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员》杂志是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刊,2008年创刊。现任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曲润海、尚长荣、徐晓钟、廖奔、裴艳玲,名誉主编胡芝风,主编黎继德,常务副主编高扬。2019年改为月刊,2022年再次改刊,全彩印刷,敬请关注。
《中国演员》第1期封面:刘露
刘露,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京剧表演艺术家。
京剧艺术家刘露:
(第1期第10页)
文 / 张关正 宋军 兰雪窈
巴蜀京剧一枝梅
——我印象中的京剧名家刘露
(第1期第14页)
文 / 崔 伟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京剧演员刘露的成长发展历程
(第1期第20页)
文 / 曹顺成
《中国演员》第2期封面:范军
范军,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曲艺家协会主席,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曲艺表演艺术家。
(第2期第10页)
文 / 王 宏
(第2期第17页)
文 / 赵连甲
中原范儿 · 致范军
(第2期第21页)
文 / 陈涌泉
书人,书会,书魂
——观原创方言剧《老街》
(第2期第22页)
文 / 周大新
透过“三度”看范军
(第2期第27页)
文 / 陈红旭
《中国演员》第3期封面:吴晶晶
吴晶晶,厦门市金莲陞高甲戏剧团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高甲戏表演艺术家。
梅花晶晶玉兰香
——高甲戏表演艺术家吴晶晶
(第3期第10页)
文 / 曾学文
我眼中的楷模人物
——阿晶姨
(第3期第22页)
文 / 黄相平
《中国演员》第4期封面:陈娟娟
陈娟娟,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党代表,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副主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高甲戏表演艺术家。
不为繁华易素心
——高甲戏演员陈娟娟的艺术人生
(第4期第10页)
文 / 叶晓梅
——《围头新娘》中邬英的表演体会
(第4期第25页)
文 / 陈娟娟
《中国演员》第5期封面:王子瑜
王子瑜,艺名小小王彬彬,无锡市锡剧院院长助理、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奖·优秀表演奖”获得者,优秀青年锡剧演员。
——记优秀青年锡剧演员王子瑜
(第5期第10页)
文 / 吴翼民
腔由情生随心走
——听王子瑜的声腔有感
(第5期第23页)
文 / 高 扬
《中国演员》第6期封面:陈素琴
陈素琴,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剧协副主席,晋城市剧协主席,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
从一抹浪花中窥视江河的底蕴
——简说上党梆子《大汉母子》
(第6期第10页)
文 / 王 芳
上党“戏痴”陈素琴
(第6期第22页)
文 / 若 琴
《中国演员》第7期封面:王伟
王伟,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山东青年柳子戏名家。
(第7期第10页)
文 / 王笃祥 张天虹
《中国演员》第8期封面:由腾腾
由腾腾,昆山当代昆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昆曲优秀青年演员。
——昆曲青年名家由腾腾印象
(第8期第10页)
文 / 朱为总
《中国演员》第9期封面:侯艳
侯艳,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宁夏秦腔剧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秦腔表演艺术家。
(第9期第10页)
文 / 高 扬
《中国演员》第10期封面:陈翠红
陈翠红,福建芳华越剧院一级演员,吕派花旦,青年越剧表演艺术家。
倚红偎翠,摇曳生姿
——越剧演员陈翠红的吕派艺术之路
(第10期第10页)
文 / 陈启萍
(第10期第24页)
文 / 陈翠红
《中国演员》第11期封面:单娜
单娜,优秀京剧演员,工梅派,山西省京剧院梅兰芳青年京剧团团长,一级演员,有“三晋京剧第一旦”之誉。
(第11期第10页)
文 / 王 芳
单娜——山西“梅派京剧”的掌门人
(第11期第24页)
文 / 马莉 王辉
《中国演员》第12期封面:孙岚岚
孙岚岚,山西省大同市晋剧院院长,工须生,晋剧表演艺术家。
——晋剧《魏碑往事》心语录
(第12期第10页)
文/ 孙岚岚
孙岚岚艺术人生二三事
(第12期第30页)
文/ 荆 元
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
优秀青年演员 吴鑫
瓯韵新星,风华正茂
——记浙江省温州市青年演员吴鑫
(第1期第35页)
文 / 郭宗民
