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丨古人如何学外语

文摘   2024-10-09 07:01   广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外语已成为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英语脱口秀等跨文化交流活动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在没有现代技术手段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学习和使用外语的呢?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对外语的学习和应用情况。

思 维 导 图   


古代“外语”的概念

在古代中国,“外语”并不仅指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外国语言,还包括少数民族的语言。《礼记·王制》中提到的“译”,最初是指翻译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先秦时期,这些翻译人才被称为“舌人”,因为他们以舌头(即语言)为生计,这一称谓形象地反映了他们的职业特点。


官方翻译体系
唐朝

唐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央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中书省和鸿胪寺来处理外交事务,并配备有二三十名译语人。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许多翻译工作是由胡人承担的,如安禄山就是一位精通六种蕃语的贸易中介。然而,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对胡人的信任度降低,开始自行培养翻译人才。


宋至清朝

宋朝起用归顺者进行外语教学,并设立“国信所”负责与辽国的外交及翻译人才培养。明朝则设立了“四夷馆”,分设八馆教授不同语言。到了清朝,“四夷馆”被改称为“四译馆”,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外语教学与翻译中心的功能。


僧侣翻译佛经

僧侣们在翻译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唐代玄奘大师,他从印度带回大量梵文佛经,并组织了一个庞大的翻译团队“译场”。这个团队不仅从事佛经翻译,还教授外语。宋朝时,类似机构改名为“译经院”,甚至邀请印度僧人主持梵文教学,体现了对早期外语教育的重视。


翻译高潮

中国的翻译史上经历了几次重要的翻译高潮:


第一次是在东汉到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第二次是明末清初西方自然科学著作的引入。
第三次则是清末民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献的大规模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第四次翻译高潮,大量国外学术著作和小说被译介进来。
民间翻译活动

除了官方渠道外,民间也有大量的翻译需求。边境地区的居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多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掌握了多种语言;而从事外贸的商人也因业务需要学会了一些外语。例如南宋商人陈惟安就因为精通占城语而被聘请为使团翻译。


闭关自守时期的外语学习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随着国家逐渐走向闭关自守,对外语的兴趣也随之减弱。不过,这一时期仍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基督教,部分士大夫通过与他们接触间接学习了一些外语知识。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清朝严禁中国人向外国人教授汉语,违者可能面临严厉惩罚。


近代外语学习热潮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了新的国际交往阶段。此时,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通商口岸城市,出现了最早的英语学习热,“洋泾浜英语”应运而生。这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英语发音方式,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语言现象之一。



作 者 简 介


四川祖籍,新疆长大

爱笑,爱生活

喜欢记录一切美好!















































长按扫描

关注公众号 


微信号BuJuanDuShu

公众号|不倦读书

精 品 推 荐

不倦读书
高级思维导图讲师。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阅读推广、思维导图创作以及书评内容的平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同时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