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的生物启蒙书单

文摘   2024-10-25 08:14   广东  

科普书的阅读,怎么能少了生物。


整理生物书单时,我和小伙伴发现相比其它学科主题,生物主题的范畴太广了,感觉有无数多多的方向和路径!


最终我们决定,先做人体认知这块。


人类是目前世界上进化到顶端的物种,拥有最最复杂的人体结构和系统,还拥有异于其他物种的智能


选择人体认知来学习,一定能大大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从我们人体自身出发,先了解自己,也是为了跟外界更好地连接。


单单是人体认知主题,我们就花了一个多月选书筛书。




花出去的时间,是有回报的,我们淘到不少好书。



最后的书单,我细分了两期来介绍:一期是“人体认知-全系统”;一期是“人体认知-局部”。


今天这篇是两篇文章的整合,会比较长,但很全面,建议收藏。


生物书单★人体认知-全系统篇👇


生物书单★人体认知-局部篇👇


接下来,是每套书的简单介绍。




NO.1

《生命之旅:

认识人生的各个阶段》




著:[英] 玛丽·霍夫曼

绘:[英] 罗丝·阿斯奎思

出版方:后浪

定价:6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6岁+


这本讲生命的入门级科普绘本《生命之旅》,我把它入选书单的原因在于,它简单地叙述包含了丰富的关于生物学、哲学、生命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看,作者在书里安放了一只老猫,有什么用意呢?



老猫准备帮孩子们解决疑问,带着孩子们观察人一生包含的各个阶段。

婴儿、少年、成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生命全过程绝对有趣、精彩

起初,孩子只是一个微小的受精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小小的受精卵会变成庞然大物。


如果人等到会说话、会走路才出生,那妈妈的身体可装不下。

所以,胎儿只在妈妈肚子里待9个月。出生不久,还不能说话和走路。

但,婴儿在哭这件事上,可都是能手。所有带过孩子的妈妈,一定和我一样深有体会……


小孩刚会走路时,已然掌握了拍手、吹泡泡、玩玩具、看书的能力。

我永远忘不了叮当和哆啦刚会走路的样子,如果说有什么算是孩子的成长里程碑,走路必须算一个。

学会走路标志着他们成为幼童。


值得一提的是,从婴儿出生,贯穿人一生的重要事有两项

你想的是不是它们俩呢?↓

一是睡觉。老猫想邀大家猜猜:这里谁睡得还不错?


二是饮食。猫只想着吃猫罐头,而人的饮食结构就复杂许多,小馋嘴看到健康的食物标准,表示“还是喝奶吧”,哈哈哈哈。


当然,你在这本书里一定不会错过青春期,还有成年后的每一个时期。

我欣赏作者把这些时期循序渐进帮孩子们捋顺,更感谢他为孩子们打开眼界和可能性。

"

它没有回避关于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选择的“少数派”观点,而是实事求是展现了生命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柯克斯评论

"


比如,学说话的孩子,除了说不同国家的语言,还可能有孩子用的是“手语”



像父母离婚,再婚,以及人的死亡,这些难以开口和小孩讨论的话题,在孩子从容翻书页的同时,作者正教他们如何积极应对和包容


每个人生重要时期,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培养出独立于别人的取向和价值观。


如何处理学校、工作、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做出人生选择?也许看完书,小朋友渐渐能形成观点。

小至小时候上厕所、上学,大到选择职业、伴侣,所有的事情不一定那么顺利,但大家总是学着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最初,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我们终会慢慢找到自己的独特人生。






NO.2

《好玩的生物:人体》



著:[美] 约瑟夫·米德休恩

绘:[美] 塞缪尔·希蒂
出版方:接力出版社
定价:120元/8册   16开-平装
适读年龄:6岁+


“没有你身体中的我们,就不会有可爱的你呀!当然,没有你的出现,也就不会我们这些小小的细胞。所以,下次你感到伤心、难过或孤独时……想想我们吧!我们可是始终和你在一起的,始终为你而存在的!你的细胞、组织、器官……都永远和你在一起!”


你的身体如此爱你,诉说着对你的关心。


第一次被人体科普书里的浪漫情话感动得泪目……怎么回事?



这套《好玩的生物:人体》,原来的系列名叫《生物就要这么学:人体篇》,换了出版社后,就升级换了名字。



看过内容,确实好玩到值得多看几遍。


一共包含8册:


《我们的身体很奇妙—人体的组织结构》

《食物变形记——消化和泌尿系统》
《身体的指挥官——神经系统》
《身体里的交通网——血液循环系统》
《生命的氧气快车——呼吸系统》
《力量的来源——运动系统》
《生命的孕育——内分泌和生殖系统》
《生命护卫队——免疫系统》


每一个分册30页,篇幅不长,却有趣。


翻过一本接一本,并不觉得是在读什么难以咀嚼的硬知识。



能把科普做到如此轻松,是因为它把复杂的生物学概念图像化、拟人化


通俗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体内部场景,很有画面感,特别好懂。



敲重点!!!


