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西政资本原创,转载需经授权
因上周被禁言,所以今天才能发文,望各位见谅。
很多同行问2025年“大放水”的钱会流向哪里,从近期的政策动向来看,地方政府(含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的化债、新质生产力及新产业方向的投资、新基建和城市更新、“两重”和“两新”等肯定是承接“放水”的重点领域。
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推进城市更新等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城市更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关于2025年城市更新的重要性,我们在《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改造被列入国家2025年重点任务》一文中已做详细阐述,因此大家很有必要密切关注后续的市场和业务机会。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及新产业方向的相关业务机会也很值得留意,尤其是“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过程中“国资”的大规模下场,目前甚至已主导着整个产业和市场的走向。为便于说明,我们今天跟大家聊聊地方政府目前如火如荼的“资本招商”大战。
先说一下“资本招商”是怎么来的。
2024年8月1日,国家首部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法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跳出原有的“给土地、返税收、给补贴”的招商引资旧逻辑,积极探索更加公平、高效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企业服务模式。
在上述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并购招商、种子招商、组团式招商等方向进行了非常多的探索,其中“资本招商”凭借其精准高效等特点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重点实施的新型招商模式。
简单来说,“资本招商”就是地方政府利用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购买拟入驻或拟落户到当地的目标企业的股权,进而撬动目标企业的投资投产,最终以基金运作吸引优质产业、企业、项目落地,有力促进当地的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2024年6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办发〔2024〕31号)。2024年12月初,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以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
根据市场的统计数据,截止当前,在中国的母基金行业,国资(含市场化母基金)的比例超过了90%,其中政府引导基金占据着近80%的比例。随着融资端美元基金的退出以及民营资本的大量离场,2025年国有资本在市场的比例只会继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LP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行政干预色彩也还是非常浓厚,国资委2024年对创投类国有企业的大面积审计和巡视就是个很现实的例子,政府引导基金最终还是要逼着子基金的GP(以民营企业居多)给出退出计划或者通过股权回购诉讼等方式解决退出问题,也即国资LP整体上还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
从创投行业的角度来说,现在并不是市场上没有钱或者没有投资活动,而是那种不带非商业诉求、按照行业规则恪守LP身份角色且不越界的钱已越来越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亦倾向于认为,政府引导基金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把股权投资基金作为实施产业政策的工具,同时作为推进当地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市场化”工具。最典型的反映是,政府引导基金目前还在持续下沉,不少三四线城市、区县级城市也开始设立引导基金,纷纷将股权投资视作地方发展的重要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2024年做的国企、城投的“F+EPC+O”业务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国资都被要求严格遵守投资的纪律,比如算得过账的项目才能投,投出去的资金必须要稳定在X%的年化收益率,而且还得面临非常严格的考核。
尽管如此,就国资本身在市场上的出手而言,目前确实已成绩显著。2024年以来,至少有20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变更为了地方国资。另外以2024年9月份备案的创投基金的出资结构为例,光政府类资金就有201次的出资,位居出资榜第一,近半年内北京、南京、成都等地方国资陆续成立的并购基金让市场尤为关注,而且地方国资与上市公司共同成立的产业基金数量也在迅猛增加。
如果说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已成不可逆转之势,那么股权投资肯定就是地方发展的绝对重要工具。以青岛为例,近几年来青岛国资控股并购、投资动作都很频繁,其中清洁能源公司、新材料公司等都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并且能与城市现有产业相互结合,充分完善本地的产业链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方面对地方政府的“资本招商”存在一种更加现实的看法,很多人认为地方国资“资本招商”的KPI并不是产业投资的战略协同,也不是财务投资的财务回报,而是重中之重的GDP。事实上,地方国资只要能顺利控股几家行业龙头,便可以帮助该地在省内GDP排名实现跃升,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国资基本不会买任何亏损的公司,因此“资本招商”层面对目标企业的筛选要求其实并不低。
地方政府的“资本招商”能走多远,大家拭目以待。因我们目前对地方国企、城投平台的资金投放基本都还是在传统的基建、城市更新等项目领域,因此我们非常好奇,地方国企、城投/产投平台在“资本招商”涉及的资金投入方面,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地引入我们这些社会资本的资金,并通过回购安排等实现我们这些投资机构本金和收益的顺利退出。
更多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产业投资运营项目的交流和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专业文章链接
1. 花钱成了重要任务
2. 上什么项目才能拿到钱
3. 保住财富的好方法
4. 电商平台要被“强监管”?
5. 变回小甜甜了
一、城投业务
1.城投债认购
2.城投非标业务:股权投资、F+EPC、融资租赁等
二、地产及城市更新项目前融业务
1.招拍挂拿地及城市更新项目前期融资
2.保障房/定销房等项目的前融和代管代建业务
三、财税及跨境业务
1.城市更新及开发建设项目税筹服务
2.金融产品销售、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的税筹服务
3.资金出入境及跨境投融资服务
PS: 非常欢迎同行加入我们的互动交流群,因群成员人数已超过自行加入的限制,请添加西政资本的微信号XZ-ziben,由该微信号邀请您加入互动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