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民主的四个好出

文摘   2024-11-03 09:43   海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句诗词所揭示的道理,同样适用于关于中国文化本质及其展望的讨论中。


很多被冠以“中国文化”的作品,不是流于表面,就是关起门来自我陶醉。


对此,被誉为“中国思想界烈士”的殷海光先生认为,讨论中国文化,在弄清楚何为文化之后,还要进行中西文化异同的比较。


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中,殷海光认为,“民主”是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民主给西方带来了现代文明,也让西方彻底超越了其他文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为此,在书中殷海光用了一章的篇幅,讨论这一话题,我们可以将其提炼为民主的四大好处。这四大好处,前两条是关于政治与自由的,今天已成为常识,而最后两个好处,关于社会公共事务与理性训练,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引自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

好处一:民主能避免周期性暴力革命


无论东西方,近代之前历史上的每一次权力的更替,都伴随着人头滚滚。经历了君权神授、五行始终、天命在我之类的尝试,野心家们最终发现,还是谁拳头硬,谁制造恐惧的能力强,谁就能够取而代之。


但殷海光认为,这种方式会让上自皇帝大臣,下自普通百姓,都陷入恐惧当中。恐惧弥漫的社会,不可能有创造力和活力,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最终必将陷入暴力革命、王朝更替的死循环之中。


而民主制度的出现,催生了一种不依赖于制造恐惧,不需要证明自己拳头硬,可以通过多数人同意的和平变革方式,实现政治的新陈代谢。


这样,所有人都有了安全感,才可能有经济科技等创造活动的涌现。


这就是民主的第一个好处,用“数人头”代替了“砍人头”。八十年前,黄炎培在延安问教员:中国历史怎样才能告别治乱循环的怪圈时,教员给出的答案,也是“民主”二字。


法国大革命的暴政和屠杀


好处二:民主能给人以更多的自由

自由是人类天性中的渴望,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今天吃什么这样的问题,人们都希望由自己选择,而非被他人强行规定。


但是,守卫自由却很难。各种不受限制的权力,总是试图去剥夺弱者的自由。

殷海光认为,民主制度的出现,解决了自由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让多数人投票给自己,就要给多数人更多的自由。每个人为自己的自由做出选择,整个国家就拥有更多的自由。胡适所说的“争你们自己的自由,便是争国家的自由”,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民主的第二个好处,能够给人以更多自由。


中国新农村换届选举

好处三:民主能使大家热心公共事务


国防、水利、医疗、治安等公共事务,是国家存在的最初目的,也是国家的意义之所在。


然而,在传统国家中,民众对公共事务往往是缺少热情的。


殷海光认为,原因有二:第一,传统国家中,有些东西根本不是公共事务,却被当作公共事务来建设,比如埃及法老建金字塔、秦始皇建骊山陵


第二,有些东西虽然是公共事务,但却没有收获民众的普遍认可,比如长城,比如三打高句丽。结果就是民众因此而怨声载道、消极怠工,甚至是揭竿而起。


而民主制度的出现,首先通过投票的形式,统一了民众和国家管理者认知的公共事务,将骊山陵这类不为民众造福的事务踢出了公共事务的范畴。


其次通过争取选票的过程,向民众传达了公共事务的重要性,只有多数人认同的公共事务才能实施,确保了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


这就是民主的第三个好处,能让大家热心公共事务。



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动用了4万人历经10年时间


好处四:民主能让学会讲道理


民众的理性,是构建一个良善社会的关键。拥有了理性的民众,可以更冷静地权衡利弊,避免被情绪和仇恨所支配,减少社会动荡的发生。


然而,在传统国家中,民众往往缺少理性。


殷海光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不和民众讲道理。民众觉得讲道理没意义,就会拒绝理性,从而被野心家煽动,对社会形成破坏。


这样一来,就只能通过动拳头传达给权力。结果,整个社会都没有讲道理的地方,养不成讲道理的习惯。


而民主制度的出现,则把权力关进了笼子,不管愿意不愿意,权力都要和民众讲道理。而民众也发现,讲道理是有用的,从而学会讲道理,习惯讲道理。久而久之,讲道理成为了唯一的社会规则,理性也随之而来了。


这就是民主的第四个好处,可以让人学会讲道理。


清朝时期,统治者滥用权力发动文字狱

当然,民主的好处远不止上面四条。然而,即便如此,殷海光却说:“这并不表示,一行民主,天国就降临;一行民主,满街都是圣人”,民主制度也有种种缺陷。但民主制度之所以成为全世界世俗国家的共识,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它有多好,而在于它克服了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其他制度的根本性缺点。这让民主成为了“最不坏”的制度。


这些本应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却需要时不时被反复强调,甚至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强调这些常识。正应了殷海光那句话:“知识分子是时代的眼睛,我们却失明了。”这也正是他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不顾风险,创作《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的初衷。



本书当年在宝岛台湾甫一出版,即震惊了思想界,并很快遭遇“台湾当局”短暂封禁。

学术大家金耀基评价本书:一位伟大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学术良心和道德勇气!历史学家许倬云也盛赞它是:讨论中国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近代史研究大家雷颐,更认为它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经典。


为此,诚挚推荐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本书以一百多年来中西文化的碰撞为主线,立足于当代,依托全球视野和基于现代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关于中国文化过去、现在、未来的全景图。


本书简体版也已绝版七年。我们深知其价值,与出版方一起努力,将其复活,并且按照典藏版本的标准做了装帧设计,还获得殷海光先生的学生、著名哲学家陈鼓应老师授权,收录其万字长文作为导读;此外,还增补了殷海光先生两篇重磅文章,新增内容近3万字。长按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甲乙哲学
用哲学启迪生活、涵养心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