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学生的数学启蒙书单

文摘   2024-10-24 08:13   广东  

去年整理过一次适合小学1-3年级的数学课外书。当时除了花大几千新入了一批,还把家里的库存也一并挖出来,包括后来读者给我们推荐的,重新做了筛选。



主要是想看看适合1-3年级看的优秀数学课外书,主打数学思维拓展,非教辅,不刷题,更多是注重孩子数学素养的积累。

最后筛选出了10套,虽然不多,但求精。


一般小低年级的数学书,可能还需要家长辅助伴读效果更好。而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我们希望孩子能够自行完成数学能力的升级。

所以,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外书,需要既有趣、循循善诱,又系统、全面,能有效地去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当时,还是请了我们的小伙伴刀妈来做筛选和分享。


最终选定了两本:《欢乐数学》+《疯狂微积分》


刀妈对这书也是大夸特夸:小学三年级的刀弟主动、反复、津津有味地看,深受影响,已经能和初中的姐姐讨论方程式;更神奇的是,姐姐也成了《欢乐数学》迷,经常和刀弟交流读后感。



接下来就一套一套来简单介绍一下上面提到的书。



1-3年级


1

《汉声数学图画书》

著:[美] 明德尔•西托默等
绘: [美] 汤米•狄波拉等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装帧:精装图画书
适读年龄:6岁+


咱公号读者对汉声数学都很熟悉了,我自己也买过很多套:



汉声数学原版是英文的,叫Young Math Books,诞生于美国和前苏联冷战时期,专门请了18位数学专家创作了一套针对儿童的数学图画书。


这18位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气的(具体介绍在《妈妈手册》中)


比如《奇数和偶数》的作者托马斯•欧布里恩是南伊利诺伊大学的老师,他写过很多有关数学教学的书,颇受欢迎;



《折纸的几何》和《奇妙的三角形》的作者乔•菲利普斯教过二年级到研究所的数学,经验丰富,同时她也曾经是数学教材的编辑,现在是指导杂志的数学编辑,并且还在大学里教老师们数学。



《长短、高矮和宽窄》的作者詹姆斯•费拥有威斯康星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是马里兰大学的数学副教授。


还有从小就很喜欢数学,拥有皇后学院和纽约大学学位的大卫•阿德勒,他的《三维求体积,二维算面积,一维量长度》曾被“美国科学教师联会”推举为“杰出的儿童科学书籍”。



后来,汉声出版社引进了这套书。国内大学数学系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专家,也对这套书给予了很高评价



全套包括41册精装绘本+1本妈妈手册。

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数与计算、量与实测、几何与空间、统计与概率、集合与关系


👇内容如下👇


其中《妈妈手册》,对绘本内容逐页分析,扩大延伸书中重大概念,尽可能说明书中每个细节,让家长能帮助孩子体会这套书的真味。



汉声数学的优势在于:


1、强调概念来源和应用


真正的数学教育是传授孩子概念性的数学,让这些数学概念在孩子脑里培植、发育、成长,发展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以自我建构理念的方法,来达到认知的目的、培养出思考的能力。这样学习而来的数学才能根深蒂固,也才是有人性的。


重视概念的阐述,是这套书最大的闪光点。


比如《奇数和偶数》。对刚刚接触的孩子来说,概念很抽象,不容易理解。


作者先用生活中的例子告诉孩子,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鞋子的配对,如果每一只都能找到同伴凑成对,那它们就是偶数了;如果有一只鞋找不到同伴,非常孤单,就是奇数了。



再告诉孩子们奇数和偶数都非常重要,在生活中的应用


偶数很重要,比如拔河的时候,两队的人数一样多,加起来通常是偶数,不然就会不公平了。



奇数也很重要,想要投票决定的话,人数是奇数的话才能怎么投都会有结果。



然后加入一些小实验,让孩子能自己动手,知道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讨论身体各个部位器官的数目,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最后让读者自己观察生活中的奇数和偶数。