书里有200多个从小学科学课到初中生物课的核心知识点


作者还用100多个生活故事场景的漫画给孩子们介绍人体的8大系统



我推荐先看《我们的身体很奇妙——人体的组织结构》



因为它从总体上先介绍细胞,再到器官,到组织,接着才到系统



打好这层基础后,其他7本的阅读顺序可以不固定。


《食物变形记——消化和泌尿系统》这一册里,食物从口腔开始“消化”它的旅程,人体由此获得营养。



食物在身体里走过长长的距离: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



胃像口袋一样,大肠小肠弯弯绕绕。盘踞在我们身体的肠子,很难想象它们竟然有七八米长!


食物沿途还会和“化工厂”肝脏胰腺碰面,这两个器官在代谢上可是帮了大忙。



最后,从消化到泌尿,关键要靠肾脏来过滤多余的水和废物。



《身体的指挥官——神经系统》讲述了人体内的信息接力实现的过程。



有一点让人十分惊喜。作者在讲脑袋谜题的时候,带孩子们进阶思考:


比如,过去人们认为大脑只被开发使用了10%,实际上大脑所有区域都很活跃。


听到不太靠谱的说法时,想推翻它,就可以试试用上“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



从人体知识入门,到联系生活实际,再进而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现象去质疑前人的说法,孩子会越来越懂科学的意义


不过要说明一点,因为《好玩的生物》属于漫画类型,它的图画没有严格到每一张都接近真实的人体细胞或器官。


拿《我们的身体很奇妙——人体的组织结构》一开始出现的细胞来说,它长得不像我们通常看到的那样呈现圆形模样,而是正方形。



因为篇幅原因无法介绍完一整套书,就等孩子们亲自去探索啦。


读完这套书,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找内容更复杂、难度更高的书来挑战一下。


这套《好玩的生物:人体》一直控价中,适合6岁+至整个小学阶段,早入手早看~




NO.3

《人体:亿万细胞之国》



著:[英] 伊莎贝尔·托马斯

绘:[英] 道恩·库珀

出版方: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定价:118元   8开-精装

适读年龄:8岁+


最初,看到这页的插画,我都惊呆了。



当你舒服地平躺,全身多样化的细胞一起徜徉。美不胜收。


《人体:亿万细胞之国》绝对是一本讲人体的小众宝藏书。



整本书才64页,却是知识含量极高的。



它先以细胞为基础,再帮我们从细胞过渡到系统。


细胞的分类,要比许多书讲得更细。


脂肪细胞还有分白色、棕色、米色脂肪细胞?



常用+别名+所在位置+作用机制,结合图画来看,便清楚不少。


骨骼中的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一对比,完全明白它们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什么作用。



我第一次知道会分解吞噬坏死骨骼的破骨细胞,不由得感叹:人体的细胞分工太先进了,擅长“善后”!



细胞细致得让人难以想象,然而就是这样数量众多、精细无比的细胞,它们还能高度配合,为各大系统发力。



呼吸系统的“电梯”


心血管系统的“超级高速公路”


不过我想指出一点,这本书没有把皮肤作为“器官”而是作为“系统”来介绍,和主流科普有点不一样,我们可以结合其他资料一起看看。


当然,了解皮肤的细节知识,并不受“器官”或“系统”分类的影响。



我最感兴趣的一章是第五章。


它把在我们身体内的一些细菌等“外来”细胞囊括进来一起介绍。



我们的身体既封闭又开放,当它与外界打通,更是宽广了。


至于作者在书中带着孩子讨论的几个问题:



细胞从哪里来?

细胞出了问题会怎么样?

为什么细胞不能永生?


它们能激起孩子对细胞更深层的好奇


细胞有无尽的秘密,无尽的秘密都让我们人解答出来或等待人解答。


我们和细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细胞在人体之中,人体在宇宙之中。人以细胞为基础,成为宇宙中极其奇妙的生命。


“亿万个绚丽小巧的细胞,组成了宇宙中最迷人的国度——就是你!”



