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蓓TALK | 吕永中 夫子的叛逆

文摘   生活   2024-07-16 19:18   广东  


56岁_ 

_ 的吕永中出场,自带夫子气,谈管理自认不懂,聊到设计,随手拿起一个模型,就像捧着天下至宝。

 

18岁_

_ 的半木,从街边小店,到创意园区,到国内顶级家居卖场,到上海滩寸土寸金的奢侈品商业街区,生命力蓬勃得实在不像一个设计师品牌。

半木,其实是“吕夫子”的叛逆产物。

 

90年代的吕永中,穿皮衣骑机车留长发,迷恋金属和机械的坚硬之美。现在看起来像个夫子,可那件皮衣还在,心里那个劲儿也还在,只是转换成另外一种方式。

 

2024年5月,戴蓓在北京居然之家家之尊进口馆「半木之家」访问吕永中,在上海的吕宅「半木明舍」,探寻这位设计师真实的生活印迹,与其畅聊半木的品牌之道。




 

2024年5月,戴蓓到北京居然之家家之尊进口馆「半木之家」访问吕永中。进到居然之家,迎面而来的都是进口品牌,半木作为馆内唯一的本土家具品牌开在三楼中心位置,与全场进口大牌平起平坐。

 

戴蓓坐在茶桌上跟吕永中聊天儿,一开始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直到吕永中解释说,茶桌放低了十公分。她才恍悟,原来那种聊天中不一样的自由舒适感是因为这“十公分”。


传统的尺度讲阶级、讲差序,而半木的尺度是平等的、松弛的,戴蓓说:“这十公分的变化,背后的思考是突破性的。这是从当代生活方式观察得来的尺度。就这么一点点的变化,就能让你用起来特别舒适。”

 

聊天的间隙,店里闯进来一对买家具的中年夫妇。双方都不知道对方是谁,夫妇俩被请来坐在那里喝茶,喝茶的间隙聊到了家具,茶桌旁的一个柜子,吕永中起身拉了一下柜门,说:“你听这开门的声音,像不像以前那种特别重的大门?”

 

聆听木头的声音,触发中国人对于家、对于生活的联想或理解,都在吕永中的设计考量里。他要传递物之外的价值,即所谓的道。受此感染,直到戴蓓起身告别时,那对中年夫妇已经在半木的店里讨论购买家具的细节了。

 

对于吕永中来说,幸福莫过于借助作品跟另一个人达成无言的交流。“我最高兴的事儿就是不用说话,大家在一个频道,哼哈就好了。”


 

遇到行家比遇上买家更让吕永中兴奋。

 

半木的买家里的行家不少。

 

吕永中的歙砚茶方桌,2014年被马未都收藏。马未都说:“家具行过去有一句土话叫「四面见锯」,其实是「六面见锯」。即便在无人留意的家具背面,木料也极为规整,这就是考究。歙砚茶方桌也是如此。”


©️吕永中和易中天合照

易中天从2012年开始使用半木徽州大班台。2015年半木为他特别定制全套桌、椅、柜书房系列,根据他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高度、距离、隐蔽走线等无数细小问题进行反复推敲,历时半年完成。这套家具起名叫「工作站」。易中天告诉吕永中,他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在里面。

 

不仅名人喜欢使用和收藏半木的家具,素人也喜欢。


 

半木早期有个「三叉棍」一样的衣架,原来直径30毫米,后来改成28毫米,别的都不变,就差2毫米,就不一样。当时有位客人买了这个产品,十年后吕永中遇见这位客人,他说自己已经从上海搬去北京,但是这个衣架他不舍得扔,把它带到了北京。

 

懂的不必说,说了未必懂,这种执拗,吕永中有过,现在他觉得要多说。“说了可能别人只能理解一半,但重要的是他能生成他的那一半,如果他的那一半能反哺我,那远比卖出多少产品更让我兴奋。”

 

 

吕永中的人生履历可谓金光闪闪:

  • 18岁考上同济,22岁毕业破例留校任教
  • 29岁创立吕永中设计事务所
  • 38岁注册半木BANMOO家具品牌
  • 42岁被日本《GQ》杂志评为「中国下一个时代开拓者」
  • 47岁上榜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设计师
  • 51岁成为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

 

吕永中却常常跟太太讲:“我们只做设计,日子过得也还可以。做别的事压力大,钱也不见得多挣。但是如果不做这些事儿,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单薄了一点?”


