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上天赐给大地的礼物,愿不愿意都得接收,下在春天贵如油,下在夏季偶成灾,下在秋天多思愁,下在冬季成风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四季之雨,下在不同人家不同场地,都会溅起不同的浪花,引发不同的结局。过去农人靠天吃饭,每当春旱多日,人们最盼望的是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同一个迈着莲步款款走来的少女,沙沙沙,用温柔细碎的小步走进人们的期待,洒在正返青的麦田里,让所有干渴的身心一下子慰贴了许多,除了关乎农人的口粮乃至命运外,也让疲累的劳作者或旅人得到短暂休憩。到后来,水利条件改善了,春灌成为麦子丰收的保障,于是,春雨下不下已无关紧要了,倒是成了一场湿润空气的风景了。夏季,万物生长旺盛,雨也来的猛烈或迅速一些,如同一个风风火火赶路的汉子,一场好的夏雨,除了让干渴的庄稼瞬间补足了水分,能够快速生长外,往往由于过量而成灾,这个时候,常从电视新闻上得知我国南方多省遭遇水灾,虽故乡地处关中平原,无水灾之患,但每遇狂风暴雨仍让人胆颤心惊,有时干旱多日,庄稼在炎炎夏日里艰难挣扎,盼望下一场酣畅淋漓的透雨,每每事与愿违,让人感叹老天的不公,心想若是能把南方的雨匀一些给北方该多好,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愿望而已,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秋雨多缠绵,一下好几天,象一个心事重重的妇人,又象一个困倦劳顿而倍感孤独的旅客,满心都是烦忧,此时最怕卧床闲听窗外雨,带给人无限的惆怅和寂寞。想起宋人蒋捷那首听雨词,越发感叹生而为人之多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苦短,奋斗须趁早,人生如梦,莫等醒时悔方迟,下雨虽为自然现象,下多下少,人类无能为力,但听听那冷雨,我们总会悟到一些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脱下单衣换夹衣,十场秋雨天变冷,转瞬又到一岁末。在中国,人们习惯把秋天和收获连在一起,于是不由你不想,这一年我们干了些什么,收获了多少,切莫惆怅空悲切,可怜白发生。冬雨以另一种方式来到人间,往往一夜醒来,悄无声息,天地皆白,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又象一位优雅犹存的演员,风度翩翩,腹藏诗书。当一层厚厚的白雪把我们封堵在家,这时围炉煮茶是很好,但若没有心境也是枉然。现如今,世易时移,在此情此境中,赏北国风光者有之,坚持冬雪运动者有之,为生存奔走者有之,为几两碎银拼搏者也有之。其实归根结底,我们都希望能过一种风雪闭门夜读书或围炉煮茶,高谈阔论的生活,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一种奋斗几十年终而为之的氛围和状态。听雨是一种境界,有阅历的人和没有阅历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会听出不同的意义,听雨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乐观的人听的是欢喜和快乐,悲观的人听的是消极和低沉。作者档案:薛文德,兴平南市镇人,曾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诗文二百余篇。现居咸阳。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文责自负,和本平台无关❖ 欢迎分享到 朋友圈 或点击右下角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