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会跌破1499元吗?

文摘   2024-06-19 14:15   四川  
飞天茅台会跌破1499元吗?
文/贝尔的呆萌
(资深酒业人士、白酒界四大才子之一)
近日茅台的行情波动比较大,有朋友问我,会跌破1499元吗?
先说我的结论,茅台市场没那么脆。
1. 在有效市场中,一种商品明天什么价格,只有神仙知道。神棍偶尔也能蒙对,毕竟一口破钟一天也会有两次准点。
2. 茅台到底有多少社会库存?据消息透露,茅台去年曾请一家机构做过调研,调研结果是现货市值 8000 亿左右。全部按当年飞天的零售价 3000 元/瓶计算,是 2.6亿瓶。这里面肯定有不少高于飞天的产品,且有很多产品的年份较长,所以实际瓶要比2.6亿小很多。
当然,这些机构做的调研也未必准确,多半只是小样本调查,放大若干倍推算而已。
既然都是推算,那我也可以来算算。
从2000年到2023年,茅台商品酒(不含系列酒)总共销售42.8万吨(见下表),其中2012年3355吨,然后每年快速增长,到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之前,年销量逼近15000吨,这12年间,一共销售10.38万吨;2013年,公家不能埋单了,但也只是涨势稍缓,销量并没有下滑,当年收盘15500吨;2014年逼近20000吨,2017年以后每年3万吨起步,到2023年突破4万吨,前面十二年卖了10.4万吨,后面十年卖了32.4万吨,是前面十二年的三倍。

制图:贝尔的呆萌
42万吨是什么概念?茅台酒的密度小于水,每吨酒不止2000瓶,按官方的算法,得按2124瓶来计算,差不多就是9亿瓶,分摊到年,2017年以后每年7、8千万瓶。
2012年以前的渠道存货应该很少,一批价从3000一路跌到800左右,好多茅台的一商在那轮中间都没钢住,直接清盘走人,过两年又后悔。所以那会儿的渠道库存是清得很干净的。再说社会库存,即便没消耗,现在也是标准的过期老酒了,目前黄牛报价4300元左右,但也就看看而已,中国人的习俗,一般没什么大事,不会变卖家里的东西。
2012年以后的社会库存,还得分为疫情前后两段。疫情前,尤其是2015年开始房地产去库存那几年,市场上钱多得跟下雨一样,各路投资高歌猛进,画个PPT就能融到A轮B轮什么的,金迷必然纸醉,飞天的开瓶率保守得算个六成吧,2013-2015年算三成,2015-2019算六成,后面几年体量大,所以2013-2019年期间销售了3.68亿瓶(见下表),综合保守算个55%的开瓶率,那就是喝掉了2亿瓶左右,还剩大约1.66亿瓶没喝掉。