 

是什么样的压力,能让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吕永中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可以追溯到2006年,在上海马当路64号,半木开了一家23.5平方的实验店。店面是租的,没成想遇上的是二房东,对方找了个托,把四千的月租金抬到一万三。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位二房东欠了债,债主找不到正主,隔三差五上半木的门店闹。

 

当时吕永中还在同济执教,太太也在同济念建筑硕士,夫妻俩都是象牙塔里的人,哪曾料到还有这样的事?两人想通过报警解决,结果警察也没有办法。

 

当理想的艺术天地遇上现实的泼皮无赖,只能折衷退避。第一个「半木之家」概念店就这样匆匆关闭,搬到七公里外的「湖丝栈」创意园。直到十二年后,在距离原店面404米的黄陂南路339号新天地,「半木之家」衣锦归来,店面变成两百多平方的双层空间。那是2019年12月,半木已经在全国拥有6家直营体验店。


©「湖丝栈」半木明舍

设计以外的无妄之灾,是品牌经营难免遇见的坎。吕永中对此事的处理,与他后来应对「山寨」的方式很像。从一开始的不服,想依法制服对方,到后来退避三舍,另寻出路走向远处。

 

吕永中曾见过一家店,几乎抄遍了半木的作品。就在前不久参加活动,他还发现一百多人的宴会厅里,一半是山寨自己的椅子。对于屡屡被抄袭,多年前他的回应是:“半木要做到「半毫米」,把产品推敲到极致,成为一个壁垒点,让抄袭者要做到那个效果,得花同样多的成本和时间。”

 

如今再谈「山寨」,吕永中说:“山寨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创造的能力。如果中国的专利保护更好一点,可能创造力会大一点。如果没有办法得到保护,也逼着你更强。半木,包括未来搞创意的人,最好的时代还没有来。等这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应该会迎来一个好的时代。”

 

 

搬离马当路后,半木退隐到上海苏州河畔「湖丝栈」创意园区,一座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古砖建筑里。它的前身是湖州丝绸商人储存、加工蚕丝的地方,一直沿用至上个世纪80年代,直到2008年被半木发现。


吕永中对此地的第一印象是:惊呆了。

 

住宅墙体厚度一般在9-24公分,而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砖木结构仓库,四面的清水灰砖墙厚度达到70公分。这说明曾经的主人,在用修筑城墙的气力来建造它。

 

吕永中说:“我能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的民族企业家做事的精神,那种平和之气。它是一个仓库,不是殿堂,不为炫耀,它可以那样被建造。从现代设计的角度看,它也许不算好,但是这个房子以及那个时空给了我很多能量。”


©「湖丝栈」半木明舍


©「湖丝栈」半木明舍


吕永中亲自操刀将之改造成「半木明舍」,在这里一潜伏就是七年。期间,他写过一首小诗:


踩着儿时田间小路
浸着黄瓜泥土味道
在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里
也悄悄地遗忘了这城市……

 

半木的到来,让这个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重回人们的视野。2010年世博会期间,全球家居界权威杂志《ELLE DECORATION》法国版,将「半木明舍」列为上海的必游之地。慕名而来的各国设计爱好者和知名人士络绎不绝,如美国DVF创始人Diane,洪晃,孙甘露,张智强,以及由英国大使馆召集的英国重要艺术机构策展人代表团等。


©「湖丝栈」半木明舍

©「湖丝栈」半木明舍


人们为「半木明舍」而来,而吕永中最喜欢的,反而是门口那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马路菜场。

 


2008年,吕永中应邀为爱马仕设计第一个「印度年」的主题橱窗。别的设计师可能会直接飞去印度采风,而吕永中就在「半木明舍」门口的马路菜场,一圈一圈地打转。

 

吕永中看到一位菜贩,把上海青垒成高高的「圆台」,菜头朝外、菜叶朝里,中间形成自然的塌陷。当客人过来买菜,她便将菜一圈一圈拿下来卖掉。在吕永中看来,这个「圆台」不只结构稳定,还合乎天地之道。从一棵菜开始,一圈一圈,一层一层,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湖丝栈」半木明舍门口菜市场


