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浩
科技巨头们在9月扎堆的新品发布会,因为划时代的新品被称作“科技春晚”,在老牌厂商们的创新几近停滞后,反倒是蜕变后的“野蛮人”,能在多领域拿出让人心潮澎湃的产品。
前不久,问界M9推出五座版,智界R7开启预售,华为趁热打铁,但并非没有烦恼,虽与BBA们处境不同、出身不同,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用户的“面子”、为了自己的“票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鸿蒙智行与BBA们的实验仍在继续。
颠覆从何而来
本次新品发布会上,智界R7开启预售,价格26.8万元起。从定位到外观,智界R7无疑都瞄准了Model Y,相比之下,前者的硬件水平更新,智驾逻辑也有所不同。智界R7搭载“满血”图灵平台,全系标配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架,支持智能预瞄识别路况、悬架6自由度智能调节等功能。
另外,全系800V平台在鸿蒙智行8万合作充电站加持下,也在一步步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智驾方面,智界R7搭载的HUAWEI ADS 3.0高阶智驾系统,被余承东称为“断代式领先”。
问界M9新增的五座版本也正式上市。作为一款上市9个月大定量超过14万、连续5个月位列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第一的后来者,问界M9彻底改写了50万以上车型市场的格局,7月单月问界M9销量更是超过后20名的总和。
鸿蒙智行对传统市场的颠覆,源自于与产品逻辑的独到理解,数字底盘的精准与智能、科技配置加持的豪华、营销层面的强悍,这些积累并非只在一朝一夕,BBA们的窘境也不能只归咎为转型缓慢,放在更广的维度上,在各行业开启新纪元的,都是“跨界”且有备而来的选手们。
跨国车企 转型是认真的
而站在传统豪华品牌的角度,变革的压迫并非只来自新势力,而是用户消费观念趋势上的转变。随着汽车消费观的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关心的是每个日常用车场景下,车辆配置带来的体验是否完整、核心价值占据车辆价格的比重是否合理。
品牌的营造固然重要,但作为品牌的基石,产品层面若存在明显的脱节,相对应的品牌体系自然将瓦解。一位传统一线豪华品牌销售透露,前来进店的中大型/大型SUV消费者,大多都会对比问界M9,且都拥有或者曾经拥有BBA车型,增换购新车时,这些用户对于品牌、配置的理解和评判标准更加独特深入。
这也正是传统豪华车企破局的关键,控制成本、提升智能电动化水平、更新品牌打造逻辑需要在同步进行。具体战术上,充分利用国内产业链优势、加强本地化研发力度,成为了在智电时代盘活中国、全球业务的关键。
这也确实是近些年BBA加大在中国投入的方向,不久前,奔驰宣布与合作企业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并将GLE SUV的国产化提上日程;奥迪开启品牌史上最大规模产品布局,并与中国本土车企、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传统豪华车企们的反击强而有力,且已逐渐进入成果期,不只是在50万以上金字塔尖的市场,新与旧的对撞将更加激烈。
华为探“界”路远
华为凭借着科技加持的豪华,收获了相当数量的高端用户,但绝非没有烦恼,同时参与鸿蒙智行四个“界”的合作,在战术与战略的投入量级绝非简单的一个“鸿蒙智行”品牌。
首先在销量结构上,今年前8个月,问界品牌销量就占到了鸿蒙智行的9成以上,而问界的半边天又是由问界M9撑起,虽然问界M9的利润可观,但毕竟50万级别市场的基盘有限,华为的盈利模式也注定需要更大的销量支撑,在20万级别和20万以内的核心市场,鸿蒙智行需要更多探索。
其次在产品的动力形式上,鸿蒙智行在电动领域尚未取得增程领域的成就。问界M9增程版本贡献了约9成的销量,智界S7经历风波后未能贡献稳定可观的销量。享界S9的预定量可观,但能否复制问界M9现象还尚无定论。
在品牌层面上,相对问界明确的科技豪华家用属性,用户对于享界、智界的认知尚在初期。例如享界S9并未延续问界M9的“科技豪华”,宣传口径仍是鸿蒙智行颠覆的“行政”等字眼,对于强化统筹鸿蒙智行品牌来说,是否有益还有待观察。
余承东曾表示,鸿蒙智行的开端,“问界”含义就是对跨界合作进行探索,在四个品牌还未“火力全开”的阶段,华为和合作伙伴的每一次尝试都将对塑造鸿蒙智行起到决定性作用,如何保持新锐保持正确,也绝非易事。在饥饿中奔跑,将成为华为、BBA们接下来的新状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