山西省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
优秀青年演员 程雅琨
潜心问艺,静待花开
——记蒲剧青年演员程雅琨
(第2期第35页)
云南省玉溪市滇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陈莉依
(第3期第35页)
文 / 岳 阳
福建人民艺术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张晓云
(第4期第35页)
文 / 纪蔚然 陈大联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
优秀青年章哈剧演员 玉夯罕
小荷才露尖尖角
——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青年章哈剧演员玉夯罕
(第5期第35页)
文 / 冯晓飞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
优秀青年演员 杜永真
——豫剧青年演员杜永真的艺术追求
(第6期第35页)
文 / 卢中煤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
优秀青年演员 李烜宇
李烜宇:让婺剧焕发青春光彩
(第7期第35页)
文 / 程 敏
山西运城盐湖区蒲剧团
优秀青年演员 张雨
握紧接力棒
——记蒲剧青年演员张雨
(第8期第35页)
文 / 赵文彬
广州粤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李伟骢
(第9期第35页)
文 / 文 瑶
湖南省湘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曹威治
(第10期第35页)
文 / 罗玉婷
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
优秀青年演员 李樊
(第11期第35页)
文 / 申陵锋
郑州市戏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
优秀青年豫剧演员 袁娜娜
——记优秀青年豫剧演员袁娜娜
(第12期第35页)
文 / 贺宝林
三十而立
(第1期第44页)
文 / 德 言
滇剧名家冯咏梅收徒晚会回眸
(第2期第44页)
文 / 杨 婷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舞美卷》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第4期第75页)
文 / 粤 宣
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在苏州举行
(第5期第42页)
文 / 山 人
南国牡丹吐芬芳
——李仙花汉剧艺术50年专场演出及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第6期第49页)
文 / 粤 行
(第8期第46页)
文 / 延 德
(第9期第49页)
文 / 德 任
浪漫唯美的《芙蓉花仙》
(第9期第52页)
文 / 清 川
(第10期第49页)
文 / 德 承
(第12期第61页)
文 / 园 红
梆韵新声,共谱华章
——十省市十剧种戏曲名家演唱会在石家庄举办
(第12期第67页)
文 / 十 春
“新世纪,新名家”名单
(第1期第56页)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第1期第69页)
文 / 仲呈祥
三个“的”的情怀
(第1期第73页)
文 / 蔺永钧
提高戏曲演员的文化修养就是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最大的宗旨
(第1期第73页)
文 / 冯玉萍
成就斐然,气象万千
(第1期第73页)
文 / 樊国宾
聚焦戏曲名家,维系戏曲生态
(第1期第74页)
文 / 宋官林
感念与希冀
(第1期第77页)
文 / 易 栋
我与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的奇缘
(第1期第78页)
文 / 武利平
三十而立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致辞
(第1期第80页)
文 / 黎继德
我心感动
(第1期第81页)
文 / 胡芝风
我们有了热爱,谁也打不倒
(第1期第81页)
文 / 刘玉玲
要加强中国戏曲表演理论体系的研究
(第1期第84页)
文 / 刘文峰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第1期第84页)
文 / 丛兆桓
学习戏曲表演,提升戏曲评论
(第1期第89页)
文 / 王安奎
人气旺,风气正,义气高
(第1期第89页)
文 / 汪守德
我对学会的真诚期待
(第1期第92页)
文 / 赵景发
张继青的艺术魅力
(第2期第78页)
文 / 胡芝风
张继青心中眼中全是艺术
(第2期第84页)
文 / 丛兆桓
昆旦青峰张三梦,曲坛祭酒载千秋
——谈张继青老师的昆曲表演艺术
(第2期第86页)
文 / 安裴智
似是故人来
——在张继青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第2期第92页)
文 / 彭林刚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
