也要求年青的医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进步,努力赶上世界的水准。80高龄还将自己珍藏的书籍,临床的笔记整理出来,送给她的弟子们。她虽然走了,一生在华西的医学教育事业中培养了许多妇科专业优秀的继承人。
她在家中算是贤妻良母,与丈夫杨嘉良相敬如宾,和睦诙谐,对子女从吃饭穿衣到为人处世都有严格要求,不仅自己勤俭持家,也要求子女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女儿杨崇礼北医毕业,父亲过世后调入华西,成为华西儿科的专家,亦有许多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杨崇礼提供的杨嘉良简介及邓显昭、柴源等人的回忆。

1997年外科杂志第一集:杨嘉良教授

华西第二医院 建院20周年人物志:记华西妇产科奠基人之一熊璧双教授 

本文2010年以“华西泌尿外科的先行者”载于《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2024年12月修改                                    

「READING」

作者介绍



金开泰,男,1938年出生,四川冕宁县人,1960年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1963年调入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工作,1997年任医学教育研究员。1999年退休。业余以诗书画为趣。

1999年开始热衷搜集华西大学的历史资料,参与编辑《华西医科大学简介》及光碟《华西九十年》。2010年出版了《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汇集了已故中外230多名的人物小记;2014年辑编了《蛇杖华西坝——华西医学百年掠影》,首倡“华西坝文化”,以1100多张照片阐述一个大学的历史,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2020年编辑了《灵秀华西坝——抗战时期华西坝人物荟萃(稿)》汇集了抗战时期曾在华西坝执教、工作、学习的中外426人小记。印行数百册征求意见。

编辑:秋小编

寻宽觅窄
专注生活,阅读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