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二阳了。
去请病假,只批了一天,连生病都得赶着转阴。
整天戴着口罩上班,遮不住我浓郁的怨气。
平时多劳,就不能在生病时,多兑换几天病假券吗?
我一旦肉体生病,想法就会腹黑,觉得自己在不在办公室都是错。
不在,领导担心我请假耽误干活。
我在,同事担心我把病毒传染开。
虽然我怨归怨,身体恢复倒是蛮快。
4天转阴,症状主要是嗓子疼,我担心的发烧、咳嗽、拉肚子,都没出现。
好这么快,惊着我了。
事后论功行赏,最大的功臣是——少说话。
同事问我没好怎么上班,我懒得解释。
领导问我今天感觉如何,我笑而不答。
我嗓子疼+口腔疼+戴口罩,导致我没说话欲。
少起头,少接话,少说话。
工作问题,基本只回答是或不是,别人疑惑,我就指指喉咙,提醒对方,与我保持距离,如确有解释必要,我就微信打字。
回到家里,我以听代说。
我爸在饭桌上指点江山,我也不发表看法,静静地吃菜。
我妈散步时聊育儿心得,我也不自陈难处,静静地走路。
女儿闹腾,我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温柔以待,一下就停。
之前在与老公单独相处的有限时间里,我把当天看纪录片、看书,浓缩对我们这个家有价值的内容精华,同步给他。
现在我们牵着手,静静地坐着或走着。
我听过一个研究,女人一天平均讲7000字,男人一天讲2000字。
我那几天,一天估计70个字都没讲够。
我以前觉得,场子冷掉像播出事故一样,别人的话掉在地上没人接,说话者会颜面扫地,我会替人尴尬。
这次,我嗓子疼,客观上,不能说话,主观上,不想说话。
话掉地上,关我屁事。
场子冷掉,与我何干。
我要允许一切发生,允许场子冷却下来,允许场面尴尬,允许别人的话没人接,允许有人没捧哏,允许自己止于观。
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脱。
节省了大量精气血,加快我身体修复工期,还能少服情绪役,少缴社交税。
简直因病得福。
(插画师:Alina Yarosh)
我最近看完科学家卡塔林·考里科的传记《突破》。
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联合授予卡塔林·卡里科和她的搭档德鲁·魏斯曼。
“表彰他俩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得开发针对 COVID-19 的有效 mRNA 疫苗成为可能”。
卡塔林缺乏资助,不被重视,忍耐着高校评价体系的折磨,40年来,坚韧不拔地研究不稳定的mRNA。
卡塔林说:
大自然很少回答问题,除非问题是以实验的形式向它提出,那么它可能回答是或否。
这话太迷人了,原来问和答,都是那么简约而神圣的事。
学生时代的卡塔林,考完大学口试,她曾忤逆过的男人威胁她:我认识赛格德大学的一些人,我想我会给他们打电话,确保你不会被录取。
当她觉察到这个人决心要伤害自己时,就走掉了,让他独自一个人站在走廊上。
这个不入局的回应,令我服气,当然,她考上了。
后来,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实验室工作,领导常常鞭策她:
论文没在核心期刊发表,研究引用量不够,没有拉来投资,你看看实验室的某某某,人家…
但她不去和领导掰扯,只是简单回答知道了,节省唇舌,继续实验。
她的搭档德鲁,很少无缘无故地说话。
德鲁妻子曾开玩笑说,他每天都有一个不能超过的字数限制。
但卡塔林评价,德鲁选择说的话,总是用极其清晰的方式,将复杂的想法变得鲜活。
读完传记,我悟出一个道理:
心有正事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挑衅、嘲讽、鞭策时,有个超能力,我不接你的话,我不入你的局。
有次我和老公聊天,他说我现在的说话量,比在刚认识时多。
为什么我年纪越大,话越多?
我需要抒发压力。
对孩子,提前纠错,事后总结。
对老公,家庭开销,絮絮叨叨。
对长辈,养生事项,说了又说。
我需要调节氛围。
强势者话说重了,要打个圆场。
弱势者被嘲讽了,要为人撑腰。
当别人自说自话,要送上安慰。
女到中年,健康、育儿、工作、家庭…
一桩桩,一件件,念叨来,叮嘱去。
多说无益还要说,自己累,别人烦,为哪般?