©️菜贩把上海青垒成高高的「圆台」


菜散落着也可以卖,但她坚持要垒出这样一个形状。吕永中说:“我看到她身上的一种贵气。打动人的是什么?不是脑子,不是技法,也许是那份执著。”

 

得此启发,吕永中没有选择昂贵的材料来设计爱马仕的艺术橱窗,反而用最便宜的密度板,紧贴着卷成一个牢靠的内核,再一点点展开,像大树的年轮一样。当130多米的密度板展开时,所有的节点都是未知的,而当它慢慢卷起来时,便呈现出一匹骏马的样子,即爱马仕。

 

用便宜来表达奢侈,这个创意让爱马仕的品牌总监眼前一亮。当吕永中坦言灵感得自马路菜场时,对方直呼不相信。随后的两年,吕永中为爱马仕创作了8个季度橱窗,都是用最便宜最本真的材料呈现其品牌价值。


©️吕永中/爱马仕橱窗设计/2008冬季“记忆”

©️吕永中/爱马仕橱窗设计/2008冬季“记忆”

 

用设计和工艺来发掘一种材料更高级的质感,如同伯乐识马,其实是吕永中的拿手好戏。早在红木家具横行的2000年,他就选择了用黑胡桃来设计家具。吕永中说:“重要的是无形的东西,而不是有形的材料。将家具的价值依附于材料的价格,这个思想落后得一塌糊涂。我有想改变的企图。我想找找看有没有懂得的人。所以我尽量避免用红木。如果我用同样的工艺去做红木家具,可能会很好卖。”

 

潜伏在「湖丝栈」的吕永中在创作上一路开挂,赞美与荣誉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年,半木多次代表中国当代设计亮相国际展,从荷兰设计周、米兰设计周到韩国首尔设计奥林匹克、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中国现代产品设计展、德国法兰克福时尚用品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半木的业务。吕永中一开始对此无知无觉,直到一位朋友点破。按照对方的行业规则,五百平方的空间,每个月起码要有五十万的业务,而半木一年都做不到。

 

吕永中被刺激到了。

 

千禧年前,他也受过一次刺激。

  

1986年,同济大学正式成立建筑规划学院。学院里起初只有建筑系与规划系,建筑系只有建筑学与工业设计两个专业。作为第一届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吕永中学的内容包括建筑、空间、室内、产品和平面设计。他的老师有从加拿大请过来的,还有从美国请过来的。

 

同济建筑系常被比作中国的包豪斯,而吕永中后来却走上了探索当代东方生活美学的道路。

 

转变,源自一次游历受到的刺激。


©️吕永中

1999年夏天,吕永中到欧洲游历,发现很多不同国家的原创设计小店,唯独中国只有老红木家具店。彼时出现在欧洲商店里的中国产品,要么是古董或者假古董,要么是比较廉价的东西。要知道,当时就连东南亚的当代设计产品都是琳琅满目。

 

刚过而立之年的吕永中,见此情景止不住羞愧。

 

在欧洲,他还发现德国的设计跟德国的哲学有关,北欧的设计与北欧的气候有关,西班牙的设计与地中海多种文化的融合有关……很多欧洲当代的设计都来源于自身那块土地,这揭示了古代的东西可以往未来走的一个路径。这个路径与传承的企图无关。

 

人类文化讲究传承,东方人尤其在意师承流派,很多设计师习惯强调自己的来路或风格之纯正。吕永中认为追求纯正是有问题的。“什么是纯正?因为自己做不出来,才老要证明自己是正宗的。中国人的问题是,永远觉得自己是正宗的,我的师傅是谁,我的爷爷是谁,一派一派,我觉得你爷爷看到你也不开心,因为你爷爷觉得你应该创造你的派。”

 

吕永中在酒吧偶遇过一位德国建筑师,两人谈起同济与包豪斯,他对吕永中说:“你们对待包豪斯就像对待马克思。”


 

对方的话没有恶意,但带给了吕永中一些新的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死抱着某些观念不放?为什么不能再往前走一点?即便不能往前走,那视线能不能回来一点?

