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服美役、服劳役、服娃役耽误的中年女

情感   2024-10-14 11:24   辽宁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收假归来,我问同事,假期都在干嘛呢?

同事A说,换季长痘,去打抗炎水光针,在家修复,早晚用医用面膜,吃得清淡至极,出个门包得像个养蜂人,假期在家服美役。

同事B说,带娃出门,景区太挤,去了两天就打道回府,后面几天在家,做娃的仆人,一天做2到3顿饭,假期在家服娃役。
同事C说,假期赶工,部门有个项目挺急,有时来公司加班,有时在家赶进度,假期就在服劳役。

我边听边感慨,变美、带娃、工作,都是自己求来的,怎么现在一个个都变成了役。
原因是不仅身体累,而且还是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心中的标准的心累。
我年轻时为变美和工作做的事,并无服役感,有了女儿,主动和被动地付出很多精力,如果再像以前那样工作、写作、变美,我也会升腾起服役感。

在我看来,自我提升、养育后代、工作赚钱,每一项都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一开始是期待期、兴奋期、受益期,然后是疲劳期,过了最高临界点,迅速来到服役期。

精力覆盖不了要做的事或想做的事,产生自怜自苦,倍受压迫的任务感和服役感。

凡事过犹不及,极限之后,断崖下降,原本是自己在意的、喜欢的、享受的事,现在却变成眼见即烦,牢骚满腹的不得不。

所以我最近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变美、带娃、工作,多在期待期、兴奋期、收益期逗留,在疲劳期见好就收。

(插画师:Lana Levitann)
服娃役:带着轻松的心,与娃交互

这次假期,我们都在家,陪玩她爸陪得多,做饭我做得多。

但7天下来,我没产生为娃做饭的畏难情绪,在这感谢一本书叫《人生厨房》的书。
这是日本的桧山民老奶奶在她90多岁写下的书。

她25岁结婚,生下双胞胎儿子,31岁时丈夫病逝,她用哥哥家的一间屋子,开办料理教室,教人做家常菜,办了60年。

她自食其力,养大儿子,我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一个单亲妈妈抚养两个儿子,何其累,何其难。
但她说“我现在一点都想不起来,有什么痛苦的记忆了”。

她很重视为儿子做饭,觉得家庭料理是买不来的味道,一旦入口就再也拿不出来了。
家里的味道,不是吃饱了肚子就行了,而是修复家人疲惫的身体,从而为第二天汲取营养和能量。
做饭的人,要把自己定位成大夫,判断食盐量的加减,夏天外出运动,和下雨在家读书,身体对于盐的需求量不一样。
而且要吃应季的蔬菜,让身体做好迎接下一个季节的准备。
春天,要吃些苦涩味较强的野菜。

盛夏,要多吃能补水排汗的蔬菜。

秋天,要多吃能储存能量的蔬菜。

冬天,要多吃能御寒的根茎蔬菜。

我看到这里,感觉压力很大。
作者像听到我的心声,另起一篇说,站在厨房里的人,一定不能浑身疲惫。

食物中包含着做它的人,通过手传递过来的关怀和能量。
夫妻吵架,做的菜一定是尖锐的,盐分很重;

生孩子气,你烦躁的心情,会渗入到菜肴中。

特别疲惫的日子,索性不要进厨房做饭。

跟家人说,去外面吃也好,完全交给先生和孩子也好,先让自己好好休息。
我女儿现在是学龄前儿童,我曾下决心,在她小学之前,我要尽量为她做清淡饭菜,我想初始化她的味觉偏好。

她们这一代,面临更加工业化的食品科技,以后预制菜、重口味是少不了的。
我想在她人生最初几年,喜欢上天然且清淡的口味。

我们一起买菜,忙了就网上买菜。
炖个排骨山药胡萝卜汤,从莲藕/西兰花/蘑菇/生菜/杭白菜/菠菜中挑两种,切好,水煮,等不烫了,放点盐,喷点橄榄油或亚麻籽油,拌匀即可。

老公觉得没味,拿出辣酱下饭。
这样,我做的时候简单,我们吃的时候开心。
如此省时省力,不仅没有服役感,我还因为吃的干净,身体处在低炎状态。
节省减肥和护肤的精力,帮我少服美役,也在服劳役时身体更扛造。
服美役:别人服美役,我服健康役

之前刷到一个年轻女孩的视频:
眼睛痒,但戴了美瞳不敢揉眼;热得满脸出汗,不敢用手擦,只能扇风;流鼻涕难受,只能用棉签缓解;
喝水担心嘴巴大张显得不雅,喝水生怕口红染红杯口;忍着假发片的坠感,为了看上去发量很多;让自己束腰勒肉呼吸困难,为了穿上紧身显瘦的裙子……
视频结束,女孩号召脱美役,我却认为:不服不能变现的美役。
有人服美役,是谋生的需求。
比如大部分公司前台、模特、演员、美妆博主、医美销售等泛美业从业者。

她们的美,是门脸,是刚需,这类人可以大大方方服美役。
因为获得的美貌红利,可以覆盖服役之苦。
我们普通女性刷短视频,看到颜值出众的明星和网红,容貌焦虑的小火苗被煽动而起。

