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5.23” 我与文学】刘志宏:在读书中感受欢乐

文摘   2024-05-30 17:12   陕西  

点击

关注我们吧!






温馨提示:参与“纪念‘5.23’我与文学”的作者,请关注“咸阳文艺”微信公众号,以便查阅和转发,提高网络阅读量。


 

在读书中感受欢乐


刘志宏



“天麻静雅惟为善,祖泽延长在读书。”有人说读书是种树的另一个方式。是啊,读一本好书是为自己的灵魂种一片绿荫,生命因此葱郁而旺盛。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读书。记得孩童时期,家里没有电视机之类的东西。但父亲晚饭后常坐在门前的树下,讲述《三侠五义》、《西游记》、《聊斋》等故事。他一边打着手势,模仿着各种角色的声调,时而抑扬顿挫,时而娓娓道来,在忽慢忽快的节奏中,书里的人物穿越深邃的历史时空,在我的心房植下智慧的灵光。或许正是这养育人生的精华,开启了我对书本的渴望。

18岁那年,我成了一名地质队员。但野外地质工作饱含着一种野性的艰辛和鲜明的创造色彩的生活。它是汗水和大山的结晶,是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与寂寞困苦糅合在一起的无规则的图形。面对山大沟深、荒无人烟的环境,我的心渐渐地开始疲惫发软,开始害怕那种苦其筋骨和劳其身心的钻探生涯,并将内心的苦衷用一封书信泼向父亲。一个月后,便收到了父亲的来信。他在信中没有板起面孔说教,只是以他对山野的理解和热爱要求我深入思考地质生活这一课题,并用古今中外成功人士艰苦的经历说明人吃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那一份进取的韧性和意志;在信的最后叮嘱我多读书,并把一天工作中最值得回忆的事记下来,在年底收队后带回家让他看看。后来,父亲的信每隔二十天便飞向我的生活。每每读着父亲那朴素亲切的语句,就像在读一本没有装订的人生教科书。那些经典里没有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景观,便在山野弥漫开来,汇入我的灵魂之中,让我清醒,让我自励,让我把工作中的艰辛和汗涩融于钻机的轰鸣之中,遣于我粗糙的笔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艰苦的荒原大漠里我与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并在书籍的厚度和深度里哺育智慧,滋养精神,从前人身上汲取营养,从失败中学会坚强,在成功中懂得珍惜。读《三国演义》,沉浸在烽烟四起,是非恩怨转头空的情节中;读《红楼梦》,漫步在儿女情长,良辰美景亦伤情的红尘里;读《水浒传》,体会着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先喜后悲的无奈;读《苦菜花》一种正气让人对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敬佩与感动油然而生;读《罗曼•罗兰传》,从他身上汲取一种信念、一种勇气、一种矢志不渝的力量;读《菜根谭》理解了修身养性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读《文学基本理论》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尝试着写作的快乐……渐进地,在读书中我认识到,读书要认真记、要细细品、要时时悟。尤其是那些精品妙章,更要仔细读来,细细消化,融入血脉,刻进灵魂,方可感受到与智者交流和沟通“源头活水”的博大和美妙。那样,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并深深地沉浸在独自的体会中。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澄净,心如秋水的飘逸;读李白,读到的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潇洒与不羁;读司马迁,读到的面对残酷刑罚,他依旧用坚韧屹立历史巅峰上的豪华才气;读李清照,读到的是柔肠一寸愁千缕 人比黄花瘦的清丽意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感叹作者细腻的慧眼观察,“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读出诗人的忠贞伟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体会烈士满腔的正气和无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那时起,踏着每一个普通平凡的日出日落,我读到了许多奋斗者的故事,也写下了许多自己的故事。在不同的人和事中,我不断汲取着读书的快乐,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位置以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契机。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所在的地矿行业思想观念从封闭、僵化的状态中走出来,通过运行机制的改革,着眼于提高发展的科学性,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职工收入年年递增,住宅基地大为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我也通过不断在报刊上发表习作,引起了单位的关注,后来调进机关成为宣传主管。十多年来,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里,我读书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蓬发,成就了两个“双千篇”。在发表了上千篇新闻作品的同时,也在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千篇文学作品。编撰了《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志》《甘肃地矿史话》《甘肃省国土资源志》《甘肃省国土资源人物志》《甘肃国土资源史话》等书籍;个人出版了散文集《思想深处的乡土》《岁月的回声》、散文诗集《感情的牧歌》。数十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加入了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甘肃省作家协会。寂寞之心聊以自慰。正如李健吾先生说的:“写作既是苦事,又乐事。不要停下手中的笔……”