一层一层递进,把概念讲透彻,让孩子可以充分理解。



2有大量动手操作的游戏和实验


比如在《直线、平行线、垂线》中,让孩子用一根拉直的绳子来确定一件东西是不是直的。


拉直绳子靠在桌边,如果绳子能够紧紧贴住,那么桌边就是直的。



在《奇数和偶数》中,让孩子拿着白纸和笔,戳洞,看看最后戳的洞是奇数还是偶数。



就这样,跟着书一步一步慢慢折、慢慢玩,很多几何的概念都了熟于心。



3内容生活化,图像趣味化


比如《数是怎么来的》中,告诉孩子在请朋友吃甜筒时,数出有多少个朋友,就买多少个雪糕,这样做就是运用了“配对”的概念。



零不只是没有》中,通过磅秤称重,告诉孩子零是所有重量的起点。



解释“中位数”这样高级的数学概念,书里用的是让你的朋友们,按照年龄或者体重或者所穿的鞋子大小的顺序排列,是不是每一次都会有同一个人出现?



用生活中的例子带入数学概念,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书中所搭配的图画也相当精彩,不但色彩鲜明、线条有童趣,而且插图极为幽默、合宜,辅助了文字的功能,使孩子能更容易接受、了解书中所要传达的旨意。




4采用螺旋式的编辑方式,训练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


以一个主题作为中心,整本书绕着主题描述,把主题衍生出来的阐述和理念,一一呈现给读者。


除了能加强孩子对每个主题透彻认识以外,还能使孩子跟着书中的引导,训练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


如何利用好汉声数学?


请不要一字一句念给孩子听,出版社编辑给的建议是:



第一步:家长做好备课工作,吃透每一册的编写思路和提问技巧
第二步:阅读《妈妈手册》,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扩展与延伸
第三步:准备好游戏和实验道具,和孩子一起开启数学思维魔法之旅




2

《数学帮帮忙》

著:[美]达芙妮·斯金纳
装帧:32开-平装胶订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定价:275元
适读年龄:6-12岁


这又是一套在公号频频出现过的数学启蒙和思维培养的好书。它最重要的的作用,是传递了三个观念:


数学很有趣;

数学很有用;

数学很简单。


在美国推出后,它很快就成为全美教师最受欢迎的数学绘本,引进中国后,被清华附小选为公开课指定用书,摘下“桂冠童书”等多个奖项。


一套书共25本,适合幼小衔接到小学低年级的孩子。


知识点分为:“数字与运算”、“量与计量”、“图形与几何”、“探索规律”和“统计与概率”共五部分内容,几乎涵盖了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知识。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插画,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让孩子更好理解。



每一本就是一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讲清一个数学知识点



25本绘本、25个故事、25个数学概念,涵盖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知识,匹配新课标和小学教材。


比如《小凯特的大收藏》,知识点是“加法”,对应人教版教材一、二年级“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加法”知识。


左边为《数学帮帮忙》绘本
右边小学数学教材


《我的小九九》,知识点是“乘法”,对应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知识。



《来自夏令营的信》,讲“分数”的概念,对应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基本认识”。



《马克的零用钱》,讲“条形图”的概念,对应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



《倒霉蛋布拉德》,讲“概率”的概念,对应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概率”。



手上没有各年级的数学课本,弄不清都讲了什么数学概念?

没事,绘本附赠一本导读手册,把25个知识点统计出来了。



低年级的加、减法、日期、时间等,高年级的分数、方位、面积等,里面都有。


另外,它的故事也都是从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且非常有用。既锻练了数学思维,又消除了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遇到书里的知识点,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动手算一算、聊一聊,收获会更多。






在这套绘本的序言中,提到适读年龄是5-8岁。



不过,我研究书后发现,其实这些知识点的受众,年龄跨度很大,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四五年都包括


如果家长不懂书的知识点对应的年龄,拿到书后随机抽一本给孩子读,如果抽到难的,反而影响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所以,我对照小学数学课本,并请教出版社编辑,做出了这样一张知识点和年级的对应表👇你可以根据自家孩子数学启蒙程度和认知,来找适合他看的。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有比较好的数学基础,那就随意了,喜欢哪本就从哪本看起。


因为年龄跨度大,所以家长一定做保留好这套书,说不定可以用好几年呢。




3

《尤斯伯恩 · 看里面》

基础数学篇

著:英国尤斯伯恩出版公司
装帧:精装4册
出版方:接力出版社
定价:235.2元
适合年龄:5-9岁


尤斯伯恩作为翻翻书中天花板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系列和版本,之前我也在公号分享过关于「尤斯伯恩」的超级大长文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翻翻书的天花板,只有它


