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稿+音频版67,放鲁智深钓少华山

文摘   文学   2025-01-15 17:13   广东  


吴用回忆录已更新至第五稿,新增内容和歌曲不少,因此试着做下语音版。由于内容庞大且复杂,靠个人很难做到完美,有砖请轻拍,有爱请传递。

吴用回忆录之 

第67,放鲁智深钓少华山



一日议事会上,宋江开心地说:近日梁山忠义事业频频报喜,各部门主管头领都兢兢业业,新加入的头领也日见进步,都是壮大我梁山之举。如此下去,不消两年,我梁山就成了气候,届时天下也有我梁山的话语权了!各位兄弟还有没有要说的啊?还有没有喜事、好事要汇报啊?

周通站了出来:宋大哥,我发现王英在山上玩弄女人!

李忠插话:周兄弟,是不是你没有女人玩弄就妒忌了?

众人哈哈大笑。

晁盖插话:你们笑什么!听说王英把几个土匪婆子都搞怀孕了,简直是败坏梁山形象。需要严惩,以儆效尤!

宋江: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换件衣服穿、把旧衣服穿出个破洞没什么了不起的,手足没了还如何做事?还谈什么梁山的未来?我与晁大哥的看法恰恰相反,我觉得周通兄弟说的是好事,是喜事。王英兄弟的行为就是在制造梁山的未来,而且是批量地制造,为梁山添加新的有生力量。添丁不是喜事吗?当然有些不守妇道的女人以丑色勾引王英不成,反过来污蔑他乱搞,也是很可能有的,这些不必理会。

吴军师,你看看山上有多少首领的孩子可以开蒙了,凑够一定人数就给他们办个小学堂吧,让他们从小就学替天行道,做个文武全才,将来才能为梁山做出大的贡献!以后有条件了,我们还要办个梁山大学堂,让各个头领都能掌握文化,学到替天行道的精髓。掌握了文化,就能和大头巾较量了;掌握了精髓,就可以长缨在手缚苍龙了。

晁盖:你说的都有道理,可是这“好汉不近女色”是你的口头禅啊!怎么现在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宋江: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如今听说连燕云地区都汉化了,都要恢复科举取士了。我们如果还用昨天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世界,固守于旧道理、旧说法,一门心思地做一个只会吃喝抢的土匪,不思进取,我们能有什么出路,什么未来?现在是时不我待啊兄弟们,哥哥们!如果我们不想着如何团结兄弟壮大梁山,而是排斥兄弟自我阉割,那不是自我拆台吗!

吴军师,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这宋江就是喜欢给我出难题。我好好的一个军师,你不是请我参赞军机和战略,老是要我给你擦屁股,尤其是这种今左明右、自我打脸的事,而且还是老大和老二之间的争执,你让我这个老三怎么圆?

我觉得两位哥哥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从梁山事业的未来发展来看,要先做到后继有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说完后,晁盖抬屁股离开金交椅,默默地走回了自己的洞舍,仪仗司和护军司的人们在后面跟着。

要说这晁盖也是小气,我就是说句话,你至于离开议事会吗?宋江反驳你你不生气,我打个圆场,你倒生气了!你没儿子继承,我也没儿子啊,我怎么就没担心过没人继承我的产业呢?当然我也没产业。

我当时不知道的是,后继有人这个词不仅刺激了晁盖,也刺激了宋江。


周通报告:王英基因不好,真要制造后代,也该是让我小霸王的基因传承下去!

宋江:都要传承!周兄弟啊,王英兄弟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他对替天行道的领悟,比你早多了,也深刻多了,你有时间还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呢!

王英兄弟,哥哥夸奖了你,你可不要骄傲啊!你还要记得,不可狎妓,尤其不可当众狎妓,更不得以公账报支。你外出筹粮的时间多,尤其要记得,不可把种子撒在家门外,否则把梁山的未来送给了别人,就是资敌,而且影响还不好。种子播撒下了,就要记得把地和收成收回来。


我们开着会的时候,戴宗突然回来了,紧急报告了鲁智深失陷在华州的事,问我们要不要去救。

宋江问:吴军师,依你看,如果我们没有行动,少华山会不会去救?又会不会加入梁山?

依吴某看来,少华山既没心也没力:他们要是想救,戴宗就不会是一个人回来了。少华山不被逼到悬崖,不会主动投奔我等。

宋江:那就不用再议了,马上行动起来吧!赶紧启动第几次征粮机制吧!吴军师,是第几次了?

对啊,裴孔目,宋大哥问呢,你可得记清楚啊!以后这些都要写到梁山创业史中去的。

裴宣:容小弟查一查。

大哥如此器重你,大哥的事迹你就应该熟烂于胸。


关于鲁智深远走少华山的故事,综合前后所有信息之后,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鲁智深去少华山,本来是想投奔史进的,结果去了才发现史进不在山上,而是被官府捉了去,所以他着急啊,在山上一天都呆不住;而看朱武不紧不慢的样子,他就知道史进不过是朱武安排牺牲的一颗棋子罢了。看看朱武的气定神闲,再想想宋江的一大肚子坏水,鲁智深终于爆发了:你们不救老子救!

好嘛,你那智商连宋江、朱武都斗不过,还想和太守斗?果不其然,去了就被人家捉住下了大牢。好了,现在冷静了,可以思考了。你是指望朱武来救你呢,还是指望宋江来救你?人家朱武可是连史进都不肯救的,会救你?你还是等着佛祖降世来的快点!指望宋江救你,跨越整个大宋国这么远,人家会来吗?即便来了,会白救吗?以后要不要服从人家?如果都服从了,那当初又何必折腾这一场?