孩子们读完这本书,慢慢就能学会触达并欣赏自己身体里的丰盛





NO.4

《人体博物馆》



著:[英] 詹妮弗·Z.帕克斯顿

绘:[美] 凯蒂·维德曼

出版方:乐乐趣

定价:228元   8开-精装

适读年龄:10岁+


前几年我曾分享过奇迹博物馆系列的《动物博物馆》《植物博物馆》,还记得当时看书被震撼得……



这个系列最大的特点是,开本够大,颜值够高,知识够专业,插画够写实



“纸上博物馆”名副其实,艺术气息浓厚到扑面而来。


现在,万分感谢《人体博物馆》带我陷入到新的魅力之中。




在进行生物-人体认知主题选书的时候发现,市面上大部分书内容偏趣味性、画风偏温和,因为大人总怕太写实的,孩子会接受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大开本、精细无比的《人体博物馆》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6大展馆,10个人体系统。



它足够客观,它足够艺术,它向孩子们恰到好处地展示人体的美和科学。



它实打实一笔一划描绘人体各个部位纹理的书,反而让孩子看到了最接近真实、最原始的人体,很好地接受并建立身体里各个部分的联系





每一次扫盲都趣味无穷。


人体的骨骼“零件”是怎么连结的?



关节的嘎嘎声,原来来自关节滑液中气泡破裂的声音。



肱二头肌真的有“二头”(两个起点)!



我们的心跳声,可是心脏瓣膜的关门声哟~



男性与女性的身体有什么不同?



刚出生的女婴已经具备一生所有的卵子,只是婴儿时期的卵子都未成熟。



知道人体神奇,但不知道这么这么神奇!


读到我在其他书上鲜少看到的点,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左肺比右肺小,为心脏腾出地方。哦,终于明白我们的心脏为什么在人体中的位置偏左。



胃里当真会产生蝴蝶扑扇的感觉。



肾移植,新的肾进入身体,要舍弃的那个肾居然不需要从身体里拿出来,而是安放在体内。



一个健康的人体看起来似乎完美得无懈可击。每一处人类独有的构造绝非多余。


然而,人体也存在缺陷。接受缺陷并找到调和方法,不完美同样成为一种美。


食物和空气共用通路,所以人有时吃东西会被呛到而感到呼吸困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到入食小心,细嚼慢咽。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小小的博物馆,学会欣赏人体之美,这一课现在可以开始啦。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一部由成百上千个‘零件’组成的活体机器,各零件协同工作,有序运转,从而构成了我们的存在。


正因为人体精妙而复杂,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人体认知十分重要


我们有认识“我们的存在”的欲望。孩子总有一天要看看《人体博物馆》,由此满足对人体的求知欲,抵达未知。




NO.5

《工作细胞》绘本版




著:[日] 清水茜

编绘:[日] 牧村久实
出版方: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160元/4册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4岁+亲子共读,
6岁+自主阅读

《工作细胞》绘本版今年又了出新的续集,最近在为生物主题书单忙活着,我毫不犹豫把这套加进来。


先出的两册,加上今年出的两册,一共有4册:

《细菌歼灭战》
《病毒和寄生虫终结者》
《免疫系统大作战》
《中暑和急性传染病》


故事发生在人体内部。

作者把人体细胞化繁为简,用场景和对话生动演绎人体内部复杂的生物学和医学知识。

血液中的细胞全部拟人化,都是Q版形象,一下子戳中孩子喜好。



一个个担负不同责任的细胞,穿着不同工种的工作制服,在人体内奔走,兢兢业业


小助手6岁半的闺女沉迷这套书很久了,连细胞的备注名都知道,

像新的《中暑和急性传染病》中,有个细菌被叫做“蜡样芽孢杆菌”,她指出应该是叫“仙人掌杆菌”

一查,备注还真的是仙人掌杆菌。果然是真爱呀!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都是什么呢?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杀伤性T细胞怎么分工?

免疫系统是如何高效工作的?

中暑是怎么发生的?


这些问题,《工作细胞》通通给我们用事件的方式娓娓道来。

红细胞运输氧到肺部


比如讲体内出现细菌、病毒时,就会讲到体内的细胞会出现什么反应,又如何分工合作。

人体出现伤口,细菌出现


中性粒细胞等待血小板支援

不同细胞分工协作,击溃细菌

比如,当初始T细胞经历“菜鸟”阶段,最后成长到无比强大,为人体抵挡许多危险。


这套书不是单纯的硬科普,孩子能感受到,每一种细胞像我们人一样成长,既拥有基因赋予我们的本能,又拥有后天学习得来的经验。

一个个萌趣可爱的人物接连出场,一幕幕趣味大战不断上演。


孩子像看动漫一样,自然而然就记住那些拗口的医学名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等,记住身体无时无刻为我们不懈地奋斗


看完体内种种不易的保卫战,大家更了解身体,也会更爱惜身体了。

这个身体无论缺了哪种细胞,都无法正常运转。大家各司其职。

只要认真工作,就能发挥作用,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

“我没有理由放弃工作!”


另外,大家如果给大娃挑书,可以看看《工作细胞》漫画版。适合9岁+,内容同样很精彩!


