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给初中小四门启蒙的刚性需求,读这些书我想也是塑造孩子世界观的一部分。多从不同的角度观过世界,才会有世界观。
其中这几套重磅好书,真心建议小学生人手一套。属于常看常新类型。
1-4年级
NO.1
新书 “物理有魔法”系列
著绘:[美] 爱德华·米勒 等
NO.2
《这就是物理》升级新版
嗨!我是电!
我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能量可以让物体运动和工作。
人们利用我做各种事情......
我能点亮台灯......
能让电子产品工作,
还能启动多种机器,
我甚至能给你能量!
但在我的身边你可要当心,
如果靠得太近,可能会被电到!
NO.3
《阿德老师的科学教室》
NO.4
《DK机械运转的秘密》修订版
著:[英] 大卫·麦考利
译:吕梦佳、白欣
出版方:小猛犸童书
定价:18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有基础的可6岁+)
没有孩子会拒绝这么好玩的科普书,将“玩中学”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动手操作的机械科普书,获无数期待和赞誉。在小树懒和小象鼩谋划的一场逃跑计划中,日常可见的杠杆、滑轮、螺丝、倾斜平面、楔形和轮子这六大简单机械原理知识贯穿其中。
7岁+适读,小学生机械原理启蒙,理解简单的机械。
学习蚂蚁利用斜面,搬来各种杂物搭建斜面。
自由近在咫尺!这时小象鼩的尾巴碰到树懒的鼻子,惊醒了树懒。临时搭建的斜面倒塌,逃跑计划失败。
不甘心啊不甘心,发起第二波的计划。树懒佯装身上有跳蚤,吸引管理员的注意。小象鼩趁机将楔子塞到门下,挡住大门。
可惜树懒的速度,大家都知道的,实在没法跑出大门。计划再次失败。这次还惨被剃毛!
噢,理发推子的刀片,也是楔子。
随着不断尝试,他们对简单机械的运用愈发成熟,最后倒腾出了一个巨大的精巧木质装置。
按步骤翻开页面,帮助他们启动装置吧!
NO.5
看不见的旅行:机械运转的秘密
生活场景式
著:[英] 史蒂夫·马丁
NO.6
物理大爆炸:128堂物理通关课
著:李剑龙 绘:牛猫小分队
出版方:磨铁
定价:基础篇248元/平装7册
进阶篇210元/平装6册
适读年龄:基础篇7岁+,进阶篇8岁+
小学及小升初物理书单绕不过的一套书。刚需程度100%!居然还不枯燥,讲得生动好懂,孩子愿意看、主动看。
目前已出版基础篇+进阶篇,1:1覆盖八年级上下册物理教材知识点。
基础篇,共7册
《为什么要学习物理》
《测量与机械运动》
《声现象》
《物态变化》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质量与密度》
进阶篇,共6册
《力》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
《机械功和机械能》
《简单机械》
我特别很喜欢这套书的编排,既站在孩子理解的角度,又不失专业性。
● 穿插漫画做引子,爆笑演绎物理现象,既生动又调节阅读节奏,维持阅读兴趣,不知不觉间就能读完一本。
● 漫画引入再文字讲解的形式,生动好懂。
● 对知识点进行拆解,循序渐进一点点深入,搭建认知阶梯,让物理知识触手可及。
● 所举案例亲切又有我国特色,从远古神话到近现代国家工程,无一不是我们熟悉的,读着更能感同身受。
NO.7
“尤斯伯恩看里面”系列
《揭秘机械》《揭秘能量》
《揭秘科学》《原子和分子》
靠谱知识+翻翻形式
编著:英国尤斯伯恩出版公司
译:蒋红岩 等
出版方:接力
定价:68.8元/本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系列超级多,主题超级丰富的“尤斯伯恩”也有物理相关主题的单本,小学阶段可以重点看看这4本。
一贯的高品质出品,
● 科普内容权威、准确
● 有趣的“翻翻翻”模式
例如小汽车和自行车如何动起来?
挖掘机和起重机怎样搬动沉重的物体?
还能通过翻翻页,看到许多事物内部的结构。
烤面包机:
锁芯和钥匙:
水枪内部:
以及一些事物的运行原理,翻开看看:
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
水龙头呢?