女到中年,置顶闭嘴力。
工作上——冷场即气场
看职场综艺《老板不知道的我》,嘉宾分享,职场前辈给自己上的重要一课。
许吉如说,第一次谈判,前辈在另一个屋子听着,事后告诉她:你说得太多了。
多年以来,她经常反思,说得太多,是不懂得利用沉默给对方施压。
《让你在公司显得很能干的52种方法》,专门有一个方法讲:如何闭口不言。
在每周例会上,讨论项目进展情况,大部分时候的回答应以“是”、“周三”、“还不错”就行。
作者刚来时不明白,面对询问,他一顿解释和道歉,甚至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
其实,只说你知道的事,并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然后闭上嘴巴即可。
为了会上回答“挺好”,做到前提,把事做好。
我最近工作中话少了,职场是非少了,上班心绪稳了。
公司搞降本增效,少说话就是我的降本增效。
平时少说,该我说时,力发一孔。
把有洞察力的思考,把有建设性的建议,精炼又精确地表达出。
说得少而精,对方配合意愿和能力也大增。
人际中——接话者破财
我老公理发,描述需求后,就不再说话,理发师安静剪完,耗时更少,收费更低。
我去剪发,我若接话,必定破财。
剪个头发的功夫,我已经说了自己的籍贯、工作、睡眠、孩子、压力…
有时吹风机太吵,我还得扯着嗓子喊。
结果大概是:办卡+第二天嗓子发炎。
我花个钱,不为自己放松,而为别人助兴。
坐出租车,司机指责前面司机技术差,我就会夸他眼脑反应快,驾驶技术高,城市活地图。
一去按摩,人家一说我这堵那湿,我就接话,人家就给我上话术、上优惠,到最后,不办卡,别人白讲,办卡,自己白干。
吃饭聚餐,没人说话的空档,我的脑子快速过一遍近期存储的社交货币,时事、八卦、私事,看看哪个应景,被我拿来破冰。
我I的原因,E得太累。
敏感地捕捉到谁不开心,谁在尴尬,谁占上风,觉得自己有暖场的义务,要另起一行,要活跃气氛,要动如脱兔。
其实这个无薪主持,不当也罢。
在家里——多说更无益
在我们三口之家里,我说话最多最密。
照个镜子,看到长了一颗痘要说,头发掉而腋毛长要说。
回到家,上班通勤因暴雨而耽误要说,中午外出吃饭被雨淋湿要说,坐轻轨遭遇故障收到致歉信要说…
我好像经历了2遍以上的倒霉。
有一天,我老公跟女儿说话,女儿在玩,没回复他。
我看到了,走过去,告诉女儿,爸爸跟你讲话呢,家人讲话要回答一下呢,这事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现在做还是等下做…
说着说着,我开始嫌弃自己了。
这是他们父女之间的事,我插进来,妥吗?
父女僵持,我来调停,哎呀,这次爸爸说话严厉了,哎呀,那次宝贝有点不听话了。
我以为我在中间传递友好因子。
但谁赋予我审判的权力了?就我一个人说话好使呗?冲突前的情况我掌握吗?家庭氛围真的变好了?
当我不说或停说,忍一下令我觉得场面冷凝,脚趾抠地的几分钟,通常父女亲密无间。
我看那么多名人传记、采访,当他们聊到人生顿悟、悔改的决定性瞬间,从来没有因为妈妈唠叨。
哪怕我流一滴泪,我笑一笑,我忍住不说,张力都比我一直叨叨叨强多倍。
以为自己是老公和孩子的自驱力,是中年女最大的傲慢。
《突破》里讲,“我的职业生涯,取决于孩子的独立能力。”
卡塔林天天沉迷科研,女儿考上名校,两度夺得奥运会赛艇冠军。
她有自己使命,以及贯穿其中的专注、激情、坚韧,这些对女儿就是千言万语。
中年女闭上的嘴,像开过光一样。
在闭嘴期,我感到轻盈、自在、松弛。
突感“今自由,心无疚,随意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