还可以结合《工作细胞》动画一起看,互相补充。





NO.6

《我的第一本大脑说明书》



著绘:[西] 哈维尔·弗提尼安·卢比奥

出版方:知小乎

定价:43元   16开-平装

适读年龄:6岁+


别看《我的第一本大脑说明书》薄薄一本,




它有26个“脑洞”大开的问题,

860亿个神经元,

20个知识实验和小游戏



给孩子们普及的大脑知识可不少,非常有趣,非常专业。


最突出的一点是,它拿动物来和人做对比,让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有多么与众不同。


没有大脑的生物要如何交流?


蚂蚁用神经索,蠕虫用神经团簇,蜜蜂用神经节。真是各有各的办法!



动物是不是身体越大,大脑越聪明呢?


只看身体体积可没用,一定要看大脑占身体的比例,比例越大越聪明。



好想拥有这些动物的敏锐感觉能力~



不过,人类大脑和感觉能力也不赖哦!等了解完人脑,可能对“别人”的羡慕就少了一些🤭


首先,人脑简直是个学习机器。


大脑内部有约860亿个神经元,加上另外1000亿个其他细胞一直在打配合,脑中就不断形成“各司其职”的神经元回路


进入到青春期后,还会出现“用进废退”的情况,完成一些神经元的修剪。



人类大脑实在太强大了!



然而,大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有强大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支撑。


你能观察到人体中最长、最粗的神经吗?



具体到对神经元的介绍,《我的第一本大脑说明书》讲述得十分详细,连施万细胞,突触和神经递质都告诉我们,堪比教科书了。


悄咪咪说一句,图画比教科书要生动一些哈哈。



大脑从生理上帮助我们建立最基本的五感,我们才可能知晓这个世界的色香味、声音和触感。


原来,人眼看到不在视野中心的事物的视觉能力,叫做周边视觉



我们存储记忆的时候,经常把气味和记忆一起记住。对了,嗅觉和味觉是联动的。


3000多个味蕾遍布整个舌头,甜、苦、酸、咸、鲜任君品味!



那我们所有感觉,全被囊括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这五种感觉里面中吗?


不!人脑还提供着更细致、更丰富的感觉。层层深入的内容,不断为孩子打开新世界。


就连我一个大人,都感到自身的知识疆土得到了开拓。





NO.7

《这是我们的大脑!》



著:[英] 玛丽·霍夫曼

绘:[英] 罗丝·阿斯奎斯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5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做生物主题书单的测评时,这本绘本《这是我们的大脑!》我觉得很有意思。


它会告诉孩子人居然拥有如此厉害的大脑!


无论你是唱歌、跳舞、画画,还是吃饭、睡觉、做梦……你所做的一切都与你的大脑密切相关。


走路、说话、思考、感觉,再到呼吸、心跳,如果没有大脑,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人体当中,最复杂的绝对是大脑。绘本《这是我们的大脑!》很适合入门。



大脑如何工作、休息?怎么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


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大脑?如何保护大脑?


什么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和别人的不一样?



《这是我们的大脑!》会把这些问题浅显易懂地解释给孩子们听。


作为一本认识大脑的入门科普书,它奇妙的内容和插图,同样离不开作者玛丽·霍夫曼和绘者罗丝·阿斯奎斯聪明的大脑思考和加工呢!


首先,可以把大脑当成一个指挥中心。看!6个分区有组织地协调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



左半脑和右半脑有各自擅长的事。



哇,我们的大脑生来就这么强大吗?


它并非一下子发育成熟,而是在你出生前开始发育,经过很多年,需要很多营养才慢慢发育成熟。


△右页附有大脑的食谱


大脑有条不紊地控制着身体,满足身体需要,难怪它需要那么多营养


神经元帮忙快速建立五感: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味觉


哈哈插画太逗了,居然问幽默感在哪儿?仔细一想,人的幽默感当然也靠大脑,毕竟幽默的话是要“说”出来的。



这不,走路和说话顺不顺,就看神经元配不配合。



思考和学习就更高级了,有人甚至在大脑的帮助下,能做到一心多用。啧啧啧,在下佩服~



连睡觉做梦都有大脑的事儿,它真是人体内的天然永动机,时时刻刻在工作。



大脑这么忙,有没有可能靠外部的“大脑”代办一些事情呢?


作者说到现在最热门的人工智能,也就是AI。它像大脑,是个效率神器。


但,终究只有人的大脑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它无可替代



大脑决定着你的与众不同,支撑着你所有的行动和想法。感激它吧!