是啊,没有勤奋努力和付出,是不会有收获的。或许,每写一篇习作付出的心血是大量的,而获得的稿酬仅仅只有几十块钱。但它意义已非同等的货币价值可比。因为在字里行间的创造,承载着我的追求和热爱,以及对于生活和理想的理解。或许我人生最大的幸福恰恰就是拥有了这平凡的生活追求。生活是快乐,也是悲伤;是跋涉,也是旅行;是折磨,也是锻炼;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是地狱,更是天堂……生活和写作也一样,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无需选择,只有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写作这条路很艰难,既然选择了,那就坚定不移地去耕耘,最终会有令你满意的收成的。

英国作家毛姆说,要“为乐趣而读书”,这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的真切感悟。信哉斯言。如今看着我的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类书籍,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一个人的生活之路遥远而漫长,如何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在书本里恰恰就能找到这些完美的答案,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当你真心热爱读书,与书籍结伴,久而久之,你就会拥有善良正直的人格、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为自己的灵魂播种一片绿荫。

相约读书,就是相约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相约日渐高尚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大美。

作者简介:刘志宏,男,大专文化,政工师。1985年始发作品。作品散见于《甘肃日报》《中国国土资源报》《散文诗》《青海湖》等全国数十家报纸杂志上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 “逼”出来的文章也精彩

【纪念“5.23”我与文学】陈忠文:“5.23”讲话有感

【纪念“5.23”我与文学】陆承:大地的端倪

【纪念“5.23”我与文学】何军雄:文学,生命的颂辞

【纪念“5.23”我与文学】余实践:我的文学梦

【纪念“5.23”我与文学】刘婷:市井生活之我与文学

【纪念“5.23”我与文学】彭飞:绿水青山

【纪念“5.23” 我与文学】赵剑颖:做一个站在大地阅读星空的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汤云明: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炜:我与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建宁:创作指引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东颜:咸阳,非遗里的故国与乡愁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昌锋: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志彦:用乡愁擦亮九州山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徐爱清:努力从不会晚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念平:人生之路,《人生》陪伴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晁海燕:深情的故乡

【纪念“5.23” 我与文学】景东旭:渭河

【纪念“5.23” 我与文学】祁敬君:纵然“乱”读又何妨?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愔:我的故乡我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文德:在丝路群雕前

【纪念“5.23” 我与文学】孙凤山:文学的味道

【纪念“5.23” 我与文学】曹建斌:文学创作 惬意盎然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敬全:文学艺术与服务人民

【纪念“5.23” 我与文学】袁传宝:一座秦岭 生生不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欣:人生小幸运:有书读、能读书、爱读书

【纪念“5.23” 我与文学】宋小娟:读书,是最美的旅行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建兴:文学伴我人生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魏蓬利:我与文学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帅许:一位文学新人的创作心得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苗云辉: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秦心 :永远的“5.23”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亚男:笔墨之间,家国情深

【纪念“5.23” 我与文学】卞士生:我的文学作品报告

【纪念“5.23” 我与文学】苹清:不屈,文字亦有风骨(外一首)

【纪念“5.23” 我与文学】叱干留:迟来的文学“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高慧玲:文学梦,人生光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何琼:有关文学的三个比喻

【纪念“5.23” 我与文学】余实践:星光不负赶路人

【纪念“5.23” 我与文学】豆海维:文学,我永远追寻的梦

【纪念“5.23” 我与文学】侯江敏:精神药店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李俊鹏:烟雨咸阳湖

【纪念“5.23” 我与文学】梁晓沛: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纪念“5.23” 我与文学】马福春:我的乐趣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世洪 | 书海漫谈:创作与文学的意义

【纪念“5.23” 我与文学】婕妤:我的文学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张英成:文学之光,心灵之窗

【纪念“5.23” 我与文学】杨安萍:文字之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薛红岩:我的读书故事

【纪念“5.23” 我与文学】刘尊建:我的家乡

【纪念“5.23” 我与文学】宛建勇:我的文学之路

【纪念“5.23” 我与文学】王海清:我与书的故事




咸阳文艺
《咸阳文艺》杂志由咸阳市秦都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题名。 《咸阳文艺》坚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表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