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成为谱系孩子的“妈妈”需要这样做!干货收藏!

文摘   健康   2024-08-17 20:00   中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督导团队寄语:


第一次收到Orange妈妈的求助,当时的她正陷在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并且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立刻出发。


所以,种下一颗小种子就好,让妈妈知道儿童发育的规律、儿童的发育里程碑以及有关孤独谱系的各种正向积极的科普


润物细无声,有了温暖的阳光和露水,等待……


让我们有信心启动这次为期9个月的在线远程“家庭内生干预督导”是爸爸最终做出了决定:我们全家都准备好了,我们自己也有谱系特质,我们会全力以赴开始学习,从改变自己开始。


整个干预过程,除了妈妈全身心投入每天2小时(拆分成好几个时间段)的家庭干预,在外出差的爸爸为此每周都会坚持回家干预两天,平时保持在线接受督导。


9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孩子进步了,爸爸妈妈有信心了,而作为督导团队,我们收获的是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家庭确实非常适合“家庭内生干预模式”,并且几乎以一种我们难以相信的效果真实呈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想大声呼吁:

谱系的孩子有未来!

从家出发,掌握方法,早识别早干预。

一起擦亮钻石,

让更多谱系家庭看见希望!


我们为这个家庭设计了可爱的卡通IP,是温暖有爱的“喵家庭”,希望今天的故事,可以让更多同样陷在困境里的谱系家庭看见暖光。


我们相信,温暖的力量会让谱系家庭走的更远,因为“暖光”是万物生长的能量!



陷入困境的妈妈

我是一位妈妈,我也曾幻想过与孩子嬉笑打闹的场景,这也是很多妈妈想要宝宝的最朴素的期待了,可这最朴素的亲子情感连接却是我体会不到的。


因为我有一个谱系孩子,我的宝贝不跟人玩,对人缺乏兴趣,只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转一切可以转的东西,兴趣单一。



我想与他互动,可是叫他不理人,尝试用其他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看一眼继续回到他的舒适区,与他互动挺让人头疼的。有时带他去公园,公园里充斥着孩子的欢快笑声,而我的孩子去公园只关注声音、灯光,其他游乐设施几乎不玩,有时我跟他爸吐槽好像我们跟宝宝找不到在一起的快乐感觉。


我很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会吸引爸爸妈妈注意:“爸爸妈妈,快看,这是…”而我们家孩子却不会。



很多时候我是焦虑的,甚至一段时间抑郁,他发育落后,我其实很早就怀疑我家宝宝是谱系,但一直在回避,网上很多对谱系的负面评价和刻板印象,这让我难以接受。


那段时间与老人的教养冲突,孩子的发育红灯,面对种种困境,我觉得自己很渺小,无力感很强烈。所幸的是我最后鼓起勇气,说服爸爸一起出发,帮助孩子,帮助整个家庭重新看见了希望。


现在再回望几年前的自己,我终于释然了。

 


是妈妈让种子发芽了

喵医生的宣教科普其实早已在我心里埋下一颗小种子,那时候宝宝才不到一岁,后来当孩子的报告单上医生打出“疑似谱系”的时候,我觉得我不能再等了,该出发了!


于是鼓起勇气找到了喵医生,我还记得当我告诉喵医生孩子的情况以及我们的困扰,喵医生说,我已经早就在等着你们了。


啊!原来,其实喵医生早就察觉了端倪,只是要等着我们自己“让种子发芽”!意识到我们自己身上的谱系特质。


我和爸爸终于猛然醒悟——是我们自己首先需要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互动方式!


想要改变孩子

首先改变自己



这次,我不再退缩,我要抓住救命稻草,放下焦虑,做一件正确不后悔的事情,带上孩子的爸爸,一起为孩子做家庭干预。


为什么选择“家庭内生干预模式”?


因为,家庭干预是一件永远错不了的事,至少对孩子对父母都没有伤害。而如果我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话,盲目等待,对孩子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遇见“家庭内生干预”

我们做的干预项目是基于美国PLAY Project本土化的家庭早期干预模式——家庭内生干预模式


  • 这是一种以家长为主导,在发育行为教练的督导下,帮助父母系统学习发育行为管理理论和实践,成为孩子的人生教练,同时帮助父母掌握与孩子玩的技巧,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和社交情感发展的家庭干预模式。


家庭内生干预模式,注重的是给父母更多技能和支持。因为想要种子开花结果,首先是“土壤”,而我们作为孩子的土壤,确实不知道面对孤独谱系的孩子该如何做。


 同样是“玩”,但是这种不是单纯的疯玩,也不是指导性的玩,我们平时也自己学了不少游戏技巧,但是这些玩法对于谱系孩子来说效果很微弱,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哪里玩错了”


而家庭内生干预中我们的督导老师巧毅老师、喵医生和江绿老师督导我们有技巧地玩,专业地玩,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   


原来,这样才能和谱系孩子“玩起来”!


