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利:我们始终有着对生命的探求| 印象 Vol.31 预告

文摘   文化   2023-12-29 20:33   上海  




  “每个时间段都是一个房间,
  时时翻看,里面有很多旧的东西,
  人的情感、回忆,
  都在里面。

[ 印象 ]节目第三十一期,
  主持人张颖对话
  当代艺术家张恩利,
  走进画家的世界。







[ 印象 ]Vol.31 对话张恩利 节选 



目光低垂的少女,带着市井烟火气的脸孔,空阔房间内的一只水桶、几颗皮球,或俊逸、或洒脱、或虬结的线条……走入龙美术馆(西岸馆)“张恩利:表情”展览现场,我们便与这些带着喜怒哀乐与个性的人、物与抽象作品不期而遇。




“张恩利:表情”展览现场 



此次大型回顾展集结了九十六件作品,从艺术家绘画生涯中反复描绘的“线条”出发,以2023年最新创作的蓝色抽象作品为结尾。极为宽阔的美术馆空间中,布展突破了以时间为线索的常规陈列方式,而是让每一件作品与建筑有机结合——如老相册般徐徐展开的肖像作品、在转角处似纪念碑般肃穆而立的大幅抽象画作、与窗外光影跃动呼应着的树木绘画,以及既是地板又是画作的油画作品,延伸到美术馆跃层的“虚空间”中。这一切让展览形成了一种极具节奏感的秩序,陪伴观众慢慢重温体悟张恩利三十年的创作之路。



“张恩利:表情”展览现场 



串联起这近百件作品的,是“表情”这一线索脉络。一颦一笑,甚至嘴角的微微牵动,无不透露着人物的情态与心境。早在创作的初期,张恩利便以极为敏锐细腻的目光关注着身边人物丰富斑斓的表情,小小的菜市场在他看来也仿若宏大的舞台,众生百相在此上演。随后,张恩利画下了《少女》和《屠夫》。



《少女》

单件:147.5×107cm 整体:147.5×321cm(共三件)

布面油画 1999 



“表情”背后,真正牵动着画家思考的,也许是人物背后的“命运”,就像舞台上的偶人,背后那根常人看不见的线被艺术家用画笔捕捉了下来。张恩利在展览现场特别放了一本旧书《小城畸人》,他解释道:“这本书里描写的人,让我深深回忆起年轻时所经历的家乡人的故事。安德森在书的前言中说‘母亲对周围生活的锐利观察,首先在我心中唤起了透视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这也是我的价值观。”



书籍|《小城畸人》

A Group of Tales of Ohio Small-Town Life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的代表作,是美国早期现代主义小说中颇具争议的一部。畸人的“畸”体现在人物“奇异美丽的个性”上,他们有着常人没有的某一行为动作或是坚定信念。小说的背景是美国内战后的几十年,一向主宰美国社会的乐观主义谢下帷幕,对传统道德的怀疑、梦想破碎的幻灭感浮出水面,透出对困境、无助感和命运的思索。


最真挚的“表情”背后是最动人的故事,是每一个平常人坎坷而丰富的命运。张恩利的作品有一种直击心灵的、近乎朴素的坦诚,他看得深刻,画出来却又举重若轻、毫不沉闷,他的故事总是余韵绕梁,有一种作家般的娓娓道来







[ 印象 ]Vol.31 对话张恩利 节选 



表情不止于人,物体也有“表情”。
从“人物肖像”到“静物肖像”,这是千禧年之际,张恩利作品的一个重大转变。


《画展》250×200cm 布面油画 2008 


“静物”和“肖像”是西方艺术史中素来泾渭分明的两个绘画门类,但张恩利轻而易举地跨过了那条分界线,并非有意为之的创举,而是在他看来,物体所能展露的情绪与姿态,并不比人的面孔更少。

“物和人有时候是平等的,我们平行地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生活依赖于物,我们会看到它们,却极少注意它们。但藉由艺术家的视野,我们得以真正将目光投注在这些平凡的物体上。



《大球和小球》250×300cm 布面油画 2012 


《白色椅子》180×160cm 布面油画 2007 



张恩利画的从来都是那些最稀松平常的物体,但他表现的是一个世界。他画阴影里的几只球,我们听到的是皮球拍击的弹响和孩子们轻快的笑声。他画一团乱糟的电线,我们想起的是在人群匆匆的街口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一片被电线凌乱分割的湛蓝天空。他画高耸浓郁的树影,我们呼吸到的是夏日清凉的晚风。


