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梦想”号的人们——
2024年11月17日,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2024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再度为“梦想”号点赞。
为打造这艘承载着全球科学家“打穿莫霍面、进入上地幔”梦想的船,中国船舶工业参建参研单位、奋战在研发建造一线的造船人们,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成就“梦想”、实现“梦想”,铸就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梦想”号精神。
今天,我们来分享“梦想”号总建造师的故事——
他深耕造船行业,他有22年的船舶建造师履历,他平均一年建造一个新船型,他的梦想是找到最理想的造船方法——他就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的传奇总建造师,马可。
当记者问到建造“梦想”号时有什么苦辣酸甜、至暗时刻时,挺过大风大浪的马可已经变得波澜不惊:“总体来讲,难题都在可控范围内。”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梦想”号是全球技术最领先,也是建造工艺最复杂的船舶之一,涉及1241台套设备、48696根管系、1200公里电缆,有钻探、科考等多个系统,水、电、液压施工等多个环节,是名副其实的巨系统。而这些,都归马可这位总建造师负责总指挥、总调度。
系统工程管理是“梦想”号建造的真正难点和核心,如何高质高效完成纷繁复杂的建造工作呢?马可笑着引用了《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梦想”号开工前,他就凭着建造高技术船舶的丰富经验,带领项目团队根据设计和采购情况,策划、模拟了整个建造过程。项目团队不仅模拟了建船顺序、施工步骤,还提前预判到货时间、资金预算、建设用工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设计出多种应对方案。2021年9月,在船舶开工前两个月,马可组织所有项目人员开了整整一天的船舶建造策划发布会,让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负责人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要求。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不让问题出现,远远好过问题出现后的力挽狂澜,这是马可担任管理者后一直奉行的理念。造船过程中,现实情况千变万化,马可总是随机应变,做到正确判断和安排。“梦想”号开工后的一段时间,正值疫情期间,他预判材料、设备肯定难以按时到货,便建议提前成立“追货”小组,一旦遇到货物延迟,就能快速组织人员外出交涉,降低延期风险。2022年国庆节前,他和小组成员一起去国外“追货”,整个长假都被集中隔离。“幸好追货成功,保证了主船体下水的节点,这也验证了那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马可庆幸地说。
首创:分区并行建造
如果把建造货船、客船比喻为造货车、汽车,建造海洋工程船则相当于造吊车、挖掘机,建造“梦想”号则无异于造战斗机,其难度系数在船舶行业中绝对位居前列。
作为全国首艘、世界领先,太多的首次首创,众多的关键系统、设备技术状态难以快速确定,使“梦想”号的开工比原计划晚了一年的时间。为了按期交船,在资源场地有限的情况下,马可就组织团队进行研判,明确了采用分场地、分区域、分阶段的建造方案——将全船划分为艏部、舯部、艉部、上建四个区域,分别在水平船台、室内船台、船坞同步建造,最终通过搭积木的方式进行合拢。通过打破船舶建造的逻辑顺序,以空间换时间,以牺牲阶段完整性换时间,从而将设计、采购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是一种船厂从未有过的造船方法,打破了船舶建造的常规顺序,所以建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难题:重达数千吨的船舶总段,要通过浮船坞跨海转运;搭载成型的船体,要在船坞两进两出;巨型总段合拢时,船体各个结构的定位基准误差须控制在毫米级,才能保证合拢端面相互匹配。
为此,黄埔文冲创造了一套基于数字孪生测控网的异地半船建造精度控制方法,首次在 “梦想”号上成功应用。在数字孪生测控网中,不同总段的建造处于同一坐标系,船体各个结构的定位基准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保证合拢端面相互匹配。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合拢中半船对接焊缝间隙、全船基线挠度、中心线偏移均能满足质量要求,合拢一次性成功。
马可说:“以中国船舶集团产业链以及黄埔文冲技术积累作为强大后盾,‘梦想’号的建成入列是水到渠成的事。”
从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的新手,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建造师,马可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角色:不仅要全盘掌握机电、焊接、装修等专业知识,更最重要的是平衡各方,在盘根错节中找到最优路径。“没有什么造船理念和方法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他说:“‘梦想’号的建造,是我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上前进的一大步。”
记者 王进 邝展婷 通讯员 夏小健
《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原创内容,未经本报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文章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已经本报授权使用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如有,不得违反该作品限制声明,且需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注明“来源:《中国船舶报》或《中国船舶报》官方微信,以及作者名称”。如违反上述声明,本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微信号发布注明来源的转载稿件或翻译稿件,转载或翻译目的在于传递及交流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报赞同文章观点,亦不对文章真实性、数据科学性等负责。如有单位或个人对本报转载或翻译稿件的上述内容存在质疑,请直接联系原著作权机构或个人。
3. 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微信号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