其中的数学系列,叮当5岁多就开始看了:


5岁10个月看《揭秘加减法》


最近对乘法感兴趣,又找出来看了。



这套数学系列一共包括4本,我觉得小学低年级仍然可以阅读。


《揭秘时间》《揭秘度量衡》
《揭秘加减法》《揭秘乘除法》



4个主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形象的图文及翻翻页。



帮助孩子理解各种数学概念



每个翻翻页,有点像应用题。给出场景,需要孩子们去解答。数学其实很有用嘛。



🧭《揭秘时间》



1秒有多长?用生动形象的方法,让孩子理解抽象的数量。



表盘上都有谁?



关于分针,有哪些小知识?




🧭《揭秘乘除法》



这本讲乘除法了,更适合7+的孩子。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一二年级数学成绩不用愁。


书里是这么讲解余数的:“当被除数无法被除数整除时,就会产生余数。”



加倍的意思是增加跟原有数量相等的数量。



你可以借助数轴做乘法与除法运算。



既有趣味,又能学到知识。推荐刚入学或者准备入学的娃,收了它。




🧭《揭秘度量衡》



计量单位了。也是很实用的概念啊。


1毫米、1厘米、1米,有多大区别。

周长和面积,都是怎么算的?



哈哈哈,这里可爱又好笑:


哪只蚂蚁从尾端到鼻子的长度最长?


尤斯伯恩大家族有不少关于数学的,还有一本《揭秘几何》也是可以看的。


《揭秘几何》


作为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几何能帮助我们清晰准确地描述身边的世界。



这本能带孩子识别图形,勾画二维世界,走进三维,回归立体空间。感觉拿来辅助数学学习,也不是不可。


插图也颇富艺术性



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对称图形,或许是大自然自身的选择......密铺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不信,就在书中翻翻开。



关于角度,你掌握了多少?关于立体图形,你明白了哪些?



书里还有趣味小游戏,看完有趣的知识点,来检验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吧。


画风萌萌哒:





4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著:[日] 安野光雅
装帧:16开-平装
出版社:爱心树,北京联合出版社
定价:198元
适读年龄:5+(阅读量大4岁+也可以考虑)


一提到安野光雅,都会联想到“艺术视觉盛宴”。除了绘画,他在人文、数学、建筑、文学等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


这套《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就是他在数学方面的经典之作。



• 这套绘本的日文版累计重印高达150次

• 获得了日本数学会出版大奖;

• 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

• 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选定图书;

• 受到美国《出版家周刊》《学校图书馆杂志》的推荐。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适合5岁到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我第一次看到就忍不住惊叹不已: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和市面上的“刷题书”完全不同,它妙就妙在,切入点都不太“数学”,不教孩子数数、背公式,也不用求“标准答案”。


它重在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两个小矮人带着孩子折纸、画画、走迷宫……这种有趣的游戏和故事,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



豆瓣有读者对这套书如此评价:


安野光雅在科普图画书领域称得上大师级别,不带一条公式,仅通过有趣的游戏与画面,就能把数学原理讲得那么有趣、好玩


大师为孩子们创作的数学绘本,确实不同凡响,让人耳目一新。



我之前陪叮当看,也是两本书就能讲一个多小时:



这得益于安野光雅一直贯穿的创作理念:“相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感受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所以,乍一看,你会觉得这完全看不出是数学绘本啊。

但再读,又确实是数学绘本无疑了。



安野光雅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和事物入手,用两个小矮人引出了数学原理和概念的由来。


不同于平常的数学游戏书,它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孩子们从生活中理解数学,这才是最好的数学思维啊。



它分为6册,每册有2-3个章节,讲了13种基本数学思想,实际上远远不止哦。



此外,这套书除了数学内容的设计独树一帜,在插画方面,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赏心悦目,人物刻画得生动又童趣。


书中的两位主角——胖矮人瘦矮人虽然没有对话,但从表情和动作就能猜出他们的“语言”。


“戴上老花镜我才穿得进去呀。”
“我拿放大镜也瞧瞧。”


“我来数一数水,1,2,3……”
“还是拿笔记吧……”“怎么数也数不清啊!”
“我等着你慢慢数。”


下图中谁和大家“不是一伙的”?