除了干货外,在《揭秘能量》这本里,我还看到了科普书里的“人文关怀”:
▲《揭秘科学》
▲《揭秘科学》目录
▲《揭秘原子和分子》
▲《揭秘原子和分子》
▲《揭秘原子和分子》
详细介绍👉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翻翻书的天花板,只有它
NO.8
《给孩子的漫画科学史》
著绘:[意] 卢卡·诺维利
NO.9
新书《想了十万次的科学》
科学思维培养
著:马冠中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做到了!不教科学知识,只教科学思维。
一位“不告诉你答案的老师”、一群“陪你思考的小朋友”、若干“并非无所不知的科学家”,开启科学的探究之路。
文字作者马冠中,有另外一本写给教师的《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侧重怎么教。新书《想了十万次的科学》是专门写给孩子的,侧重在怎么想,教孩子科学的探索路径。
全书讲解了5大思考步骤、10余个思维工具、13个跨学科案例、4大能力提升,一本尽收,超赞!
我觉得这本书特别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把科学探究的过程还原出来。我们跟着书本,一层层思考、观察、实验、求证,一层层剥开知识的外壳,抵达本质。
这样走一遍,就会知道,所有的知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科学家一步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总结得出的。这样的科学思维会发现,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也大有讲究。
比方说水是怎么变热的?这个小问题,就让我大开眼界。
没看书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锅底的水更热,因为更接近热源嘛。
但!实验的结果出乎意料!远离热源的上层居然更热!
展开思考:难到是下层的热水往上跑了?
别着急否定,我们来想办法验证一下吧。
借助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看清楚水的运动。原来,下层变热的水从下往上运动,上层的冷水则向下运动。
又想到了新问题:冷热水这么运动是因为热水轻吗?
做个实验吧。
还想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就留给小读者继续研究吧。
13个跨学科案例的最后,都有像这样留给小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开放式问题。作者故意不留标准答案,目的是让小读者沿着案例中的思考方法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样的思考过程,真的很受启发。
观察身边事物——引发问题——做出假设——动手实验——再思考——再实验——继续思考——再实验……
由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就可以有无穷无尽的科学探究,练就科学思考的脑袋。“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考过程,胜读10本书啊。
NO.10
《新科技驾到》
著:李剑龙
《虚拟现实》这本,讲到虚拟现实如何呈现立体感,未来将如何塑造生活。
NO.11
《可怕的科学》漫画版
著:[英] 尼克·阿诺德
👇物理(12册)👇
可怕/奇特/怪诞,这套书的气质相当与众不同,满溢各式离奇的科学趣闻,看待科学的角度都格外清奇。
在《小心,有电!》中,维修工意外缩小成原子那么小,走进了电线,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电游”!
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学,还真的是没料到啊。
电子围绕原子核、电流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阻是一种摩擦力,该有的知识点一个都不落。
NO.12
《不可不知的科学》
著:[英] 约翰·范登 等
一套4册,科学、人体、地球、太空,涵盖了小学阶段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全面的知识体系。
4-6年级
NO.1
《太空猫:物理大爆炸》
著:[英] 多米尼克·瓦里曼
NO.2
新书《科学家们有点儿忙:
我的牛顿教练》
著:很忙工作室
配合奥运赛事一起看,更有代入感哈。
这套书来自央妈出品的纪录片,我在半年前也推荐过👉《我的牛顿教练》,讲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
自行车比赛要设法降低空气阻力、滑冰时冰面快速融化又快速复冰......背后都是物理。
最早产生的泳姿是蛙泳,却最费力;
蝶泳是最后出现的泳姿,却是第二快的。
每本最后,还增加了2个小专栏,夯实知识。
【我的物理笔记】:总结知识点,拓展本册所学;
【我有一个问题】:学会提问,发散思维。
NO.3
《这是一个好问题》
著:李淼
绘:垂垂
出版方:北科
定价:200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9岁+
这是去年分享的书👉《这是一个好问题》。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们的问答集,主打一个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又科学严谨
通过常见的现象,探究原理,抵达本质。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背后,都有其科学原理!
