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人口老龄化: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

文摘   2024-11-26 17:29   新加坡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萨法尔·帕尔韦兹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就人口老龄化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阐述观点我们在此转发《金融时报》的文章,与大家分享。点击“阅读原文”,浏览《金融时报》原版。


金融时报   2024-11-26


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全球加速蔓延。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指出,到本世纪70年代末,65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预计将超过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而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最新统计和预测也显示,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可能由2000年的6.8%上升至2040年的14.3%,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50年可能上升到16.3%,本世纪下半叶中后期可能达21%,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其中,亚洲将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从全球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否可以避免?其背后的原因何在?对于世界经济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变化?又蕴含何种机遇?面对“银发浪潮”席卷而至,亚洲乃至全球决策者将如何抉择?全球金融机构又将何去何从?针对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与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萨法尔·帕尔韦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以及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边卫红进行了一番探讨。


银发浪潮”席卷全球


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在全球多国出现。美国早在20世纪中期就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自1950年起,美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4%,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8.1%。2024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17%至18%左右,老龄化人口已经高达5604万人。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分析的人口普查局数据,当今美国百岁老人的人数约为10.1万人,几乎是1990年的3倍(1990年为3.7万人)。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1991年以来,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从1200万增至2023年的1889万人,占总人口的22%。根据2023年新加坡人口简报,该国65岁及以上公民的占比从10年前的11.7%上升至2023年的19.1%;预计到2030年,每4个新加坡公民中就有一个年满65岁。另有分析称,新加坡将在2026年进入超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1%。


从区域来看,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最多、速度最快的是发展中国家,亚洲将成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区域。而当前正经历人口红利的北非、西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能在未来30年经历最快的老年人数量增长。此外,全球“最老”国家的版图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1980年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多的国家为欧洲的瑞典,占比达16%;而到了2021年,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则是亚洲的日本,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接近30%。预计到2050年,韩国有望成为全球“最老”国家,其65岁人口比例(老龄化比例)将在2050年突破40%,到2060年将达到43.9%。数据还显示,截至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3亿人,占总人口的22%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人以上,占总人口的16.5%左右。预计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趋势是由几个关键因素驱动的。” 萨法尔·帕尔韦兹表示,首先是预期寿命延长。医疗保健、营养和生活水平的进步大大延长了人的寿命。现在,世界上一半国家的出生时预期寿命超过75岁,比1950年增加了25岁。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年人数量将超过青年,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最快。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活得更长、更健康。其次是生育率下降。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变化,包括城市化、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许多亚洲经济体的出生率急剧下降。以亚洲为例,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生育率已经从1960年的平均每名妇女生育5.9个孩子下降到2020年的2.2个。再次是人口结构的转变。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它们通常会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这种转变导致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更高。在亚洲,与西方国家的历史趋势相比,这种转变的速度要快得多。最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的改善降低了死亡率,特别是婴儿和幼儿的死亡率,从而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数。例如,传染病的负担大大减轻,而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的非传染性疾病却变得更加普遍。


曾刚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趋势,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出生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公共卫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和政策制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各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老龄化带来多重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全球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曾刚表示,一是劳动力短缺。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生产力。二是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压力。老年人口增加会加大对养老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可能导致财政负担加重,尤其是在养老金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三是医疗和护理成本上升。老年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这将增加公共和私人医疗支出的压力。四是经济增长放缓。由于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老龄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老年人通常消费较少,储蓄率较高,这可能影响整体经济活力。五是代际分配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代际不平等加剧,年轻一代可能面临更高的税收和更少的福利。


萨法尔·帕尔韦兹表示,人口老龄化主要挑战之一是对医疗保健和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阿尔茨海默病。例如,在亚洲发展中国家,57%的老年人被诊断患有至少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另一个挑战是养老金体系的财政压力。随着退休人数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减少,养老基金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许多亚洲国家,养恤金覆盖面仍然有限,非正式就业很高,这使得提供足够的退休福利变得复杂。


“全球劳动人口的老化和生产力的下降正在迅速拉低全球经济的增长潜能。”边卫红说,这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模式和产业结构改变、劳动力市场供给、资本积累(储蓄)等方面。例如,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从非医疗部门转移到医疗部门,并降低人均收入增长率。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会挤压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从而进一步限制经济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的分析,老龄化可能导致美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银发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萨法尔·帕尔韦兹表示,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存在重大机遇。“银发经济”的概念凸显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潜力。老年人代表着一个不断增长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包括医疗保健、健康、旅游和休闲。此外,老年人可以通过延长工作年限为经济作出贡献。许多老年人愿意在传统的退休年龄之后继续工作,特别是如果有灵活的兼职工作选择的话。此外,代际学习和指导可能是有价值的。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传授给年轻一代,促进创新和生产力。


曾刚也认为,老龄化可能带来多重机遇:一是“银发经济”发展空间巨大,老年人口的增加催生了“银发经济”,包括健康护理、养老服务、旅游和娱乐等行业的增长机会。二是技术创新加速。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可能推动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医疗技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以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三是政策创新。人口老龄化促使各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和劳动力市场政策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结构。


多举措破解人口老龄化


萨法尔·帕尔韦兹表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办法。首先,需要加强卫生保健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全面护理。这包括促进预防保健措施,有效管理慢性病,并确保获得负担得起的保健服务。例如,全民健康覆盖至关重要,韩国和泰国等国的全民健康覆盖得分很高。其次,养老金制度需要改革,以确保可持续性和充足性。这可能包括提高退休年龄,扩大非正式工人的养老金覆盖面以及引入灵活的退休选择。例如,一些国家正在考虑根据人口变化自动调整养恤金福利。促进终身学习和技能发展是另一项关键战略。这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就业能力和生产力。政府可以支持满足老年工人需求的培训项目,确保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


