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于武对话尹同跃:品牌可以向上、向左、向右,但不要向下

汽车   2024-08-28 16:30   上海  

--设中国汽车HRD为“星标⭐”,及时收到文章更新--



奇瑞的经验能否为深陷内卷泥潭的中国车企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2025款星途揽月上市当天,奇瑞首次挺进世界500强。奇瑞的“小草房”精神也跃入关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人眼中。
8月21-23日,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之际,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十周年巡礼也同时走进奇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理事长付于武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共同回顾了奇瑞的发展历程,并就出海、内卷、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行业热点展开了深度对话。


从小草房到世界500强

主持人:奇瑞从初创的小草房到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付老师您如何评价奇瑞这一路的发展?
付于武:首先祝贺奇瑞进入世界五百强,在中国汽车产业里,奇瑞是一个运行效率、投资利润率很高的企业。我曾经说过奇瑞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旗帜性企业,这句话今天我还要说。可能在座的各位都不太清楚,2008年中国科协、中国全国总工会、国家科技部启动了第一次全国评创新型企业,请注意是第一次,而且就评一个,我代表行业去参加。
评委中有两位是科技部的领导,还有15位是代表产业经济领域的专家。当时我看到名单的时候,坦率地说,我是很担心奇瑞能不能被评上的——名单里有两弹一星、高铁、青藏铁路、潜水器领域的企业等等,奇瑞也在这其中,你说谁敢得第一?但最后所有的专家一致意见评了唯一的一等奖的创新型企业就是奇瑞。不过奇瑞是老黄牛的精神,它很低调,从不宣传,所以我今天讲的故事你们可能都不清楚。
奇瑞取得世界五百强的成绩,我觉得这是行业的认可、产业经济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奇瑞的自主创新不仅是我们汽车行业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强调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为此我们应该为奇瑞感到高兴。
主持人:尹总在回顾27年的创业历程中表示,奇瑞其实做对了三件事儿,一是股改,二是耐住寂寞,三是奇瑞再穷不能穷研发。奇瑞在进入500强这样的一个历史性的阶段,对于奇瑞所做的对的事情,尹总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总结?
尹同跃:进入世界500强对我们来说是很高兴的事,但是奇瑞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是最后一名,也是最小的一家汽车企业,跟前面那些“老大哥”还是差距很大,我们还要向它们学习。我做汽车一辈子,有一些感受,就是做汽车一定要吃技术饭,我们奇瑞要吃技术饭。
第二个要练好基本功,所以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注重建立体系,把西方的汽车工业发展中积累的好的东西,学来为我们所用。我们最早自己造发动机,早期中国汽车的发动机受制于人,受制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攻克的地方,一步一步地去做,一项一项技术去攻,回过头看也都攻克了。技术创新、加大技术投入、体系建设、练好基本功,不急于求成,这是奇瑞发展过程中的感悟
主持人:那您觉得在27年的创业过程中,奇瑞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或者您觉得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地方?
尹同跃: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在于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尚未做到位,奇瑞在成长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这同样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所共同面临的挑战。我们不禁要问,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是否能够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继续向更高层次迈进,走向世界?因此,我感到非常高兴,今天付老将汽车人才研究会的年会选择在芜湖举办。


