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创产业:算力生变,落地提速

财富   财经   2025-01-14 08:24   北京  

杨泽原  丁奇  潘儒琛  马庆刘  孙竟耀

拜登政府拟进一步限制算力出口,倒逼自主可控需求,我国内部政策强化支持引领招标落地提速,信创发展兼具迫切性及确定性。需求侧,党政信创与行业信创双轮驱动,党政信创具备新一轮资金支持、有望迎来替换高峰,行业信创有望持续加速。供给侧,三期安全可靠测评佐证可替代能力,算力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核心品类有望充分受益,信创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我们看好2025年的信创板块投资机遇。


事项:2025年1月13日,根据白宫及BIS官方网站消息,拜登政府拟进一步限制算力芯片出口,新规则将全球划分为三级管理。


1)第一级: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友,可以自由部署算力,总部设在此地区的公司可以申请美国政府的全面许可,将芯片运送到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地区的数据中心,前提是其总计算能力在任何一个2级国家/地区不超过 7%,在2级国家/地区合计算力不能超过该公司总算力部署的25%。总部位于美国的机构至少要将50%的受控先进芯片保留在美国。


2)第二级:绝大多数国家属于此级别,当中的每个国家/地区每年大约有 50,000 个先进GPU采购额度,用来给政府、医疗、本地服务提供算力。第二级国家/地区的个别公司或机构可以申请 NVEU 资格(National Verified End User),受信任的实体可以在未来两年购买相当于32万个先进GPU的算力,不受5万个GPU的额度限制。


3)第三级:此级别国家(包含中国)受到的限制相对严格,BIS文件显示将严格限制其购买高性能芯片,限制用于高级AI训练和敏感用途,可有限获取低端芯片用于一般用途。严控闭源AI模型的转让及使用(10^26次计算以上的模型,如果闭源模型不如开源模型强则也不受限)。



外部不确定性增强自主可控紧迫性,内部政策引领招标落地提速。


外部来看,拜登政府加码对算力芯片的出口限制,同时特朗普将于2025年1月20日宣誓就职,外部供应链扰动或将持续。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据BIS官网等不完全统计,美国商务部针对300余家中国企业实施了科技制裁。拜登执政期间亦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了多种贸易管控,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约140家中国实体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2025年1月13日,拜登政府在离任前夕对GPU出口实施了新一轮限制。


内部来看,政策对自主可控的支持进一步夯实,引领信创招标落地。根据亿欧智库,国务院国资委79号文明确2027年前的信创发展方向;2023-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紧急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2025年步入“十四五”最后冲刺阶段,3月两会召开,相关政策有望推动信创招标的进一步提速。我们认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科技贸易管控将会持续,叠加国内政策与资金支持,信创产业发展兼具迫切性及确定性。



党政信创与行业信创双轮驱动,有望迎来新一轮替换高峰。


党政信创方面,2025年党政信创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通过了“6+4+2”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议案。2024年12月24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强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等。我们预计2025年起党政信创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支持。


行业信创方面,金融、电信等行业持续提速,其他行业加快跟进。“8”大行业为目前信创的核心需求来源,金融、电信进入全面推广期,交通、教育、医疗等处于加速推广期;“N”行业也在起步及试点阶段。我们预计,党政信创的台账已基本统计完毕,增量资金支持下有望迎来替换高峰;行业信创2027年节点将近,全行业推广有望持续加速。



核心品类能力快速提升,看好以算力为代表的国产化全域机会。


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2023年12月、2024年5月20日及2024年9月30日,三批安全可靠结果先后发布,包括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品类。测评结果标志着信创产品测评向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发展,也能够佐证信创产品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此外,国产工业软件也面临卡脖子问题,国产工业软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国产工业软件从“可用”到“好用”。我们认为自主可控的信创领域及卡脖子的工业软件领域核心品类有望充分受益。


1)算力芯片(CPU/GPU):以AI Agent为代表的应用形式扩大AI算力需求,叠加各地算力资源池加速建设,为国产芯片提供需求端的强有力支持;国内厂商中代表其CPU性能领先,GPU逐步追近海外水平,生态持续加速建设并完善,已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能力。


2)DB(数据库):本地部署市场是信创替代的主要方向,目前以Oracle为代表的海外公司仍占据较大份额。国内厂商中的代表已具备较强替代能力,在产品性能、自主可控、Oracle兼容等方面具备较强优势。


3)OS(操作系统):未来各厂商或逐步形成以OpenEuler为核心根技术的统一技术路线。


4)EDA:全流程能力的补足是目前国内EDA企业的核心看点,其中并购整合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重要手段。国内EDA龙头已具备模拟、平板为代表的全定制设计EDA工具的全流程能力,我们预计2025年前后其有望完成设计类EDA工具的全流程覆盖,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5)CAD:国内企业产品能力不断提升,目前2D CAD领域AutoCAD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内代表厂商产品与其能力接近,可替代性较强。3D领域,海外巨头于各自擅长领域具有强势地位,国内企业加速对其产品追赶,国产化内需+性价比外需有望促其需求快速增长。



风险因素:


党政及企业IT预算明显波动的风险;政策推出和落地不及预期;贸易摩擦带来的供应链扰动;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


拜登政府拟进一步限制算力出口倒逼自主可控需求,内部政策引领招标落地提速,信创发展兼具迫切性及确定性。需求侧,党政信创与行业信创双轮驱动,党政信创具备新一轮资金支持、有望迎来替换高峰,行业信创有望持续加速。供给侧,三期安全可靠测评佐证可替代能力,CPU、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核心品类有望充分受益,信创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我们看好2025年以算力为代表的信创板块投资机遇。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当日发布的《晨会》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