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芳系列散文诗《东方的山》连载(5)《武夷山的水》(外五章)
张俊芳,笔名,云英。湖北鄂州人,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书法协会会员。在《星星》《散文诗》《中国诗歌》《中华文学》《长江丛刊》《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散文诗,诗歌。入选多种散文诗刊(集)。出版散文诗集《蹚过心灵的那片海》《舍不去的等待》《无燕归来》《门与窗》《铃声悠悠》。
丹霞夹明月,
华星出云间。
一一曹丕。
武夷山,拥有灿若明霞,独树一帜的丹霞地貌。
我,神往。
九曲十八弯的水。
码头乘竹筏,穿上红色救生衣,坐在竹筏上的椅子。
捎公一声吆喝,竹杆朝岸一撑。
筏,应声嗖嗖向前滑行。
水流平缓,如悠悠池水,筏上人,有说有笑。
交相询问捎公。捎公笑而应答。
拐进入一个弯。
捎公讲,九曲溪,有九曲十八弯。
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美不胜收。
转弯时,看到筏像要冲向崖壁,捎公用竹竿轻点石壁,瞬间,筏摆向中间。
不经意,化解筏上人的惊呼。
筏在水的沉浮里,上下颠簸。
似乎早已见惯不惊了。
九曲溪的水,清澈幽幽。
两岸屹立的山峰,呈现丹霞地貌的特色。
水绕山行。
说话间,一个急流,如潮而涌。
大家哇的一声,捎公盈盈而笑。
没事!没事!
语声不大,却给人以安稳温暖之感。
继续飘行。
看到前面一块巨石,圆柱形。
阳光之下,嫣红的身躯。耸立,伟岸。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眺望着它。
筏行至它不远处,捎公有意放慢速度。
让筏上人,观赏巨石。
一路上,山挟水转,水绕山行。
互相之间,你缠我,我绕你。
峰回溪转,斑斓的景色,如画呈现。
大家请捎公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
捎公爽快应允,展喉放声而歌。
悠悠的音调,在山水间回荡。
虽不专业,却有另一番韵味。
筏上的掌声不断,笑语喧哗。
九曲溪漂流的行程,只有十余公里。
说笑之间,竹筏徐徐靠岸。我睁着迷惑的眼,问捎公。这么快,就到啦!噢!
好像意由未尽。
捎公,轻声一笑,欢迎您们再来啊!
挥手告别,转身而去,给我留下一个淳朴的背影。
贡嘎山的泉
千年冰川。
天然温泉。
进入川西,穿过繁茂的森林。
沿着海螺沟,乘缆车,见到如瀑冰川,倾泻而下。
神奇的,这里拥有高山温泉。
独特的地质构造,让位于横断山脉的贡嘎山。
地质运动剧烈,形成众多天然温泉。
透明的水质,丰富的元素。
号称“神汤”之名的温泉,名不虚传。
顺延山谷摆放的泉池,高低错落,重重叠叠,蔚为壮观。
偶尔的机缘,泉池里仰卧。
看蓝天,望森林,惬意油然而生。
在这里,可以放空自己,让灵魂山谷间,神泉上自由飞翔。
只是没想象到。
天空骤然阴沉,一股寒气,从沟谷奔涌而至,凛冽的雾,滚动翻卷。
一会儿,居然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让人啧啧称奇。
人在池中,雪花飞舞。
池里雾气缭绕,雪花落入池中,瞬间隐去。
此时的景象,令人不可捉摸。
对于来自南方的我。
雪,飘飘洒洒。
有把人困顿在泉池之势。
池中人,也乐得与雪共蹈,话语这缘分,其乐融融。
终究,雪花渐渐散去。
让人依恋不舍,顿生失落之感。
人的一生中,难得有这样的景致,铭刻于心。
离去的,总要离去。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挥手而别吧!
雪花远去,告别汤池。
不知高兴还是遗憾,悻悻的离开。
或许,这就是生活吧!
得失轮回,在一瞬之间。
玉龙雪山的雪
终年积雪。
如龙舞蹈。
乘缆车,直抵雪山。
一下缆车,就感寒气袭人。
虽然穿着大棉袄,仍寒意阵阵。
没走几步,就有高原反应。
看见巨石,标明海拨四千余米。
玉龙雪山最高峰,5596米。
第一次上这么高的地方。
有人说,更高的地方,在前面。
准备沿着栈道行走。
还没看清雪山的真面目。
浓雾席卷而来,一下子,什么也看不清。
只能呆在原地。
心里直打鼓。
好在雾,不久褪去。
哇!从未这么近,见过雪山的我,喜不自禁。
雪山,耸立眼前,闪着凛冽的寒光。
雾散的雪山。
安安静静,阳光明媚。此时,自己的心情,也放松下来。
鼓足勇气,沿着木道朝上行走。
因与雪山,纵贯着峡谷。
遇见雪的反光,像闪耀的星光一样,忽闪忽闪。
雪山,宛如一个睡美人,温婉如玉。
它沉静着,宁静着,恍若隔世。
可好景不长。
不知哪里的大雾,又席卷而来。
瞬间,雪山隐匿。
没想象到的,雪花飘洒。
开始只是小雪花,零零落落。
不一会,雪花越织越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起来。
只好折回,双脚牢牢摩擦着木道。
生怕打滑,不敢迈大步,小步小步往回挪。
至乘缆车处,打道回府。
缆车下行的途中,雪也停了。
阳光照耀着茂密的森林,看见清澈的水,悠悠流淌而去。
玉龙雪山的顶峰,叫扇子陡。
十几座雪山,如一条巨龙,呈扇形呵护着丽江古城。
千年古城,吮吸圣洁的雪水。
在茫茫高原,焕发着不老的青春
云台山的石壁
奇峡飞瀑。
丹霞峭壁。
巍巍太行,曾书写多少传奇?
