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吃饺子的陈奶奶
每次看到类似于“自鸡还是鸡娃”的帖子,我就很困惑。
在我看来就是占比的问题。
如果娃肯鸡,耐鸡,年龄越小,肯定是鸡娃多。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那鸡娃比重会越来越少。
又或者, 家长一直非常优秀,特别忙碌,疏忽于鸡娃。
猛然回首发现,鸡娃节奏这么快,想着踩上最后一班鸡娃的列车。
势必要弥补前面没有鸡娃,暂时落后的局面。
无论大人自鸡,还是鸡娃,作为一个团队,总会有疏漏,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
那种工作中能运筹帷幄,还能同时鸡娃到风起云涌的,一般都是大咖。
只可高山仰止,普通人强行去学,一定会走火入魔。
对于我来说,最佳的状态就是耐鸡多鸡一下娃儿,累了找个地方躺平一会,再自鸡一下。
这是一个三角循环,缺一不可。
再耐鸡的娃,发现被鸡的只有他,肯定也不甘心。
过度鸡娃,不给他留有空白,比如看看奥运会,睡个懒觉,他也会萎靡不振,鸡娃效果打个骨折。
小六娃终于上完十二节的二试课程,主要是不等式板块。
比想象中难度大了不少。
讨论下来,还是觉得还得以一试题目为主,二试为辅。
毕竟一试的分值考不到60分,老师应该不会批改二试的考卷。(一试和二试是不同的两场考试)
想参加数学竞赛,脑子又不够活络,那就多刷题。
不然就听我的出去玩。
和小六娃还没讨论出个下文,课程也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我又开始打起了暑假最后几天的主意。
谁想下一秒收到通知,学校的竞赛班开课了。
恩,小六娃侥幸又留下来了。
前情提要在这:颠沛流离的竞赛之路
总之有点曲折,但这也不是最终回。大概新一年的春节后肯定还有一次淘汰考试。
对于跳级的孩子,如果打不出来成绩,只会淘汰得更早。
蹭课真的就到头了。
目前大概剩下了10个孩子左右(淘汰率50%),再下一次考试大概就最后敲定六人。其余两人会再次从外面通过考试选拔进来。
竞赛班的进度比较慢,目前可能还在高中数学必修二这本书,预计年底前能把高中课本过完。
之后呢,组成学习小组坐一起刷题,互相讲题讨论拓展?
亦或者,组织出去学习?很期待学习(放假)。
通过学习一试部分,拓展数学思维,以便应对数学高考压轴题,甚至强基内容。
至于二试真的学不下去也无所谓,能学多少算多少。
课内才是关键。
小六娃的英语蓝思值一直在1200L到1400L之间波动。
很多文章确实能看懂,但是背后的意思并没有理解,导致正确率不高。
另外,外刊阅读还可以帮助训练,如何写英语美文。
SSP(Shanghai Students'post)是专门分析分类话题英语阅读训练。
分为少儿版,初中基础,初中进阶,高中基础,高中进阶等等。
大家可以找到对应孩子水平蓝思值的内容,也可以额外配一些视频讲解。
有讲解会更优,一般讲解老师都解读得挺好的。
我们直接买了高中进阶版的SSP,搭配老师的讲解视频食用。(难度约大于1200L)
资料来源基本就是众所周知的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等等。
突然改变计划是因为英语语法通霸的刷题效果不好,很多语法太深了,自学有难度。
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老师带着分析资料背景,字词句用法,会理解得更透彻。
一期大概8-10篇原文。每篇包含课前练习,课中讲解,课后词汇整理。
预备一周完成1-2篇,开学前再测一下蓝思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