 

千禧年前后的中国设计师,大部分的探索路径都是往西方走,而接受过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吕永中却决定往回走。

 

如今二十五年过去,国潮热了一轮又一轮。曾经杳无人迹的赛道,已经变得熙熙攘攘。吕永中说:“你们说先锋一定是望向未来,看上去老的东西是过时的,我告诉你,看上去老的有可能极其先锋。形式只是样子,谈不上先锋不先锋,关键是你的思维能不能突破前人的思维,或者你的思维能不能为未来者探索出一条路的可能性。以前别人叫我开拓者,我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可能我就是喜欢干这个事儿。”

 

 

2012 年,半木在上海徐家汇文定生活广场,开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具店。两百多平方的空间,第一个月就有七八十万的业务。2014年,半木开进北京草场地。2016年,文定广场店面积扩大了三倍,草场地店面积也扩大到1500平方。

 

如果说马当路店让吕永中从象牙塔掉落人间,那么湖丝栈就是沉淀与修炼,而文定广场是检验修炼成果的小试牛刀,半木无疑经受住了市场本身的考验。从封闭式研究和专注自己修炼的状态中跳出来,与之为邻的都是鼎鼎大名的国际家居品牌,半木的表现毫不逊色。

 

从街边实验店,到创意园区,再进到国内顶级家居卖场和上海奢侈品店扎堆的街区,半木破圈而出的生命力蓬勃得清澈又神秘。人们知道它在生长,但不明白为什么是它在生长?

 

文定生活总经理肖浩升透露,曾经郑重其事地找吕永中谈过要投资半木,没想到被他一口拒绝。

 

事实上,吕永中拒绝过很多投资商的橄榄枝,并不是因为半木有多赚钱,半木直到开业后的第五年才实现收支平衡。也许你以为吕永中是个建筑师、室内设计师,他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但是半木也不像大部分的设计师家具品牌仰仗创始人的工程项目。

 

半木一开始就是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

 

吕永中不希望在品牌初期就拿别人的钱来做事,他宁愿自己烧钱,让半木慢慢生长。漫长的七年潜伏,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那些光鲜的品牌,吕永中心里很清楚,等半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再回过头来必定是一览众山小。

 

吕永中说:“做产品的思维和做品牌的思维不一样。半木能够一直做下去的原因是,我们早期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给半木培育了一个良好的DNA信息,关于生活方式、尺度、关系等等。本体在了,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场地的变化,我可以调整它,继续锤炼它。”

 

吕永中不只拒绝外来的资方,还拒绝过很多送上门来的生意。

 

早在半木成立之前,吕永中就拥有了自己的研发基地,从一千平方到面积逾万,步步升级成如今的半木精作坊。基地成立至今二十年,从不接外加工服务,哪怕对方开价不菲。

 

他不是不要赚钱,只是爱惜半木的羽毛。

 

 

2019年,半木一口气在北京居然之家世纪金源、上海新天地、无锡第六空间开出三家新门店。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中,一个设计师转做设计品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一个设计师品牌竟然迎风而上了。


©️上海 新天地 | 半木之家


©️上海 新天地 | 半木之家

 

那年年底,正好撞上新冠疫情爆发。大家都觉得这次店面的扩张,是吕永中使出来的大招。同行向吕永中打听消息,得到的答案是:“半木本就计划一年开一家店,有两年没找到点,刚好凑一起就三家店一起开了。”

 

半木,非木,非常木。

 

你可能觉得这几个字深奥玄妙,而谜底也有可能浅白得让你难以置信。

 

吕永中说:“半木,有点二愣子的状态。”

 

半木刚成立的时候,很多品牌都流行取洋名。策划专家说,「半木」这个名字不够高级。客人也不明就里,进门就问:“半木?是不是半价?”

 

吕永中说:“我以前做的很多事情都极其超前,为啥?我老想问本真的命题。”

 

太太曾在一场演讲中提到,在2004年-2006年间,有一位资深的企业战略咨询专家向两人提了两个问题:二十年后你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们做的是作品还是商品?