这些静默的绘画成为万千世界的一个小小切片,或组成万花筒中一片看似微不足道的棱镜,折射出时光的影子,投影出时代的苍茫。那些空空如也的容器、人走后的椅子,好似一口古井,在观看者的心中投下几声悠悠的回响。







[ 印象 ]Vol.31 对话张恩利 节选 



从人到物,再到纯然的抽象,张恩利绘画道路的转变好像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最终,他提取出来了“线条”这一核心的脉络。


事实上,线条在张恩利早年的作品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几笔勾涂,便可让人物的表情和情绪更加凝华。在“静物肖像”系列中,张恩利作品的用色不复早期那般浓厚,而是更加变幻自如、更富情绪,线条的表述也更加显露,直接、精准、有力。



《舞》100x80cm 布面油画 1995 


《黄色电线》180×160cm 布面油画 2015 



此时的线条已经介于对物体的描摹和纯粹的抽象之间。画一根花园里浇花的皮管子,张恩利从不追求纤毫毕现地描绘出细节与肌理,他只要成竹在胸、一气呵成。线条为作品带来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力量感,一种生命力爆发的震撼甚至喜悦。





这样的生命力延续到张恩利2010年代初至今创作的抽象作品中,并为它们注入了同样生动的“表情”。作画过程中,张恩利时常灵光一闪,想到作品的标题:比如“杂志主编”“钢琴演奏家”“狂风中奔走的男子”……情绪和故事就这样流入画面中,一张栩栩如生的“肖像”诞生了。



《杂志主编》250×200cm 布面油画 2023 



但具象的标题并不意味着具体的画面情节,正如卢西安·弗洛伊德说,你盯着一个物体的时间越长,越抽象,而且讽刺的是,它越真实。在张恩利看来,绘画并无具象和抽象之分,这些作品更接近“生活本身,是一段故事的影子、几处生命的刻痕





[ 印象 ]Vol.31 对话张恩利 节选 



“艺术就像在擂台上打拳击。”张恩利说过这样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

“要有足够强大的毅力,又不能害怕挨打,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动笔”,艺术家如此解释道。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是作品的亮相,是一记凌厉而漂亮的出拳,但对于创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长期的酝酿、蛰伏、思考与寻找的过程。


在广阔的天地中寻找能够打动自己也打动他人的一瞬;在每一次的作画中不断地覆盖,谨慎地剔除任何熟悉的重复的笔触;在年复一年的积累中不断唤起热烈的观察力,警惕着让创作不落窠臼。作为大型回顾展,“表情”也是张恩利回望自身的一个重要节点,他以高强度的展览在创作生命线上打上一个个标记,让作品推着自己不断往前走。



《容器》100×80cm 布面油画 1995 


《河滨》209.5×200cm 布面油画 2014 


《绘画爱好者》 250×200cm 布面油画 2022-2023 



在展览现场,他邀请每一位观众一起回望。“人物肖像”“静物肖像”与“抽象肖像”组成了一张张表情丰富的面孔,也变为一串开启时空的钥匙,让我们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生活与城市,让我们在记忆中与彼时环绕身旁的朋友家人再次相遇。过往的每个时间段都是一个房间,旧日的情感、记忆、生命从未消逝,只是等待着我们用艺术之匙,轻轻打开那扇尘封的门。





有人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

是因为它会停止。

那么人穷其一生要寻找的,

或许是让生命有价值的事。

张恩利找到了,

他的,是创作。







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本节目由上海农商银行冠名播出



[ 印象 ]

  第三十一期对话

  当代艺术家张恩利

  节目正片将于12月31日19:30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敬请期待。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 印象 ]节目

  制片人|张   颖

  导   演|董玲俐

  摄   像|毛皓宇  常无忌

  录   音|黄白寒

  灯   光|虞   晨


  后期监制 | 徐旻赫

  剪   辑 | 朱   丽

  调   色 | 朱瑶珺

  特   效 | 成   诺

  音   编 | 田碧野

  化   妆 | 俞   铮  


  运营总监 | 金靖  周琰佶

  广告总监 | 陈慧

  新媒体主编 | 陈佳岚

  新媒体责编 | 胡文浩  张弛

  新媒体编辑 | 符正豪

  广告统筹 | 徐佳盈  沈伟


  编播总监|冯越

  执行监制|柳遐  沈丹


  监   制|朱晓茜

  总监制|王立俊


  

图为作品于2007年展于“绝对图像,阿拉里奥画廊,纽约,美国

IN象派
主打高端优质、形式新颖、有真实感的深度对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