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思 维 导 图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通常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表达方式。在中国古代,人们日常对话中使用的是大白话,即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而在正式场合如撰写文章、记录历史等,则多采用文言文,这是一种精简且格式稳定的书面语言。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人写作文章时的标准书面语言。它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口语简化加工而成,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定型。从那时起到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前的两千年间,文言文的基本结构几乎没有大的变动。尽管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词汇不断被引入到这一古老体系当中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对于较为固定不变的文言文而言,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即口语,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宋朝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以及阅读普及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开始采用更贴近大众生活的白话文进行创作。“话本”就是其中一种典型代表,它是说书艺人表演时使用的底本,结合了口语与书面语特点,逐渐形成了浅近文言体即早期的白话小说风格。
那么为什么即使在口语已经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文言文依然能够长期保持其地位呢?这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四大名著这样深受群众喜爱的小说广泛流传开来,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文学创作形式之一。甚至清朝皇帝雍正在给大臣写朱批时也会偶尔夹杂几句白话文以示亲近之意,这表明即便是在最高层面上也开始接受并认可了这种更加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
虽然古人在非正式场合下确实使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白话来进行交流,但由于语音系统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如果真有机会穿越回古代,想要无障碍地沟通可能仍存在一定难度。不过无论如何,了解这些关于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祖籍,新疆长大
爱笑,爱生活
喜欢记录一切美好!
微信号|BuJuanDuShu
公众号|不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