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朋友们!双十一刚刚过去,你们猜,今年的销量冠军会是谁?从以往的数据来看,搞不好,会是时常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预制菜——过去几年,预制菜成了双十一的“黑马”品类,销量年年攀升。去年双十一,京东和天猫的数据就显示,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美团和盒马等即时零售平台的预制菜订单也爆棚。有趣的是,预制菜销量一路飙升,但批评声却从未停止。消费者一边在双十一抢购预制菜,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大骂其“没有灵魂”、“诓骗食客”,比如不久前的“校园食堂预制菜”事件,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还有高端餐厅,因被曝光使用预制菜而遭到消费者的“拉黑”。在成都,争论同样激烈,甚至有不少川菜爱好者愤愤地说:“预制菜正在毁掉川菜!”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预制菜口碑堪忧,为什么大家还一边骂着预制菜,一边在双十一“用脚投票”呢?预制菜的流行,真的会成为毁掉川菜的罪魁祸首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挖一下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现象。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预制菜‘毁掉了川菜’?这就要从川菜的独特性说起了。”川菜的精髓,就在于现炒现做的“锅气”和层次丰富的“复合味”。所谓“锅气”,指的是油锅达到高温时,猛火之下食材瞬间与热油碰撞,爆发出的浓烈香气。这一刹那间的香味,就是川菜的灵魂。肝腰合炒的鲜香扑鼻,鱼香肉丝的甜辣交织,都是这种“锅气”带来的味觉享受。而对于一些需要炖煮的川菜,“明油”的处理同样是灵魂所在。像水煮牛肉和麻婆豆腐等菜品,那最后一瓢滚烫的明油一泼,瞬间激发出辣椒花椒的麻辣香气,让人忍不住流口水,堪称点睛之笔。这些香气和口感,完全依赖现炒现做的技术,是无法被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轻易复刻的,后者自然难以带来同样的味觉享受。
不是现做,已经是“降维打击”,更糟糕的是,预制菜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还搞了更多的“科技与狠活”。为了方便运输、延长保质期,大多数预制菜都会加入防腐剂,更有商家,为了追求“新鲜、美味”的错觉,还要加入五花八门的增香剂。典型的“诈骗犯”有:呈味核苷酸二钠、肉味香精、甚至是模拟锅气的液态烟、香料精油。这些“化学香气”无法替代真正的锅气,吃起来反而带有一丝怪异,让人感觉像是在吃“化学元素周期表”,而健康风险,更是让人担忧。
除此之外,预制菜所造成的标准化、同质化牺牲了餐馆的多样性和厨师的个性发挥,使川菜变得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大大减少吸引力:曾几何时,川菜馆遍布成都,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拿手菜和独特的风味。然而,当餐馆都使用同样的预制菜时,味道就变得千篇一律。想象一下,如果走遍成都,从北到南的川菜味道都一模一样,那外出觅食的乐趣在哪里?当每一家餐馆都端上同样味道的水煮鱼、麻婆豆腐,那还会有人愿意去挖掘那些“宝藏馆子”吗?”
既然预制菜有那么多的“罪状”,消费者为何还爱购买预制菜呢?答案显而易见,是为了方便。那么,以己度人地推理一下,就会发现:商家频频采用预制菜的理由,也是一样的。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剧,现在的餐厅,越来越需要快速高效地出餐,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卫生更是不能落下,与此同时,越发高昂的经营成本也使得它们寻找压缩支出的办法。在这种种因素的推动下,使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差错、甚至还能保证一定的“标准化”口味的预制菜,自然成为了大势所趋。特别是对那些以实惠、快捷为卖点,上班族常来解决午餐的快餐小店来说,预制菜甚至可能是最合理的选择。
既然消费者和商家都选择预制菜,甚至背后的理由都有很大的重合度,那为何消费者对于商家还使用预制菜这件事,还是耿耿于怀呢?答案也很简单:一种合理的“双标”、一份对餐馆要“与众不同”的消费期待。普通人自己购入预制菜,通常有“妥协、将就”的意味在:大家或出于没有时间、场地好好做饭,或出于厨艺不足,才选择了预制菜。而在去餐馆吃饭,特别是去中高端餐馆时,让食客心甘情愿地掏钱的,是厨师现场烹制美食的“人工费”——很多时候,出门吃饭,不就图的是新鲜现做、做得比家里好吗?所以食客才对餐厅端上预制菜的意见颇大:都出来吃饭了,你端上来的还是和我自己在家将就是一样的东西,那我还上你这花钱干嘛?“独特”和“高质量”的体验在哪里?
通过上述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不论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拒斥,还是商家选择预制菜的理由,都有充分的理由。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预制菜”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而人们对口味与新鲜的追求也不会被轻易抹杀,在这两者之间,该如何平衡才是问题。比如,餐馆里的预制菜,预制到哪个程度能平衡味道和便利?直接加热即食的冷冻速食包,和自己处理没有任何区别,当然让人无法接受,不过,餐厅为了节省成本和增加效率,进行“部分预制”,如提前分装调料包,购买已经清洗、切好的净菜,以中低端餐馆的价位来说,大部分人都愿意接受。除此之外,市场可以多样化,在快餐川菜中适当引入预制菜,而在高端川菜馆继续保留“现炒现做”,以保证效率和味道的平衡,也是能平衡各界需求的做法。还有一点,就是“诚实”非常重要。有时,消费者未必那么在意预制菜,而是对商家隐瞒“使用预制菜”的实情而感到不满。毕竟,很多商家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菜品高度预制,却隐瞒事实,还在宣传时,营造一种自己的菜品特别新鲜的感觉。比如袁记云饺,说自己是“新鲜现包”,结果饺子皮和饺子馅儿都是预制后冷冻,统一配送到分店的,那这个“现包”,除了把人当傻子骗外,意义在哪里呢?综上所述,比较好的做法可能是,在比较实惠的馆子里,对川菜进行“部分预制”的,这样的话,面对预制菜不可逆的崛起,川菜的灵魂依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甚至,我们可以期待一下新科技对川菜的“助力”:让川菜能够被预制的技术,也许换一种用法,也可以为新鲜的川菜带来更多美味呢?
预制菜的流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它的崛起,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川菜的灵魂。川菜究竟能不能保住那一勺“锅气”,还得看未来市场的平衡。那么,你怎么看?你会接受预制菜川菜吗,还是觉得川菜要保住灵魂,必须坚持现炒现做?欢迎在评论区表态——预制菜会毁掉川菜吗?让我们为川菜的未来共同寻找答案。如果你身边有喜欢川菜的朋友,也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看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