以后来我所掌握的信息,朱武谋划的可以说很全面:首先是贺太守已经答应他了,只要交出史进,就绝不和少华山为难。看来太守是把史进当成刺儿头对待了,对其他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少华山的利益角度来考虑,没了史进,少华山虽然战斗力有损,但却不会再招灾惹祸了。那么太守会不会秋后另算账呢?经过一番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不论是少华山进攻华州城,还是华州官军进攻少华山,都是麻秆打狼两头怕,所以维持几年的互不侵犯是可以做得到的。那静观待变就可以了。

武松脑子里想的就复杂却灵活多了:要是能跟鲁智深在少华山上落脚,就呆住不走了,毕竟现在的宋大哥已经不是刚刚认识时的宋大哥了:以前他只有我一个结义兄弟,时时处处都会为我考虑;现在他有几十号兄弟,甚至还有未来要考虑,能分给自己的精力连几秒钟都没有了。比如现在,已经和宋大哥再重逢好几天了,他除了责怪不来找他的那句话外,还没说过一句让人暖心的话。

要是无法在少华山落脚呢,比如现在这个状况,已经同时被官府和宋江惦记上了,那我肯定宁愿被宋江惦记啊,至少不会被关进大牢里处死。而且鲁智深也确实是太过鲁莽了,人家少华山上千号人熟悉状况的本地人都不敢攻城,你一个外人去了就拼命,不是找死吗?这时候要是给宋江发送了消息,就不仅不是潜逃,而是监视跟踪鲁智深立功了:看,我一直替大哥盯着他呢!所以他就把自己的一套说词告诉了戴宗。

不管各人怎么盘算,我和宋江是来了,带着满满的救人诚意和七千大军风尘仆仆地扑面而来了(这一次晁盖倒是没要求参加,因为他中途离开会议,也就自动放弃了这次机会)。我来了,你们的盘算就都靠边站了,一切都要以梁山利益优先了。鲁智深本想脱离梁山,哪知道最后成了鱼饵;朱武本想断尾求生,哪知道最后却被同道吞并了,谁让你们不厚道、不仗义在先呢!

估计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长途奔袭几千里,官军不在路上拦挡,毕竟他们能设置拦截点的地方和机会太多了,随时随地都能消耗我们一点,积少成多,最后忠义军就消耗干净了。其实一开始我也担心这点,但实际操作下来,我发现地方官府比我们更害怕:任何一州一县妄想消灭或消耗忠义军都是找死,而且他们也没有得到朝廷的授命,谁敢、谁能调动大军对付忠义军呢?就算勤王也要有王命啊!而此时即便能及时请示朝廷,朝廷也只会说:不要轻启战端,方腊还没搞定呢,就不要再树新敌了。

其实换成个人角度考虑也很简单:如果路上有几十个土匪路过,你会本着弄死一个算一个的心态上去挑衅吗?好,就算你不上去挑衅,二三十米外扔块砖头砸他们你敢不敢?我可以告诉你结果:你可能砸不死一个土匪,但是他们却一定能要了你和你全家的命。他们只是路过,又没抢你家财产,你会胆大到这么蠢吗?


大军进驻少华山之后,我问朱武为何不救人,朱武说你们先看看华州城再评论吧。

我和宋江带了几个保镖看过之后,也觉得有点为难。别说少华山自己了,把我们都加上想攻城都难:那城墙全是从华山取的条石垒砌的,又高又滑,攻爬难以成功。而且关键我们是来合并少华山的,不是来拼命的,所以只能智取了。

左看右等,终于等来了宿太尉降香。于是我们花重金租用了宿太尉一行的全副服装、道具,假扮成他们,最终在降香点云台观“召来”华州太守及其随从,将他们团灭了;同时已经安排下的两路军马则趁着城内空虚且缺乏统一、有效指挥的时机拿下城池,救出了鲁智深和史进。

没有料到的是,与宿太尉的这一次交往,我们给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为以后的来往打下了基础。宿太尉曾经不止一次地暗示,如果我们能把天下土匪山贼流氓恶棍都聚拢入瓮,让朝廷一举歼灭,他必将保奏宋江的滔天之功,那么荣华富贵、飞黄腾达也就指日可待了。

宋江也曾与我商议,宿太尉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我的回答是走一步看一步,我们手里要是没有了这帮如狼似虎的兄弟,他会正眼瞧一下我们吗?我们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实力,可不能轻易葬送在他空口无凭的一句许诺之下。再说了,我们自己拼出来的权力更牢靠,还是别人许诺的权力更牢靠,不是显而易见吗!没有了兄弟们,靠你我孤家寡人被他们弄死是分分钟的事。

先不管那么远的事,先把眼下少华山的人马带走了再说吧。


从朱武的角度来说,我知道他肯定不甘心少华山被梁山兼并、自己被我和宋江领导,但是事情闹到这么大了,他想在少华山上独善其身做老大已经不可能了。从我自己内心来说,我也不希望他入伙,因为他入了伙就有抢戏的可能;虽然他一个外人初上梁山肯定会更加忌惮我,但我也不可不防,所以我和他都不希望在一起共事。

但是从宋江的角度来说,他肯定希望智囊越多越好,这样他就可以择优选用了。我既要为梁山的未来考虑,又不能把私心讲出来,只得接受了。


-------------------------------

觉得有趣有料,请帮忙转发给同道

纪念提桶跑路的日子


义律读书
我用我的方式,在字里行间,讲述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