下图中“不是一伙的”又是谁?


在电影院里找到和门票信息对应的座位?


比一比两个离得很远的人的身高?


比一比体重的“高矮”:


再比一比水量的“高矮”:


甚至给高山、河流也比一比“高矮”: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之前写过介绍哦,可以戳👉大师创作的数学绘本,果然不同凡响


下面的3本数学绘本,将【时间认知】【百位数与乘除运算】的基础知识点融入趣味故事中,是不可多得的,兼具认知功能和故事趣味的绘本。


去年叮当幼升小时,我推荐过,小学1-2年级,依然有用武之地啊~





5

《与时间赛跑的大熊》

把时间认知讲得明明白白
还富有哲理
著:[法]让-吕克·弗罗芒塔勒
绘:[法]乔艾尔·若利韦
出版方:小猛犸童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69元  12开-精装
适读年龄:5岁+


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对孩子来说,时间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我也一度烦恼不知如何给叮当讲解钟表。


《与时间赛跑的大熊》巧妙地把时间认知的相关知识融入趣味故事,把时间认知讲得明明白白! 


而且故事前后强烈的对比,带领孩子体会懂得时间的好处;出乎意料的结局,也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看看绘本是如何来讲认识钟表的:


🔔叮叮叮!【时间认知小课堂】正式开课!


表盘当做比萨,平均分成12份,每一块相当于1小时,形象易懂。



再加入分针,就能准确读出具体时间啦。



读懂了时间的熊宝像换了个人似的,什么事情都提前完成。


从此早早起床,赶在全家之前吃早餐去上学。熊宝很快就赶上了学习进度,成绩优异。



成为时间达人的熊宝,一路开挂。


不浪费一分一秒,行程表越来越满,越来越忙……直到几个月后,劳累过度,咣~晕倒了!



生病的熊宝,要重新适应慢下来的生活。


有一天,他遇到了另外一个不戴手表的熊姑娘,坠入爱河。在这对爱侣身上,时光静静流淌,幸福油然而生。



我们常和孩子说,要做时间的主人。这点在熊宝身上的变化是超明显的。


一开始追赶时间慌慌张张的模样,就像看到迟到的自己;到后来,会看钟表认时间,任何事情都赶早不赶晚,成为时间的主人,让时间为自己所用。


但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的后半部分,熊宝劳累过度后,不得已按下暂停键。


这不仅仅停留在时间认知层面了,还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妥妥地升华主题。


生活不应只有匆忙赶路,还应留有时间去倾听内心的呼唤。



PS:几乎每页都会出现小时钟,鼓励孩子大声念出来是几点钟吧。




6

《365只企鹅》《跟小企鹅学数学》

故事中练习数字

著:[法] 让-吕克·弗罗芒塔勒
绘:[法] 乔艾尔·若利韦
出版方:浪花朵朵,湖南美术出版社
定价:108元  8开-精装
适读年龄:6岁+


《与时间赛跑的大熊》作者绘者搭档的又一作品。法国童书女巫奖、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奖获奖图书。


这两本绘本把【日期概念】【数学运算】,融入到趣味故事中,毫不费劲。


读到最后,竟然还是个环保主题?!相当地惊喜了。专色印刷,视觉也抢眼。好看又好玩呢。



故事从新年第一天开始,我们家收到了神秘的礼物,1只憨态可掬的企鹅。还挺可爱。



接下来,每一天我们都收到同样的礼物。可要知道企鹅越来越多,就不是好玩的事儿了。


收纳成问题,

得也特别多,

还有烦躁的夏天、噪音、难闻的味道……



大家都难以忍受,可企鹅还在以每天+1的速度增加着。


直到跨年夜那天,企鹅占领了整座房子!而我们一家四口,只能在院子里瑟瑟发抖地庆祝。


这时,环保科学家艾米叔叔来了。



终于破案了,是艾米叔叔寄来的企鹅。


为对抗温室效应,艾米叔叔想了一招曲线救国的办法,把企鹅从南极搬运到北极:每天寄一只企鹅,全年365天,正好集齐182对,外加蓝色爪子的那只。


第二天,艾米叔叔带着所有的企鹅去北极了,只留下了一个小家伙。



叮咚!快递员又送来了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1号北极熊!