理工男“奇瑞”的内涵

主持人:刚刚二位谈到了奇瑞对于技术的重视,奇瑞身上的“技术奇瑞”这一标签是非常强的,付老师您是如何看待“技术奇瑞”这一标签?奇瑞在技术方面对于整个行业的贡献,您怎么看?
付于武:“技术奇瑞”这个口号是尹总提的,我非常能理解尹总的内心,学汽车不一定懂汽车,懂汽车不一定爱汽车,爱汽车不一定干汽车一辈子,干汽车一辈子不一定专注于技术,而尹总是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所以我觉得“技术奇瑞”这个口号他是发自内心的,也是奇瑞的核心的价值观,这点我非常欣赏。
前年我和赵福全访问奥地利的AVL,和李斯特交流的过程中,他跟我谈到最多的企业家就是尹总,他说尹同跃先生就发动机和动力总成的问题多次沟通,亲力亲为。这不是一般人喊口号就能做的,今天奇瑞的成功,是坚持技术奇瑞,坚持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品质的一个结果,我觉得这就是企业价值观高度的体现
主持人:尹总,您之前说在新能源这个领域奇瑞不客气了,在下半场智能化赛道的布局上,奇瑞现在准备好了吗?做了什么样的准备?是不是也会像新能源一样不客气?
尹同跃:去年10月份我们发布奇瑞科技日的时候,我说了一句和与我这个年龄不太相符的话,我说“不客气了”,其实这句话说的很不成熟。我们一直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销量一直不高,今年我们新产品比较多,国内国外都同时发力,所以我们今年的增幅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达到新能源10万台一个月,当然离比亚迪还是差距很远,但是已经可以看到一点它的背影了。
在智能化方面,奇瑞在技术上是非常时髦的公司,2010年我们在上海成立了雄狮科技,涵盖智舱和智驾,我们可能也是国内第一家成立AI智能研究院的公司,我们希望把新的工具用到产品管理和产品开发的效率提升上。但是我们又是一个做了一辈子汽车的人,所以我们布局很早,但上车很晚,在创新投入方面胆子很大,上车胆子很小。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我们有很多技术做完以后,都是在反复验证,确保做到上车万无一失,因为汽车毕竟是一个高速运动的工具
主持人:前段时间特斯拉公司FSD入华,受此影响,很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端到端、大模型,奇瑞在这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
尹同跃:大模型我们用的也比较早,我们是第一家跟科大讯飞发布了星火大模型并上车的企业,主要是解决语音和对话的问题。在智舱方面,目前类人化助手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实际车辆,表现良好。奇瑞在智能驾驶方面也体验到了大模型带来的显著优势。我们不像特斯拉那样拥有超过100亿公里的行驶数据,但现在端到端模型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弥补道路行驶里程数据的不足,可以大量节省时间,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工具。
过去,汽车行业以机械工程师为主导,而现在则转向了以软件工程师为主。这一转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相关人才的短缺。而大模型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聘请一批高端的软件工程师,让ChatGPT等大模型承担一些基础性、重复性的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率
主持人:我参加过奇瑞的科技日,我也特别期待今年的科技日,奇瑞到时又会在智能化方面发布哪些新产品?
尹同跃:我们一直想建两套体系,一是产品开发体系,二是研究体系,把研和发分开。很多企业认为企业的研发就是做产品,其实不然,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只是其中一半,另一半是研究新东西——未来的汽车,未来的人类社会,未来的年轻人生活方式。在这些方面发挥想象力,搭建未来和现实之间的桥梁,这是我们奇瑞想要实现的。
为此我们建立了300家以上的瑶光实验室,把很多我们现在没有的技术,或者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以及未来想象可能出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解,做成分解导图,一直分解到“根技术”,这些“根技术”都需要我们立项,当然不同技术有不同的优先度。
我们做了一个有围墙的研发体系,还做了一个没有围墙的研发体系,跟各种大学合作,希望大学里面的老师、博士们的论文不仅写在纸上,还写在我们零件上,写在我们汽车产业上,这个效果很好。所以今年奇瑞科技日开放的成果会更多,这些成果会支持奇瑞公司的产品具有第一性,唯一性、差异性,从而支持我们品牌向上,产品向左、向右,实现跟别人不一样的打法。
我们希望是奇瑞是“两个工厂”,一个是造汽车的工厂,一个造新技术的工厂。两个工厂相辅相成,相互缠绕,让我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更有盈利性。
主持人:我们知道奇瑞特别早就布局出海,而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连续21年蝉联汽车海外市场销量的冠军,付老师如何评价奇瑞在全球化战略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它对于中国车企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付于武:我们应当学习奇瑞的战略布局与长期主义精神。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一位企业家或一位领头人而言,战略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基于明确的战略安排与部署,以及长期坚持的执行力,才铸就了奇瑞今日出海的成就。
第二,出海是一个技术性、业务性、挑战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一个过程。你要尊重出口国的文化、法规、政策等等,所以我觉得在坚持长期主义的基础上,那还要尊重当地市场规律。
最后,关于出海,我们应避免内部竞争。当前,中国企业的出海已成风潮,但一提到出海便蜂拥而至,几十家企业同时涌入欧洲等市场,竞相压价,将国内的“内卷”现象带到海外,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品牌可以向上、向左、向右,但最好不要向下

主持人:现在汽车行业内卷是比较激烈的,您觉得在这种内卷的大环境下,奇瑞接下来会坚持什么?
尹同跃:我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过剩经济往往最低端的表现形式就是价格战。在企业没有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只有打价格战这一种方式。这本应是企业最后使用的办法,但现在却成了汽车产业用的最多的方法。我们更应该做技术创新的竞争,做品牌向上的竞争,做全球化的竞争,做差异化开发的竞争。市场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可以找一些品类创新,为什么非要在一条道上使劲挤呢?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3000万的中国市场,接近一亿的全球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发展的方向可以向上、向左、向右,但最好不要向下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了内卷现象,以及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内卷情况。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这种内卷现象也被带到了海外市场。对此,尹总您对行业有没有一些建议呢?
尹同跃:一方面我建议国家部委加强对出口秩序的管理。因为一旦产品走出国门,任何不当行为都可能损害中国汽车品牌共同的形象。有时候一些规模很小的企业,可能在国内市场还没有站稳脚跟,就急于拓展海外市场。然而,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一旦出口车辆出现服务问题,就可能成为整个中国品牌的污点。因为国外消费者往往不会区分具体企业,他们只会将这些问题都归咎于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平行出口。如果没有针对海外当地市场做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备件和服务得不到保障,也非常容易损害中国品牌的声誉。摩托车出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千万不能让中国汽车重蹈覆辙。
所以希望行业加强自律,在海外市场进行恶性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我们好不容易打入海外市场,但如果无法提供优质服务,最终是走不远的。企业的本源就是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为社会和用户带来麻烦,这是我们的方向和原则
主持人:付老师,您一直以来都在倡导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并且明确反对内卷现象。那么,在企业出海反内卷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付于武:我认为汽车产业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即我们行业的价值观不能扭曲,基本的规矩和原则不能破坏,行业的自律精神一定要坚持。企业在国内要做到这一点,在国外更应该做到。中国刚刚踏上出海的征程,还远未取得成功,因此我们更应该尊重当下,严守规矩,恪守行业自律。今年发生了一些事件,已经引起了全方位的警惕。中央已经对此发声,我相信在未来的出海路上,我们会走得更加顺畅。


