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23年1月--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它不仅能普及科普知识,更是能启迪孩子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孩子对科学世界的探索。
前两个月收到安徽少儿的一套书,倒是让我挺惊喜。
看完这套书,有被作者创造的奇丽世界所吸引。
很难想象,居然有人能够把科学原理、神奇脑洞、深遂哲理、生活洞察,揉合成一个个悬念无穷又人人能看懂的短篇科幻小说。
《星新一少年科幻》
安徽少儿今年出的是《星新一少年科幻》第二辑,我看完后觉得有意思,也把第一辑买回来看。
两辑都是独立的小故事,不重复。每辑5本,共10本。
△第一辑
△第二辑
因为每个故事的篇幅有长有短,所以每本书中,少的收录了十几个故事,多的有近四十个。书的内页是黑白印刷的,插图比较少。
科幻小说这个类别,它是介于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的小说。
《星新一少年科幻》把作者尽情幻想、制造悬念的本事发挥到登峰造极,我看了开头,有80%都猜不到结局。
比如《调查》这个故事,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家伙”,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想知道它里面有什么。每看一种方法,我就猜一次。
越往后看,越好奇,当我忍不住想翻到最后偷偷看一眼时,谜底终于揭示了: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是外星人用来调查地球人科技发展水平的“饵”。
这种“心思”,实在够深。
而看似没有拘束的想象,其实有一根线,被作者牢牢地牵在手中,那就是基本的“科学原理”,可以戏说,但绝不胡说。
如《失重幻罪》这篇小说里,有人想利用宇宙飞船里的失重状态做坏事,结果失败了。
整个推理过程,就是“失重”这个知识点的理解过程。
孩子读到这样的书,既能满足他们天马行空的幻想需求,又能接触一些基本或前沿的科学理论,很有可能,科学启蒙就此开始啦。
但市面上很多科幻小说,都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孩子读不了。
比如刘慈欣的《三体》,里面有大量知识性描述,别说孩子,就是大人都读得费劲。
而《星新一少年科幻》就比较适合小学生入门。星新一擅长写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篇幅短小,大部分故事3-5页就能讲完,极少部分在十几页间,文字通俗、流畅,孩子读都来不费力。
而且,星新一一生发表了1001篇小说,他的创作有三个禁区:不写性行为与杀人场面、不写时事风俗题材、不使用前卫手法。
《星新一少年科幻》收录的故事,更是精中选优,风格多数是幽默、有趣的,特别适合成为孩子的科幻入门读物。
说了这么多星新一,你可能会好奇他到底是谁?
是的,星新一在国内的知名度不算高。但事实上,他在日本的科幻界,是教父级别的存在了。
他被誉为日本科幻之父,粉丝无数,比如日本漫画家青山刚昌,就把他的名作《名侦探柯南》的主人公取名工藤“新一”,妥妥铁杆粉丝了。
而且他的影响力不一般,在日本、中国、韩国、美国、挪威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都可以找到星新一的作品。
来看看他这篇《喂——出来》被收录到初二的语文课本中,能高度代表星新一风格,在看似平静简淡的文字下,包裹着令人惊心的反转。
因为星新一在科幻界的超高人气,他的作品在日本已经销售5000多万册,全球销量更是超过了1亿册。
世界各国星新一作品封面集
更难得的是,星新一被誉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很多作品都创作于50多年前,从现在的眼光看,居然一点也不落伍,可见星新一思维的前瞻性是多么强悍,真正超脱了时空的局限。
去年分享这套文章是纯分享,这次双11,这套书也参加了大促活动。全套10册,总价255元,直降折后价86.7元,到手10册,都是独立小故事,也能看挺长一段时间了,推荐给9岁+孩子。