Oh no~被支配的噩梦又要开始了…



跟随故事的发展,不知不觉把数数、日期认知、加减乘除、应用题循序渐进都走了一遍。在故事中用数学,不生硬,孩子接受度更高。


  数数:“到了月底,我们一家有31只企鹅了。”



  日期认知:“五月二十四日,正好144只企鹅。”



  加减“二月只有28天。现在我们有:31+28=??”



  乘除:爸爸把企鹅按照15个一堆,垒起来“4X15=60”



  应用题:计算企鹅每天的餐费标准,2.5千克的鱼X100只企鹅X3元=750元。



附赠的超大开本数学情境游戏书,好玩升级。动动手,抠下卡片,在情境背景中“演绎”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7

《数字的故事》

著:[英]伊莎贝尔·托马斯  [英]罗伯特·克兰顿 等
绘:[斯洛伐克] 丹妮拉·奥莱杰尼卡瓦  译:一川
出版方:浪花朵朵,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定价:80元 精装
适读年龄:6-10岁


封面和书名蛮普通,但看完内容,我发现自己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这是一本讲述数字前世今生的科普绘本,由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自然科普作家与斯洛伐克知名插画师联手打造(我说画风怎么有点特别呢!)


数字无处不在,它帮我们理解世界,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如果没有数字,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无法想象!


语言轻松好读,把很多数学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小学1-2年级阅读还是很合适的。



为什么动物也会数数?


骨顶鸡会记住自己产下的蛋的数量,圆蛛可以数出网上捕获的猎物数量,雌食蚊鱼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不同数量的鱼群……



从0到9,如今我们用作数字的10个符号。讲了数字被发明的历史,十进制。



精通数字:与创造数学的智者相遇


一起来认识下历史上非常聪明的研究数学的人



我特别喜欢的一点是,它会就某一个主题,从各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比如测量,是1-3年级数学里面每学期都会出现的内容。这书就把测量这个知识点,做了很多拓展。


从测量的历史开始讲:最早的测量方法来源于自然,人们用手臂、手和种子进行


后来有了一种新的、更方便的系统:现代测量方法。


又分别讲了米和千克,这两个重要的计量单位。



比如讲时间,数学课文里面是直接认识钟表、学会读时间、计算时差等,小时分秒的换算等,而这书是从时间和历法的起源,开始讲:




● 太阳和夏天,夜晚和冬天:时间和历法的起源
 从基本概念开始:天、月、年
● 石头、星星和月亮:古人如何发明了不同的历法
● 现代历法:一项500年的发明
● 时间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钟
● 夜以继日:为什么有时区
● 24时、60分、60秒:人类怎样设计出一套测量时间的系统
 稍等一下!看看一秒内会发生哪些事


8个方面,内容丰富全面,在了解这个数字的前世今生,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发展到现在这样,是什么在推动社会的发展。



插画有点像版画,复古的温暖色调,读者很舒服。





8

《我发现数字无处不在》

著:[法]朱斯蒂娜·德·拉戈西, [法]拉斐尔·马丁

绘:法国卡尔托格拉菲克绘图工作室  译:李颖

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定价:60元  12开-精装

适读年龄:7-10岁


这是一本能第一时间激发孩子兴趣的数学绘本,也是一本看了会让大人和孩子都目瞪口呆的书,因为里面有太多让人震惊的数字了。


作者挖掘了存在于动物、植物、人类、地球、太空、建筑物等上面的各种数字,让孩子对数字感兴趣,轻松理解,继续深入。


学数学,我觉得对数字的敏感度还是很重要的,这本书里面不光讲小数,也讲了大数,作者在科普知识中让孩子熟悉和了解这些概念,让他们对数字感兴趣。


来看几个内页图,了解下内容和讲述方式吧。看完整本,孩子对小数和大数,对个位数、十位数,万以内的数字等,都会很熟悉了。


“数”说动物——多少只脚



多少根骨头



多少个乳房



“数”说建筑物



“数”说日照时间



“数”说人类


“数”说交通工具


“数”说我自己



不光是数字,还有很多科普的内容,干货满满,翻译得也挺好读,来给大家抄一段: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走10000步。而现实中,法国人平均每天走7500步。要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补足剩下的2500步,你可能需要在花园里工作45分钟,或者做30分钟家务。