养好谱系娃,原来要这样学!

首先,督导老师会评估孩子的功能发展水平感知觉运动特点舒适区,这决定了孩子喜欢怎么跟我玩。



其次,我的孩子在低功能发展水平上是有漏洞的,他一个人玩几乎都处于舒适区,我想参与互动但总是加入不进去,直到我学习“兔子洞技术”,我初尝到与孩子玩在一起的甜头。


有一次我儿子在他的舒适区,不断地转风扇,我在其一旁描述,利用他喜欢的感知觉特点,我在他的想法上,用唱歌的方式进行假扮我是风扇,我要飞到…”。他丢下风扇,看着我,跟随我的主意,模仿风扇,我们进行了简短的游戏互动。


我觉得兔子洞技术太神奇了,他就在他的舒适区跳出来了,开始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并回应我,以往的困扰在此刻我找到了办法。


过往我们不理解孩子总是要重复玩,而总是要阻止他玩他喜欢的东西,兔子洞技术的一个环节“模仿”,我感觉孩子得到了大人的认同,进步特别大。我们模仿他的动作、语言,他会关注我,也露出会心一笑,在模仿过程中,我加入微小的变化,孩子也会跟随我的主意,回应我,这样一来一往,就像打乒乓球一样。孩子玩的很开心,终于有懂他主意的人了。



第三,经过1~2个月大量的“跟随”、“描述”,“对他说,替他说”,我的孩子改变过去复述听过别人的话,词不达意的蹩脚语言表达,他有了自主的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和表达也大大的提升。


孩子在舒适区频率也低了很多,玩法更丰富,加入假想元素,富有想象力,舒适区减少了,自然就要找人玩了,也是巧毅老师经常说的,做家庭内生干预还有一个“后果”——就是孩子太喜欢和父母玩了,经常要粘着父母玩


现在孩子对人有了兴趣,他喜欢跟小孩子和父母玩,互动起来像水一般流动,很顺畅自然。现在我的孩子真的渐渐成为“别人的孩子”,他会共享、会炫耀、会商讨,我能真情意切体会到与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感觉,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也正是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发展早期的情感连接,才能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基础。


从“社恐”大人,居然变成“孩子王”

在整个督导的过程中,我自己从以前真的很内向,其实有点“社恐”,真没想到学习家庭内生干预,我自己居然变成了“孩子王”


不仅我家的孩子想跟我玩,邻居家的孩子常常邀请我一起玩。有时为了游戏需要,“戏剧化”表演,我还要故意给孩子“制造好玩障碍”,孩子秒懂我在使坏,玩到一起开怀大笑。


我感觉我自己变成了一个小孩子,终于弥补了小时候不太会玩的自己,真切体会与孩子游戏的开心。当与孩子玩到一起去的时候,孩子与大人的心情都愉悦,大人的愉悦多了一份看到孩子的进步,甚至哪一天没有与孩子玩都空落落的。

干预结案,但这是新的开始

9个月完整的家庭内生干预结束的那一天,当再次谈及干预体会时,我的哽咽和委屈一起涌上心头。


我很感谢找到喵医生和巧毅医生的团队做干预,让我与孩子相互成长,共同进步,构建积极关系,它让我从焦虑抑郁中走出来,因为我有方法了,这也是喵医生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干预虽然结束了,但却是新的开始。孩子的挑战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孩子的挑战不同。我相信我可以用好“家庭内生干预”给我的秘籍,因为相信,所以可以勇敢地带着我的谱系娃一起成长!


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拥有一个谱系娃,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大家:


找对方法,从家出发

希望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谱系孩子一定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

只要

你们相信!



延展阅读












您的阅读· 点赞 · 转发  · 就是最大的支持

编辑 | 悦亲庭学堂

Happy Parenting Club

案 |Orange 妈妈

配图 | 网络

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