从石阶走下去,沿着栈道,深入峡谷。
壁立千仞,像神斧劈开,切入下去,形成异状的石壁。
阳光之下,幻出红色,人称红石峡。
走入谷底,忽见一潭水。
水碧绿,碧绿,深不可测。
慢慢靠近它,机会难得,欲与它合影,留下念想。
发现潭的边沿,暗红的岩石,忽隐忽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没有桃花,也没有人送情于我。
站起来,抬头举望。
只见一线蓝蓝的天。飘着几朵白云,悠悠然。
在谷底,感觉人的渺小与卑微。
什么豪情壮语,在鬼斧神工的自然面前,不值一提。
从碧潭上来,向前走。
一声水响,吸引我大步而去。
只见瀑布,飞溅奔流。
这是谷内的瀑布,不高,却有它的个性。
水飞动时,作散花状。
纷纷扬扬。立于瀑布之下,像雨雾淋漓。
有意进入瀑布,让朦朦的微雨,淋湿衣颈。
一股凉爽,传遍周身。
且有一些细微的花花草草,随瀑水而下,别有一番惬意。
伫立,望着四面的石壁,感觉跌入石壁阵。
被石壁包围着,压迫着,好在呼吸流畅。
沿着石壁凿的路,伸手抚摸它。
可亲,也可敬。
丹霞的颜质,始终富有无形的魅力。
那是千万年的沉淀,变迁。
凝结一首古老的歌谣,忽近忽远。
武当山的阶梯
道教圣地。
天下仙山。
自己心里从小喜欢。
是它‘南武当,北少林’的名号。
慕名已久,却只去过一回。那是很早的时候,印象深的是南岩至金顶的阶梯。
从南岩起步,一级一级石阶,拾级而上。
那时年少,不知愁之味。
开始有飞奔之势,不把眼前阶梯当回事。
信心满满,大步前行。
偶尔做蹦跳状,吓得路人直惊呼。
小心啊!
年轻,真好!
行走一段时间,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
冒汗,喘气,脱衣。
停歇一边,环顾四周的景色。
这时,发现阶梯旁的石壁,恰好阳光打洒石壁,幻出一道金色的光。
闪现异样的形态和色彩。
我惊讶,瞪着眼,一时间不知如何形容。
如何是好。顿生瞬间的迷茫。
而阳光很快隐匿,感觉那道光,为我而来。
冥冥之中,是否在暗喻?
我忘记行走,別人提醒,却恋恋不舍的离开。
石阶古旧,有纹状,给人久远的感觉,但不湿滑。
缝隙间,暗生一些植物,肉眼不易瞧见,应是苔藓吧!
时光的磨砺,总会留下印痕。
上至金顶,伫立,放眼望去。
呈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
屹立山之巅的金顶,雅致而精微。
金色的顶,闪耀富贵之气,在云海茫茫之间,熠熠生辉。
自己仿佛也高大威武起来,恨不得也伸展拳脚,做一回武当俗家弟子。
一路上来的阶梯。
人生的第一次,行走这样的阶梯。
却没有品尝特别辛苦的滋味。
不知是喜?还是忧?
回望八百四十八级的阶梯。人生曾在此,开始新的旅途。
云台山的石壁
奇峡飞瀑。
丹霞峭壁。
巍巍太行,曾书写多少传奇?
从石阶走下去,沿着栈道,深入峡谷。
壁立千仞,像神斧劈开,切入下去,形成异状的石壁。
阳光之下,幻出红色,人称红石峡。
走入谷底,忽见一潭水。
水碧绿,碧绿,深不可测。
慢慢靠近它,机会难得,欲与它合影,留下念想。
发现潭的边沿,暗红的岩石,忽隐忽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没有桃花,也没有人送情于我。
站起来,抬头举望。
只见一线蓝蓝的天。飘着几朵白云,悠悠然。
在谷底,感觉人的渺小与卑微。
什么豪情壮语,在鬼斧神工的自然面前,不值一提。
从碧潭上来,向前走。
一声水响,吸引我大步而去。
只见瀑布,飞溅奔流。
这是谷内的瀑布,不高,却有它的个性。
水飞动时,作散花状。
纷纷扬扬。立于瀑布之下,像雨雾淋漓。
有意进入瀑布,让朦朦的微雨,淋湿衣颈。
一股凉爽,传遍周身。
且有一些细微的花花草草,随瀑水而下,别有一番惬意。
伫立,望着四面的石壁,感觉跌入石壁阵。
被石壁包围着,压迫着,好在呼吸流畅。
沿着石壁凿的路,伸手抚摸它。
可亲,也可敬。
丹霞的颜质,始终富有无形的魅力。
那是千万年的沉淀,变迁。
凝结一首古老的歌谣,忽近忽远。
走出重重叠叠的石壁,深吸一口气。
仿佛从古老地下迷宫走出。
一缕阳光洒在脸上,感觉一种新鲜的温暖。
写作手记:应新平兄之约,要求选一个主题进行散文诗系列创作。思考良久,从山入手。曾走过,路过,见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山的逶迤,山的苍莽。山的巍峨,山的壮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许是与山的相识,相知,相缘。产生书写山系列的愿望。新平兄的鼓励,趁八月份在外避暑之际。
拟写出《东方的山》系列。也是抒发自己对祖国山川的喜爱和眷恋。
sanwenshinianjian2024年第12期(总第560期)
主 编:张新平
执行主编:尤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