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思 维 导 图
早在周朝,《周礼》就规定了“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这被普遍认为是当时结婚年龄的上限。由于先秦时期人口寿命较短,成年男子平均死亡年龄约为三十五岁左右,女性则更短。因此,若将三十岁和二十岁视为下限,则意味着人们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可以享受婚姻生活。事实上,这一规定更可能是为了确保生育和社会稳定的措施。如果达到这个年龄还未婚配,政府会采取强制手段,通过媒氏帮助未婚男女完成婚配。
《左传》等古籍中提到,某些国君会在十五岁时已有子嗣,这意味着他们的结婚年龄可能在十二三岁。这种现象主要是出于王位继承的需要。而对于非贵族阶层而言,像孔子那样十九岁才结婚的情况也存在,显示出普通人结婚年龄相对灵活。
到了汉朝,为促进人口增长,政府降低了最晚法定结婚年龄,尤其是女子被降至十五岁。同时,对于未按时结婚者征收额外税款作为惩罚。据学者研究,汉代普遍的结婚年龄为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左右。
唐朝继续沿用较低的法定结婚年龄标准,并且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女性初婚年龄介于十四至十九岁之间,男性稍大一些。此时的社会环境更加开放稳定,使得年轻一代能够较早步入婚姻殿堂。
宋代虽然保持了唐代对结婚年龄的规定,但现实中人们的结婚时间明显推迟。统计显示,女性平均十八岁左右结婚,士人阶层男性则接近二十四岁。这反映了城市文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重视物质条件的文化倾向。
进入明代后,法律规定男子十六岁至二十五岁间结婚较为适宜,女子则是十四岁至二十岁。实际观察表明,明朝女性通常十七岁左右成婚。清朝延续了这一传统,除了皇室成员因继位需求仍保持较早结婚外,民间普遍呈现出结婚年龄逐渐推迟的现象。
四川祖籍,新疆长大
爱笑,爱生活
喜欢记录一切美好!
微信号|BuJuanDuShu
公众号|不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