大脑洞+强悬念
结局难以预测
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出人意料的脑洞必不可少。哪怕我看的时候已经带了预期,却还是不断被星新一的想象力惊艳到。
从最日常的生活场景,到星辰大海的无限空间,他的思绪自由漂流,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大师风范。
比如《喇叭之声》这个故事,讲的可真是个“生活小事”。
F博士向客人介绍他发明的喇叭🔈,它会发出各种声音驱赶动物。赶猫用狗叫,赶小偷用警笛声,百试百灵。
正聊得高兴,客人听到十点钟的钟声。
这是他回家的时间,赶紧向博士告辞。
客人走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是喇叭针对客人发出的“送客”声。
看到这里,我几乎能想像到这样的场景:星新一曾经被晚归的客人耽搁住,既想送客,又不知如何开口,最后只好用文字发明这么一个神奇工具。
其实,伟大的发明,往往起源于最日常、最普通的生活细节。让孩子看到科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很有必要。
而像《礼物》这个故事,讲的则是事关“人类、宇宙、和平”的大事件。外星人来到早期的地球,人类还未诞生,世界只有猿猴。
外星人想传播文明的种子,却苦于无人接收,只好把宇宙飞船设计图、包治百病的神药、和平共处的方案……放到一个巨大的蛋形容器里。
外星人本来的计划是,当人类有能力打开这个蛋形容器时,自然就能看懂这些东西,好好利用它们。
但是万万没想到,打开容器的是原子弹,一切都被毁灭了。
可惜吗?当然可惜。但更可惜的是,人类往往不知道自己为了“得到”,究竟“失去”了什么。
其中很多故事,会让我细思极恐,倒不是说故事可怕,而是作者的悬念运用非常精妙、密集,读者身处其中,根本猜不到结局。
像前面说过的《喂——出来!》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再随意挑一个《诚信的产品》来看。
外星人向地球人推销最厉害的防御武器,测试之下,果然效果无双。
地球人用一百吨黄金买下它,外星人又推荐最厉害的攻击武器,也是一百吨黄金。
付完两百吨黄金后,地球人决定用这最厉害的武器来打最厉害的防御,测试质量是否都过关。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想到了“自相矛盾”的故事?
可没想到的是,矛盾相攻的结局万分惨烈,地球直接在这场巨大的冲击波中毁灭。
而外星人司空见惯般返回母星,地球的毁灭只验证了产品的质量确实过硬,不愧是“诚信产品”啊。
我经常在看完最后一个字后,才在文字结成的蛛丝马迹中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这样。
于是忍不住去回味、反思,这时就会感受到情节设计的奇巧之处。
02
科幻的外表千篇不同
哲思的灵魂万里挑一
星新一写了1001篇短篇科幻小说,编辑选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到书中,读起来很过瘾。
如对外星人的幻想、对宇宙飞船的憧憬,可能是科幻作者最喜欢、最常用的题材,《你好,地球人》一书中收录的全是相关故事。
读完这一本,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十几个不重复的外星人和宇宙飞船探险角度。
如可以吃的食用桌椅,这个想法着实“跨界”,瞬间就可以激发孩子产生一连串的奇妙点子:可食用汽车、可食用屋子、可食用树木……
这是科幻小说,但我总觉得,科幻只是星新一手段,他对人生的观察和总结,才是其表达的主题。
几乎每一篇内容,都闪烁着哲思的星光,让人不由自主代入自己,也让他的作品免于流俗,成为科幻界万里挑一的存在。
比如这篇《伺机》,作者用大部分的篇幅,来描写地球人发现一颗全新的宜居星球的兴奋之情和行动计划。
笔峰一转,地球人遇上了星球的原住民,一群像松鼠的动物,一看就智商不高的样子。
于是,地球人宣布要“殖民”该星球。
没想到,原住民的科技发展远高于地球人,本来因为遵守道义而未攻击地球,现在地球人打破了局面,它们立刻反殖民地球,人类从此陷入灾难之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语,在故事里得到最充分的解释。
