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吃饺子的陈奶奶
小六娃每天对我说得最多的是:不要说话。
我感觉他一直在颅内自我对白,以至于现在我能和他说话的机会越来越少。
有一种感觉,父母力越来越少。孩子虽在身边,精神世界已经开始独行了。
不慌是假的,不过他也中了我的“圈套”。
刚上初一那会,我撺掇他竞赛升班。(不过他当时水平不算拔尖,也不算太差)
嘴上暗示他未来必定是国集队的。
他信以为真,开始自学高中数学,刚开始真的非常吃力。
白天要上初中课程,晚上偶尔要上高中竞赛,私下还在努力学高中数学课本。
毕竟高中竞赛的基础是高中课本。
人在极限拉扯。
进度非常之缓慢,不过还好没放弃,一直坚持做题,可能一次也只能做一两题。
新课听不太懂,强行又开始预习高中竞赛内容。
为了给他降低难度,我找了对应的讲解视频,慢慢做题有了点感觉。
就这样,数竞一试的内容已经学了过半,现在感觉比较之前,渐入佳境。(不过正确率应该还不算太好,关键他喜欢)
目标:暑假前把一试一轮结束。
到了我最关心的点,一轮之后,高考数学能否考到130+?
如果顺利达成,说明我赌对了,把初中阶段的黄金时期用来冲刺高考数学。
当然没达到,还会继续第二轮。
那要什么竞赛,高考数学130+还要什么自行车。
整个思考链条是,我让他以为自己是擅长数学竞赛,未来要打省队,参加CMO,甚至IMO的高手。
实际我只想,在不断心理暗示下,自发产生自驱力,把高中数学通关到130+。
高考英语拉扯到130也不是一个梦,有时间后面再聊。
Anyway,剩下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想间歇性躺平也好,努力奋进也行。
只要语文英语不掉链子,高中数学思维打开了,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烧钱走小众竞赛,压根不是普通家庭的最优解。
只想借着走竞赛的由头,磨练一下娃的意志,拓展一下理科边界。
倘若他一意孤行,我也愿意陪着他走一段,直到现实啪啪打脸。
老话重提:初一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建议超前学,深度学。
帮助孩子减免一些不必要的作业,删减不必要的兴趣班。
只留下刚需,配合孩子自学,或者找老师带着自学也行。
校内教育主要托举中等生和差等生,默认优等生不学也不会掉队。
除了跟紧校内的学习节奏,争取升入心仪的高中,也要见缝插针地找时间去拓展,去深挖,不要白白浪费了初中的大好时光。
进度快慢都无所谓,关键是做起来,再不断调整。
推进慢也没关系,日拱一卒,学业也会精进。
小初就可以训练起来的《古文观止》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