此外,萨法尔·帕尔韦兹还认为,创造老年人友好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改善公共空间和交通,使老年人能够使用,并培育支持社会参与和减少孤立的社区。最后,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健康解决方案、远程医疗和辅助技术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支持独立生活。


曾刚认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综合施策,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一是经济和就业政策方面,包括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二是社会保障和医疗政策方面,包括改革养老金制度、加强医疗和护理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等。三是家庭和社会支持政策方面,包括支持家庭照护、发展社区服务等。四是人口政策方面,包括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等。五是教育和培训政策方面,包括终身学习、跨代教育等。曾刚同时表示,这些对策需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金融机构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全球金融机构来说,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多重挑战。”边卫红说,第一,与人口老龄化适配的多样化、个性化金融产品供给有待丰富。虽然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也逐渐多元化,但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而且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灵活性的差异化需求。


第二,针对养老产业特征的耐心资本布局有待完善。养老产业融资存在投入高、周期长、短期盈利难等现实痛点。由于养老产业具有轻资产、重服务的特性,其融资需求难以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充分满足,进而,养老项目资金短缺,建设进度受阻,进一步加大了养老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


第三,与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金融投资配置与风险偏好相适应的金融结构调整有待提速。人口年龄结构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老龄人口为消耗储蓄的群体,可能增加售出金融资产,以平滑消费,这使得金融资产供给增加,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也会下降,高风险、高波动的资产价格由此出现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微观投资主体的风险偏好与年龄息息相关。老龄人口的投资风险偏好往往更低,通常为风险厌恶型,这也将影响稳健型金融资产的需求结构。全球人口年龄趋势演进,逐渐影响不同风险类型金融资产的供给与需求,这也需要金融结构,即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的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全球金融机构应抓住‘银发经济’巨大的蓝海市场。”边卫红说,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退休产业总值可能达到千亿美元,并将在未来十年内持续增长。到2050年,预计还会有98个国家的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美国。这不仅是一个有望实现盈利的市场,而且对这一市场的投资对于全球范围内老年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边卫红研究发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球金融机构已经采取了诸多举措。首先,全球银行业正在建立适老化、老年友好化银行服务。部分老龄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日本三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老年客户设置退休金管理计算模型,根据厚生省调查结果计算老年人在日常生活、旅行、健康等方面的花费,并推荐相应的资产管理产品组合。日本瑞穗银行推出阿尔茨海默病信托产品,允许客户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前进行预备,确保即使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资金也能顺利用于生活费和医疗费。2017年度日本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持有14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7万亿元)金融资产,预计这一数字将持续增长。


美国国家社区再投资联盟发布了《新的曙光:老年友好型银行》,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介绍了老年友好型银行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准则。2019年,该机构又发布了《建设老年友好型银行和服务中低收入老年人的相关标准》报告。该报告指出,老年友好型银行已经成为一种通过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弱势老年群体身心健康和经济福祉的概念。富国银行、花旗银行等均提供了一系列适合老年人的金融服务,如低费用的银行账户、简易借记卡等,并加强了针对老年人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防范教育。在网点布局上考虑到老年人的便利性,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并提供了专门的服务窗口。此外,花旗银行还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智能投顾服务,帮助老年人进行资产管理。


其次,全球非银机构也正在构建多样化养老产品矩阵。国外非银金融机构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采取了多种创新举措,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例如,美国保险公司AIG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为老年人提供护理费用保障。该产品结合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设计了灵活的保障期限和赔付方式,有效缓解了老年人对护理费用的担忧。截至2023年底,AIG的长期护理保险客户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60%。而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养老金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养老金规划和资产管理服务。该公司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养老金计划。其2023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美元,其中为老年人提供的个性化养老金计划占比超过30%,为老年人的养老资金提供了稳健增长的支持。贝莱德集团为老年人提供的定制化资产管理服务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其2023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其中为老年人提供的个性化投资建议和资产管理服务占比超过15%。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养老金融机构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养老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养老金融的发展,在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被提出。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完善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体系。


边卫红建议,应对养老产业融资难问题,我国可以通过完善税收政策、激励机制等,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产业。此外,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国外养老金体系的发展经验也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例如,北欧模式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责任,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储蓄和投资;美国模式则更加注重市场化和多元化,通过个人退休账户、共同基金等多种方式实现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些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升我国养老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边卫红还建议,我国金融机构应发挥各自专长,分工协作,共同布局养老金金融、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不断完善银发场景生态。着力提高养老资金投资运作效率,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综合运用引导基金、专项债券、融资租赁等多元渠道,助力养老产业破局。在产品设计上,应注重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和保障功能。养老金融产品不仅要提供稳定的收益,还要包含身故保障、意外伤害保障等,以确保投资者在面临风险时能够获得经济补偿。同时,应完善政策支持和制度设计,如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同时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和监管框架的统一。通过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创新金融产品设计,加强政策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稳健的养老保障。


(作者:本报记者 莫莉 编辑:韩胜杰)



往期推荐


▲ 媒体专访 | 如何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      ——亚行首席经济学家呼吁探索老年人灵活就业制度


▲ 新闻稿 | 亚太发展中经济体尚未做好应对老龄化人口挑战的准备


END










新浪微博
@亚洲开发银行
官方微博




更多咨询阅读原文


喜欢就“在看”吧

亚洲开发银行
欢迎关注亚洲开发银行公众号。亚行在坚持消除极端贫困的同时,致力于实现繁荣、包容、有适应力和可持续的亚太地区。我们将通过公众号积极与您分享亚行的最新动态及其在开发领域的知识成果。感谢您的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