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记:
近日,网上有一则“1岁女童遭陌生人关进机舱厕所‘立规矩’”的新闻冲上热搜。叫好声有之,但更多的是质疑两名成人对幼儿的霸凌以及幼儿监护人被一众态度裹挟下的“不作为”。
图片来源为红星新闻
在“父母不教育就让社会替你教育”的言论甚嚣尘上时,为了在旅行中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保护孩子免遭陌生人“管教”,大多数父母可谓是想方设法、煞费苦心。
前有为周围乘客准备百份“致歉包”,后有“剥花生、剥卷心菜”等试图让孩子安静下来的“小妙招”,引来网上无数叫好声。
事实上,站在发育行为的角度看,语言表达能力尚不成熟的婴幼儿通过哭闹表达需求,本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在一些难以避免的旅程中,尤其是在密闭的空间内,婴幼儿往往会感到较成年人更为强烈的不适,却没有能力描述出来。
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这是生理感官受到激惹以后的正常行为反应。
如同成人突然被惊吓,会下意识地说:哎呀,妈呀!
如果到了特别闷热的环境,会说:热死人啦!并自我安抚自己的情绪。
不同的是,儿童的前额叶尚在发育,同时感官往往比成人更灵敏,所以比成人对周遭环境变化感受更明显的同时,又缺乏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所以,更加需要成人帮助年幼的孩子。
但随着当前社会对婴幼儿哭闹的容忍程度越来越低,所产生的矛盾不断升级。
因此,我们经常能在高铁上看到“请照管好您的小孩,以免打扰到他人”诸如此类将成年人的需求凌驾于婴幼儿本能之上的“提示”。
更有乘务人员一看到孩子出现在高铁/飞机上就如临大敌,一上车/飞机就对父母反复提醒。
这种隐形的歧视让大多数父母在旅途中唯恐打扰到他人受到指责而感到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此氛围下,尤其特需孩子例如:高敏感、孤独谱系、多动症儿童的出行就更加艰难了。
事实上,在旅途中,喧哗的声音并不完全来自于孩子,视频外放声、接打电话声、高谈阔论声等等,却鲜有人制止。
暂且不论这种现象更深层的心理原因,如何保护孩子不受极端情况困扰,让孩子在长时间的旅途中更舒适、更配合,是我们能够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做到的。
1.从短程到长途逐渐适应
旅行毕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特别是对婴幼儿。因此由近及远,逐步适应是更好的方式。可以按照市内-省内-省外的顺序,从半小时的旅途起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出行。
2.了解孩子的感知觉信息处理模式
⊙对听觉、视觉敏感的孩子来说,隔音降噪耳机和墨镜能够帮助孩子减少声音和光线带来的不适,缓解焦虑。
⊙对本体觉寻求喜欢跑跑跳跳的孩子,可以在上车之前让孩子帮忙推/提行李,以满足孩子的感知觉信息输入需求。
⊙嗅觉敏感的孩子可能不太喜欢车厢内的某些气味,父母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味道做成香包帮助孩子缓解。
⊙在乘坐飞机时,因气压变化造成的不适可以通过吞咽咀嚼、打哈欠来解决。但对年龄更小的幼儿来说,除了增加吞咽、哄睡之外,给予母乳安抚是更好的方式。
3. 预先告知行程安排并沿途做好预告
预先告知将要发生的事情能帮助孩子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并且保持情绪稳定。特别是对孤独谱系和多动症儿童来说有更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在出发前的一段时间就将旅行计划提前告诉孩子,包括:乘坐的交通工具、时长与距离、是否换乘、途经地点和终点、目的地旅游计划等,让孩子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更容易情绪稳定地配合父母的旅行安排。
对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一起参与到旅行的计划中,通过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去哪里游玩、要带哪些行李物品、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发时间以及在不同环境需要遵守的公共秩序等。让孩子通过深度参与提升自主性和成就感,从而更配合旅行安排。
4.用视觉提示提升孩子配合度
这里介绍两种非常好用的视觉提示方式:
(1)声量卡
用图片方式提示孩子当前音量,并提醒孩子用适当的音量说话。在此建议家长提前先在家中和孩子多次使用并熟悉后,外出时孩子才能够更配合。
(2)出行卡
结合上文第3点预告行程的内容,提前将整个旅程的内容进行视觉化呈现,每经过一个站点/地区就可以让孩子进行标注。在旅行结束后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
除此之外,在出行前带上一两件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安抚物,设计几个可以在交通工具上进行的小游戏,带上绘本和画笔以及孩子喜欢的健康的小零食等等,都是可以让孩子在旅途中感到更有趣的方法。
(儿童出行的手绘流程卡示例1)
实际上,不管我们提前准备得多充分,对那些年幼的婴幼儿来说,旅途中仍然有太多因素会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被安置在狭小的空间,遍布四周的陌生人,不太好闻的气味,太低/太高的温度和光线,经过山洞时的轰鸣,飞机起落的气压变化等等,都会让婴幼儿感到痛苦并哭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不容易被安抚的。
婴幼儿难免有需要出行的时刻,一旦哭闹,受影响的除了周围的旅客,首当其冲的其实是更加慌乱的家长。
他们一方面因为孩子在忍受痛苦而感到焦虑,另一方面又为打扰到他人而感到歉疚,更可能因为难以安抚孩子持续的哭声而感到惭愧。
这时如果周围出现了指责,家长很可能因为难以承受来自公众的压力而不敢捍卫原本正常属于婴幼儿的基本权利。
作为旁观者,与其指责,不如主动表示理解,并给出正确的行为管理支持。
指责一个已经尽力安抚却收效甚微的家长“能不能管好自己的孩子?”显然没有太大的意义。
倒不如帮忙逗逗孩子,也许反倒更容易结束这让人焦躁的场景。释放理解和接纳的信号,例如微笑和关心,哪怕此时保持沉默,对家长来说,也是无声的支持。
孩子是全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一个社会能更加理解和包容婴幼儿难以抑制的哭闹声,那我们无疑是向着文明又前进了一步,而一个文明的社会最终一定会让所有人受益。
而如果一个社会连婴幼儿难以抑制的哭闹声都无法容忍,我们的未来又将走向何处?
您的阅读· 点赞 · 转发 · 就是最大的支持
编辑 | 悦亲庭学堂
Happy Parenting Club
文案 |IF-017 燕姐姐
配图 | 网络
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