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神经丛(celiac plexus, CP)的功能是将上腹部脏器痛觉冲动传至中枢,而腹腔神经丛阻滞(celiac plexus block, CPB)顾名思义是将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注射到腹腔神经丛周围,阻断脏器的痛觉传导,从而减轻患者腹痛 。
Kappis于1914年首次采用经皮后入路法实施腹腔神经丛阻滞麻醉。
1957年,Jones 首次使用乙醇 (alcohol)行腹腔神经丛和内脏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腹痛,获得长期疼痛缓解。
此后,众多学者报道了在影像引导下应用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
临床上根据穿刺部位分为后入路法和前入路法,后入路法即进针点在背部,前入路法进针点在腹部。
因为盲穿的风险及不良反应大,目前已经放弃了该方法,而是采用X线、CT、MRI(以上统称放射线)引导下的操作。放射线下的操作要想获得连续性的操作图像,需要连续的进行射线的照射,对医生和患者的损伤均较大。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消化科医生使用消化内镜(线阵超声内镜)进行穿刺阻滞。
Wiersema于1996年首次描述了经胃入路内镜引导下的 CPN(endosonographic ultrasonography celiac plexus neurolysis, EUS-CPN)。
EUS-CPN在胃腔内使用彩色多普勒引导,穿刺路径避开血管,因而更精确、更安全。该法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疼痛缓解率高。同时也避免了后入路背痛、出血、神经系统副损伤等并发症。
消化内镜技术及其附件的进展使消化道早癌、晚期的肿瘤由既往的开刀手术和保守对症得到了根治性治疗及无症状生存期延长。特别是李闻主任带领的和睦家微创消化中心团队,打破内外科壁垒,因病施治的理念,让患者获益。
消化内镜无切口,微小创伤直视下治疗急慢性阑尾炎、胆管结石等技术也已经在北京和睦家医院成功开展,之后还会推出内镜下减重手术射频消融等术式,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消化中心医生
副主任医师
和睦家 微创 消化中心
中心由传统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和中医医生组成,主要成员有来自301医院消化内科的李闻教授、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钱家鸣教授、北大人民医院外科的王秋生教授、爱尔兰的普外科医生Derek Anthony O'Reilly教授等。
贯彻和睦家医疗“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中心一改患者周转于各个科室间的就医模式,变为医生围绕患者转的新模式。按照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和睦家微创消化中心是一个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不仅为国内外专家提供服务空间,更为满足患者的临床需要。患者不仅可以选择和睦家内部医生,还可以选择国内外的专家为其服务,满足患者临床点名择医需要。
参考文献:[1] 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图片来源:pexels,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