对于儿童来讲,这个标准可能有点儿高。但总而言之,生命在于运动,是时候离开你舒服的沙发了。




9

《DK数学运转的秘密》

著:英国DK公司

绘:大卫·麦考利

译:陈彦坤

出版方: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138元  16开-平装胶订

适读年龄:7-10岁


这是DK 7月的新书,之前工作室收到样书时,编辑小伙伴就推荐我了,正好这次选书看了一遍,还挺实用,做工具书妥妥的。



全书七大章内容,62个核心数学概念,近400个细节,结合小学和初中的数学知识点。



用猛犸和象鼩的友情故事,充满趣味的画面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寻数字和数学思维的奥秘。讲述生动有趣,拒绝知识点堆砌。


比如《测量一头猛犸》:


测量高大物品的高度可能并不容易。不过,象鼩们想出了一个聪明解决办法:只需要一张正方形的硬纸片、一把卷尺以及一头非常耐心的猛犸(读到这里我笑了)


当然还需要一些三角形知识,它们就能轻松量出猛犸的高度。



又比如在介绍角时候,为了说明角的变化,让猛犸拉动浇水装置。随着猛犸绕着装置环形移动,形成了不同大小的角。


1、四分之一圈

转动喷水器十分费力,所以猛犸气喘吁吁地转动了四分之一圈。


2、半圈

转动半圈之后,喷水臂现在与起始位置形成了一条直线。


3、四分之三圈

快到了!猛犸又转了四分之一圈,不得不再次停下来休息。


4、完整的圈

猛犸又转了四分之一圈,完成了一个整圈。


文字、插图、数学知识点、对思维的启迪,可以说面面俱到了。



但这书涉及的知识点可不止小学低年级哈,很多是中学会学到的,且当一本工具书,遇到不会时,查查概念,看看例子,或许就豁然开朗了呢。





10

Mathstart数学启蒙

著:Stuart J. Murphy
出版方: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定价:172元
适读年龄:适合3-8岁


最后一套是美国著名的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出品的Mathstart数学启蒙。我在2018年时分享过。


每本都有独立的故事,好玩又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让数学概念后问题有趣自然地发生。



全套共5个阶段,分别从数与计算、量与实测、图形与空间、统计与概率、逻辑与推理等5个方面,让孩子循序渐进地靠近数学,培养数学思维习惯。



每个级别还配套一本《亲师手册》,帮助家长更好地与孩子互动。


官方推荐年龄是3-8岁,但书里很多数学概念都是小学1-3年级的,所以跨度有点大,从启蒙到小学3年级,都可以读




4年级-初中



《欢乐数学》+《疯狂微积分》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胶订  是否套装:是
作者:[美]本·奥尔林
出品:未读
价格:176元
适读年龄:《欢乐数学》建议10岁+
              《疯狂微积分》建议初中


大家好,我是刀妈。今日分享,纯属我家个案,给大家一个参考。

先说说我家情况,我儿子从小喜欢数学,但有段时间,老师布置了各种刷题任务,导致他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抗拒。我挺焦虑的,所以买了一大堆数学书,企图重新点燃他的兴趣。

这本《欢乐数学》一开始并没有让我另眼相看,直到我发现儿子经常一个人对它他咯咯咯发笑、经常拿着纸笔算数学题,我才意识到:这本书,还是有点料的!



而等我跟着去看,一下子就沦陷了,活生生把非虚构类的书读出了虚构类的欲罢不能。


我觉得它和别的书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巧用故事,系统地去讲数学,打通了代数、几何、微积分

 


一方面,作者把数学家的故事、自己的数学人生信手拈来,串联出一部小型数学发展史,展示了各种数学定理、等式、符合的来龙去脉,让孩子用整体的眼光看数学



另一方面,作者把一个个数学领域或概念拟人化,给数学以性格、情绪、行动等,生成一个个故事。


故事看完,知识也看懂了,数学思维生根发芽,从而成为真正的、欢乐的“数学启蒙书”。


科学是动作片主角,

数学是实验艺术片导演。


它没有解决什么具体的数学问题,但是,却让孩子看到了数学的“本来面目”,发现其种种可爱之处,无形中培养起了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



而且,作者的知识面超级广,“从科学到诗歌,从哲学到幻想,从高雅的艺术到日常生活”, 世界在他脑中交融相汇,天地万物皆数学,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为什么一本数学书,能用这么接地气、这么好玩的方式,去讲本应严肃、枯躁的数学理论知识呢?


