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自救三件套

文摘   2024-11-01 14:56   上海  



灼灼美力日志


  美好你,治愈你







最近双十一购物节又来了!你们中间的很多人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上场了?

是lululemon的运动服、萨洛蒙的跑鞋和始祖鸟的冲锋衣?还是茅台、小米和高压氧舱?我感觉,都用不着贷款买房、借钱炒股、鸡娃出国这几样,就都能让现在脆弱不堪一击的中年人立刻滑入破产的边缘!

不过,和「中产阶级破产三件套」相对应的,我觉得还要有「中年人自救三件套」。







01

离婚自救



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有几对明星名人因为离婚的话题又卷了一波热度。一对是黄圣依和杨子,一对是龚琳娜和老锣,还有一对是好莱坞的华裔喜剧女星黄阿丽(Ali Wong)和她的哈佛精英老公。
巧的是,他们都是年过40,开始考虑离婚,并且有的已经付诸了实际行动。三对夫妇,三类典型。
龚琳娜和老锣属于彼此的灵魂伴侣,即使离婚,也回到当初情定的长城,再唱一次两人一起创作的歌,也算是给这段给婚姻画上了一个让双方都还算完满的句号。

很多人觉得奇怪,老锣不仅有才华,是龚琳娜音乐上的知音,而且还包揽了家里包括带孩子在内的家务活,完全不用龚琳娜操心,家里三个男的都听凭她差遣,公婆也对龚琳娜很好,不存在什么婆媳矛盾、中西文化差异。

这样听上去毫无缺憾的婚姻,为什么也要离?



再看看黄阿丽这一对。女生自己毕业于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妥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独立女性,老公毕业于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还是哈佛商学院的MBA,被戏称为“哈佛吴彦祖”;父亲是著名的日裔发明家,当过科技公司的CEO。两个高学历人士的结合,怎么听上去都是“强强联合、别人家的婚姻”。

但是你知道黄阿丽离婚的时候说什么?“我从没想过我能这么开心,在这个人生阶段。离婚太爽了,让我几乎都想再结一次婚了。”她的话又好笑又真实。



黄圣依和杨子这一对虽然还没离,但是黄圣依已经放出话来:“这是我想离婚的第三年。”且不说是真心还是为了流量,他们俩在《再见爱人4》里面的糟心表现,已经让屏幕前的很多女性都不忍直视了。不得不佩服黄圣依的隐忍,换做咱们自己,可能早就把这个男人丢出家门了!

离,还是不离,这是一个问题。

说实在的,这几年中国人对离婚的接受度已经比前些年高出不少。有人宣布离婚,大家更多的是祝福,是鼓励,而不是怀着看笑话的心情。谁家里还没有几个笑话呐?谁比谁更像个笑话还真不说定。看看如今大家的包容度,也似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人人都对婚姻里面的“一地鸡毛”和内耗心照不宣,说不定还会在心里对迈出离婚步伐的人竖起大拇指:通透啊!



黄阿丽结婚前一心想要套牢那个世俗意义上的精英男人,只为过上躺平的人生。结果没想到的是,那个外表光鲜的哈佛男,其实背负了7万美金的外债,还是动不动就emo的“酥皮男人”,要靠妻子赚钱来拯救自己的生活。原来,被套路的竟是她自己。

“你老婆和孩子最需要你和厕所的时候,你却坐在厕所里逃避现实,和生活中所有的责任。” 这句脱口秀里的调侃让人忍不住想象女人背后的绝望和心灰意冷。

“我每天工作12小时,硬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50岁的男人。”她对这段婚姻的总结也是笑中带泪的。当初结婚时她被逼签了婚前协议,婚后因为发现靠不了男人,只能自救,怀孕挺着大肚子也要上台表演,最后自己没躺平,硬生生活成了女段子手,离婚时那个婚前协议也意外地保全了属于她自己的财产。生活的戏剧性有时候远超了自己讲的故事。

这段婚姻的经历被她写成段子,还诞生了全新的内容专场——“单身女士”。谈起这些婚姻里的心酸,黄阿丽只剩下了嬉笑怒骂、谈笑风生。调侃婚姻,戏谑两性关系,享受着婚姻结束后的空前自由。不由让人感慨,一场离婚的脱胎换骨,美容效果不亚于医美。