发掘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主持人:付老师在2014年创办了华汽基金会,虽然基金会一直保持低调,但却为行业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包括人才培养、员工奖、方程式大赛等等,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华汽基金会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付于武:万钢同志曾给我提过一个建议,就是打造一个服务行业的公共平台。我在行业工作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我认为当前汽车行业最薄弱的两个方面是人才匮乏和文化建设缺失。首先是人才匮乏,现状是“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我挖你,你挖我,彼此彼此”。创新型人才尤为稀缺,成为我们行业人才的最大短板。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让更多人能够发现并培养创新型人才,以满足我们产业日益旺盛的人才需求。
其次,我们的文化建设也存在缺失,企业间的小动作接连不断,这让我深感担忧。为此,我们创办了一个公益性的基金会,旨在鼓励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我认为这一举措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我们人才工作的聚焦点,我认为应当明确聚焦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实际上,我深感我们行业在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短缺是最为突出的短板。如何发掘和培养这类人才,如何让更多的“伯乐”涌现,以满足我们产业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这是我们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与张进华、赵福全等人共同倡导设立了饶斌奖、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创新团队奖等一系列奖项和活动,旨在为我们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支持。总而言之,我希望我们的公益事业和创新事业能够得到更多的发展。
在协会工作的这些年里,我担任了两届汽车人才研究会的理事长,又续任了两届名誉理事长,近二十年的时光使我自认为也算得上是一个人才工作者。对于如何解决人才问题,我还在不断探索和认识中。但我坚信,我们需要深入挖掘现有人才资源,实际上人才并不稀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去发现他们,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培养。总而言之,人才问题是我们最不能懈怠的领域,我们必须为了人才的成长搭建更加优质的平台
主持人:尹总,奇瑞进入五百强之后,对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同时,这对企业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尹同跃: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机制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归根结底,所有工作的成效都取决于人才,即他们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以及是否愿意投身工作。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人才的内生机制,这包括内生的文化和内生的体系。这样的机制能够促使我们的员工不断成长,使我们的技术能够持续创新并达到更高的水平。为此,我们将加强与基金会的合作,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并为此做出我们的贡献。
主持人:奇瑞与华为的合作成效显著,已有多款产品成功落地。您如何看待奇瑞与华为的合作?对于未来的合作,您期望达到怎样的理想效果?
尹同跃:华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都令人钦佩。过去,我们主要通过书本、咨询公司等形式学习,这次通过项目合作近距离学习交流中,发现华为的成功背后有着太多内在的因素。在项目合作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在创新上确实追求极致,舍得投入资源,总是愿意打破常规,总是愿意进入无人区,执行力上也极强
除了创新,华为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们拥有完善的内生人才体系和文化力量,这使得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与华为的学习合作中,我们通过项目作为载体,深入了解了他们在企业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内生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这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在汽车行业中,您可能获得了一些称号,如“汽车狂人”等等。您也曾提到过,奇瑞到最后拼的其实是企业文化。那么,您认为您所倡导的奇瑞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尹同跃:我自认为文化水平有限,奇瑞的文化体系是在老一代领导的引领下,不断融合新内涵逐步建立起来的,加上我在一汽也工作了十几年,期间也汲取和传承了一汽的一些优良传统。我们把这些和奇瑞的实践相结合,致力于让奇瑞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更加符合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例如,我们始终坚持“再忙不省培训时间”,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再穷不省研发投入”,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坚持“小赌大风险、大赌大机会”的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多年来一直传承和践行的核心理念。



近期活动

【匠星行】论文专精——汽车行业高技能人才专项研修班第五期火热报名中!


中国汽车HRD
汽车人才研究会成立于2005年,是经国家民政部、国家人社部批准注册的国家级行业人才工作社团机构。致力于汽车人才的研究、培训、交流、服务等,为中国走向汽车强国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