面对“异想天开”的问题,而作者脚踏实地,给出“实事求是”的答案。
NO.4
《what if?脑洞问答三部曲》
著:[美] 兰道尔·门罗
译:邓舒夏、尔欣中 等
出版方:未读
定价:224元/3册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10岁+
NO.5
《DK万物运转的秘密》修订版
著:[英] 大卫·麦考利、尼尔·阿德利
这些硬核的内容,放在一个有长毛猛犸象的虚拟世界里,瞬间就显得可爱多了。在这里,人类为了驯养猛犸象,借助物理原理,发明了N多的机械。随后列举这些机械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原理有应用,图示翔实。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万物运转的秘密》历经三次大规模修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16年的最新修订版。删减部分陈旧知识,修订专业术语,新增太空探测器、3D打印机、卫星导航、语音识别、智能手机等与时俱进的前沿科技内容。
NO.6
《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学系列》
著:[西] 沙达德·卡伊德-萨拉赫·费隆
绘:[西] 爱德华·阿尔塔里巴
译:涂小玲、俞彤
出版方:灿烛
定价:390元/5册 12开-精装
适读年龄:10岁+
粒子图示一对比,更能分清谁是谁↓
如果不是看这本书,我都不知道最小的粒子是“夸克”!
量子是什么呢?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是连续的。
光子又是什么呢?
神秘的反物质真的存在吗?
原来,量子纠缠可以这么理解——当一个粒子发生了什么事,无论相距多远,它会影响另一个粒子。这两个粒子互相影响,互相“纠缠”。
那研究量子有什么用?量子这个概念离我们生活很远吗?
这本书专门开辟了一个对页,告诉孩子物理与日常的联系。这么一看,这些物理概念突然有了具象。
最后的量子力学时间轴,我这个外行人尤其需要!
NO.7
《自行车的物理学》
著:[日] 大井喜久夫 等
绘:[日] 板谷聪
译:高远、蒋莉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8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12岁+
骑自行车用上了牛顿的运动三定律;运动的过程中涉及到重力、摩擦力、离心力、压力、弹力、做功、动能势能、能量守恒;别忘了还有齿轮、杠杆、轮轴等机械结构在起作用!
相比同系列的《化学变!变!变!》,《自行车的物理学》从“自行车”切入,深入探讨其涉及的物理学知识。少量语句略显生硬,理解起来会比化学那本略有难度,小升初及初中来读正好,太小的就不建议啦。
你很可能会骑自行车,但骑车时不会摔倒的个中缘由,你未必知道。
是作用于自行车的力使得自行车保持动态平衡,缓缓前进。
第一章,量化自行车🚲。用上卷尺、游标卡尺、称等测量工具,全方位检视及测量自行车,了解其构造。
顺带了解重力与重心。
第二章,🚴借助妹妹学骑自行车的过程,和健太一起学习相关力学知识:前进靠的是摩擦力、转弯时会受到离心力作用……
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力学基础上拆解自行车构造。小小一辆自行车里居然有这么多机械构造,第一次知道后轮刹车装置内部是这样的!
第五章,🚴♀️从能量(做功)的角度看骑自行车的过程。
第六章,从自行车发电、电动助力车讲到电能知识,拓展应用。
我和小伙伴在看书的过程中,有几处读着不太明白,也请教了责编老师。
有异议的内容,特此说明一下:
▎P23给前后轮称重,这种方式不准确。但如果是按照小标题“比较自行车前后部分的重量”是可以的,可能是按照小标题的表述来理解会更恰当;
▎P93“将容器和滑轮弄温……”划线的句子,责编回复,新版本已改为:“加热容器和轮滑......”
有2处没有断句或者表述拗口,需要多读两次才能读懂。和责编老师求证过,内容没有知识性错误,但如果能改成更易懂的语言表达就最好了。
▎P102,划线句子
P32、P86有错别字,“登”和“瞪”应该为“蹬”,在新版中都会改过来。
NO.8
《万物解释者》
著:[美]兰道尔·门罗
继续推荐门罗。不过这是一本超级大大大大大书,开本之巨大可能会让家里的书柜很尴尬😅
这本超级大书的自我定位,是“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
它用图文并茂、密密麻麻的内容,包裹着一颗放飞自我的心。
需要强调的一下的是,门罗放弃了各种“名称”(也有读者因此给了差评),把万物归结于最根本的“状态”“作用”“功能”,对最复杂的装置,做出最简单、通透的解释。
大部分是一个页码解释一个复杂事物,有一小部分用了拉页,细节超详尽的大幅蓝图,解释了45个复杂事物。
这45个复杂事物有电池、手机、微波炉、直升机、火星车……题材选择毫无规律可言。
既有深入宇宙的巨型“多人太空屋”👇
也有小到不能再小的“组成你的身体的小水袋”👇
从这书里,我们几乎能感觉到他返朴归真的一种洒脱随意,他掌握的已经不是“知识”,而是对万事万物的“了解”。一针见血地指出事物的本质,不被虚假大空的“名字”唬住。这真的很门罗。
NO.9
《宇宙的秘密》
从宏观星河到微观量子
将迷人的宇宙一本讲透
著:[荷]扬·保罗·舒腾
绘:[荷] 弗洛尔·李德
译:王奕瑶、张佳琛
出版方:99读书人
定价:19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10岁+
《宇宙的秘密》目录
怪诞又有趣的问题,扑面而来,是在其他科普书里没见过的。
三本之中《宇宙的秘密》最见作者功力。作者舒腾将高深莫测的量子物理,掰开一个个小节来讲,为了“入口即化一读就懂”,他甚至都没直接用物理的专业名词!
