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想要写这篇文章,一开始是因为经历了一件很让人很生气的事情,也许看完大家会有共鸣。
目击事故
事情开始于一件小小的交通事故。
事情说小也不小,因为事故的受害者是一名儿童,正在上幼儿园的幼儿。
孩子跟着妈妈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逆行的电动车撞到了。被撞到之后,孩子立马爆发出让人揪心的哭声,一只鞋子也飞到了离孩子一米多远的地方。
当时正好是下午放学的时候,事故发生之后,妈妈立即将孩子抱回校门口旁边的人行道上。
边上好几名家长和校园保安也赶快围上去查看情况,并帮忙留住肇事司机。
司机还想辩解,说的是方言我没听懂。但是旁边马上有其他家长帮忙反驳:“人家孩子好好地走斑马线过马路!”
我立马get到情况,赶紧补了一句:“你还是逆行!”
在其他同样目睹现场的家长的帮腔之下,司机没能再说什么。
孩子的情况看着还不算糟糕,妈妈决定先把孩子带到幼儿园的医务室先检查和简单处理一下。妈妈带着孩子离开现场之后我就离开了,因为我的娃放学出来了。
耳闻谣言
本来我以为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因为第二天幼儿园也没有发什么特别的通知,家长群也没有特别针对这个事情的讨论,估计孩子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我再去幼儿园接娃放学的时候,听到两个同来接娃的长辈闲聊,说出的居然是:
“听说昨天下午有个小朋友放学在马路上玩,被车撞了。”
好嘛,才第二天,才那么小一件事情,就有“谣言”出来了!
我心头的无名火一下子“腾”地烧起来,立马反驳:“小朋友没有在路上玩,她只是跟着妈妈过马路,走得还是斑马线!是电动车逆行撞过来的!”
“TA肯定是做错了什么”
我为什么生气?
我当然会生气!
因为这个事情,触到了身为一名女性的我的敏感神经——受害者有罪论。
一般谈及这个话题的情景,会在霸凌、性侵等更加严重的事情上面。
在此之前,我完全没想到:这么小的交通事故,在这么幼小的孩子身上,居然也会遭遇这样的言论。
在那一瞬间的情绪上头之后,回过头来反思这个事情,发现不管事件大小,其实“受害者有罪论”背后映射出来的潜台词其实是相似的。
那就是——
TA遭遇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
所以我不要犯错,我就不会遭遇同样的事情。
将“交通事故”归咎于孩子的“在马路上玩耍(其实并没有)”,源于对自己交通事故的恐惧,用“我不让我的孩子在马路上玩就不会遭遇交通事故”来进行自我安慰。
这跟将遭遇性侵归咎于受害者的衣着和行为,背后映射出的“我不像她那样就不会遭遇性侵”的潜台词,里面的思维逻辑是一样的。
可能还有人会同理加害者,这里面的潜台词就更阴暗了。
源于恐惧的歧视
这种来源于陌生人的恶意,这种社会普遍存在的偏见,“受害者有罪论”不止伤害着像性侵、霸凌或者是我目击的普普通通的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也伤害过并且在持续地伤害着本就很不容易的孤独谱系人士的家庭。
最典型的代表可能就是1943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里昂·坎纳(Leo Kanner)教授提出并被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诺·贝特兰(Bruno Bettelheim)发展的“冰箱妈妈”理论。
“冰箱妈妈”理论的盛行,原因无外乎这个理论迎合了跟“受害者有罪论”一样的逻辑
——我不做错我的孩子就不会这样。
这种自我安慰的强大,导致了“冰箱妈妈”至今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仍有余音。比如下图这样的文章标题。
现在还有人利用大家对孤独谱系的恐惧,就为了进行商品促销去宣传孕期孕妈妈“没做对”什么事情(主要是没有吃什么保健品)就容易生出孤独谱系的宝宝。
可能有人会觉得一篇两篇这样的带货文章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网络世界充斥着这样的信息,就会带给整个社会这样的印象:这个妈妈肯定是做错了什么,害得他的孩子患上了孤独症。
难,但正确的事情
无论是受害者有罪论,还是谱系家庭的“家长有罪论”带来的羞耻感,都会给相关人群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最重要的是,羞耻感是相关人群主动寻找专业帮助的巨大阻碍。
不管是全球普遍的性侵事件的过低的报警率,还是特需儿童家长普遍存在的对诊断和康复的抗拒,“我做错了什么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带来的羞耻感都在背后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要改善包括孤独谱系人士在内的特需人群的生存环境,亟需全社会对孤独谱系的认知的进步和态度的改观。
我们期待全社会都能用中性甚至正面的眼光看待孤独谱系。拥有孤独谱系的特质的人士和拥有一个有孤独谱系特质的孩子的家长,终有一天将不再需要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
这很难,但我们可以从今天开始努力。
您的阅读· 点赞 · 转发 · 就是最大的支持
编辑 | 悦亲庭学堂
Happy Parenting Club
文案 | 会吃键盘的狼
配图 | 网络
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