 

这两个问题,促使两人开始反思。

 

吕永中希望用设计本身的力量,来推动品牌的成长。这是半木诞生的初始基因,也是后来半木进到家居卖场,与进口品牌竞争的底气。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很大的产业,但长期都在以一种低水平的方式往前走?吕永中的观点是,中国不缺一个商人,但是中国缺一些偏执狂。“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如何找到一个生存发展之道?需要修行。器以载道,用半木的实践去探索更多纯理论的可能性,这是我的目的,也是我愿意烧钱的原因。半木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所以才有可能在这条路上探得更深更远。”

 

吕永中将半木视作生命体。既是生命体,生长或消亡都在情理之中。在2017年开业的北京华贸中心「半木之家」在2022年悄然关闭,今年年底北京草场地「半木之家」或许也将迎来告别。与此同时,半木进驻居然之家,继世纪金源店后,又开了家之尊店。草场地是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基地,居然之家是以大家居为主业的全国性商业连锁集团,这个调整意味着半木的未来将更多地面向大众而不再是某个圈层。

 

有朋友提醒吕永中找接班人,他认真想过。“让半木活得长一点,也许更容易找到。万一找不到,半木在物质层面总会消亡,但是如果有人因为这段历史,从中记住了一些东西,我也会很满足。”

  

 

吕永中经常开玩笑说,年轻人不要天天谈简、谈空。这不是爹味说教,而是他实践过来的体会。他理解其中的生活状态,但是没有经过满,怎么知道空?那个空,叫空洞。没有经过繁,怎么知道简?那个简,叫简陋。“简,不是少一个线条,简的本质是合一。没有经过极致的张力训练,你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度。”

 

1999年,从欧洲游历回来后,吕永中设计了一个「笛香插」。“一根金属管,像笛子,12个孔仿佛12个刻度,熏香的青烟依次从一个孔飘到另一个孔,像有形的时间。”


©️笛香插

「笛香插」是吕永中第一个家居陈设系列「香火」里的作品,该系列表达了他从世界回望东方,从上海回望老家四川,从逍遥之地到十里洋场,那种回不去的乡愁。

 

2011年,在湖丝栈潜伏期间,吕永中推出的「苏州椅」,从设计到定版花了两年。该作品借鉴了中国明代圈椅的圆满形式,腰线运用立体的网状结构力学,内侧非常贴合人的弧度。“两臂一搭,腰背一靠,点上一根烟,惬意。”

 

「苏州椅」前面的椅腿直立,后面却是弯曲的。它体现了一种东方礼仪,不是尊卑而是谦恭。


©️苏州椅

©️苏州椅

疫情期间,吕永中着手设计「亭云系列」。2022年率先推出的亭云椅,采用了拼色椅垫设计,而亭云沙发像铺着青草的摇篮,它使用了半木独家设计的「青铜神树」弹性五金连接件,不锈钢3D打印打造。“云,也许是虚无变化的;亭,却是某种永恒长久;我希望找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此前半木的作品更倾向于「儒」,而「亭云系列」着眼于「道」,把定义权交给使用者。


©️亭云系列

©️亭云系列

笛香燃起时间的乡愁,苏州椅用时间换空间,亭云将自在还给自我。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揭示了吕永中创作的演变:从自我的表达,走向建立秩序与关系,经过疫情的动荡之后,把目光转向个体需求。即,从「我」到「儒」,再到「道」。

 

吕永中说:“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少年立志,儒家说跟命运斗,后来发现体力不行了,道家来了,光道家还不行,一切都是空,儒释道合在一起,完成了一个人一生的一套东西。我想用家具去表达这个东西。”

 

 

2004年,吕永中在上海市区买了一套房子,装修完却迟迟买不到心水的家具,于是决定自己动手设计。他的第一套家具作品「行走系列」因此诞生,第一家「半木之家」概念店的开业与此不无关系。「半木明舍」是吕永中在2020年入住的家,这个名字曾经属于「湖丝栈」半木展厅。主人喜新又念旧,就连一个名字也耳鬓厮磨起来。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2024年5月,戴蓓来到「半木明舍」采访吕永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吕永中把一个现代的建筑做出了东方的意境。

  

车停在地下车库,入门处拾阶而上,仿佛下船登岸。一眼望见「岸」上招手的吕老师,像从古画迎出来的夫子。游园入境,即使作为拜访者,也能体悟到主人的坦然与日常之非日常体验。最高级的尺度是退而见高见大见远。被那面穿墙而出,连接地下一层和一层的巨大书架和地下一层「偷」出的天井花园打动。讲台上的「夫子」和自我小宇宙里「不羁」都很有真实感。尤其是那幅挂在走廊上的画,那个躲在松树后悄悄看世界的人,暴露了主人的真性情。