NO.8

湿答答的身体》


2022年博洛尼亚非虚构最佳童书


著绘:[西] 贝尔塔·帕拉莫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8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湿答答的身体》开辟了一个鲜少有绘本抵达的角落,因为,它专门讲“体液”,又诙谐又跳跃,孩子喜闻乐见。


作者贝尔塔·帕拉莫太有意思了。

她说她从小就爱尿尿,全家出去旅行的时候,爸妈总要为她停车几次。

她说她总是用小拇指抠鼻屎,但她从来不承认。


这种童趣的秘密直接分享出来,真不把我们当外人,哈哈哈哈。

不过,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提到尿液、鼻屎吗?因为它俩都和体液有关。

那体液具体都包括什么呢?


便便



口水


眼泪



血液


鼻涕



汗液


尿液



其他液体



7大常见的体液都来源于我们身体摄取的水,串连起人体的5大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人体里几乎都是水,从方方面面帮我们保持“平衡”。



接下来请做好准备,我们要了解的体液,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态,有各种味道,有各自的“生命历程”,它们匹配着各种风格的人


滑动查看各类专家



⭐便便专家

⭐好哭专家

⭐鼻涕专家

⭐尿尿专家

⭐口水专家

⭐血液专家

⭐汗液专家


我选眼泪和鼻涕来介绍。我本以为我很熟悉它们,实际上,我知之甚少。

眼泪的形成过程竟然是这样↓


它是感情丰富的体液,包含多种多样的情绪。


可谁能想到,鼻涕是多余的眼泪啊!

鼻涕会在鼻腔里形成黏液层,黏液将颗粒聚成一团,当它变干时,就变成了鼻屎

可我不想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我们大多时候不知不觉吞了黏液(鼻涕)……


读到这一页叮当哈哈大笑,我凑过去看他到底笑什么——


“鼻屎专家们能将鼻屎搓得圆溜溜的。当然,弹鼻屎永远不会成为奥运会的运动项目。”


哈,我也被逗笑。大家可以放一百个心,我们国家不培养弹鼻屎奥运冠军哈哈。

童年的“乐子”中存在许多可以挖掘的知识,对孩子来说真是幸事。边玩边了解自身,就理解了身体的奇妙之处。

当然,还有更多体液值得我们探索呢!单单是体液就有这么多学问,人体的管理和调节能力超乎我想象。







NO.9

《尤斯伯恩看里面:揭秘大脑》



编著:英国尤斯伯恩出版公司 

出版方:接力出版社
定价:68.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尤斯伯恩看里面”系列的翻翻书,几年前我曾分享给大家。


全英国最大、最领先的少儿书籍出版社尤斯伯恩出品,质量有保证。



封面上有小气球logo

尤斯伯恩看里面字样


系列中的《揭秘大脑》,这次我把它选到生物书单中来。



这本书带孩子进行一次脑力大冒险。让他们用翻翻的阅读形式翻开表象,了解大脑内部的神奇功能。


看,它给孩子们留了太多“门”了吧!



用趣味盎然的知识,带着娃快乐地去探索大脑的秘密。

 


在看到某种东西之前,你的大脑已经对要看的东西有了一个概念,你的视觉神经元仅仅是确认一下这种概念,并补充一些细节。



每一扇门的背后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



大脑内部构造🧠↓


一个真正的神经元🧬↓


大脑与神经相连,还与血管相连🩸↓


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大脑科普世界,生动、立体而充满惊喜,马上把探索的兴趣调动起来。


每次有事情发生,脑控制室就会发生一连串反应,帮我们判断,告诉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比如“主控制室”

帮我们用情感或理智做决定


开启五感的小门。



最后来到“感觉实验”,你可以猜猜这两只猫以后会发生什么。



当当当当!答案揭晓——


长期只看竖条纹的猫,就看不到水平的线,长期习惯看横条纹的猫,很难注意到竖直的东西。



这样看来,大脑的学习模式是“熟能生巧”,大量观察事物,才习得长期的经验。


进入到“无意识感知世界”,小丑居然是我,我无意识地被耍了……



我在这个地方硬抠,就是抠不起一个翻页来。



啊哈,懵圈,居然是骗人的“视错觉”。大脑听命于我们的情感和感觉。


不过,每一个人的大脑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有人能凭借自己的感觉绕开前面的骗局。


了解你独特的大脑,同样是在了解你自身。你之所以是你,部分要归因于记忆。



刚刚发生了什么?
这个东西叫什么?
我怎样拿它?
……


大脑帮我们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些东西,另一方面让我们放松警惕忽略某些东西。



人就是通过不断问问题,不断实践得到经验和记忆,它们支撑我们日后的决策和行动。


下次再让我抠前面那个“视错觉”的图,我可不那么笨了哈😂


这本书用解疑式的方法,帮孩子们一道又一道的大脑之门,而思考的钥匙在大家自己手上。


要注意的是,书里存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标记下↓


舌头上的味觉地图是错的,因为舌头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靠味蕾尝出味道来。



我要特别指出《揭秘大脑》的一个用心之处


书里有多个地方使用了浅色的大脑照片,是大脑某个部分,比如神经元、大脑切片、大脑血管在显微镜下的样子。这些真实图像资料太珍贵了!






