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我心归处是敦煌| 印象 Vol.33 预告

文摘   文化   2024-01-26 20:01   上海  




  “所有的研究都是这样,
  它总归有起起伏伏、有失败,
  不然怎么叫研究?
  一弄就弄成,就太容易了。”

[ 印象 ]节目第三十三期,
  主持人张颖对话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走入敦煌,这座讲不完故事的宝库。







[ 印象 ]Vol.33 对话樊锦诗 节选 



千年敦煌,百代传承。

我们在敦煌莫高窟的“九层楼”下遇见了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守望了这座文化宝库一个甲子的“敦煌的女儿”。从戈壁风沙、土屋油灯,到如今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一代代敦煌人都站在前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就像一层层的红色飞檐,构筑成了敦煌最具标志性的雄伟建筑“九层楼”。


1936年,留法艺术家常书鸿只身辗转回到中国,与梁思成、徐悲鸿等同志共同筹建一所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保护机构并于1944年正式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为今日敦煌研究院的前身。1982年,段文杰接任所长,继续主持敦煌艺术的临摹、研究和弘扬工作。1998年,樊锦诗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常书鸿(后排左八)、段文杰(后排左五)、樊锦诗(前排右一)等同志在城内办事处合影,拍摄于1965年9月30日。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然而,谈到她为敦煌付出的一生,樊锦诗却总是谦逊甚至轻描淡写地说:“我是一个‘笨人’,尽心尽力把(敦煌)的事做好,就安心了。能够为莫高窟这样的地方做一点事情,是我人生的一种幸运,不是任何人都能遇到的。”





樊锦诗更愿意讲述前辈与同行者们的付出,包括她的丈夫彭金章。1986年,彭金章从武汉大学调任敦煌研究院,终于结束了夫妻二人长达十九年的分居生活。彭金章是樊锦诗在北大考古系的校友,来到敦煌后主持了对莫高窟北区石窟的清理挖掘工作。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鸣沙山东麓长约1700余米的断崖上,分为南区与北区。北区虽有状如蜂巢的数百个洞窟,却因为几乎无壁画和塑像,一直未受重视。彭金章带领研究者揭开了莫高窟北区的神秘面纱,厘清了所有现存洞窟,出土了波斯银币、西夏瓷器、泥金书写的回鹘文佛经、华贵精美的绢衣织物等极为珍贵的文物,世人方才知道,莫高窟南区是佛的礼堂,北区则是僧众生活的人间,是海纳各族文明的交汇点。



 莫高窟北区第163窟出土的元代盘长百衲香囊,由各色织金纱、本色绢和墨绘绢缝合而成。


 1989年莫高窟北区B184窟出土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相当于西夏文、汉文对音字典,为国内孤本,极为珍贵。



敦煌是一座艺术与文化的宝库,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至高结晶;它曾隐于大漠,而樊锦诗所代表的一代代研究者则以自身的奉献,一点点拼凑起一张宏大又精细的地图,我们方能按图索骥,走入敦煌那说不尽的故事中去。





[ 印象 ]Vol.33 对话樊锦诗 节选 



因为前辈的一句“你别走,城市里不缺人,但敦煌需要你”,二十四岁的樊锦诗毅然留下;可她没有想到,数十载研究岁月之后,人生又遇到了新的挑战,或说机遇。

六十岁高龄时,樊锦诗被安排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当时以为就当(院长)三年、五年,没想到一干就是十七年。”




做学术研究和从事管理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樊锦诗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从更宏观的视角去整体性地考虑敦煌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

樊锦诗特别指出,敦煌艺术最大的价值之一在于其延续性。其创作时间超越了朝代,绵延一千年,其中公元366年开窟以来至唐代末年的壁画仅存于莫高窟;同时创作内容超越了地理的局限,成为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节点。所以敦煌不仅有其自身的艺术,更是一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历史、社会、人文、地理……世间百态,都画在莫高窟浓烈而赤诚的色彩中。


  樊锦诗在莫高窟第85窟壁画修复现场检查工作。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不让这独属于敦煌的色彩在时间的长河中褪色,便是樊锦诗的工作。和许多人想象中塞外沙漠的闭塞不同,敦煌的精神本质是开放而包容的,樊锦诗也将这种开放性应用于工作中——她组建多领域的人才队伍,建立不同的学科实验室,她主持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超越了过去仅限于文字、绘图和摄影的记录方式,以融汇考古、历史、美术史、佛教、测量、计算机、摄影、化学、物理学、信息资料的跨学科方法,尽最大可能性对石窟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测绘记录,树立了新的学界标杆。