—— 戴蓓·半木明舍游记




戴蓓说:“中国审美基本上是农耕文明的审美,但是我们进化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AI时代,需要创造一种与时代相符的美学意境。吕永中在为中国美学寻找一条更当代的路径。”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农耕文明落后迟滞,工业文明抹杀自然,精确的横平竖直,抹去所有有生命感的细节。吕永中执着于「器以载道」,是因为他相信万物有灵。对设计师来说,从原来的体系里走出来,把设计放在一个更大的维度上,你会发现有好多窗可以打开。

 

吕永中从前坚持画手稿,用1∶1的图纸反复修改,后来连图纸都不用,就一个草图,直接上模型,上聚氨酯,拿手做出来,现在他坚持一定要「用身体参与设计」,比如桌子要能上人,比如椅子要能承重两个人,比如苏州椅的扶手刚好能承托掌心,比如新宋沙发的微笑线……这些都是用身体参与的设计。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半木明舍 / 吕永中的家/图片来自《安邸》杂志2022年第06期

吕永中说:“造物的意义就是探索,一是探索纯理论的可能性,二是回到人的个性化需求。工业时代没有杯子,大家用一样的。信息时代大家都不缺一个杯子了,还要再设计一个杯子吗?你是谁,要靠你身边的东西来确定,要靠你旁边的人来确定。甭管科技怎么进步,AI怎么发展,都要帮助人回到个体的尊严。文化融化在一撇一捺之中,最重要的问题总会回到「人」。半木在尝试这些里面,秩序里面的温度,温度后面的态度,不断探索。”

  


教书匠易犯教条主义,实业家易犯经验主义,而两者得兼的吕永中走向了批判主义。有了批判,人可以更清醒地去创造。当然也有另一面:拧巴。

 

吕永中说:“追求永恒,这一点我们不会改。”

 

过了一会,他又说:“我的问题是老想追求永恒,老想让这个东西不要过时,我现在在反省这个问题,思考大家说的脆弱、虚无跟瞬间的意义。”

 

在思维的左右互搏中寻找平衡是吕永中的常态,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会看起来像一个夫子。

 

一个人的叛逆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出口,对于吕永中来说,穿皮衣是叛逆,辞去教职是叛逆,在同行汲汲于西方时转身探索东方是叛逆,用不是传统红木的木料做出高级家具是叛逆,在讲效率的时代花上数年研发产品是叛逆,在无人看好中国原创家具设计时开创半木也是叛逆。

 

所谓叛逆,说白了就是没有沦为大多数。

 

驱时者博无识之喜,损有道之真。如果说理想主义者有生存之道,那就是从不主动把生存放在第一位。半木起点就是零售,直接面对消费者。


创立五年才做到收支平衡,或许与吕永中的商业经验缺乏有关,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正因为这些缺乏,才让半木顺利渡过疫情三年且有了新的生长。所谓的商业模式都是过期经验,走别人走过的路,或许是捷径,也或许是末路。不如,做你自己。

【出品人】
戴蓓

【本集导演】
段志科

【本期编辑】
Ivy | 詹磊

【本期设计】
肖佳瑞

【播出平台】
腾讯视频 | 爱奇艺 | 西瓜视频 | 新浪微博
抖音| 哔哩哔哩 |蜻蜓FM|今日头条



( 点击名称直接跳转 )

袁欣 |  牧厂我的家  | 设计之春 |  吴晨曦  
 高定时代  | 陈辉 |  倪张根  |李连柱
张钧 |  王冬龄  | 陈炜 |  消失的乡愁 
 蔡志森  | 陈俊 |  奇遇台湾  | 殷智贤 
蔡明 |  原研哉  | 赵瑞海 |  陈耀光 
 戴昆  | 许超 |  赖正镒  车建新
重新定义家具展 |  梁志天  | 2021设计之春

 设计· 生于8090年代  | 刘 毅 |  汪林朋  

姚吉庆  |  设计奇葩说   实验造物展 | 厉建伟

王开方  |  杨邦胜   加埃塔诺·佩谢 张灿

练峰  王维扬  唐斌   青山周平  

— THE END —


戴蓓TALK
家居和设计行业观察者。剥离语言和标签构筑的误会,呈现更趋于真实的TA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