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明荣:迈向国际,要握准人才发展“新航向”

汽车   2024-10-15 17:12   上海  

--设中国汽车HRD为“星标⭐”,及时收到文章更新--



国内汽车产业现有条件下,用好现有人才成本最低,培养人才成本其次,引进人才成本最高。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汽车强国战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汽车人才的培养。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低碳化的快速发展,对汽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产业需求。

华汽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在今年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需要发现、培养、重视和厚待人才,以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汽车人才工作者应当成为伯乐,发掘和培养人才,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汽车时代下,我国汽车产业要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本期汽车之道,华汽研究院特邀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围绕行业政策、产业转型与人才培养、汽车国际化人才战略、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与战略科学家等议题,共同探讨汽车人才队伍的建设。

朱明荣
朱明荣,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专注于汽车人才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推动汽车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他深谙汽车行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并强调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的人才政策,才能有效地推进行业人才工作,并把握人才发展的趋势。
朱明荣认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存量人才需要加速转型,而增量人才则需要适应转型。各车企海外业务人才队伍规模较小,团队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车企对国际化人才的储备远远跟不上海外业务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汽车行业出海规模前十家企业的调研显示,朱明荣发现,负责海外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占比不足2%,最高仅2.4%。“面对车企的大规模国际化,如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跟不上,我国汽车国际化进程将大打折扣。”
以下内容有删节。
华汽研究院: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人才培养为先的策略?

朱明荣我们深知,要重视一个行业或产业的人才工作,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和国家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推进我们行业的人才工作,并把握人才发展的趋势。因此,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到位。

2021年9月,中央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其核心精神是会上提出的“八个坚持”,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在2021年之前,我国人才工作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但从2021年起,党中央开始直接抓总,下放到各省市的党委负责,由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目前,全国各地的组织部门都已成立人才工作局,专门负责人才工作,我认为这大大增强了工作力度。

其次,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在2003年和2010年分别召开过两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当时对人才发展的定位是支撑和优先发展。而现在提出的是引领发展,人才工作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与过去有所不同。

第三,会议强调了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以及人民生命健康。这表明人才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需求,特别是前三个面向,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例如,2003年国家强调的是三支人才队伍: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到了2010年,又增加了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形成了六支人才队伍。但到了2021年,重点不再是数量,而是质量。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的是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工作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认为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因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党中央当前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最需要的人才。

还有一点是要坚持全方位培养和使用人才,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过去我们讲人才工作时,经常会提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视人才的引进。但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央将培养和使用人才放在了引进人才之前,显示了对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视。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中美关系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影响下,人才竞争的格局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人才质量的提升是必然的,传统存量人才需要知识迭代、加速转型,未来增量人才需要教育改革和跨界融合。因此,国家强调全方位培养人才,是符合国情和人才发展规律的。我们过去在研究人才工作时有一个观点,从人才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用好现有人才成本最低,培养人才成本其次,引进人才成本最高。
华汽研究院:您认为,汽车行业人才工作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朱明荣:我认为,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对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视。在了解国家人才工作背景后,我们发现中国汽车产业正面临急剧的转型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汽车时代。汽车产业及其产品正在重新定义。汽车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它还成为了数字空间、储能单元以及大型智能移动终端。新汽车时代的汽车产品,它就是一个新物种,能够迭代、升级和成长,它是物理工厂打造的硬件躯体与数字化工厂打造的软件灵魂的有机结合。

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人才工作至少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对新四化人才的培养。为了打造具有新能力、新属性和新使命的新汽车,我们需要拥有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新型汽车人才。中国汽车行业的存量人才需要加速转型,而增量人才则需要适应转型。存量人才主要从企业人才需求端的角度来看,增量人才则主要从高校人才供给端的角度来看。人才的知识需要更新,知识结构需要更加立体和复合,以跟上汽车“新四化”的趋势。

二是对高质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汽车变革现在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我们面临着更多技术蓝海。因此,我们对技术的追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还要侧重于从0到1的独创性技术研究,引领汽车产业的技术策源地的建设。过去,我们对人才的要求大多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创新应用能力,但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原始创新能力,以带来突破性的创新。因此,对于战略科学家等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需求就更加突出。

近年来,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车企开始重视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例如,中国一汽、北汽、中汽中心等许多企业都设置了首席科学家职位,并且在企业内部或行业内选拔聘用有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对博士等高端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长,不仅有针对博士的专场招聘,许多企业还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华汽研究院:在未来十年,作为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如何规划人才工作?

朱明荣:建设汽车强国的关键在于未来十年。首先,我们需要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汽车人才;其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最后,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华汽研究院:中国车企的国际化战略将如何影响人才工作?海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在汽车行业的作用是什么?

朱明荣:国际化是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汽车强国必须坚持“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全球化。尽管中国车企近年来出口量大幅增长,但目前仍以贸易型产品出口为主。中国车企的国际化不仅是产品出海,最终是要产业出海,即包括管理和技术的输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车企在海外扎根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现实中,中国车企出海成功案例仍然较少,不足10%。20多年来,中国车出海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甚至有血的教训。我们研究发现,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因素。

目前,各车企海外业务人才队伍规模较小,团队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车企对国际化人才的储备远远跟不上海外业务发展的需求。我们对行业前10家企业的调研显示,负责海外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占比不足2%,最高仅2.4%。面对车企的大规模国际化,国际化人才也成为人才竞争的焦点。如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跟不上,我们的国际化进程将大打折扣。

来源:华汽研究院

作者:王欣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并把握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中人才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特别策划了“2024全球华人汽车精英联合年会暨‘中国拥抱世界’汽车产业创新论坛”。本次活动将围绕“亚洲星火,逐光世界”这一主题,邀请行业内外精英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中国车企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精准定位产业与人才战略,确保人才发展与产业国际化步伐同频共振。


朱明荣理事长将在会上发言,我们将一同剖析当前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索如何构建适应全球化竞争需求的人才梯队。此外,年会还将汇聚众多行业领袖、学者及企业代表,共同交流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最佳实践,为中国车企的海外征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近期活动



中国汽车HRD
汽车人才研究会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民政部、国家人社部批准注册的国家级行业人才工作社团机构。致力于汽车人才的研究、培训、交流、服务等,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