 2006年,樊锦诗在高精度数字摄影工作现场。图片来源:敦煌研究院 



樊锦诗希望敦煌不只属于专家和研究者,她希望每个人都能深深领会到敦煌的魅力。“你看藏经洞里,有人们刷牙的场景,有和今天别无二致的儿童车,古人的生活和我们之间离得没有那么遥远。只要你看进去了,就能找到共鸣。”只有更多普通人关心敦煌、重视敦煌,方能达到真正的古今相通,以古老的智慧滋养现代的文明。





[ 印象 ]Vol.33 对话樊锦诗 节选 



与樊锦诗为敦煌的付出和成果相伴而至的,是名誉和财富。然而这位“敦煌的女儿”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切皆为身外之物,只是她用以为敦煌的事业添砖加瓦的薪火。


2019年,樊锦诗荣获吕志和奖“正能量奖”,她把2000万的奖金尽数捐献。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樊锦诗回到母校,以10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而后,樊锦诗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



奖项|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LUI Che Woo Prize

“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由吕志和博士于2015年创办,为国际性创新奖项,旨在促进世界文明,并激励世人建构更和谐的世界。奖项基于“促进世界资源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福祉”以及“宣导积极正面人生观及提升正能量”三大目标,无分地域及界别,表扬为人类文明作出恒久卓越贡献的人士或团体,奖金为2000万港币。

 樊锦诗获吕志和奖 


 樊锦诗在母校北京大学 



“奖金比诺贝尔奖还多”,樊锦诗笑说,“可是我不能拿。”在樊锦诗看来,她代表的是敦煌,是一代代人共同的成果,荣誉与奖金并不能归于她个人;另一方面,吕志和奖的初衷是弘扬正能量,在这个不缺物质也不缺科技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精神的传承,于是樊锦诗选择把一切都投入到更大的事业中去,无论积蓄,还是人一生能付出的所有时间和精力。





也许樊锦诗会更喜爱这样的一份礼物、一份“铭记”:2023年7月10日,编号381323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樊锦诗星”。“敦煌的女儿”便是像星星一样的一位守望者,心永远向着敦煌的方向,和无数志同道合的奉献者们一起,组成璀璨的星河。





[ 印象 ]Vol.33 对话樊锦诗 节选 



初到敦煌时,樊锦诗和前辈们一同种下防风沙的白杨,如今,耄耋之年的樊锦诗望着枝丫间澄澈的天空,这些挺拔的白杨,便是时光最忠实的见证者。


时间,对于研究者来说是最宝贵的馈赠。“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越来越快,一下热了、一下冷了,就是一年。”就算退休了,樊锦诗还是在用称得上争分夺秒的心态,继续《敦煌石窟全集》的编纂工作。



书籍|《敦煌石窟全集》

The Archaeological Report on Mogao Grottoes

《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计划将敦煌研究院所管辖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等敦煌石窟的近600个有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分成100卷的考古报告整理和出版。2011年由樊锦诗主持编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1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正式出版。


《敦煌石窟全集》首卷书影 



《敦煌石窟全集》预计一百卷的规模,只能用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来形容。樊锦诗只完成了百分之一,但却是最艰辛也最重要的开篇之作。目力所及的壁画只是最表层的研究内容,画下面是什么、以何种成分构成、洞窟复杂结构导致的看不见的地方如何测量……这一切,都是极为繁琐、枯燥而艰深的工作。为了达到目标,樊锦诗带领团队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测绘方法,最终,应用了最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研究与修复同时进行,还要兼顾保护和文旅之间的平衡,在敦煌六十年的守望,始终都是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支撑樊锦诗走在这条路上的,除了融入生命的热爱之外,正是那十六字的“莫高精神”:


“坚守大漠,

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开拓进取。”






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本节目由上海农商银行冠名播出



[ 印象 ]

  第三十三期对话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樊锦诗

  节目正片将于1月28日19:30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敬请期待。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 印象 ]节目

  制片人|张   颖

  导   演|董玲俐

  摄   像|朱   骞  常无忌

  录   音|黄白寒

  灯   光|虞   晨


  后期监制 | 徐旻赫

  剪   辑 | 唐肖瑜

  调   色 | 朱瑶珺

  特   效 | 张曦允

  音   编 | 田碧野

  化   妆 | 俞   铮  


  运营总监 | 金靖  周琰佶

  广告总监 | 陈慧

  新媒体主编 | 陈佳岚

  新媒体责编 | 胡文浩  张弛

  新媒体编辑 | 符正豪

  广告统筹 | 徐佳盈  沈伟


  编播总监|冯越

  执行监制|柳遐  沈丹


  监   制|朱晓茜

  总监制|王立俊


  特别鸣谢:敦煌研究院


  

图为作品于2007年展于“绝对图像,阿拉里奥画廊,纽约,美国

IN象派
主打高端优质、形式新颖、有真实感的深度对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