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娃理解读懂诗,花友@学爸加加油 做得非常认真。他发现:大部分唐诗创作背景和诗人的仕途紧密相关,为了让儿子看懂古诗里的官名、了解诗人仕途对诗歌内容的影响,他用三张表介绍唐朝的官职,梳理了小学语文课本里42位诗人的官场经历...
我家小朋友不是属于耐鸡型的,凡是他自己还没有兴趣的,要求他怎么怎么做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是纯兴趣驱动型,还远没有到自己要求“有意识学习”哪怕自己不感兴趣但重要的知识的境界。我尝试通过带娃了解古诗创作背后的故事,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实践下来,的确很有效。真正让我们家小朋友“喜欢”上古诗,甚至迷上了古诗。这学期以来,每天早上都用倾听者开机自动播放古诗,用的是绿皮书即《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的配套录音。每天大约听20首左右,用时一般是10~15分钟,从被窝里开始到刷完牙的这个过程。然后听了平哥(浦宇平)的《读懂诗人才懂诗》,目前听完了第一季,正在听第二季的中晚唐诗人和宋朝词人部分。他现在会自己有意识地记诵,还会自己主动每天用Anki来辅助背诵,挨篇地过这些诗。关于这个部分,我后面再单写一篇来聊聊经验和体会。今天这篇文章,我主要来梳理一下唐朝诗人的官职以及唐朝官制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一贯还是挺主张多去了解作者生平的。如果对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际遇不熟悉,我们往往很难真正去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和目的。就像平哥的节目取名叫《读懂诗人才懂诗》,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很恰当。我们课本里面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往往就是几句话,更侧重在作者个人的性格,作品的特点这些。这个人物的形象在我们头脑里面不鲜活。加上有些诗的题目,或者内容里面往往会带有一些官名,如果不了解这些信息,我们也很难读懂或理解这些诗。所以,在近段时间陪孩子弄古诗的过程中,就有了这个想法,来梳理一下这些诗人都有哪些官场经历。限于个人精力和能力所限,我仅仅梳理了入选中小学课文的唐朝诗人,总共是42人。将他们的所有官衔整理之后,再对照唐朝的官制,做一些注释和整理。如有错漏之处,还请见谅。下面这张表里的信息,主要参考了百度百度、维基百科等信息,作品选篇参考了绿皮书和《唐诗地图》这幅挂图。因为有些人本身的生平和事迹就不是特别准确,加上出处有别,有些可能会存在冲突,都是人肉对着百科一个个查了之后敲出来的。哪些诗人没做过官?
这些诗人里面,真正没有做过官的平头百姓,总共也就3位:这里面孟浩然的名气最大。据说是当时的宰相被贬官至他所在的地方当官,他感慨宦海沉浮,当再大的官一句话就能把你撸了,所以就隐居鹿门山不准备求功名。之后父亲去世,他感觉有愧,又积极入仕,一直走在求官的路上,但最终没有当成什么官。他写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据说是写给张九龄的,而张九龄后来被贬为荆州长史时,招他入幕府,没多久他就又回家了,这不算是一个正式的官职。还有传说王维引见他见到了玄宗,当面吟诗顶撞了玄宗的故事。虽然孟浩然没做成官,但是却成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比他小12岁的李白仰慕他,作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另一个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与他交好,与他并称“王孟”。胡令能是写《小儿垂钓》的,他只有4首诗传世,这一首最有名。据说他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瓢盆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有一仙人来到胡令能家,剖其腹,放进一卷书,之后他就能吟咏了。写《乞巧》的林杰,死时年仅16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主要是因为活得太短。谁的官最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朝这些诗人里面最显贵的,只有高适一人。高适的官确实不算小,不过他属于大器晚成,如果没有遇上安史之乱,他是肯定也到不了后来的高位。高适在49岁的时候,才得到一个“封丘尉”的官职。县尉,是县一级的官员,还不是一把手,是县令的佐官,主要负责一县的治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他只干了一年就辞职了,51岁时投靠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形象
