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用回忆录
第70集,没有晁盖的议事会
整个白天我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会儿倏忽梦到二人又和好了,把酒言欢。一会儿又梦到晁盖抓起宋江摔在地上,然后花荣射出一支箭,李逵甩了一斧子。一会儿又感觉二人就站在我床边,要我评评理,一个问我到底向着谁,一个问我到底哪里对不起我。一会儿又感觉我的床四周都是人,纷纷叫我:军师哥哥,别睡了,赶紧起来劝劝他俩啊,这么多年的交情就这样毁了吗?
挨到下午三时,我仍然感觉头懵懵的,但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了,就起来到聚义厅看看。
阮小二告诉我,他手下的喽啰们正在往船上搬粮草。我问他从哪里搬,他说当然从公库搬了,其他地方又没有粮食。他问我:晁大哥要出征了,你怎么不同去?
我去?他没点我名啊!以往宋江出征不点我名,我也不去啊。身为一个军师,我是跟着最高大哥的命令走的。
阮小二:可是当年我们结义的时候——
别提当年了,当年还是重和年号呢,现在已经是新时代的宣和年间了。
我出了聚义厅往梁山忠义公库走去。
到了之后,李应一脸尴尬地看着我说:我们已经讲了,公库的粮草只用于山上的吃喝,出征用粮按惯例都是从民间借的。但是他不听,我们也没办法。他还说“惯例!哪有那么多惯例!按惯例山上一切都是我说了算!我在山上说一不二的时候,他还在南方到处找屎吃呢!”
好吧,我只能这样安慰李应了:没关系,他这次搬取多少,我们就再借多少,一定会填上公库的数目,不让你为难。
接近日落时分,一切准备就绪,晁盖站在忠义广场前的高台上检阅出征队伍。他就那么直愣愣地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一句动员的话都不说,把下面的人都看愣了。
你就站在
忠义堂 黄昏的广场,
在旗杆下 许下了 愿望,
那群白鸽 背对着 夕阳,
那画面太美我 不敢看。
忠义堂 的广场 无人的走廊,
我 一个人 眺望着 观看,
不远地方 你淡淡失望,
没有我你真的 太孤单。
突然来了一阵风,把“晁”字大旗的旗杆吹断了。
好,我等的就是这一刻,因为旗杆是我提前让人锯开了一半多,只要旗手用力挥动自然会断。此举就当是我最后一次的挽留和善意提醒吧。
我快步走到晁盖身边,眼含热泪:晁大哥,不能去啊!军旗都吹断了,是为大不吉。恳请你为了兄弟,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友谊,不要去了。等我们准备好了,就让兄弟我代你下山走一趟吧!
晁盖也落泪了:不行啊,兄弟!我再蜗憋在这山上,我就活活窝囊死了!男子汉大丈夫,我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死在憋屈中!他能做曹操,我却做不了献帝。
好吧,反正我已经尽力了,泪也真流了;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随他去吧。
晁盖带领大军下山之后的夜间议事会上,宋江讲话:
现在梁山面对的形势非常复杂,各位头领都要十分小心在意。江南方腊的威胁目前还比较遥远,可以不理,但是朝廷的下一步举动却是生死攸关。
如果辽国被金国一举吞并,而金国又能和朝廷保持和睦,则朝廷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对付我们。朝廷只要有足够的兵力,不用进攻,只需团团围困,就能把我们都饿死。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吴军师你有什么主意?
回大哥,短期办法,依然是壮大实力,补足粮草。实在不行,就连水泊里的草鱼对虾泥鳅王八,都拿来充饥。长期办法就好说了,只要实力足够了,我们就以梁山为总部基地,出兵占领山东的广大地盘。梁山恰好为山东地盘的桥头堡,向西抵挡官军的进攻;山东大地则为梁山之腹地,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军兵和粮草。
宋江继续讲话:
好,说的好,非常好,不愧是我的诸葛孔明再世。
我想下一个可能,如果金国不想维持和朝廷的友好,则它可能就要南侵犯边。以官军的操行,他们连辽国都打不过,对付金兵就更不用说了。则那时候,我们就要向北抵御金兵南下了。但依我看,在金兵彻底打败宋朝之前,不会进犯我梁山,因为我们一来据险难攻,二来没有多少物资可掠,对金国来说就是个扎嘴的鸡肋。而金兵要打败宋朝,我估计至少也要十年以上,因为很明显,辽国侵略我大宋百年也未成功,自己反倒先完蛋了,金国比辽国再强也没长三头六臂。也就是说,我们有至少十年的时间发展壮大,再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金国。
总之,我们要一门心思谋发展,全心全意求壮大。
可是在这关键时刻,晁大哥却如此义气用事,如何能成大事?他连自己的命都不顾了,又如何顾得上兄弟们的性命?还是人家汉朝的献帝最懂事,自己办不了的事,就交给最信任的曹丞相去办。
还有王伦,人家明明是梁山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不知道为何晁大哥如此心胸狭隘,竟然容不下一个书生。一文一武不是绝好的搭档吗!何况当初人家收留你上山,就等于救了你一命,你却这样对待人家,让人家尸骨无存,如何不寒了兄弟们的心!