这就是作者本人的强大之处啦。


本·奥尔林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天才教师,因为觉得“大多数学校都把数学这门课教得糟透了”,跑去当了一名中学老师。



这一教就是10多年,他积攒了大量的实战教学经验,对学生们的痛点、难点了如指掌,学生们的课堂反馈,也给了他很多启发,不断改进着他的表达。


而且,因为教的是中学生,所以他能够把自己的人生见解、数学家们的研究智慧、世界的运行规律、各个领域的千丝万缕,统统揉合到“数学”中来,展现出宏大的、清晰的数学图景


不同年龄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收获。我觉得,当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很有可能某句话、某个想法突然照亮、打通他的思维。


很有可能就此催生出一个真正的、擅长思考的“学霸”,甚至起到更深、更大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哈哈,不能再发散了,老母亲的乐观要适可而止,来看看《欢乐数学》和《疯狂微积分》具体在讲什么更要紧。


 欢乐数学


作者的结构是很“大”的,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他首先用了整整一个版块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数学”。


基本上,看完它们,孩子对数学的印象已经大翻转,产生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他分别讲述数学里的几个基本组成:几何概率统计学等。


这当然不是数学的全部,但它们和生活息息相关。



整本书足足有404页,以文字为主,加入了大量作者亲自手绘的图解漫画。



每个章节,都会从一个趣味故事脑洞大开的话题开始,慢慢引入到某个数学概念。




 疯狂微积分



不要被“微积分”三个字吓倒,觉得孩子会看不懂。


书里没有花哨的方程,没有复杂的计算,主要是对微积分思想和概念进行介绍。



当然,和《欢乐数学》相比,《疯狂微积分》的思考深度更进一步,需要孩子具备更强的逻辑能力


比如首先要弄懂属于哲学范围的“瞬间”和“永恒”概念。



全书共332页,1-15章讲“瞬间”,16-27章讲“永恒”,我们会看到——


◌ 微积分这种思想的历史由来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微积分原理的形象解释
 充满趣味、锻炼思维的谜题
 微积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内容深度来说,《欢乐数学》比较基础,9岁+的孩子可以尝试阅读,《疯狂微积分》就最好是初中以上啦。


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看这两本书到底是怎么讲好“数学”的。



01◳◶◬

无孔不入的故事

妙趣横生的文字

讲透数学本质


作者特别特别擅长讲故事,数学家的旧事、生活中的趣闻甚至数学定理、数学等式、数学符号,等等,都变成绝佳的故事,串联起他想表达的内容。


比如,为了讲清楚三角形在建筑界的应用原理,作者把三角形设计为一个“非典型主角”,即将踏上拯救世界的旅程。



这段旅程,从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开始。人们为了建筑宏大的金字塔,巧妙地运用了三角形。


但是,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作者说的不是金字塔,而是测量员手中的测量绳



在“拯救世界”的大故事里,套了一个“金字塔测量绳”的小故事,前虚后实,一不小心就把我们带到了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这些故事化的描述,变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牢牢占据孩子们的大脑。


除了故事吸引人,作者妙趣横生的文字,也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简直不能理解,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他的写作水平为什么比众多语文老师还高。


加法是最无聊的分解方式……

乘法才是数字们开派对的方式。


科学是动作片主角,

数学则是实验艺术片导演。


创造出充满幽默感的

“抵消乐”和“代数怒”名词。


我觉得,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故事、写得这么好玩,最根本的,是他对数学有着深深的爱意,他发自内心地欣赏、喜爱并了解数学



对孩子来说,这种“爱”极具感染力,如果在和这本书相处的过程中,能潜移默化让孩子爱上数学、引发兴趣。



02◔◧◭

提升数学思维

转变学习理念

浅白又易懂


有趣的故事和文字能把读者留下,而本书最核心的内容,作者以从教10多年、对数学的深度了解,给我们展现了学习数学的“道”,而不是“术”。

在书的一开始,作者就给了我们四个数学学习策略,其中第二个“不要过分追求精确”,挺颠覆我的想法。


因为在一般的想法中,数学必然是追求精确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个“正确答案”呢?

