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见
普华永道储能行业报告的拆解与分析
分析解读背景:《普华永道:储能行业趋势洞察》属于普华永道“能源新纪元系列”,聚焦全球及中国储能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前景。小编将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四个角度做高度概括解读,具体资料下载可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能宇宙社区的知识树上获得。
数据
基础数据采集
市场规模数据:2023年全球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新增装机量接近全球的50%,储能市场规模呈显著增长态势。
增长率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10GW,CAGR (年均复合增长率) 达30%,其中中国的工商业储能CAGR可达71%。
市场份额数据: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 86.5GW,占全球市场总量的30%,其中新型储能累计装机 34.5GW,占比不断提升。
价格数据:2022-2023年间,储能系统价格下降显著,度电成本持续降低,储能系统初始投资成本亦随之下降。
成本数据:储能系统单价持续下降,以提高市场经济性;例如,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结构中,电解液和隔膜是重点优化对象。
数据可靠性评估
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普华永道、CNESA(中国储能联盟)、BNEF(彭博新能源财经)等权威机构。
采集方法:通过市场数据、政策文件、企业公告等多渠道采集,确保数据的全面性。
样本代表性:覆盖中国及全球主要市场,数据涵盖不同储能技术及应用场景,具备行业代表性。
时效性:数据截至2023年,趋势预测延伸至2030年,符合当前市场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可能的偏差:部分预测数据基于假设,未来政策变化、技术突破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偏差。
信息
数据间关系分析
趋势分析:
历史发展轨迹:中国储能市场由政策驱动进入商业化初期,逐渐向市场化发展过渡。
未来趋势预测:预计2030年储能实现全面市场化,独立储能盈利模式多元化,工商业储能需求持续增长。
对比分析:
横向对比:全球主要市场(如欧美)储能装机规模显著增长,与中国竞争加剧。
纵向对比:储能装机规模从2023年的86.5GW逐步提升至2030年的180GW。
结构分析:
产业链结构:上游电池环节集中度高,中游系统集成商多元参与,下游开发商/投资方多为央国企。
竞争格局:头部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且不断扩产;新型储能技术竞标带动多样化技术路线发展。
客户结构:以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数据中心等为主,满足削峰填谷和需求响应等多种需求。
关键信息提炼
异常数据识别:不同省份的峰谷价差不均衡,最高可达1元/kWh,部分省份需求增长远超平均水平。
拐点确认:预计2025年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
关键事件梳理:政策引导、多省份储能项目招标、技术突破等对市场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知识
现象归因
内部因素分析:
产业特性:储能市场高度政策依赖,储能项目的成本和盈利模式直接影响投资积极性。
技术变革: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新技术逐步从示范转向商业化,具备替代传统锂电池的潜力。
商业模式:以工商业削峰填谷和虚拟电厂为主,盈利模式包括峰谷套利、辅助服务、需求响应补贴等。
外部因素分析:
政策环境:国家和地方政策提供容量补偿、补贴机制,以推动储能经济性发展。
经济环境:储能系统价格下降显著,进一步提升了储能的投资回报率。
社会环境:随着低碳经济转型,储能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受社会及企业关注。
技术环境:储能技术多样化发展,推动储能系统价格下降,提升市场竞争力。
规律总结
周期性特征:储能行业受政策驱动周期明显,商业化初期以政策补贴为主,规模化阶段后逐步实现市场自我调节。
结构性特征:产业链上游集中化,中游竞争激烈,下游投资壁垒较高。
创新特征:新型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储能正在探索规模化应用,产业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
智慧
战略洞察
机会识别:峰谷电价差扩大、储能价格下降以及需求响应政策将带动工商业储能需求持续增长。
风险预警:技术路线的多元化导致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降可能会影响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
竞争优势分析:技术和市场渠道布局是竞争核心,具备技术积累和大规模制造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
行动建议
短期战术建议:关注各地峰谷电价差、政策动态,灵活选择项目地区和策略;加强与政府的互动以争取政策支持。
中期策略建议:提升供应链自主能力,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逐步参与国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机会。
长期战略建议:布局长时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氢储能,以应对未来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长期平衡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全球竞争力。
END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 | 能宇宙
配图 | 原作者
免责声明 | 本文中表达的所有观点和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能源情报局确认或赞同其内容或观点
新能源号外 尽在情报局
请长按二维码 聚焦新能源
欢迎投稿
诚招小编
商业合作
微信号 | EnerZMedium
邮箱 | contact@NernstEnerZ.com
独家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