(第4期第57页)
文 / 文 宣
展示新时代话剧艺术新成就、新气象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随记
(第4期第63页)
文 / 刘 平
——在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上的演讲
(第6期第57页)
文 / 黎继德
(第6期第61页)
文 / 叶小钢
南戏的价值和泉州的贡献
(第6期第64页)
文 / 王安葵
南戏的产生及在戏剧史的地位
(第6期第70页)
文 / 俞为民
群文戏剧磅礴的时代书写
——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戏剧述评
(第7期第63页)
文 / 曹野默
——首届中国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观后
(第8期第63页)
文 / 毛小雨
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圆满落幕
(第8期第78页)
文 / 勤 耕
群文盛宴,戏剧星辉
(第8期第88页)
文 / 随 湘
——第十八届山西省“杏花奖”戏曲表演组观感
(第9期第55页)
文 / 李小菊
——我眼中的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
(第10期第68页)
文 / 丁鸣 丁汭珂
行当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
——2024粤戏越精彩·广东戏曲行当展演综述
(第10期第82页)
文 / 于 童
——第八届湖南省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剧目展演述评
(第11期第71页)
文 / 刘玉琴
吹响礼赞人民新号角,勇攀齐鲁文艺新高峰
——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第11期第85页)
文 / 夏 源
——2023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年度人物、年度新秀专场演出在宁波举行
(第12期第49页)
文 / 德 扬
(第12期第56页)
文 / 继 来
西安易俗社简介
(第3期第45页)
惊鸿一瞥,声动人心
——甬剧名家王锦文的传承创新之路
(第4期第79页)
文 / 陈也喆
北京雅罡艺术院
(第5期第73页)
与特区同步成长
——深圳市粤剧团
(第6期第79页)
文:/ 月 雯
驰骋蒲坛六十载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发展纪实
(第7期第83页)
文:/ 马 欣
聊城市京剧院简介
(第9期第87页)
文:/ 鹰 空
(第5期第49页)
文 / 侯 露
缅怀恩师梅兰芳
(第5期第57页)
文 / 李国粹
(第3期第84页)
文 / 黎继德
敬重六龄童光辉灿烂的一生
(第3期第89页)
文 / 章金云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成功举办
(第3期第69页)
文 / 国 京
以老带新,以新促创
——“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观后
(第1期第49页)
文 / 景俊美
清廉刚正,为民请命
——观高甲戏《李光地》有感
(第2期第49页)
文 / 安 远
“一泓清水印春秋,一曲赞歌暖人间”
——评临县道情《大河清清》
(第2期第55页)
文 / 郭婷婷
冷峻的热血,紧张的柔情
——评滇剧《忠诚》
(第3期第41页)
文 / 郑荣健
太湖潮流,生生不息
——评大型原创现代锡剧《太湖春早》
(第4期第42页)
文 / 杨文隽
(第7期第49页)
文 / 鲍婧 任欣妍 赵青炘
一念苍生行大道
——评新编历史剧《天道》
(第8期第49页)
文 / 方标军
展现知识青年创业的广阔前景
——观随州花鼓戏《新农人》有感
(第8期第56页)
文 / 随 安
精致,神致,风致
——从《清官李蛮牛》秀娘的扮演看肖笑波的表演境界
(第10期第52页)
文 / 邹迪敏 邹世毅
一部充满爱与善的温情力作
——评芗剧《新嫁娘》
(第10期第62页)
文 / 傅 翔
大型花鼓戏《火宫殿》
——传统花鼓戏的湘派表达新高峰
(第11期第49页)
文 / 陈 浪
——一级演员梁静成功塑造“精卫”艺术形象
(第12期第100页)
文 / 亢思潮
——我的演剧心得
(第7期第41页)
文 / 董 旭
(第8期第41页)
文 / 晓 毅
忆叶盛长先生教我《清风亭》
(第9期第91页)
文 / 朱宝光
(第2期第63页)
文 / 郭宗民
《许爱英从艺五十年回眸》序
(第11期第42页)
文 / 刘文峰
一片痴心为评剧事业的张秀云
(第12期第73页)
文 / 郭宗民
小女生的“女小生”之路
——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杨洋
(第1期第99页)
文 / 贺丽云
艺无止境,唯有攀登
——越剧青年演员陈雯婷印象
(第1期第106页)
文 / 余程鹏
晋剧“爱爱腔”的传承之光
——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杨丽丽
(第2期第101页)
文 / 赵 源
