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一个甲子的守望| 印象 Vol.32 预告

文摘   文化   2024-01-13 20:00   上海  




  “我感觉自己是长在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条,
  我离不开敦煌,敦煌也需要我。
  只有在敦煌,
  我的心才能安下来。”

[ 印象 ]节目第三十二期,
  主持人张颖对话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走近她守望敦煌的一生。







[ 印象 ]Vol.32 对话樊锦诗 节选 



今天,当我们提起“敦煌”,想到的是中国文化艺术最绚烂瑰丽的一抹色彩,是翩若惊鸿的“飞天”和灵动的“九色鹿”,也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行目的地。可时光倒流六十年,如今的绿洲还未建成,而敦煌仍是一片漫漫荒野,璀璨的文明掩映于黄沙之下等待着被挖掘,苍莽原野等待着被浇灌。



 雪中的莫高窟。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从大漠中的无人区,到世界瞩目的研究院,敦煌的巨变中,樊锦诗便是最重要的发现者、守护者与园丁之一。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的樊锦诗1938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上海。1963年,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9月便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一旦扎根于大漠,付出的便是一生。



机构|敦煌研究院

Dunhuang Academy

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保护、研究、弘扬”的综合性事业单位,也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敦煌学研究实体,国家一级博物馆。


我们走入樊院长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土坯的房屋由马厩改建而来,只有一方小小的高窗能透进天光,照亮这间逼仄的小屋。寒风凛冽的闭塞西北,冬天是最难熬的,没有现代化取暖设备的1964年,樊锦诗只有火炉取暖,捱过漫长的冬。





1968年初冬,樊锦诗的第一个孩子便降临在这间小小的屋舍中。据回忆,白天母亲要去工作,便只能将幼小的孩子用布条固定在土炕上。此般艰辛,樊锦诗却不曾想过放弃,也许是她觉得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是在她看来,这样的艰苦只是敦煌的常态。选择留下的那一刻,便要接受敦煌的一切,与其抱怨,不如用加倍努力的工作和钻研,来证明付出的价值。这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态度,更是一辈辈敦煌人的信念。



 樊锦诗曾居住过的房间 



现在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年轻人们,还时常能在食堂看见樊院长的身影,亲切地关照着后辈们的生活与工作。樊院长小小的身躯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和热情,成为后继者、传承者们的灯塔与心中的定海神针。





[ 印象 ]Vol.32 对话樊锦诗 节选 



回望来时的路,樊锦诗与敦煌的结缘和坚守,像是一种命运的注定。

中学时,樊锦诗第一次在课本中读到敦煌。虽然只是一行行铅字,却在少女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响。她想飞去敦煌看一看却不能,直到考上了北大考古系,才终于向着心中的圣地更近了一步。

毕业实习,樊锦诗如愿以偿地来到敦煌,那些隐藏在岩壁中的洞窟为她打开了一个个神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可现实条件的艰苦又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让从小体弱多病的樊锦诗病倒了。中断实习的樊锦诗回到上海家中,敦煌的碎片却又在梦中过电影般地出现,让她魂牵梦绕。


 年轻时的樊锦诗在敦煌工作 


“毕业后我又分配到敦煌,在去和不去之间万分纠结。”去了就是受苦,她本来早已下定决心再也不回敦煌,可是又怎么也割舍不下敦煌的魅力。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工程师父亲樊际麟也担忧着女儿,写了厚厚一沓信让她交给学院。樊锦诗笑着回忆道:这不是等于搬了兵来救我?思想斗争了三天,最后还是没有把父亲的信交出去。因为我们已经表态了——我们服从国家分配。


让樊锦诗终于踏出迈向敦煌的那一步的理由,除了责任,还有任何艰难险阻都浇不灭的热爱。唯有怀揣着沉甸甸的理想,才能让一个人翻越重重高山,走向前人未曾开拓过的远方。



 六十年过去了,樊锦诗仍然没有离开敦煌 



六十年来,樊锦诗从事着石窟保护与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身在敦煌大漠,樊锦诗却始终心系时代的变迁,她始终致力于用最先进的方法弘扬、传播敦煌的文化瑰宝。六十岁就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时,樊锦诗推动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如今全球各地的每一位艺术爱好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观赏到莫高窟每一幅精彩绝伦的壁画。