又比如这篇《眼药》,深深地折射了人性的善变和幽微。
K研制了一种眼药水,能一眼看穿谁是坏人,因为坏人会发出紫色的光。为此,他帮警察抓住了欲行不轨的坏人。
尝试到成功的滋味,K就想借此发财。
当他回到家,一照镜子,发现自己也是紫色的。原来,当他升起借药敛财的念头时,他也成了“坏人”的一员。
这只是两个小小的例子,几乎每篇故事都值得咀嚼体会。
不同年龄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收获。孩子们从中看到幻想的奇趣,大人们从中看到阅历的沉淀。
星新一好像一位时间的旁观者,对人生种种洞若观火,或欣赏,或悲悯,或痛恨,或宽恕,或告诫,尽数流泄于文字之中。
03
科学基本功扎实
内部逻辑圆满自洽
前面说过,星新一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故事的主题也五花八门。
但究其根本,每一篇小说,都不是胡思乱想、胡说八道,而是基于某种科学原理或科学假说,孩子极有可能通过它完成科学启蒙。
比如《有人情味的机器人》,F博士为了得到一个更有“人情味”的机器人,就让机器人出去向人类学习。
等机器学习回来,果然学习到了人类“为偷懒而找借口”的“人情味”。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AI养成技术嘛。
还有一点很重要,故事的内部逻辑圆满自洽,有因必有果。
当然,这条逻辑线,不一定是明线,很多都是隐藏式的,需要孩子动一动脑筋,才能把它想通、想透。
如《无人城》这个故事,把逻辑线藏得很“深”,一直写到结局,都没有“明示”。
它讲的是五人小队来到一颗陌生的星球,这里文明发展程度很高,却没有一个人。
五人小队决心调查“无人城”形成的原因,弄明白为什么会空无一人。
他们发现城市的中心有漂亮的建筑物,于是大胆前往。
没想到里面没有危险,却有数不尽的娱乐设施。五人小队以“调查”为借口,沉迷其中,再也不愿意离开。
直到他们相继死去,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星球上空无一人。
“无人城”的秘密,从一开始就以最炫丽夺目的姿态,展示在大家面前。众人所沉迷的,就是原因所在。
但作者就是不说,全靠读者自己猜。
我觉得,这是它的魅力之一,思考的乐趣,能让人拥有更高级别的愉悦感。
04
短小、有趣、流畅
以及,几点提醒
每一篇故事都不长,但因为语言精简,故事并不简单,该有的起、承、转、合一应俱全,像是高度浓缩的精华集合,一边读一边会冒出“居然还能这样,长见识了”的想法。
当我们透过文字,发现他的小心思、小设计,往往就忍不住会心一笑。
不过还是有几点提醒:
1、书的纸张比较普通,有些边边有点毛糙感。
2、有极少一部分故事情节可能会让人不适,比如:
《宇宙狐狸》,暗示狐狸吃掉宇航员;
《灰姑娘》,暗示主人公为了金钱残害他人身体;
《地藏菩萨送的熊》的结局,如果球被翻斗车扎破喻意“坏孩子”死亡,那也比较惊人。
我看类似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梦之城》这本书中,这些设置,虽然是暗示,但还是有点黑暗或残忍,需家长适当陪伴、引导孩子。
当然,从整套书来看,这类内容的占比是很少的,瑕不掩瑜。如果介意的话,请谨慎入手。
3、发现有故事提到主人公关于“自杀”的想法,如《天堂》的故事。一方面,这个可能和日本的社会现状有关,另一方面,作者着墨不多,但毕竟还是存在这个词,介意的话请慎重阅读。
4、作者对科技的态度是比较复杂的,赞扬、调侃、讽刺、悲观都有。
编辑虽然经过筛选,但还是有一些没那么积极向上的故事会被收录,比如《完美生活》。主人公度过了一个由科技完全掌控安排的完美“早上”时光,正当我们升起羡慕之情时,结局揭晓:他其实已经死亡10小时,而完美的“科技”根本没有发现这一点。
对大人来说,这是一种强烈的反讽,告诫我们不能太过依赖科技,但是对赤诚的孩子,可能会无法理解,为什么科技这么愚蠢?所以需要一定的引导。
5、有部分故事,孩子看完可能一时没法理解结局,建议家长也一起看,一起讨论,会收获更多。
👇戳戳以下小程序进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