安史之后,安禄山占下了东都洛阳,哥舒翰守潼关,玄宗求成心切,派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哥舒翰兵败被俘,高适得以逃出,向西追上了西逃的玄宗,以后就成了皇上身边的人,官也是越做越大,先后出任刺史(州长官)、节度使(军事长官,但逐渐比刺史大),刑部侍郎,最后封侯,死后还被追赠了礼部尚书(宰相),谥号“忠”,有谥号的都不简单。礼部尚书确实是挺大的一个官了,但也只不过是正三品,且也不是唯一的。五年级课本里入选的《蝉》的作者虞世南,还有七年级入选的《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作者李益,也做过礼部尚书。贺知章、韩愈死后也被追赠过礼部尚书。如果只是从品阶来看,韩愈做过京兆尹,李益、白居易做过河南尹,这两个都是从二品(也有资料是从三品),品阶更高。白居易还做过太子少傅,这也是一个从二品的官职,虽然这个主要是一个荣誉头衔。真正的大Boss是写过《悯农》二首的李绅,他死后被追赠太尉,这是正一品荣誉头衔,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公”之一。上面那张表要看清这些信息,还是不太方便,包括一些职位究竟是什么意思,也没办法交代清楚。于是,我又整理了下面这张表。(这张表整理起来非常头大,中途好几次想放弃这张表了……最后还是硬着头皮弄出来了。表里只出现了这部分诗人所涉及的官职,并不全,就这样看起来也够累的。)这张表,每一行按照品阶从高到底大致地排列,同品阶的大致列在附近。竖向的列,从左向右,还是按照上面的出生年份来排。从这张表里面,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黄点出现在越高的位置上,官职就越大。唐朝的官都做些啥?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这是朝廷重臣。五品以上官,用“制授”,五品及以上都需要皇帝批准,所以五品以上的官都算是比较大了,在我们这里列出来的涉及到的42人中,有23人做过五品以上的官,占比过半。六品以下官,用“敕授”,这部分只需要吏部任命就可以了。关于品阶,这个是我们相对比较熟悉的,比如七品芝麻官指代的就是县令,一县的父母官。但是县与县有不同,七品的是“下县”的县令,而像是长安、河南、太原、晋阳、奉先的县令是正五品上。唐朝的文官官阶分为九品。一品到三品,都分正、从,即正一品、从一品。正常情况下,正一品一般是不设的,多用于荣誉加官。从正四品起,再分上下,比如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这样到九品之后,一共是分了30阶,称为九品三十阶。为了更好理解这些官职,我又另外做了一张表,按照部门、职责模块进行了梳理(每张表都做到吐血……)三省六部
唐朝的中央权力运行称为三省六部制,这个制度起源于东汉,之后组织形式和权力一直有演变,到唐朝基本固定下来。1、中书省:主要负责起草政令、诏书。长官称中书令、这是一个正三品官,副职是中书侍郎。2、门下省:主要负责审核中书省的文件,下面递上来的奏章等。长官称侍中,也是正三品,副职是门下侍郎。3、尚书省,这个机构主要是负责政令的执行。长官是尚书令,但是因为李世民担任过这个职位,以后就不设了,副职是左、右仆射(ye4),这个级别稍高,是从二品。尚书省下面设六部,这个大家可能更熟悉一些。3、礼部: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宗庙,宫中红白事,以及科举、外交工作;六部的长官称尚书,比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等,这些也是正三品,跟中书省的中书令、门下省的侍中级别一样。这些都可以称宰相。六部里面,还会继续分成司,一般每部是四个司。比如吏部分为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每司的长官叫郎中。比如吏部郎中,就是吏部下属的吏部司的长官,这些郎中是从五品下。各司的副职叫员外郎,这是从六品上。像杜甫就是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就是这个意思。检校的意思是代理,或者待上任的意思。杜甫诗集
这些诗人里面,可以称为宰相(含死后追赠)的就有9位,分别是:虞世南、李峤、贺知章、高适、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绅。除了这些以外,像是尚书省有个职位叫尚书右丞,王维担任过,后世称他王右丞,这个职位是辅助尚书省的左、右仆射管理人事工作的。王勃担任过朝散郎,这也是尚书省的职位。在中书和门下两个省,还有很多谏官。我们知道唐代在政治上是比较开明的,谏官的地位也比较高,最有名的就是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留下的那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成为一代佳话。唐太宗
中书省下面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门下省有左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这些都是谏官。谏官可能职位品阶不一定很高,比如左拾遗是从八品上,但是他可以列席朝堂,直接向皇帝进谏,所以地位是比较高的。杜甫、高适、白居易、李绅都担任过左拾遗。陈子昂、王维担任过右拾遗。左、右之分是因为上朝的时候,百官分列两旁,从皇帝的视角看,左边是门下省的,所以他们的叫左拾遗。右边是中书省的,称右拾遗。官阶职责倒是没什么差别。御史台(监察职能)
官员手中有权力,就必须要约束权力,所以各朝都有监察机构,来监督这些官员的行为,我们现在也有国家监察部。这个机构的最高长官叫御史大夫,从三品,韩愈担任过。副职叫御史中丞,正五品上,李绅担任过。骆宾王《咏鹅》
