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23” 我与文学】鲁仁杰:在书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摘   2024-05-30 17:12   陕西  

点击

关注我们吧!









温馨提示:参与“纪念‘5.23’我与文学”的作者,请关注“咸阳文艺”微信公众号,以便查阅和转发,提高网络阅读量。



 

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鲁仁杰

 


每当5.23这个特殊的日子来临,我都会回顾过往的创作经历不禁感慨万分。是文学给了我无限的灵感和动力,让我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秦岭中长大,自小便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那里重峦叠嶂,河流蜿蜒,每日与花草树木、几味中药以及村里的乡亲相伴,生活简单有趣

小时候的我,是个调皮的孩子,总与父母对着干。无论他们如何辛劳,我无法体会他们脸上的忧愁和心中的苦楚。生活的重压让他们无处发泄,只能将情绪转嫁到我们身上。现在回想起来,也许他们是想让孩子避免走上邪路,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过着辛苦无望的生活。

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带来了一本小人书,我们立刻被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所吸引。那本书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单调的童年,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得知他家里还有许多这样的书籍后,我更是千方百计地求他借给我,甚至不惜用家里的蒸馍或树上的果子作为交换。

一天晚上,母亲外出帮忙处理村里的丧事,留下我一人在家。孤独和恐惧让我无法入睡,突然我想起父亲的那个小箱子,里面似乎藏着什么秘密。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了它,发现了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西游记》,书下还压着几块银圆。那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直到凌晨四点才结束。母亲回来时,看到我疲惫不堪,并没有责备我,只是催促我赶紧休息。

《西游记》不仅让我的童年变得五彩斑斓,更激发了我无尽的想象力。每当我想创作故事时,《西游记》中的情节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加重要。

原本以为自己会和父辈一样,一辈子待在山中。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开始专注于学业,尤其是那些为了考试而读的书籍。正是这些书籍让我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我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转变。在学习的间隙,我还阅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那些有情有义、武功盖世的大侠让我心生敬仰。这些书籍不仅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的心变得柔软而细腻。

毕业后步入社会,我失去了他人的督促,老师和父母的叮咛也不见。我误以为读书的使命已完成,开始尽情享受不读书的时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未曾翻阅书籍,尽管家中堆积着我用过的和购买的书籍。忙于生活和工作,我逐渐与书疏离。曾经柔软的侠心也在岁月的冲刷下变得冷漠。

某日,一位同学问及我是否还在坚持写小说,我尴尬地回应那只是年轻时的梦想。他提及我曾在报纸上发表的作品,鼓励我坚持下去。我坦言那只是几行短小的文字,他却鼓励我珍视这难得的机会。

受到鼓舞,我重新提笔,开始观察与思考平凡的生活。在强烈的书写愿望中,我游走于文字的世界,书写着每一个故事、记录着每一个角色带来的情感冲击。

于是我开始用业余时间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表达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写作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学,还让我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方式。每当我拿起笔,写下那些或欢喜忧伤思考的文字时,我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文学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我开始尝试写小说、散文、儿童故事等多种文学形式,希望能够用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文学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交流创作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每当感到自己与众多优秀写作者有差距时,我便会潜心阅读。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写作需要,制定了四季读书计划:春天读《论语》,夏天读《庄子》,秋天读《老子》,冬天读《孟子》,以儒家经典为主,辅以三玄。

如今,我已经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过了数载春秋。虽然路途坎坷,但我从未放弃过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为文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年5.23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新的写作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我相信,在这条道路上我会越走越坚定。写作也将一直伴随着我,见证我生命的成长



作者简介:鲁仁杰,笔名箐黛。西咸新区作家协会理事、会员。现就职于西安高陵区。喜阅读,爱写作。有文章散见报刊,曾获农业报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 “逼”出来的文章也精彩

【纪念“5.23”我与文学】陈忠文:“5.23”讲话有感

【纪念“5.23”我与文学】陆承:大地的端倪

【纪念“5.23”我与文学】何军雄:文学,生命的颂辞

【纪念“5.23”我与文学】余实践:我的文学梦

【纪念“5.23”我与文学】刘婷:市井生活之我与文学

【纪念“5.23”我与文学】彭飞:绿水青山

【纪念“5.23” 我与文学】赵剑颖:做一个站在大地阅读星空的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炜:我与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建宁:创作指引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东颜:咸阳,非遗里的故国与乡愁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昌锋: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志彦:用乡愁擦亮九州山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爱清:努力从不会晚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念平:人生之路,《人生》陪伴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晁海燕:深情的故乡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景东旭:渭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祁敬君:纵然“乱”读又何妨?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愔:我的故乡我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文德:在丝路群雕前

【纪念“5.23” 我与文学】孙凤山:文学的味道

【纪念“5.23” 我与文学】曹建斌:文学创作 惬意盎然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敬全:文学艺术与服务人民

【纪念“5.23” 我与文学】袁传宝:一座秦岭 生生不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欣:人生小幸运:有书读、能读书、爱读书

【纪念“5.23” 我与文学】宋小娟:读书,是最美的旅行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建兴:文学伴我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魏蓬利:我与文学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帅许:一位文学新人的创作心得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苗云辉: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秦心 :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亚男:笔墨之间,家国情深

【纪念“5.23” 我与文学】卞士生:我的文学作品报告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苹清:不屈,文字亦有风骨(外一首)

【纪念“5.23” 我与文学】叱干留:迟来的文学“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高慧玲:文学梦,人生光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何琼:有关文学的三个比喻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余实践:星光不负赶路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豆海维:文学,我永远追寻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侯江敏:精神药店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俊鹏:烟雨咸阳湖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晓沛: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纪念“5.23” 我与文学】马福春:我的乐趣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世洪 | 书海漫谈:创作与文学的意义

【纪念“5.23” 我与文学】婕妤:我的文学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英成:文学之光,心灵之窗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杨安萍:文字之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红岩:我的读书故事

【纪念“5.23” 我与文学】刘尊建:我的家乡

【纪念“5.23” 我与文学】宛建勇:我的文学之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海清:我与书的故事



咸阳文艺
《咸阳文艺》杂志由咸阳市秦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题名。 《咸阳文艺》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表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