NO.10

《我们的感官:

动物和人是如何感觉的?》



著:[法] 法拉·凯斯里,米歇尔·西姆

绘:[法] 阿梅莉·法利埃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6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为什么动物的瞳孔千奇百怪?


为什么人不像蓝鲸那样听到次声波,不像蝙蝠那样听到超声波?


原来,人的两个鼻孔分管不同的嗅觉感受,因此我们拥有立体嗅觉


我希望通过介绍动物们神奇的感官,让大人和孩子都能对动物保持好奇心。因为在动物世界里,身体上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都有它的奥妙。


因为我们的感官系统与动物非常相近,却又不相同,所以法拉·凯斯里米歇尔·西姆决定在《我们的感官》这本书里,带孩子们仔细对比近100种动物的44种感官特点


这些动物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同方面发挥所长。





视 觉 👁️

鳄鱼眼睛的瞬膜就像人类戴上的泳镜,挡水的水平一流👍️


因为生活方式不一样,不同动物的瞳孔千奇百怪。

人类的瞳孔始终保持圆形,是适应白昼生活的结果,而且眼球能转动,视野范围非常广。


比目鱼的眼睛让我噗嗤一笑。怎么长着长着还能移动到同一侧去啦?


猫眼拥有超群的夜视能力。


有时大家在动物身上能找到与人的相似之处,有时我们羡慕它们卓越的五感能力,找到尊重动物之道




听 觉 👂

第一次被科普到,原来哺乳动物是唯一“看起来有耳朵”的动物

还有还有,一直以为人耳的大小在成年之后是固定不动的,没想到它们以每年0.22毫持续生长着。


至于动物和人的听力差别,取决于耳朵感受器的数量。

可惜人既听不到超声波,又听不到次声波。





嗅 觉 👃

在看这本书前,我根本想象不到,小小的蚂蚁通过它的触角,就能精确“拿捏”(把控)气味。


作者还提到,人类对味道的感知80%来自嗅觉,这一点和其他书不谋而合。嗅觉经常在给味觉打辅助。





味 觉 👅

来比较下人和其他动物的味蕾数量!钳鱼遥遥领先~





触 觉 🖐️

在五感之中,触觉是唯一一种所有动物共有的感觉。

大家的触摸方式和感受程度不一样,相同的是,我们经常通过触觉探究外界,建立情感联系……


如果我们人对动物一无所知,那我们也无法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家生而不同,却各自拥有犀利的感官,与部分迟钝的感官和解。


所有动物的感官虽有局限,可都能适应生存,不需要最优秀,满足需求就足够。

庆幸我们在不同的感官上拥有所长,自我欣赏,彼此欣赏。





NO.11

《气味:闻得到的魔法》



著:[法] 安娜伊斯·马丁内斯,

奥里安·德沃

绘:[日] 则竹佑纪子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7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7岁+


把玛德琳蛋糕浸泡在红茶里,接着一口气吃下。


图片来自百度

被茶水浸泡过的蛋糕散发出来的气味,勾起人的回忆——儿时吃过姨妈给的蘸了茶的小蛋糕。



气味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吗?


千万不要小看气味,气味可以成为开启记忆的开关。


只要闻到曾经闻过的味道,就会开启当时的记忆。这就是普鲁斯特效应


浪花朵朵的《气味》给出的嗅觉科普虽然不多,但它更侧重于带孩子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气味,通过有趣的气味扩大身心感受




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气味通常是淡淡的、随风而逝的,


香水中的气味是化学合成的,和自然气味正好相反,每一种香水有它的独特之处。



气味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闻到的气味,都来自“气味分子”


直观认识嗅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与气味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是“味道”,也就是说,嗅觉和味觉紧密相关


如果我们捏鼻子吃草莓糖,会有什么感觉?



就和我们鼻塞吃草莓糖差不多,没有香味,这和鼻后嗅觉有关系。


这一点其他书上没有提及,我的新知笔记又多一个!



那前面的普鲁斯特效应,怎么用科学来解释呢?