继续往下还有一个职位,非常重要,叫做“ 监察御史”,他的级别只是正八品上,可以说是监察机构里面比较底层的官员。但是他们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可以弹劾进言等等。真正是官不大,但权限很大,当官的见了他们都怕。在我们列出来的42位诗人里面,有11个人担任过这个官职。秘书省
这个部门,相当于是国家图书馆,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国家图书馆的皇家藏书,在当时来说就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命脉。下图是现在西安的一个秘书省遗址碑。活字印刷术在宋朝才开始出现,而雕版印刷也要在唐代中后期才开始普遍,所以那时候的书主要靠抄写,抄完了之后,还要编校修改。这个部门还负担国史修撰工作。并且,皇家藏书丰富,在一个知识比较贫乏,书都很少的年代,可以在这里工作,也是可以大开眼界的。像老子据说担任的就是“守藏室之史”的工作,那也是国家图书馆,他出函谷关时被拦住写下了《道德经》,可见古代在图书馆工作的人是很厉害的。老子 《道德经》
这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叫秘书监,从三品,副长官是秘书少监。《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何监,据说就是秘书监。这些诗人里担任过秘书监的有三位,分别是虞世南、贺知章和白居易。下面还有秘书丞、秘书郎、史馆修撰,最底层的职位叫校书郎,这只是一个正九品上的职位。你可千万别小瞧这个正九品上的校书郎,虽然品阶不高,但是他需要非常好的学识修养才能被选中,往往是很多进士的头一份工作……像白居易在书判拔萃科登第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秘书省校书郎。除白居易以外,王昌龄、卢纶、李绅、柳宗元、李商隐都曾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除了秘书省以外,门下省也有一个弘文馆校书郎的职位,太子手下有一个太子校书的职位。内侍省
这其中有一个下属机构叫太常寺,主要负责礼乐、郊庙、陵寝、社坛一类的事务。其下有两个职位,一个叫太乐丞,从八品下,王绩(王勃是其侄孙)和王维都曾担任过这个职务。另一个叫奉礼郎,从九品上,李贺担任过这个官职,共三年,这也是他唯一的官场经历,世称李奉礼。李贺有才,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与“进”同音,为避父名讳而不得参与进士考试,这看起来实在荒唐。因为仕途不顺,他热心于诗歌创作,被后人誉为“诗鬼”,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等佳句,可惜英年早逝,27岁就过世了。李贺 《雁门太守行》
国子监
国子监可以理解是最高学府,兼具现在教育部的职能。这个机构也是随着科举的兴起而设立并逐渐兴盛的。北京现在还有国子监,就在北二环旁边。国子监的最高长官叫国子祭酒,从三品,韩愈担任过这个官职。副手叫国子司业,从四品下。国子监下设六门学科,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每个学科,都设有国子博士和国子助教,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国子助教正六品上。贺知章和韩愈担任过国子博士,李绅曾经担任过国子助教。从这三个人后来的官职来看,能够在国子监当老师的,以后都是挺厉害的。韩愈写过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个张十八员外叫张籍,也在国子监担任过助教和博士,最后迁水部员外郎,最后迁国子司业。继续往下,国子监还有国子监丞、国子监主簿,类似于做行政管理工作的职务。地方官职
以上说的都是皇帝以下的中央官员,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就是地方官。大多数的官员都会有地方任职的履历(现在也一样),还有一些则是被贬外放,或者随军队做文职的经历。在唐中后期,由于地方的势力上升,在地方担任官职的吸引力甚至比做京官的还大。离开是非之地,任职一方,让很多官员的心态得以放松,同时也有一点怀才不遇之感,或者是亲历边塞的凄苦寒凉,民间百姓的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反映社会现实的、边塞苦旅的、山水田园的、壮志未酬的诗就都来了。王昌龄的边塞诗
地方官职中,级别最高的是三个州尹,即京兆尹、河南尹和太原尹。京兆尹是首都长安的长官,河南尹是东都洛阳地区的长官,而太原尹则是当时太原府的长官。当时的太原也称北京,与长安、洛阳并称“三京”。这三个州尹的级别,有说是从三品,也有说是从二品,总之是一个比较高的品阶。唐朝的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体制。唐太宗时期全国分为十个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为十五个道。道的长官叫按察使,下设行军司马、判官、书记等职。但是道这一级在安史之乱以后,原本用于边境地区的节度使制度被广泛使用,后期的藩镇割据状态下,道就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实际意义。所以道和节度使是差不多的意思。担任过节度使的有高适和李绅。还要多说一句的是,打仗的时候,军事长官的幕僚是不需要通过科举和吏部来任命的,这些行军司马、掌书记、判官、行军参谋等职位就为一些文人提供了去处。这些官职本身是临时职位,但后来战事往往不会很快结束,便逐渐成为常设官职了。