咱得清醒,明星和网红的美貌是可以变现的,她们通过美貌+学习+输出的组合拳,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还得把变现后的一些钱,用于变美、维持美,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属于投入再生产。

我们普女不要拿自己未经修饰的样子,去跟在别人可能妙手化妆、医美加持、团队运作、专业打光、显美滤镜等综合作用下呈现出来的样子对比,拿自己的下等马比别人的上等马。
不必给自己设置了奇怪的条条框框:
不敢运动,害怕长出肌肉;
不敢表达,担心塑造锋芒;
不画眉毛就不能见人,不擦粉底就要戴口罩。
辛苦服美役,发挥长处的工作,开心自在的心情,什么也没得到,还错失发展自己优势技能的精力,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什么别人服美役,让她们大富大贵,自己服美役,只赢得小恩小惠?
本质上是因为,缺少输出端,美貌没有变成杠杆撬动财富的杠杆。
女到中年,自定义美。
我现阶段认为的美,是白净、发多、有劲,生命力旺盛。
我一直在为变美变健康而努力。

但感觉累时,没时间精力时,我会意念美容法。
告诉自己闭上眼睛,眉目舒展,眼角带笑,想想自己头发乌黑茂密,皮肤红润光洁,身材结实有劲,双眼火光不灭的样子。
对我来说,服美役的尽头是服健康役,美是健康的外延。
但一旦有了服役的思想包袱,就很难健康美丽。
服劳役:踏破铁鞋找更轻松的方式

最近看完《时机管理》,对我很有启发。
我常看如何做的书(how to),这本是关于何时做的书(when to)。
书里提出一个情绪模型。
基于2年来,对社交媒体发布的5亿条消息的分析,发现一种显著的双峰模式:

人们的积极情绪,通常在清晨最为活跃,此时感到活力四射,积极充实又充满希望,这种情绪在下午直线下降,傍晚又再次回升。

这种情绪双峰模式,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领域中,呈现了相似的形态。

周六和周日,人的积极情绪水平总体较高,早上的高峰时间比平时晚2个小时左右,但整体形态保持不变。
根据书中要点,我微调工作模式。

首先,确定自己的时间类型是云雀、猫头鹰,还是介于两者之间。
决定时间类型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一半,秋冬出生的人更可能是云雀,春夏出生的人更可能是猫头鹰。男人多是猫头鹰,女人多是云雀。
我这个天蝎女,妥妥的云雀。

利用好两个高峰,把最重要和次重要的事情,分别安排在两个高峰期。
早上,大脑处于警惕模式,有效排除注意力干扰,学生优先学理科;打工人优先做分析数据的内容,最好避开洞察力的内容;创作者修改文章,捋清文章逻辑。
傍晚,大脑不在警惕模式,灵感更可能乍现,有助于发现错过的联系。这种现象称为灵感悖论,当人的脑力不在最优状态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反而最鼎盛。
下午是一天当中的百慕大三角洲,不宜做重大决定,要靠午休来渡,早上醒来后的7个小时后,睡15分钟左右,或选择其他适合自己的方式,运动或冥想,能让下午起死回生。
以前,下班路上,我很烦很累,会在通勤路上看电影或刷视频,现在有意识地想选题,想点子,虽然身体疲惫,但洞察和灵感的质和量都令我满意。
好几次,下车第一件事,找个安静安全的地方,打开讯飞语记,一顿语言输出,转化为文字。
第二天用早起的时间,早上通勤的时间,来把下午放飞的大脑灵感固定下来。
工作也是,脑力早高峰和晚高峰,减少沟通、寄件等琐事。
我们中的很多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位,都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
但尽力,尽量,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脑力和情绪高峰。

女到中年,很多人不自知地、惯性地服美役、服劳役、服娃役,往自己的双肩上放了太多重负,直到不堪重负。
停下来,想一想。
如果你发现这些都不是你的追求,夏目漱石在《春分之后》的那句“普天之下,哪怕有一个也好,必须寻找出能俘获自己这颗心的伟大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或是慈祥的东西”,给你勇气。
如果你太累了,想暂时放下任务,或放宽标准,亨利·卢梭在《瓦尔登湖》的那句:“天亮的日子多着,太阳不过是一颗星星”,给你宽慰。
如果你和我一样,经过审视,选择还是要工作、带娃、健康。
那就减少对其他琐事的注意力残留,以“一定能找得到”的信念,找到更轻松的方式。
~End~
作者简介:梁爽,爱自律的理性天蝎女。新书《当钻牛角尖,遇到四象限》、《把自己重养一遍》、《糟糕,今天内耗又超标》,公众号:哪梁爽哪喜庆 ,微博:@梁爽笑抽筋了。
梁爽更多文章
当一个中年女,精神不受力
当一个中年女,试图带薪变漂亮
中年女的返贫模式:宁钻牛角尖,不钻钱眼里
中年女上班15年的气质变化
中年女重养自己,花钱只是入门级

哪梁爽哪喜庆
这里是理性天蝎女梁爽和有趣水瓶女庆哥的原创阵地吗,~诚意好文等你翻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