而龚琳娜更是一个明白人。不管之前结婚20多年,她和丈夫的相处都能保持热恋般的腻歪,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也是事业上不可或缺的绝佳搭档,还有两个长大成人的儿子,都不妨碍她在感觉不对头的时候,果断分开。
在宣布离婚后,她在微博里还发了一些自己的内心独白,能看出她虽然也受着离婚带来的情绪波动,但早已经想通了人生剧本本来的样子。




“心里堵得慌,哭了一鼻子……在音乐里瞬间忘记烦恼,心情舒畅……慢慢梳理,不要着急,人生还有时间,今天做不完,明天来……”
难过只是一阵子,只要找到能让自己忘记烦恼的东西,过去的一切都终将过去。姐姐独美吧!


至于为什么要离,正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官宣的说辞,以及真实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两个人的灵魂变得越来越陌生,无法实现最初那个“无论贫穷富贵还是生老病死,都会爱你,珍视你,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的誓言时,离婚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明智行为。
或许这就是很多人看到黄圣依时心里觉得糟心的原因。那种好像鱼刺卡喉的婚姻生活,想取又无力取出来,任凭卡在那里又消耗自己,人生还有几个3年、17年可以消磨?
人到中年,能够为自己努力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该离的时候,不用瞻前顾后,还有什么比痛快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更让人兴奋呢?!终究能解救自己的也只有自己罢了。





02 

读书自救



问你们一个问题,你觉得读书能让中年的人生有多大改变?
昨天看到一个国外的街头采访,询问那些年纪大的女性如何更好地度过这一生,一位60岁女性的话让我颇为认同。她说:
你吃进去的东西,不久就会显现在你的外表上。我们在20岁时造成的伤害,会在35岁后表现出来。注重饮食固然重要,但你给自己投喂了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也决定了你的心智。你脑子里的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我深以为然。

我们总是想要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过更理想的生活。但究竟适合自己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相信不是很多人能够想得明白。

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把别人想要的生活,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我们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



从读书开始,我们就听凭别人的要求,在热门的专业和寥寥几种“体面”的职业中开始了自己人生的规划,踏入一条既定的人生之路。传统的学校教育把我们塑造成流水线上的“标准品”,直到经历了“中年危机”,我们才开始意识到自己似乎已经上了“传送带”,想停也停不下来。

当到达人生的某个阶段时,有些人开始质疑自己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质疑我们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所谓“成功人生之路”的理念灌输是否真的合理。

老师和父母真的为我们考虑了吗?该为我们的选择负责的人是谁?

我们真的必须在办公室狭小的隔间里过完这一生吗?

我们必须要结婚吗?必须要生儿育女吗?

为什么学校里从来不教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钱,如何去看懂那些经济现象?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如何拯救自己?我们需要哪些心理学的知识?

我们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我自己喜欢的人,而不是别人眼中成功的人?

相信我,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只靠刷短视频是无法找到的。问题在于,碎片化的信息,大多数是别人咀嚼过的残渣,对你没有多少营养。我们需要自己去判断,才可能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片面地相信某一个人的说法。

评判性思维,我认为是每个人都要有的。如果你一直让自己处在盲目而机械的循环状态中而从来不去质疑外界言论的合理性,那么对你来说,吃再多鱼翅鲍肚,米其林黑珍珠,都没用。你的精神世界还是荒芜一片,你会觉得人生了无意义,如此无力和乏味。

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行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别人的思考。我很庆幸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有阅读的爱好。从小学时爱看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国产小人书;到中学时一个下午就能看完的一整套笑傲江湖、各种杂书和杂志报刊;再到长大后在微信读书上看各种小说、散文、畅销书。最近还入手了一套熊逸版的《资治通鉴》。据说全中国读完资治通鉴的人屈指可数,我准备要成为这可数的少数人。