道往下一级是州,州的长官叫刺史,因为州的级别有所不同,分为上州、中州、下州,刺史的品阶对应为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42位诗人中,担任过刺史的多达12位。唐朝共有328个州,跟现在的地级市数量差不多,你可以理解为是现在的地级市一把手。刺史的下属有司马、别驾和长史,这几个官职也是经常在唐诗中能看到。这个司马的职位实际经常作为贬官的去处,比如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琵琶行》中写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里的江州司马是指他自己。被贬江州司马成为白居易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更多的是“兼济天下”,直言敢谏,之后更多的则是“独善齐身”。白居易《琵琶行》
除白居易外,还有7人也当过司马。当过别驾和长史的只有王翰一人。李白还写过《上安州裴长史书》,这个裴长史据说是裴宽,也是长史。再向下一级是县,县令是一县的长官,下面还有县尉、县丞、主簿。县尉又叫少府,上面提到过,就是维持治安相关的,相当于公安局局长。根据不同县的级别,县令级别略有差异,但基本是以七品官为主。这些诗人里面当过县令的有5位。县尉这个官职出任过的最多,42人里面有15位担任过,是最多的一个职位。这个职位是很多人初入仕的起点,也是被贬之后的一个去处。王勃写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个杜少府也是县尉。李白写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据说是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担任过县丞的则有王绩、骆宾王、王昌龄和王建。担任过县主簿的有王之涣、王湾、李益和贾岛,其中贾岛只当过主簿,他写过《寻隐者不遇》。贾岛《寻隐者不遇》
太子属官
为了体现尊师重道的传统,太子的老师们的品阶都比较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从二品。不过这些职衔后来逐渐成为虚职和荣誉头衔,并不一定要真的成为太子的老师。白居易当过太子少傅。往下的多是一些侍从、规谏和礼仪相关的官职。比较高的叫太子宾客,这是正三品官职,贺知章、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担任过这个官职。继续往下还有太子右庶子、太子左赞善大夫(也称太子中允)和太子校书等职位。了解唐朝官职对理解古诗有什么帮助?
唐朝科举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民间学子们挑灯苦读、崇尚诗文的风气。尤其是诗赋和书法方面,唐朝在这两项上面逐渐走向高峰,客观上促进了唐代文学的繁荣。但是科举入仕这条路毕竟狭窄,有人高中,就必然有更多的人落榜失意。才子们之间的惺惺相惜,迎来送往,谁谁升官了,谁谁贬官了,就有了很多的送别类诗。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很多人在求官的路上,给一些官员甚至是皇帝写诗,以期遇到自己的伯乐,这一类叫干谒诗。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因为家庭原因不能参加科举,他的干谒诗更多,如《上安州裴长史书》《赠玉真仙人诗》《与韩荆州书》等。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
但是官场并非只是做文章,很多人文采斐然,然而性格不适合走仕途,所谓官场险恶。有人辞官还乡,归隐田园,比如张志和,他写了《渔歌子》。有人被贬之后落了清闲,便专心游山玩水、诗词歌赋,比如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游记类散文自成一派。到外地做官,一去三五载,古代通信又不发达,这也便有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贾岛的《游子吟》等等。唐朝设置了驻守安西的行政机构——安西都护府,与突厥、龟兹、吐蕃等北方少数民族恩恩怨怨一个多世纪,再到安史之乱中原地区也陷入战事、军阀割据,有了边塞诗的闻名。“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有了诸多诗人哀叹民生之多艰,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典型。应该说,没有科举,就没有唐诗的兴盛。而如果不是为了入仕做官,那也便没人参加科举了。所以说,了解一下古代的官制、官职,对于我们读懂读人,读懂诗人的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唐朝的官制则是逐渐成型,后来一千多年基本是延续的这个制度。至少从我们统计的这些数据来看,大多数的唐诗是由这些从小饱读诗书,为求取功名,屡屡应试,有求官的,有贬官的,有罢官的,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交往,在外任官的所思所想,边境的战事,等等的情境之下所作。如果把这一层关系搞明白了,就相当于是抓住了理解这些诗词的主要精髓了。毕竟,有如此的文学造诣而不为官者少。至于能在官场上走得多远爬得多高,则又不完全只是才情的问题了。参考文献:
点击“阅读原文”,和作者交流...
最后,福利!
三张统计表,做好了
入群,在“群公告”领取!
注:已经进群的花友可以直接去领,不需要重新加群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