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印象 ]Vol.29 对话黄渊青 节选
走进宝龙美术馆高阔的展览空间,我们即刻被展厅中的绘画作品吸引了全部注意力。时值新展“黄渊青:行动者的逻辑”开展之际,艺术家黄渊青仍然在对展厅布局进行最终调试,让那些仿佛晕染流动的氤氲色彩,在灯光下呈现出最佳的效果:“布展也是一次创作,展出的位置、和环境的关系,也是作品的一部分。”
“黄渊青:行动者的逻辑”集合了艺术家不同时期的创作,二十件油画作品和近三十页少有展出的纸上作品,勾画出从书法到油画与水墨,艺术家如何在数十年的时光中游走于东西艺术之间,如何以“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逻辑指引着自己的前行。
宝龙美术馆“黄渊青:行动者的逻辑”展厅现场
黄渊青大尺幅的油画作品并无确切造型,更像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漫游。他用笔极为丰富、变幻无穷:勾画、触碰、点涂、拖曳、泼洒、融化……将不同的色彩化作薪火,点燃而后熔铸在画布之上。
而呈现较小尺幅纸上作品的展厅中,深灰色墙面与立柱天然地营造出一种肃穆感,纸本小作记录着他每一瞬间的灵光乍现,成为了大幅抽象作品的“注脚”,但是又更加贴切又细致入微地传递着艺术家日常的所感所思。
“黄渊青:行动者的逻辑”展厅现场图
书法和篆刻是黄渊青创作的缘起,也是他每一幅绘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将中国文人五千年的精神以当代的美学解构、重组,在不断的点染、涂绘与覆盖中,笔笔相生、回环往复,时间的界限不复存在,作品回归从容而诗意的本源。
循着巴赫富有节律的音乐,我们随着黄渊青进入了他的工作室内部一探究竟。在层高十二米的工作室空间内,近二十年的旧作与刚刚完成的新作倚放在一起,我们得以在对比中窥见艺术家的创作变化脉络。
黄渊青工作室
首先令人瞩目的便是丰富的色彩层次。无论是深沉而不滞重的黑与灰,还是空灵渺远的青与蓝,抑或飘逸灿烂的粉与黄,在黄渊青手中次第展开,极简或极繁,都显示出艺术家的驾轻就熟,对笔力的极致操控。
黄渊青,《2001-9》,2001年,布面丙烯
黄渊青,《2023-3》, 2023年,布面油彩
色彩是艺术家自我心境的映照,但它并非直白的宣泄,而是有着更精巧的架构和更微妙的思考。黄渊青的艺术起点其实源自幼时对书法的研习,行草蜿蜒曲折的线条和篆刻中朱文和白文的丰富变化,启发了黄渊青对抽象绘画的理解:“画画对我来说不是描绘,是写。”
黄渊青,《杂花图》,2018年,纸本水墨,70 x 85cm
在艺术家看来,绘画的筋骨是线条,是书法的飞舞与灵动,而艺术家不必像书法家那般为固定的字形与字意所困,因此可以更加自由地拆解、挥洒、重构,在其之上,再辅以色彩的血肉以传情。
这也多么像音乐——线条似古琴,纯然抽象却包孕着高山流水;色彩则如和弦,彼此应和、拉扯、纠缠,再融为自洽的和谐,在黄渊青的画布上,成为一场酣畅淋漓的交响乐。篆刻、书法、绘画与音乐,因此互相滋养,最终达到诗意的境界。
“返璞归真”,这是黄渊青的艺术追求,也是他人生态度的写照。
虽有纯熟高超的技巧,但在艺术家看来,“术”不过要为“心”所用。回归对生活的感知,回归孩童般的天真、质朴,才能让作品传递出心声,使观者动情。即使观看者不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其中蕴含的感受和心境仍然可以被“读”出来,因为艺术家早早在创作中就为作品赋予了“语言”的能量。
观众与黄渊青的作品“对话”
“黄渊青:行动者的逻辑”展厅现场图
就像毕加索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在儿童眼中,绘画是一种出乎天性的创作,没有技巧和社会经验,而仅仅是自我的天然流露。
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现代艺术奠基者之一,现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毕加索与乔治·布拉克共同开创了“立体主义画派”,其知名代表作有《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和平鸽》等。
在社会中的成长让人拥有了智慧,人的生活更多依托于理智和经验,而非先天的创造力与想象。在创作中对于“笨一点、拙一点、热情一点点”的追求,让黄渊青的作品更加具有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摆脱了现代社会的“工业感”,而这也是其创作的魅力所在。
创作的浑然天成,来自于黄渊青对作品的“信任”。在他看来,作品高于作者,自有其生长的规律,画面在冥冥之中引导着他的手,书写属于自己的语言。艺术家如是说:“绘画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但你并不知道它究竟要走向哪里。经验之外的偶然、错误、意外,指引着不同的方向,激发你做出回应、再回应。在犹豫反复之间,在某个点上,你似乎遇见了‘真相’。”
在“树与石:上海中国画院当代水墨邀请展”中,我们可以看到黄渊青以中国古典绘画中传统的树石为题材所创作的作品,也可以看到作品“生长”的痕迹。油画需要力量,但宣纸则是柔软而敏感的。一滴墨迹、一抹水晕,都会在纸张的纹理中丝丝入扣地留下自身存在的痕迹,蜿蜒成诗。
“树与石:上海中国画院当代水墨邀请展”黄渊青作品现场
黄渊青,《树与石之一》,2023年,纸本水墨
也因此,黄渊青的作品向所有人的感受敞开。它们不说死板的理念,而是如一面镜子,将创作者与观众照得眼明心亮,看见自身。在艺术家黄渊青看来,“没有人是不懂艺术的”。艺术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我们的心与作品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经由创作与观看,我们实现了对自身可能性的一次发掘。
“画画就像一面镜子,
你画它的同时,它也在画你。
画面上的心得,
也是人生的心得。”
✻
[ 印象 ]
第二十九期对话
艺术家黄渊青。
节目正片将于12月3日19:30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敬请期待。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 印象 ]节目
制片人|张 颖
导 演|马珂迪
摄 像|常无忌 毛浩宇 黄日华
许灵捷 曹若愚 王垚圣
录 音|肖 涵
灯 光|虞 晨
后期监制 | 徐旻赫
剪 辑 | 唐肖瑜
调 色 | 陈泽燡
特 效 | 张曦允
音 编 | 田碧野
化 妆 | 俞 铮
运营总监 | 金靖 周琰佶
广告总监 | 陈慧
新媒体主编 | 陈佳岚
新媒体责编 | 胡文浩 张弛
新媒体编辑 | 符正豪
广告统筹 | 徐佳盈 沈伟
编播总监|冯越
执行监制|柳遐 沈丹
监 制|朱晓茜
总监制|王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