 数字敦煌网页截图 







[ 印象 ]Vol.32 对话樊锦诗 节选 



非常幸运的是,六十年的栉风沐雨,不是樊锦诗一个人孤独的探索。在敦煌,传承的力量超越了个体的生命,无数人奉献的青春薪火相传,才造就了敦煌的伟业。


樊锦诗回忆起初到敦煌时,遇见两位前辈常书鸿、段文杰的情景。常先生穿着质朴的工作服,不开口时简直像个农民;段先生长时间在洞窟里从事临摹工作,身上溅满了颜料斑点,樊锦诗笑称他像九色鹿——在敦煌,最需要的也许就是这样苦中作乐的精神、幽默而智慧的微光。



学者|常书鸿

Chang Shuhong

常书鸿于1927年赴法国留学,1936年,偶然间被伯希和《敦煌图录》中描绘的敦煌艺术所震撼,毅然踏上回国之路。1943年来到敦煌莫高窟,在一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于1944年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历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扎根敦煌,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天地,守护敦煌石窟长达半个多世纪,是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常书鸿在敦煌工作 



学者|段文杰

Duan Wenjie

段文杰,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1946年进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工作,1984年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学研究和壁画临摹,奠定了对敦煌石窟艺术全方位认识的基础,是我国敦煌艺术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敦煌壁画临墓实践和研究的集大成者。主持创办了国内外第一本敦煌学定期刊物《敦煌研究》,被誉为“敦煌艺术导师”。

 段文杰在敦煌工作 





榜样的力量让樊锦诗看到,人有限的生命如何投入在更大的事业中。留过洋、看过世界的学者们甘愿投身闭塞的荒漠,是因为灿烂的世界不需要他们锦上添花,而寂寥洞窟中那些沉睡千年的宝藏,只需要一点火光照亮便可以获得新的生命。


如今,敦煌重获新生,而矢志不渝的贡献者们也将被永远铭记。2023年9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为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莫高窟所付出的心血。





[ 印象 ]Vol.32 对话樊锦诗 节选 



对外,樊锦诗和敦煌之名紧紧联系在一起;但在内心深处,她有一块更柔软的地方留给自己的家人。


樊锦诗与丈夫、考古学家彭金章都于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而樊锦诗前往敦煌时,彭金章则选择去武汉大学任教,一去就是二十三年。于是夫妻便开始了长期两地分居的日子,直到1986年,彭金章调任敦煌研究院。



 樊锦诗与先生彭金章 



敦煌离不开樊锦诗,可是武汉大学也需要创办了考古专业的彭金章。于是在二十载悠悠岁月里,二人只能隔着天南地北遥遥挂念着对方。两个孩子先后出生,却只能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成长。发现五岁的小儿子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那一刻,樊锦诗心中想必溢满了心酸之情。




 彭金章(右二)和课题组成员对莫高窟北区出土的陶器进行鉴定研究 



2017年,彭金章走了,樊锦诗有时不忍心去看他的照片:“他应该多活两年,我退下来以后应该好好陪陪他,我还没退呢,他就走了。”樊锦诗和彭金章度过的都是奉献的一生,就像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在时间的见证下,平凡的点滴凝聚为伟大。或许没有相濡以沫的时光,但他们都是理想之路上,最能心意相通、托付后背的战友。


“有人问我,人生的幸福在哪里。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


“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

面对所有困难,

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

面对时间,面对生命。”







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本节目由上海农商银行冠名播出



[ 印象 ]

  第三十二期对话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樊锦诗

  节目正片将于1月14日19:30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敬请期待。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 印象 ]节目

  制片人|张   颖

  导   演|董玲俐

  摄   像|朱   骞  常无忌

  录   音|黄白寒

  灯   光|虞   晨


  后期监制 | 徐旻赫

  剪   辑 | 唐肖瑜

  调   色 | 朱瑶珺

  特   效 | 成   诺

  音   编 | 田碧野

  化   妆 | 俞   铮  


  运营总监 | 金靖  周琰佶

  广告总监 | 陈慧

  新媒体主编 | 陈佳岚

  新媒体责编 | 胡文浩  张弛

  新媒体编辑 | 符正豪

  广告统筹 | 徐佳盈  沈伟


  编播总监|冯越

  执行监制|柳遐  沈丹


  监   制|朱晓茜

  总监制|王立俊


  

图为作品于2007年展于“绝对图像,阿拉里奥画廊,纽约,美国

IN象派
主打高端优质、形式新颖、有真实感的深度对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