制图:贝尔的呆萌
2020-2023年销售了3.2亿瓶,拍个脑袋,即便按文初转帖的算法,三七开,那就是喝了9600万瓶,还剩2.2亿瓶没喝掉,加上前面那1.66亿瓶,合计市场上3.88亿瓶没喝掉的茅台酒,按今天的现货行情,整箱价2600,散飞2300,分别价值1万亿和9000亿,考虑到那个传说中的官方委托调查是在2023年搞的,但是2023年下半年的量还没投放到市场,大约有个小2万吨,也就是4200万瓶左右,按当时的价格算差不多是1200亿,扣除之后,8000亿的数字勉强能对上。
那么,假定市场上真有3.88亿瓶没喝过的茅台,这个量,多吗?
3.茅台的金融属性要分两部分说,一是商业投资端,一是消费者收藏端。
先说消费收藏端。
经济学有个概念叫有效市场,就是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凡是想买这个东西的人都能轻易买到,凡是想卖这个东西的人都能轻易卖出,就是有效市场。如果需要一定的“资格”才能买卖,或者出现有价无市、有市无价的情况,那就不叫有效市场。茅台的消费者收藏市场不是一个有效市场,这些收藏者手里的货并没有真正的流通属性,从哪里买,卖给谁?如何鉴定真伪?准备卖多少钱?大部分消费者其实是没有交易手段的。目前中国的白酒收藏品,根本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交易系统。假设我知道茅台明天要涨价,在有效市场里,就算我没茅台,我也可以从有茅台的人手中借到茅台,先卖了,等到茅台下跌以后再把茅台买回来还给他。可是白酒市场不允许这么操作。(多说一句,其实房地产市场也是无效市场。)
再说,这些消费者收藏盘从哪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收的礼,并不是他们自己花钱买的。收礼的大哥们,量比较大,一般都有御用的二黄直接收了。至于那些偶尔收一点碎银子的二哥,量不大,一般也就放家里,忘了。
这一部分的社会库存究竟有多少?因为商业端从某个时候开始不囤货了,所以刚才算的3.88亿瓶,我判断至少有3亿瓶以上在消费端。
消费端其实非常分散,很多人家里都有个一箱两箱的,3亿瓶,也就是5000万箱,3亿户城镇居民,户均1瓶而已,感觉不到。
所以茅台价格的涨跌,不会影响这部分长期处于“无效市场”中的“没感觉”的货盘。
还剩不到9000万瓶在商业端,相当于大约平常一年的量。
再看商业投资盘:
主要分为一级商,二级商和黄牛,简称一商、二商和二黄吧。一商需要给厂家打款,身后站着一堆提前订货的资金贴现方,一级商只需按每瓶比市价便宜50-100 元左右的价格就可套现,所以二黄可以理解为一级商的无抵押低利率融资渠道,这种关系在上升期是杠杆,下降期也是加速器,价格快速上升期, 一商会捂盘,放点小水给二黄。2017到2023的大部分时间,茅台都处在一种烈火烹油的状态,所以其商业投资队列也都是一派祥和。
但是过去半年或者稍长的时间里,预期开始转弱,一商其实是最先感受到的,他们才是离大哥消费者最近的,一旦感觉消费盘下行,就会选择出货套现止盈,所以过去大半年一商都是低库存经营,打款就转手出货,这会加大那些二商和黄牛的资金盘压力。
黄牛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资金高周转快进快出,二是群体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三是黄牛市场跟股市一样,价格信号传导迅猛。
这些黄牛党不只炒茅台,他们什么都炒,当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不足在酒业同样显现的时候,茅台也不是清净之地,一两个大号的黄牛跑路,就会迅速传导到整个黄牛市场,引发连锁反应,众多二黄的头寸吃紧、断裂、跑路都是大概率。所以过去大半年来释放到二黄的货盘,都长期处于这种脆弱的跌跌不休之中。
二黄,加上一部分收藏级的炒家手里的货,要占这9000万瓶的几成?我估计至少一半,也就是半年左右的量。这个量的对手价盘,是一商的另一半库存。
那么,一商的另一半是什么?
茅台的一商,首先是生意,是随行就市的买盘和卖盘。一商的另一半,是茅台的实得利益者,是茅台获得产权收益的充分必要交易成本,是享受产权的全要素投资者。
这 2000 多家一商在过去 6 年,赚了起码一万亿,未来还要继续赚,所以一商和厂家是亲缘关系,不是露水夫妻,茅台跌价势必会减损他们的长期利益,他们才是最大的护盘主力。如果厂家没有号令,他们会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但凡厂家有个统一号令,他们就会形成整齐的动作,比如停止出货、适当收货、调整出货结构,以及整编、整顿二黄队伍,部分现货转期货等等。这些动作不用出完,只需要一点态势,对收复价格就会见效。
即便趴在一商手里的库存4500万瓶全部砸手里,按厂价1169计算,也就是400多亿的小盘子,分散到2000多家一商身上,每家只要5000多万,简直就是毛毛雨,只要老大一声令下,捂个十年八年的也没啥鸟事,何况消费大哥们只是减量了,基本盘打点折而已,没说不喝呀。
所以,茅台价盘的护城河,是根深蒂固、财大气粗的一级投资商群体。
4、最后的问题,茅台的新帅需要什么?
茅台的产权很难说清楚,它既是国家的,又是地方的,还是股市带头大哥,还是全国各地二大爷的,这种产权性质,决定了它的 KPI特色,只能是既要,又要和还要。
这当然很难,过去几年走马灯一样地换帅,跟这种 KPI 特色高度相关。
茅台的张董事长刚上位,他是专业技术派出身,临阵受命,领了什么新指示,我不是听床师,不晓得,但我晓得他脑袋上一定是各种包——既要绩效任务又要政治正确还要平衡各方。所以张先生才会云山雾罩地讲:“品牌的价值在于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这种需求并非一成不变”。
这种话说出来,一商和二黄们会肿么想呢?是允许价格跌一下促进消费吗?是价值回归的意思吗?还是要化解什么误会吗?
总之咋想都不得劲,所以就有点慌不择路的意思。
张先生这话是在广东考察市场时讲的,一路向南,又去了香港,当然要讲下海外市场拓展战略,不过这种话听听就好。一些大V也紧随其后公关,比如段永平和但斌。段永平讲茅台股票的估值已经合理了,并且拿出了他的算法依据,不过段永平是茅台的死忠粉,在更高的价位时也喊估值合理;但斌则建议把大股拆小,有利于散户投资,不然一手就是 15万,小散们根本没有建仓的机会。不过茅台股票之所以长期在一千多元以上的价格,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机构、大户抱团。真让小散冲进来,对茅台的股价是祸是福,难说。但斌这个建议有没有收割小散的意图,也难说。
还是离开茅台股票,回到酒上面吧。关于一商,据说各大区在前几天通知大家开会了,具体内容是啥不清楚,但多半是一些动作部署吧。而在我看来,张先生现在最好的动作,应该是让一商收货,一商仓里没货,是茅台前任董事长留下的烂摊子,必须解决。只有一商的库存水位普遍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真正的价格统一战线。
综上,我认为,茅台飞天在2200元会有多空博弈,真跌到2000元,会有大规模抵抗,博弈双方是一商代表的厂家、二黄以及电商外围和少量社会库存,主力社会库存没有参与的资格。
最后,或有人会追问,为什么2012年跌到了810元?
因为那时候一商们还没有形成气候,中间商也没有形成足以保持水土的根脉。
结论,飞天没那么脆,真敢砸破2000元,很可能会有主力大规模抄底,毕竟茅台市场,只是一个筹码有限的无效市场。就短期而言,飞天跌到什么位置,得看操盘手需要什么,又做什么。
必须强调的是,以上只是技术分析,不是长期判断,任何一种金融品的价值,都需要有个锚定物,茅台的锚是啥,是领导偏好,是政商催化,是基于**与**的全民崇拜。当一切坚固的事物都烟消云散,茅台的价值锚定自然也会跟着降下来。
再回头看张先生那些话,大概是接受了某种事实——特定消费人群减少了,那就必须再加一波流量,要么在下面,要么在外面。

新新默存
默存格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