对于我来说,看一本好书,不亚于吃一顿大餐。我经常怀着“美餐一顿”的心情,去读一本早就囤好的爱书。当然,我会配上喜欢的瓜子零食,人生乐趣莫过于此。

读书不仅仅包括看一本纸质书,还可以是听播客、看电影,看展览,从各种文字和影像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充实内心。看书和看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投身一段他人的人生,从他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生活,审视人性,review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里,是否还有可以照进光线的裂缝。



为什么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摄入的东西也如此重要?前面提到的视频里面的那位60岁的智慧女性是这样回答的:

因为我们读到的,或者爱上的东西,是我们的大脑将会关注的。如果我们关注于不好的事情,暴力或者糟糕的关系,失败的爱情,诸如此类让我们沮丧的事情。实际上都会加快你衰老的速度。”




03 

旅行自救



我记得以前有首歌,唱出了很多打工一族的心声: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又没时间。
旅行和现实之间,似乎总是差一步可以迈出去。



曾经看过一位头发花白的女士,被问到“你会给年轻的自己什么建议?”时,她的回答是:
多冒险,多旅游,去做你认为值得的事。一有想法就立刻去做。有太多人过早地安定了下来。你认为你需要一个房子,你需要一个家。一旦你这样做了,你就深陷其中。”
我发现,这其实是这个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人毕业没几年就让自己背上了房子贷款,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安心。但我非常清楚,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可能不能轻易地对职场中的不公说“不”,可能会委曲求全;可能不那么容易下定决心辞去一份早就觉得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相违背的工作,因为每个月的房贷是必须要还的。
我们执着的认为传承父辈们置办家业的想法是理所应当的,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可我很少觉得有什么是应该必须理所应当的。几岁是必须要结婚的年龄?人一定要打工才安稳吗?早晨一定要用洗面奶吗?朋友结婚一定要送红包吗?一个人旅行肯定不安全吗?
我觉得很多我们固有的思维,其实都可能通过一件事消解、改变。这件事就是「旅行」。



就比如在去纽约之前,我一次也没有踏入过漂亮国的国土。印象里,那是个充满枪战、人质挟持的危险国度。那里人人都有枪,随便朝你开一枪,就完蛋了。
结果,等我忐忑不安地落地之后,才发现,那里的人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问路的时候甚至比我们的路人还要热心。原本一家子刚下车,为了帮我找到去的地方,呼啦啦一家人带着我去找,还帮我去询问其他人,直到帮我找到了目的地才离开。
在纽约晃荡了好几天,一次枪战也没看见过,也没有电影里街上警车呼啸,匪徒满街乱窜的情况发生。和我们见到的平静美好的中国城市没有什么不同。反倒是那里人们的彬彬有礼和热情亲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旅行的一个很大的意义,在于纠正我们的偏见,让我们看到很多自己人生经验之外的人和景象。而旅行最重要的,在我看来,也和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一样,是让自己暂时从日常的生活里跳脱出来,去进入到别人的生活里看一看。这种局外人的角色,莫名地就让人很放松,很治愈。
旅行的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快乐在于你在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参观各种文化艺术场所,和朋友们在一起,或者一个人随意地闲逛,发现有趣的地方,都能让你找到快乐的感觉。


从其他人的生活场景里,我们或许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人生可以突破的点、可以借鉴的地方,或者是自己一直想要去做,却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做到的事情。去找到你非常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职业、爱好、激情……
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平时太过盯着脚下,而忘记了跳出来发现和思考。旅行就给了我们重新发现的机会。这一点对于那些已经活在生活惯性里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The success myth》的作者艾玛·加侬(Emma Gannon)说:人生就是一场奇妙的旅行,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努力、更认真、更积极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但是,要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
无论你现在遭遇了什么,都请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做人做事,务必尽兴!



一 END 一



欢迎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找到我

🙋🏻‍♀️🙋🏻‍♂️


[  想要和我交朋友?快来加我吧  ]



5个让你不再焦虑的好主意

亲测有效


40岁以后才知道

会“玩”的人生真的很值得


维秘大秀的“中年危机”

超模们怎么完全没有?






如果看完对你有用
别忘记点个【在看】呀👇


灼灼美力日志
专为30+、40+、50+高知熟龄女性打造的成长、美丽、健康、品质消费圣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