是因为气味到达情感处理中心,激活了记忆。



当然,有美好的气味,相应地,也会有难闻的糟糕的气味。


为了掩盖汗液,人们创造出香水。



接着,不同用途的芳香产品应有尽有……



孩子们还可以借助这张气味地图,开始探索香氛的世界。



与其说《气味》教我们去认识气味,不如说它在教我们幸福的能力


我想这就是《气味》的意义所在,奇妙的味道帮助我们提升当下的幸福感。



不管是随处闻到的香气,还是一顿饭的喷香,各种和谐融合的气味……


此刻令人愉悦的味道被刻入记忆,下一次再闻到时,大家会倍感幸福。






NO.12

出生:在我们来到这世界之前》


2017年博洛尼亚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奖


著绘:[法] 埃莱娜·德鲁韦尔

出版方:浪花朵朵
定价:168元   8开-精装
适读年龄:8岁+


这本《出生》绝对艺术品,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每个人的生命旅程,被独出心裁的纸雕精准地再现出来。即使还没看《出生》的文字内容,也会一眼被它超大开本上的镂空纸雕惊艳。




🤰那天兄妹俩看《出生》看得入神,超级好奇自己怎么在妈妈肚子里长出来的。一起了解完“出生”这一回事,感觉和娃的情感联结更紧密了



埃莱娜·德鲁韦尔还是在孕期创作这个生命故事的。孕育生命带给她闪闪发光的灵感。

在讲胎儿发育之前,作者先为我们铺垫了性器官的知识。

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有什么区别?


受精是怎么一回事?


染色体、DNA和基因如何携带遗传信息?


有一个很特别的设计深得我心,我一定要特别跟大家介绍,就是插画中的胎儿大小是按现实胎儿大小画的,完全1:1复原

而且作者还用水果的大小做对比,让人感受起来更直观。


多亏母亲的身体无私地提供着营养,每一个月的胎儿都比上一个月成长了一些。

第1个月,像一只蜷缩起来的海马。
第2个月,和覆盆子一样大,约重5克。
第3个月,大小如奇异果一般,约重30克。
第4个月,如牛油果。
第5个月,和柚子一样大。
第6个月,就像木瓜。
第7个月,升级到了甜瓜的大小。
第8个月,则是小南瓜。
第9个月,长到跟西瓜一般大了。


一类比,孩子来读都能想象出真正的胎儿到底有多大。

胎儿成长直至出生后接受妈妈哺乳的过程,都在每个时期仔仔细细地展示出来,

比如什么时候开始运动,什么时候能听到声音,孕妈妈在什么时候做超声波检查,孩子们都能一一读到。

这样的镂空纸艺科普书可以铺在地上,让孩子来翻看,更能真切地感受生命的奇妙和母亲孕育的不易。


我和小伙伴还讨论到静脉和动脉的画法

你看胎儿的脐带,流淌动脉血的脐静脉画成红色,流淌静脉血的脐动脉画成蓝色。作者是个细节控!你还可以发现更多……


任何一个老母亲和自己的小孩读这本《出生》,都会有所感慨。

怀胎生育很辛苦,但也很幸福。

孩子最初就是这样住在妈妈的身体里。妈妈和孩子通过那九个月的生命初期紧紧连接在一起。

此时此刻想跟我的两个宝贝说:你们是妈妈孕育的惊喜,我们一起创造了生命奇迹。





NO.13

《我们的感觉》


2020年法国女巫奖、法国科学大奖
和巴黎萨克雷科学奖获奖作品


著:[法] 菲利普·内斯曼

绘:[法] 雷吉·勒容克

制图、摄影:[法] 塞莱斯坦·福雷斯捷

出版方:爱心树

定价:128元   8开-精装

适读年龄:9岁+


《我们的感觉》这本,如果只听书名,容易和前面的《我们的感官》混淆。



《我们的感觉》和前面的《我们的感官》一样提及动物,不过它更出众的是融合多学科、幽默的科普艺术,技法高超得让我频频惊喜。



生理结构科学分析,有!


视觉形成↓


味觉的秘密↓


对味觉分区的辟谣,刚好也能帮大家佐证其他书里的味觉知识有没有谬误。



带感情色彩的五感描述,有!



如何描述青蛙的听力?作者选择用幽默的图文小片段介绍↓



这下全世界都知道青蛙的听力真不咋地,哈哈哈哈


在五感的每一章最后,还会开辟专门栏目。


比如听觉这章就有一页小道消息报



思路打开!充满想象力又可可爱爱,不要太好玩😄


与耳朵有关的10个词语,简直是在为造词困难的小孩雪中送炭。佩服佩服~



《我们的感觉》时时展示着它的百变魅力


你会发现,插画完美匹配每一部分的文字内容,阅读下来真是赏心悦目。


仔细看这些精致插画,线条、配色都很有讲究,极具美感↓



另外还有不少艺术画作和摄影作品,把知识性和游戏性融合得很好。孩子来读,属于是边学边玩,兴致就很少有低迷的时候。



哪两个人在对视?