但是,作者说,近似值有助于问题简化,这也是圆周率取“3.14”存在的重要意义。

当我切身感受到数学是“来自现实的抽象”,便打消了冰冷的距离感。

而第三个策略是“将静态转化为动态”,则让我大大惊喜了一把。

它提到“组块”的思维模式,整个思路串下来,就讲透了基本的方程式概念。



刀弟在这里反复看,居然对方程式无师自通,那几天不断创造各种算式来“为难”我,还跑去抢刀姐初一的数学题做。




是刀弟特别聪明吗?哈哈,当然不是。


主要得归功于作者把这个方程式的逻辑结构讲通透了,知识点由抽象重新变得具体,理解起来简单又丝滑。


再如,微积分里的导数概念,是相当令人头疼的东西。


可是,通过一个黄油吐司和幸福感的小故事,刀弟居然理解到它的意思了。



当然,更深一层的二阶导数他没弄懂。


但他能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情况下,光是看书,就把函数和导数搞明白,已经让我这个“懒妈”偷笑不已。


这样的表达非常非常多,三年级的刀弟不一定都能看得懂。但是,我觉得,只要他愿意琢磨,数学能力就是在不断加强的。


书中有一个学生科里的故事,他数学很好,但是他考试没拿到高分,为什么呢?


因为他沉浸在解题的乐趣中,还有四分之一没做完,考试时间就到了。



作者的观点是:比节省时间重要得多的是,找到那些鞭辟入里的分析见解,和轻松优雅的解决方案。



它一下子就缓解了我的焦虑,在现有的体制教学中,确实有很多存在,不一定是“最优”。


既然如此,我们就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03㏒∩∞

跨界知识+人生哲思

收获远超数学学科


在读这套书的时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不停挖宝。


它实实在在就是一个汇合了人文与科学的大宝藏,作者眼界之开阔、知识涉猎之广阔,让人叹服。


文学、心理、经济、地理、化学甚至运动……无缝跨界,美不胜收。


【文学】

在导数中发现诗意


【心理】

导数和情绪的变化的相似之处


【经济】

用泰迪熊玩具的销售讲莱布尼茨符号


【地理】

马克吐漫和密西西比河


【化学】

借助化学中的自催化反应

说明“指数级增长”


【运动】

棒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一种数字游戏


更难得的是,这些跨界知识,包括“数学”本身,都被作者独到的思想所统领,闪烁着智慧的的光芒,甚至时不时就触及哲学的高度。


在前面提到的“三角形”的故事里,提出了哲学上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而引发对三角形定义的思考。



而在《疯狂微积分》中,作者对“瞬间”和“永恒”的探讨、分析,根本就是精妙绝伦的时间哲学解读。



正因为作者站的足够高、懂的足够多,才反过来让他对数学有了足够深的了解,并知道该怎么告诉读者们,从而让这套书充满别样的魅力。


总之,这套书让孩子知道,数学不是冰冷的定理和方程,而是对现实世界种种难题的理解和解答。


不再抗拒、不再敬而远之,而是像肚子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一样——遇到问题了,就用数学来解决吧。


学以致用,不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吗?


另外,它的适读年龄有点“迷”,一般建议五、六年级以上的孩子来看,但刀妈儿子三年级,已经反复看《欢乐数学》,并尝试开始看《疯狂微积分》,可见它对年龄的包容性是很强的。更建议家长根据书的内容,结合自家孩子情况,考虑是否入手。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在《疯狂微积分》里,有提到牛顿小时候自残的故事。作者是用调侃的语气讲的,并且有提醒“不要模仿”。我觉得还是要在这里特别提下,看的时候,我们要引导一下孩子,千万不要模仿这种危险动作。



👇戳戳以下小程序进入下单👇






丹妈读童书
深耕儿童阅读,分享经典书籍、纪录片影片、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
 最新文章