你们看我和吴军师配合的多好、多默契啊!
我赶紧接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宋大哥的容人之量啊!
好了,宋大哥已经讲了很多了,咽喉炎又犯了,让宋大哥歇一会儿,下面我接着说。
总之,宋大哥的意思就是要谋求发展壮大。实在到了极端条件无法发展了,我们至少也要保住现有的实力作为未来的根基。
眼下,晁大哥突然下山,带走了大量的粮草,我们要尽快把这个窟窿补回来,坚持做到账目平衡,否则梁山就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这样做,既是为了公义,也是为了节约,就像宋大哥那样,一贯简朴节约,衣服破了补个补丁,穿着就不漏风了。
王英兄弟,此次特殊的征粮行动,还是由你负责,行为规范也不变。你要在五天之内把窟窿填平。
王英正想得令下山,周通站了出来:我要举报王英!
周通兄弟,上次你举报王英,宋大哥不是已经决断过一次了吗,你还有话说?
周通:这次举报的内容不同。一年以前,宋大哥曾有钧令,要和宋家村的刘太公搞好关系,把它当作梁山、百姓一家亲的明证、典范,以改善自我形象,获得百姓的好感,结果王英上个礼拜把人家刘太公活活给折磨死了。抛开宋大哥的钧令不说,人家刘太公还是宋太公的知己好友,这事要是让宋太公知道了,他老人家怪罪下来,我们可怎么办?!
宋江发话了:周通兄弟的一番赤胆忠心值得夸奖,尤其是事关梁山形象的事,不可轻视。大家要牢记,形象好了,你做坏事别人也不信;形象不好,你做好事别人也不认可。不过周通你不必担心,此事我爹已经知道并责骂过我了,责任我来抗。但是王英你也实属可恨,那么多大户富户,你搞谁不行,偏我前脚树了个替天行道的典型,后脚你就给搞黄了。连宋家村我爹的老朋友都保护不了,以后谁还相信我们是真的替天行道?我本来还想拿他来影响其他大户富户呢!
王英:大哥我,你不知道当时——
宋江:闭嘴!再犟嘴把你关起来。此事你不受罚,你的跟班喽啰也必须受罚。周通兄弟,你从王英的喽啰里找一个替罪羊,注意不要找得力干将,要爱惜人才,然后把他押到宋家村十字街处决。要反复、大肆地逢人便讲,梁山是仁义之师,绝不侵犯良民;如有侵犯,绝不包庇;然后鼓励他们主动上缴,负隅顽抗者,已有先例。
我记得我已经交代过了,绝不可做杀鸡取卵这样短视的事。要给良民活路,让他们继续安心种地,献忠义粮。
周通问:宋大哥,我们下山去劫粮,经常会挨骂,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办?
柴进插话:你们抢劫只挨骂,不挨打吗?
周通:他倒是想打,他打得过吗!骂,他们也得躲得远远的骂,离得近了我一刀砍了。
樊瑞插话:对,他骂就让他骂呗;受不了就一刀砍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宋江:欸,粗暴哪是替天行道者的作为!你们要记住,只要大部分穷苦百姓说我们好就可以了,不必顾忌少数大户富户的无耻谰言。还有,最贫穷的佃户一定不要抢——
周通插话:那是,他自己都穷的叮当响,有什么可抢的!
宋江:欸,人饿极了,佃户手里的半个窝头甚至牙缝里塞的细肉丝也是香的。我说的不抢,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好名声,不到饿毙之前不可为之。
总之,我们要让人人都知道,和梁山对着干,绝对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周通兄弟,你要记得,处决之后还要迭成文案,公示在宋家村申明板上,让人人都知悉我梁山的公义之举和铁面无私。
不过此事我还有一点好奇,为什么我爹比我知道的还早?肯定是有人故意泄密给他。要是让我查出来,看我怎么修理你!
王英,你还磨蹭什么,吴军师交给你的任务忘了?
王英:得令!不过大哥我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双借行为与忠义律条不符时,是不是还要惩罚我?
宋江:你个蠢猪!律条是我们自己定的,我们怎么能被自己说的几句话捆住手脚呢!你要严格按照律条办事,那你不就成了刁民的帮凶了吗!
王英高兴地去了。
-------------------------------
觉得有趣有料,请帮忙转发给同道
纪念提桶跑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