两株蓝铃花在哪里?


最戳中我的,是5位和五感紧密联系的人物的故事,这部分内容让我觉得非介绍这本书不可。


真实的故事娓娓道来,流淌着作者由衷的人文关怀。我选三位介绍下。


1

快乐觉敏感者

皮埃尔·彭彻夫,画家


喜欢用画画来表达所见所想的孩子,长大后当画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2

听觉敏感者

弗朗索瓦·德克鲁克,声学设计师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他从小对声音充满热情,之后痴迷于获得最佳品质的声音,边干边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3

触觉敏感者

大卫·芒茨,物理治疗师


经常帮身为运动员的妹妹按摩肌肉,让他真心喜欢用手为别人进行物理治疗。



孩子也许拥有特别敏锐的某项感官能力,但大多数大人和孩子未能意识到怎么开发它,以及怎么有效使用它开辟未来的职业道路。


我们靠生活经验了解到的职业,相对来说比较局限。实际上,职业方向有很多很多可能。


“因材施教”之后,让孩子发挥所长,他们至少可以不那么迷茫,大家都有重新思考、调整未来方向的机会。



最后,除了常规的五感,作者还多开了一个模块,叫“第六感”



本体感觉、心灵感应、时间感等归到“第六感”,这在其他书里没有提到,所以是很新颖的一个知识点。


又涨知识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我们的感觉》里得到强烈满足,于是,想推荐它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万般鲜活的感觉科普书,值得孩子们人手一本。






NO.14

《奇妙的基因世界:

探索生命的密码》



著:[德] 卡拉·哈夫纳

绘:[德] 米克·谢尔
出版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定价:68元   16开-精装
适读年龄:12岁+


DNA是双螺旋结构,大多孩子知道。但你知道吗?它是像毛线团一样被打包在组蛋白上的。


生物教材上看得出来像毛线团,
但还没有描述得那么具体

为了让牛少放屁,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手段。一切为了环保!突然和上一次的环保专题联动起来🔗


果然,科学没有界限,跨领域学习可以打通我们的“任督六脉”,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一个细胞怎么知道它要成为人还是其他生物?

 我为什么长得像妈妈或爸爸?

 我们为什么彼此相似?又为什么如此不同?

 疫苗为什么能预防疾病?

 未来是否可以克隆出无数个自己?

 恐龙还能重生吗?




《奇妙的基因世界:探索生命的密码》既是生命科学,又是科学奋斗史,它记载着历届科学家解开生命秘密的一段段真实历史。


并且,它所讲述的基因知识,不仅和孩子们的生物课本一脉相承,还拓展了新知。

豌豆和孟德尔是一对遗传学上的“搭子”。

只要提到孟德尔,就会知道他的豌豆;只要提到豌豆的遗传秘密,就会知道孟德尔。

豌豆性状的秘密

可惜的是,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结果在他去世35年后才被人们发现。不然,人们更早知道“遗传因子”的存在。


但,不管遗传因子何时被大家所知道,它对全人类、生物界都有深远意义。


你可能已经猜到,遗传因子正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基因

当它站上大舞台,我们想象不到它在科学上有多么活跃、会活跃多少年。

生物学家弗莱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开始分裂前,染色体悄无声息地复制了一份,这样到了细胞完成分裂的时候,子细胞和母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又一致了!


接下来,细胞学家西奥多·博韦里观察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

他和沃尔特·萨顿“两个一对”的遗传因子“两个一对”的染色体联系起来。

终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真相浮出水面。


科学的进展靠科学家们步步推进,层层推理。慢慢地,基因的载体——DNA也被大家知道。

你要是拿出孩子的生物书,会发现,《奇妙的基因世界》阐述的一件件事实,也被写入孩子们的生物课本中。

🧬DNA双螺旋的完美结构↓

⛓️碱基配对,复制DNA就像拉拉链↓

🥚碱基顺序决定合成什么蛋白质↓

要狠狠地夸一下这本书的制图!

像碱基这类生涩的科学用词,还有它的作用机制,读懂图就能完全明白了。

让我惊讶的是,连中国克隆食蟹猕猴事件,这本书也说到了。作者无孔不入啊,哈哈。

教材上克隆猴的内容

这本书64页,在科普书里不算厚,可是它为我们展示了方方面面的基因知识,还有许许多多前沿研究成果,内容质量尤其高!

基因和环境影响个性和行为

基因重组药品让病人看到希望

基因治疗也可能带来威胁

因为篇幅原因,只能先为大家展示部分。

如果孩子们感兴趣的话,《奇妙的基因世界》真值得细读,反复读,和生物课本对照着读……






丹妈读童书
深耕儿童阅读,分享经典书籍、纪录片影片、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