全书5大主题,523个知识点,超过100个有趣的小标题。在一问一答之间,将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的种种奥秘巧妙串联。从宏观宇宙到微观量子,带你探究宇宙的终极奥秘!
把声音抓在手里或者把光放进盒子里存起来:解释了波粒二象性
NO.10
《永远有多远:
从时间之谜到生命的未来》
著:[法] 菲利普·内斯曼
想不到吧?时间属于物理范畴。
但看到目录上这些融合哲学和科学的问题,我还是感觉有点头大。
然而我读到正文,循序渐进,越读越开阔,竟越读越有意思。
跨越天文、物理、生物、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打破思维局限,从时间到生命,展开一番探讨。
时间很难被解释,
遥想未来:冷冻?意识上载?未必不会成为现实。
穿梭古今纵横东西的主题讨论,真的太启迪思维了。
详细介绍👉《永远有多远》
NO.11
《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
+丛书【第一辑】
著:格致论道
动物篇《办动物园可是个技术活儿》中,
邀请到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南京红山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国家动物博物馆昆虫展区策划人刘晔等多位身居一线的动物学专业人士开讲。
许多行业内的“门道”还真的是不说不知道。
比方说,动物园饲养员的工作,不是光凭爱心就能胜任的。
沈园长表示,优秀饲养员要具备动物学、植物学、营养学、繁殖育幼等多学科交叉背景,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和亲和力。
饲养员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喂食,让动物们吃饱就行。
要懂得设计丰容计划,让动物们过得快乐、要做“红娘”,让物种繁育、要敏感捕捉动物行为,懂得正强化的行为训练……
除此之外,动物园里的许多工作,也借助到了高科技。
借助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性别方便配对、借助基因检测,推断长臂猿择偶机制、动物怀孕后还得用B超做孕检。
嘻嘻,办动物园还真的是个技术活儿!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给我们介绍了研究人员是怎么给野外的大熊猫数数的。靠的是大熊猫的便便!
咬节长的,大熊猫年龄大;咬节短的,年龄小。
在野外,两团便便距离>1.5千米,可以直接判定为两只个体;两团便便距离<1.5千米,但咬节长度差>2mm,也是两只个体。
后来,发展成在粪便上提取肠道脱落细胞检测DNA更精准的手段。
AI机器人篇《并不是长得像人,才叫机器人》则是描绘了一幅未来已来的AI人工智能图景。
开篇,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给我们快速科普了人工智能的极简史。
人工智能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进入“从数据中学习”的阶段。
后续的讲座内容,进一步展开图景。AI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掀起革新的巨浪,改变正在发生:
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客观地诊断出孤独症患儿,将评估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5~10分钟。
声纹识别,帮助警方“听”到坏人,防范电话诈骗;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让心音诊断实现智能化;用声音辅助治疗抑郁症……都是声音技术正在进行的方向。
AI艺术创作已日趋成熟,一幅源图,输入不同的风格需求,就能生产出相应的画作,比手绘创作高效多了。
仿生眼、机械鱼、微型机器人,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的想象,都初见雏形,前景不可估量。
总体来说,动植物的2本,会比较好理解;其他3本会稍难一点,部分篇章读起来有点生涩难懂。不过没关系啊,看不下去文本的,扫码看讲座也OK哈。
每一篇都刷新认知,快速掌握当今世界前沿科技动态,真正接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