扬帆破浪正当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记绍兴小百花优秀越剧演员娄周英
(第2期第106页)
文 / 吴 洁
用心与观众共情
——记山西省晋剧院青衣演员杨文艳
(第3期第100页)
文 / 张 涛
允文允武,君子如珩
——记绍兴小百花优秀青年演员屠少桦
(第3期第105页)
文 / 钱斌斌
山里娃执拗学唱戏,二十载苦心成正果
——记山西省晋剧院文武小生方建
(第4期第97页)
文 / 龚晋文
舞台人生皆如逆旅,风雨兼程无惧无悔
——记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老生演员楼慧琴
(第4期第107页)
文 / 李 莹
让戏曲与青春同行
——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付美玲
(第5期第97页)
文 / 赵 源
一步一个脚印,变成那个更好的自己
——记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青年花旦孙琴菲的成长之路
(第5期第103页)
文 / 章雅军
上下求索,瑞雪傲立
——记吕剧优秀青年演员何瑞雪
(第6期第95页)
文 / 房 岷
暗香——破茧成蝶的清幽
求索——返璞归真的执着
——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优秀青年演员陈丽侧记
(第6期第103页)
文 / 沈铸枫
郭琦: 以柳琴之名,成艺术之梦
(第7期第95页)
文 / 张 辉
以丑寓美,丑中见美
——川剧丑角表演程式实践运用探微
(第7期第102页)
文 / 薛 川
缘结吕剧甘苦辛,遏云绕梁清凤吟
——记山东戏曲青年名家孙学凤
(第8期第96页)
文 / 徐华云
玉成寒梅,风动玲珑
——记李玲琳表演艺术
(第8期第108页)
文 / 韦 驰
“含熏待清风”
——刘栋印象
(第9期第95页)
文 / 陈 鹏
抱朴求新,宅心仁艺
——记王裕仁舞台艺术
(第9期第104页)
文 / 陈静姝
梆子情缘:祝玉芹的艺术之旅
(第10期第97页)
文 / 贺会刚
一个行当,不同人物,一套程式,万千性格
——浅谈川剧文生程式表演与人物塑造
(第10期第105页)
文 / 王耀超
梨园新秀,梨园魂
——记第三届山东戏曲青年名家李滨
(第11期第99页)
文 / 鹿 珉
芳心良苦,傲雪知寒
——浅谈我的川剧表演体会
(第11期第104页)
文 / 罗 芳
路萌:五音新苗吐芳华
——记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梁晚竹
(第12期第86页)
文 / 鹿 珉
百炼不怠终成艺
——浅谈个人从艺之路与川剧老生行当表演
(第12期第92页)
文 / 周礼兵
(第1期第93页)
文 / 王志生 王国伟
——话剧《天空,还是那片天空》创作谈
(第5期第75页)
文 / 李利宏
——写在章哈剧《乌莎巴罗》首演之际
(第6期第43页)
文 / 毛小雨
——评山西省话剧院的《晋绥儿女》
(第4期第49页)
文 / 汪守德
红色沃土的史诗再现
(第7期第56页)
文 / 雒社阳
黄河浪涌中的家国情怀
——评陇剧《大河东流》
(第9期第41页)
文 / 罗 松
高甲戏乡村喜剧《阿旺的幸福生活》的新开掘
(第10期第43页)
文 / 吕尔端
追寻民族英雄的信仰之光
——简评湘剧《左公柳》的叙事结构和意象化表达
(第11期第55页)
文 / 戴会林
小人物的“节义”金声
——评闽剧《画网巾先生》
(第11期第64页)
文 / 詹小禾
河山铭记,无价宝桢
——记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演出的新编川剧《丁宝桢》
(第12期第43页)
文 / 祝丹妮 梁永康
(第3期第57页)
文 / 谭 志 湘
舞从戏中来
——我与舞蹈《俏花旦》
(第7期第75页)
文:/ 余 琛
我爱中国的《舞姬》
(第12期第82页)
文:/ 万伯翱
非遗大秧歌,塞外一朵花
(第2期第98页)
文 / 师善教
守护生生不息的纯真
——册亨县布依戏民间班社
(第3期第94页)
文 / 成荣蕾
泰山皮影戏创新发展之路
(第4期第87页)
文 / 朱玉馨
侗音不息,余韵悠长
——贵州侗戏民间戏班的坚守与传承
(第5期第65页)
文 / 成荣蕾
新旧共生,繁花盛景:闽剧民营剧团考察
(第6期第87页)
文 / 王小梅
贵港东龙镇大同村师公戏剧团
——广西人生命轨迹的见证者
(第7期第91页)
文 / 韦 玺
张羽军同志讣告
(第4期第93页)
我和羽军叔叔的一段往事
(第4期第95页)
文 / 谢 洪
漫忆郑怀兴
(第5期第85页)
文 / 林瑞武
剧坛丰碑,剧团栋梁,演员知音
——浅谈魏明伦剧作对川剧剧种、剧团、演员的意义
(第6期第75页)
文 / 杜建华
戏曲破圈的勇气和智慧
——从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红说起
(第3期第49页)
文 / 汪人元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
——评北京人艺演出的小剧场话剧《晚安,妈妈》
(第9期第68页)
文 / 宋宝珍
听唱新翻杨柳枝
——观摩肢体剧《鹬·蚌·鱼》
(第9期第72页)
文 / 欧阳逸冰
“剧绘”千里江山
(第9期第78页)
文 / 许 可
小城陋室中的传情与厚意
——澳门小剧场话剧《二月廿九》
(第9期第84页)
文 / 石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