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在8月11日落下帷幕。巴黎时间12日晚上,奥运旗缓缓落下,人们仍然还在回味各种精彩的比赛片段。
不过,在日本看奥运体育比赛的电视节目,一般只能看到日本队的比赛。此次奥运会,日本队共参加7个球类项目的团体比赛,包括男女足球、男女篮球、男女排球、男女橄榄球(7人制)、男子手球、男子水球和女子曲棍球,开始还比较期待能看到各类球技比赛。
男子足球赛小组赛,日本队对阵巴拉圭队,5:0首战告捷;第二场比赛,日本队以1:0战胜马里;第三场比赛,日本对又以1:0战胜以色列队,以小组第一名晋级决赛。不过,在1/4决赛对阵西班牙队时,以0:4被淘汰。于是,其后的比赛,不但电视节目没有转播,体育节目也不报道其他队的比赛结果,似乎足球比赛已经结束一般。
相反,乒乓球就比较幸运。8月9日,日本队和东道主法国队之间争夺铜牌,10日,日本女队和中国女队争夺金牌的决赛,不仅全程转播,而且比赛还是日本的黄金时间。日本女团出战第一场双打的是早田希娜和张本美和。虽然大胆起用这一全新组合给比赛带来了一些悬念,但还是在第五盘9比5领先的情况下遭到王曼昱和陈梦逆转,最终以0:3获得银牌。这是我们在东京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精彩比赛实况。
上次东京奥运会,日本队在游泳项目上还有希望夺得奖牌,因此,游泳比赛还有转播,此次,游泳项目除了一枚银牌以外,全军覆没,所以电视节目几乎没有游泳比赛的报道。
除此之外,转播最多的是日本的超级强项,柔道和摔跤。摔跤项目是日本最大的金牌来源,豪取8金1银2铜,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柔道项目则斩获3金2银3铜。
日本报道奥运比赛的一个特点是,并不太关注比赛本身,而是注重日本选手的成绩和现场啦啦队的热情,日本选手赢了,就当明星一样吹捧,输了则渲染选手痛哭和啦啦队观众的泪水的“动人”场景,现场解说员在比赛中则是声嘶力竭地呼喊,不是比赛精彩球技的解说,而是一个特别的啦啦队员。而且,媒体还特意提前采访有望获得金牌的选手们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有的甚至采访小学或者中学的启蒙教练,任课老师还有同学等,有时还采访选手故乡的百姓们观看比赛实况转播的场面,每打一个好球,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兴高采烈地欢呼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媒体对于奥运会的比赛的报道,一般总会编织成一个“感人的故事”,比赛前就特别关注一些有希望夺得金牌的选手,唤起人们的期待,这些选手们也知道亲人和故乡的邻里们为自己加油助威,所以他们在比赛中十分拼搏,韧性极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服输。同时,当他们比赛发挥失常,在预赛中被淘汰时,很多选手都在电视镜头前痛哭流涕。
特别是女子柔道52公斤级选手阿部诗,当她被乌兹别克斯坦选手迪约拉·凯尔迪奥洛娃击败后,在人们面前毫不掩饰地嚎啕痛哭。那这段视频被播出后,日本的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诸如“丢人”“像个孩子”“没有对对手的尊重,也没有武道精神”等负面评论。
柔道是嘉纳治五郎根据日本传统的“柔术”创建的讲道馆柔道,它其实并不是一项用力量和技巧来进行格斗的运动,柔道的目的绝不仅仅是赢得比赛,嘉纳提倡“善用精力”“人我共赢”。这两句话包含了多层意义。简单地说是通过柔道,使自己的身心得到锻炼,不断成长,从而帮助他人,促进社会的发展。
柔道作为一项锻炼身体,注重礼仪,培养精神涵养的运动项目,在日本的学校和社会受到普遍重视,即使在锻炼中经常受伤,许多家长仍然让孩子参加柔道训练。但是,现在媒体的报道似乎只重视节目的收视率,对于体育比赛的报道,只偏重日本选手,报道每场比赛如同夏日的狂欢节,通过日本选手的胜利,煽动观众的“爱国心理”,似乎失去了客观欣赏体育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
总之,在日本看奥运,每场比赛都出现一种举国求胜的高潮,每次胜利也为媒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机会。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时期,日本社会都能形成举国体制,这次巴黎奥运会,我们又一次亲身体会到了这一点。
作者简介:
栾殿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了解日本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及其成因,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日本人和日本社会,把握住日本文化的脉搏,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论,清末留日学生生活史。
(来源:阳光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