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编教材,告诉你“母题”永远不过时
其实,从学科素养的角度出发,从新高考备考的角度看,教科书上曾经出现过的“母题”永远不会过时,在优秀老师眼中,没有“旧”题、“老”题、“陈”题之说。
何为“母题”?
通俗地讲,“母题”就像是母鸡,能下蛋。
“母题”,就是包含若干知识点的基本题、典型题,也是中高考命题所参照的原型题。高考命题人总会参考课本中的母题,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试题。掌握了课本中的“母题”,也就掌握了同类试题的骨架和精髓。
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这是一道非常有价值的考教衔接题。作文材料关联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脱胎于本单元《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中的一段话:“当我们自豪地回顾数百年来传播科技如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时候,忧虑也同样相伴着。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那么一种新的异化或统治便产生了。……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不论未来的传播科技会变化出多少更新鲜的媒介形态,这个问题始终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
这段文字可以视作是今年高考写作试题的“母题”。考场上如果能联想到教材中的这段文字,遇到的审题立意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写作思路也会豁然开朗。
再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
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本题要求考生写一则关于作品短评的思路,这一命题指向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中“学写文学短评”的单元学习任务,教材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试题题干中给出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正契合这一指导方向。
请看下面两道练习题:
一、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对标近几年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你是否发现:这里的3道小题的能力指向,与高考试题考查修辞的表达效果、词语的表达效果、叠词的表达效果是一致的。
二、辨析下列加点的词的不同意思。
对标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第11题“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你是否发现,高考第11题,正是从教材中这类“辨析加点词的不同意思”题变形而来的。
以上这两道练习题分别是2004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1课《荷塘月色》和第8课《兰亭集序》“研讨与练习”中的练习题。这套教材已经被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替代了,但是,你能说这道练习题“老”了吗?
总之,“母题”是构成所有试题的主题性元素,是有完整逻辑的典型题,这些典型题在学科知识中独立存在、数量有限,在高考中被不断被重新组合,生成无数新题;新题都可以看成是“母题”的外在表现形式。
研究“母题”,训练“母题”,是高考复习的最佳捷径,将“母题”融会贯通,解新题时就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二、学科素养,告诉你探究“母题”的特征
一是,“母题”存在于每篇课文后面的“学习提示”中。
例1.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学习提示”:
“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这两篇文章中的许多语句用了“而”,诵读时注意体会这些“而”字表现的语义关系。【文言虚词,关联高考文言翻译、文意理解和断句】
例2.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学习提示”:
语气助词是汉语的一个词类,用于句首、句中或句末,表达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本课三篇文章中出现的语气助词有“也”“乎”“矣”“哉”“焉等。阅读文章时,注意体会这些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作一点归纳梳理。【关联高考文言文断句、文意理解和翻译;关联虚词的表达效果分析】
例3.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1课《反对党八股(节选)》“学习提示”:
这篇文章说理切中要害,深入浅出,语言特点鲜明。找出文中典型的语句,归纳其特点,尝试从表达目的、听众感受等角度品评其表达效果。【关联高考从多个角度分析语言特点与表达效果】
例4.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2课《拿来主义》“学习提示”: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来证明观点,阐述自己的主张。找出文中比喻论证的例子,分析作者是怎样有效地进行论证的,体会比喻论证的表达效果。【关联高考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论证效果】
二是“母题”存在于每个单元后面的“单元学习任务”或“单元研习任务”中。
这里仅以必修上册中的写作“母题”为例:
①通过意象鉴赏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写一则札记。
②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
③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记叙文,写人)。
④古诗词往往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⑤从几篇课文中摘录一些名言警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札记)。
⑥你有过哪些难忘的读书经历,跟同学分享一下(发言稿)。
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⑧从所学散文中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
⑨根据散文中情景交融的特点,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拟写视频拍摄脚本。
⑩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为题,写一篇散文。
⑪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特点,选择一个节气,观察此时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
三是,“母题”存在于教材各类“学习活动”单元中。
统编教材设计了六个重要的学习活动单元,分别是: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
这些单元中隐藏着大量与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相关的“母题”,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应考技能的“富矿”,值得认真研究,精心教学。如:
①采访有关人物,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
②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
③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④试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精神风貌、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乡村管理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写一篇调查报告。
⑤任选一位你喜欢的作家,研读其作品,探究词语使用的艺术,写一则语言札记。
三、试题评析,告诉你感知“母题”的分量
母题很重要,不信?先来看看《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坚持思想铸魂、激发科学精神、彰显语文实践》的第三部分“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回归语文学科本位”吧: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1.聚焦语言运用,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对这一学科素养,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中历来非常重视。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也渗透于阅读试题之中。
…… ……
2.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语文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 ……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中的这两句话,提醒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做。“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告诉老师应该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全面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了解每个知识点、能力要求和教学目标,确保对课程标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告诫老师不仅要教好课文,还要认认真真落实每一项学习任务。
在统编教材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体现在“单元学习任务”中,而每一项“学习任务”都以“母题”的形式呈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就是完成一道“母题”的训练。“母题”做好了,自然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然能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甚至无师自通、一通百通。
然而,这些重要的“母题”长得都很“朴实、憨厚,甚至有些土气、显得老态”,乍一看都不像高考题型,但你能说这些“母题”是老旧试题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四、高考真题,告诉你研究“母题”的价值
1.“母题”与高考真题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看看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徐则臣《放牛记》)阅读第9题:
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再让我们看看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
文中那个活泼可爱、尽情玩耍的小鲁迅宛在眼前,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拿笔写作的“大”鲁迅了吗?你觉得这个“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本文和《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的?请结合本单元后的“名著导读”栏目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比较这两道题,我们可以发现《放牛记》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属回忆性散文。这道题也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相关联。教材中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如果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放牛记》中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由此,我们可以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看作是2024年新课标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的“母题”。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1课《沁园春•长沙》课后“学习提示”中的“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可以看作是2024年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请赏析本诗颈联‘软’和‘低’的艺术效果”的“母题”。
2024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与设问和反问有关的“母题”在初高中教材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平时重视“母题”训练的老师,他的学生肯定能够得高分。
2024年新课标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试题呼应教材,也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要求。
2024年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0题,采取传统的修改语病题形式,考查了“列入”与“之一”的搭配,涉及词语意义用法的精细辨析和词语的准确选择问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中讨论了“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单元“学习资源”中的材料如朱德熙《词义》、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等也都强调了精确辨析词义、把握词语使用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准确选择适当词语的重要性。
2024年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与此相关联的“母题”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学习提示”中的“把握烛之武说词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
老师,当你评判一道题目的“新与旧”的时候,请先反思一下自己教学观念的“新与旧”;当你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就把眼光盯在高考“新”题上,用所谓的“新”题训练时,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题不分新与旧,关键看是否对标学科素养,能否达成训练目标;
题无论多与少,关键是老师能否根据学情进行取舍,学生是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求新,看似有理。盲目求新,却丢了最实用、最有训练效果的“母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母题”,如同一只低调的母鸡,虽然没有公鸡那样华彩的外衣、轩昂的气势,但它可以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
往期回顾
13.高考语文丨核按钮再一次不负众望——2024语文新课标I卷和II卷作文命题与核按钮语文产品题目关联度极高
10.高考语文丨考场作文点点通:以理启人动心扉——如何做到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8.语文:选择题明显增加,教考衔接更趋多元——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九省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分析
7.高考语文丨引入文学理论,创设学科探究情境——古代诗歌鉴赏新题突破策略
-END-
青于蓝·核按钮-高考教辅推荐
▼
2025青于蓝高考语文总复习(考后版)
扫一扫
查看电子样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